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计划

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计划(本文根据题目,按照学习计划的格式,对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安排进行详细说明)一、专业背景及目标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培养具备化学、化工、工程、管理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培养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独立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计划1. 前期基础课程学习在专业学习的初期,学生将系统学习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
2. 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将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阶段,主要包括化工原理、传热传质、化工设备、化工过程分析与控制等核心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化工领域的原理和技术,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实践课程和项目研究除了理论学习,学生还需要参与实践课程和项目研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包括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等,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选择在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
选修课程包括化工安全、环境保护、新材料等,通过选择不同的方向加强对某一领域的掌握。
5. 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最后阶段,需要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
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课题,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最终完成一篇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论文。
三、课程安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计划的课程安排如下:1. 基础课程(共XX学分)-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微积分- 线性代数2. 专业核心课程(共XX学分)- 化工原理- 传热传质- 化工设备- 化工过程分析与控制3. 实践课程和项目研究(共XX学分)- 实验课- 实习- 课程设计4. 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选择(共XX学分)- 化工安全- 环境保护- 新材料5. 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共XX学分)四、学习目标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习目标如下:1. 掌握化学、化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 具备化工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3. 具备独立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5. 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学生将全面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简介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研究化工类生产过程以及过程技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建立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解决与生产、研究、设计和优化等有关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精细化学品化学、药物化学、化学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过程模拟与应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宽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使毕业生可在化工、石化、精细与日用化工、环境、医药、能源及动力等过程技术或产业部门从事生产、研发、设计、教学以及管理等工作,并为其进一步多方向的拓展与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精细化工、化学工艺等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必需的合成、分析、应用及生产等基本原理,化工设计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产品的合成、分析及应用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选择掌握制药、精细化工以及化学工艺等三个方向的基本原理。
(二)掌握化工厂设计知识和化工厂的基本管理知识。
(三)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英语水平四级以上。
(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及应用能力。
(五)具有对三个方向工艺及化工产品的生产管理的初步知识。
(六)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四、基本修业年限:四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设备与设计、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工工程或制药工程、反应工程、药理学、化学工艺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计算及应用与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八、主要专业试验:化工原理实验、制药工程实验、精细化工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较深厚基础理论,较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获得工程师基础训练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实际应用能力,具备现代意识、具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化学和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基本训练,具有对现代企业和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的能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献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和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化学工程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等。
五、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化学工程、化工工艺专业特色: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究开发能力、现代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终身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六、毕业合格标准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德、智、体到达毕业要求。
七、修业年限:2.5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程教学计划及进程表学制2.5年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按学期分配学时数学年及学期学时分配考试考查总计面授实验自学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1 2 3 4 5公共课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6 12 24 √2 英语√150 50 100 √√3 线性代数√36 12 24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 12 24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6 12 24 √6 C语言程序设计√90 30 60 √小计384 128 256专业基础课7 物理化学√90 30 60 √8 化工原理√90 30 60 √9 化工热力学√90 30 60 √10 化工传递过程√60 20 40 √11 反应工程√90 30 60 √小计420 140 280专业课12 化学工艺学√90 30 60 √13 分离工程√60 20 40 √14 化工设计概论√60 20 40 √15 专业综合实验√24 24 √小计234 70 24 140毕业环节10周√合计1038338 24 67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全全面发展的,掌握较深厚基础理论,较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获得工程师基础训练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实际应用能力,具备现代意识、具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煤化工专业学习计划

煤化工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煤化工工艺及装置的基础原理和工艺流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工程问题。
2. 全面了解煤化工工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
3. 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煤化工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工作做好准备。
二、学习内容1. 基础课程-《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煤化学》-《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2. 专业课程-《煤化工工艺学》-《煤化工设备》-《煤炭制油工艺》-《煤制气及气化工艺》-《煤液化及加氢裂解工艺》-《煤炭化学改性与炭素材料》-《煤炭气化与清洁能源》-《煤炭气化废水处理》-《煤炭气化工程安全与环保》3. 实践环节- 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 实习到煤化工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实际工程操作的流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1. 善用课堂学习时间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讨论关注学院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煤化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趋势,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
3. 多做实践性作业和课外阅读多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加强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并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期刊,了解最新动态。
4. 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了解最新的煤化工发展动态,积累前沿知识。
5. 实习实训积极参与实习环节,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
3. 实习实训实习报告、实训成绩等。
4. 综合评价校内外学术交流、科技竞赛、学术论文等综合评价。
五、结业目标1. 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成功学有所成,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202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2023标题:2023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2023年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旨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过程控制等核心课程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设备操作、工艺优化等技能。
3. 素质目标:强调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注重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工程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
3. 实践环节:实验室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4. 选修课程:提供化学工程前沿、环保技术、能源工程等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学习。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其实践操作、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引入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
六、结语2023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将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出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的优秀化学工程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以化学为基础,融合了化学、物理、生物和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深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下面是我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计划。
一、基础课程学习1.1 化学基础课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习中,化学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将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我将学习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1.2 工程基础课程除了化学基础课程外,我还将学习一些工程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
这些课程将为我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
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2.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一阶段,我将学习化工过程原理、化工热力学、传质与分离工程、反应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将了解工业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化工设备的设计与运行原理。
2.2 工程实践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还将学习化工工艺设计、化工设备与控制等工程实践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将掌握化工工艺的设计方法和化工设备的运行与控制技术。
三、实习与科研除了课程学习,实习和科研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机会,争取在化工企业进行实习,深入了解工业实际操作和管理流程。
此外,我还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深入探索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前沿问题。
四、外语水平的提高作为国际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人才,外语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熟练掌握专业术语,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和阅读相关文献。
五、综合素质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的综合素质。
我将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专业代码: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在地方工业界、科技界、政府及行业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基本素质,基本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过程装备、过程控制及工业经济管理等业务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冶金、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部门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与评估、过程工艺与装置的设计放大、过程科学研究、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要求: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具有为祖国富强与昌盛而奋斗的坚定意志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及有关交叉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前沿与新发展,比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及网络,以便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对本专业的渗透;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以便能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有效地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此外,还应具有一定人文、写作、美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与修养。
(3)综合能力除了要掌握现有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外,还应有较强的学习与消化能力,以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及终身获取新的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及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以有效地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及新设备的开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能胜任组织指挥、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使学生能面对21世纪知识迅速更新与膨胀,以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技术革命的挑战。
(4)身心素质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锻炼和学习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标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适应21世纪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与社会环境。
四、主干课程及专业方向:本专业教学计划贯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加强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设备与操作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设备与操作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的重要学科,其中化工设备与操作是该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化工设备与操作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活动安排1. 理论课程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应设立一定数量的化工设备与操作的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理论课程可以包括化工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化工流程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与安全技术等内容。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要点,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2. 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化工设备,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包括实验课、实习和工程实训等形式。
在实验课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操作,如化工设备的组装和拆卸、操作规程的实施等。
实习和工程实训则通过学生参与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工设备与操作技术。
3. 实践教学设施和场地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该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格的化工设备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场地。
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设备和实验工具,同时要保证安全和环境卫生。
实践教学场地可以设置特定的实际生产装置,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三、教材使用化工设备与操作教学计划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材应该具备权威性和实用性,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化工设备与操作教材,如《化工设备与操作》、《化学工程原理》等。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近年来的新颖教材,如《化工设备仿真与虚拟实验技术》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工设备与操作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徐州学习中心使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休全面发展,热爱煤炭事业,具有煤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和煤化工类产业综合加工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煤焦化、煤炭气化、煤焦油加工等煤炭综合利用领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从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适用于煤化工生产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或管理干部。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煤炭事业,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精神。
(2)掌握煤炭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掌握化学工程、煤化工生产工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掌握煤化工产业综合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掌握炼焦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流程、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的基本能力;
掌握煤化工仪器分析、仪表及其自动化操作的基本技能;
掌握煤化工机械的选型、安装、生产、储备、管理方面的能力。
三、学制:2.5年
四、办学形式:网络教育
五、学习形式:业余、课件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
六、主干课程:
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煤化学、炼焦学、工业催化技术、化工分离过程、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煤气化工艺学、煤矿企业管理。
七、学位课程
大学英语、化工原理、煤化学、化学反应工程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进程安排表
注:备注栏中“*”为学位课程,“△”为主干课程,“※”为有课件教学;▲为教育部统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