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集锦教学文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语文文学常识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语文文学常识三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区别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文体特点及与白话文的异同;2.了解中华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知识和艺术形式,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识别和感受 poetry 的能力;3.理解中外名著的语言风格、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开阔文学眼界,培养鉴赏能力;4.发挥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散文、小说的文体特点及与白话文的异同;2.中华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知识和艺术形式;3.古代名著的文学价值、语言风格和人文精神;4.语文文学的创作要点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如何区别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文体特点及与白话文的异同;2.理解中外名著的语言风格、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方法1.问题导引法;2.观察法;3.分组讨论法;4.听课笔记法。
五、教学步骤与过程1.导入环节本节课开始前,老师会询问同学们对于 poetry, 新闻报道和小说等文体的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初步判断其不同之处,为今天的主题作铺垫。
2.分析部分(1)诗歌、散文、小说的文体特点及与白话文的异同教师会针对这不同文体特点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通过例子说明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让学生能从文本中进一步把握不同文体。
同时,教师会带领学生们自己比较不同文体,锻炼学生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2)中华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知识和艺术形式教师会通过配合讲解,大屏幕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中华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知识和艺术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欣赏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识别和感受能力。
3.拓展部分(1)古代名著的文学价值、语言风格和人文精神教师分别向学生们介绍《红楼梦》、《西游记》等古代名著的文学价值、语言风格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名著的价值。
(2)语文文学的创作要点和方法本节课重要的一环是帮助学生们培养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能力,因此教师会向学生们介绍语文文学的创作要点和方法,鼓励学生们动手创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归纳整理(人教版期初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归纳整理
(人教版期初复习)
1. 文学常识概述
- 文学常识是指与文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文学作品
的分类、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等内容。
- 掌握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2. 文学作品的分类
- 散文:以叙述为主,语言通俗,内容广泛,常见的有散文随笔、游记等。
-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注重格律和韵律,常见的有古体诗、现代诗等。
- 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社会生活,
常见的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
- 戏剧:以表演为主,通过对话和动作展现情节和人物形象,
常见的有话剧、京剧等。
3. 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者与作品
- 古代文学:杜甫(代表作《登高》)、白居易(代表作《长
恨歌》)、李白(代表作《静夜思》)等。
- 现代文学: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郭沫若(代表作《丰碑》)、茅盾(代表作《子夜》)等。
4. 著名的文学作品
-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现代文学作品:《活着》、《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5. 阅读常见的文学术语
- 古文:古代文学的写作形式和风格。
- 情节:故事中的事件发展和安排。
- 描写:通过语言描绘事物的外貌、情感等特征。
- 感受:读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 主题: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的归纳整理,希望能对同
学们在期初复习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在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一些古代文学名著,通过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作者背景和意义,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难以理解全部的情节和内涵,但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并欣赏一些重要片段和主题。
1. 《红楼梦》的作者简介介绍曹雪芹的生平背景、家族情况等,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小组研究的方式进行。
2. 红楼梦故事的背景通过图文并茂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小说发生的时代、地点、主要人物等。
可以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背景。
3. 主要人物及其形象描写依次介绍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角色定位、性格特点和形象描写。
可以通过小组研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这些人物。
4. 红楼梦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红楼梦》所表现的爱情、人性、社会道德等主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深刻意义。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通过学习《西游记》,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人物志趣,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 《西游记》的作者简介介绍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艺术成就和对古代神话故事的改编。
2. 西游记故事的背景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主要人物等,并让他们对其中的神话元素进行解读。
3. 主要人物及其形象描写介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角色设定、形象特点和个性鲜明的表现。
4. 西游记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所关注的人性、信仰、道德等主题,并与现实生活做一些对比与联想。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元朝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总结(人教版期末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总结(人教
版期末复习)
一、诗歌常识
- 诗歌是用语言创作的艺术形式,具有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功能。
- 诗歌的基本要素包括韵律、节奏和意象等。
- 不同的诗歌形式有不同的韵律和结构,常见的有四言、五言和七言诗等。
二、散文常识
- 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语言写作的散发性文学作品。
- 散文可以记叙、描写、论述或抒发情感。
- 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寓言常识
- 寓言是一种以讽刺、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短篇故事。
- 寓言通常以动物或物品的形象来代表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 寓言常包含寓意或道德教育意义,让读者通过故事来思考和研究。
四、童话常识
-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奇幻、幽默和教育等特点。
- 童话通常包含魔法、动物和神奇事件等元素。
- 童话故事中常有主人公经历困难、战胜困难和追求幸福的情节。
五、人物形象常识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 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等方面来展现。
- 读者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观点。
六、文学常识
-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文学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生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
-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欣赏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以上是六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总结,希望能对学生们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Word count: 147)。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归纳整理(人教版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归纳整理(人教版期末复习资料)一、文学基础知识- 文学定义: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通过文字创作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
- 文学作品分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 文学表现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
二、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概述- 古代文学发展的时期:先秦、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
- 代表作品:《诗经》、《楚辞》、《红楼梦》等。
2. 诗歌- 定义: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为目的,通过遣词造句、押韵律动等手法进行表达的文学形式。
- 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 代表作品:《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3. 散文- 定义:以叙述事实、抒发感情为目的,以散发的方式表达的文学形式。
- 散文的分类:古文、白话文。
- 代表作品:《散文选》、《岳阳楼记》等。
4. 小说- 定义:以虚构故事情节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来反映现实社会的文学形式。
- 小说的分类:传奇小说、志怪小说、长篇小说等。
- 代表作品:《红楼梦》、《水浒传》等。
5. 戏剧- 定义:以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台词和动作来表达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
- 戏剧的分类:京剧、豫剧、黄梅戏等。
- 代表作品:《汉宫秋》、《西厢记》等。
三、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概述- 现代文学发展的时期:20世纪到现在。
- 代表作品:《活着》、《平凡的世界》等。
2. 现代诗歌- 定义:以直接抒发诗人思想感情为目的的文学形式,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 代表作品:《木兰诗》、《夜行船》等。
3. 现代散文- 定义:以真实细致地描述社会多样性、心理活动为目的的文学形式。
- 代表作品:《黄瓜》、《木葵花的回忆》等。
4. 现代小说- 定义: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社会现实的文学形式。
-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围城》等。
5. 现代戏剧- 定义:以戏剧表演形式展现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文学艺术形式。
- 代表作品:《茶馆》、《雷雨》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文学常识归纳整理(人教版期末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文学常识归纳整理
(人教版期末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文学常识归纳整理(人教版期末复)
1. 古代文学常识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楚国的诗歌作品集。
- 文学作品中的诗、词、赋、曲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体裁。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灭亡。
-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以描写英雄义气著称。
2. 现代文学常识
-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
- 《家》是巴金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反映了封建家庭的矛盾和斗争。
- 《红岩》是曾经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以描写革命斗争为主题。
3. 文学鉴赏常识
- 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 鉴赏一部文学作品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 作品中的形象、情节、语言都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 鉴赏文学作品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并提升审美能力。
以上是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文学常识的归纳整理,希望对你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字数: 113)。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学常识及鉴赏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学常识及鉴赏技巧【教案】主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文学常识及鉴赏技巧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熟悉并理解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分类;2. 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3.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学常识1.1 文学的定义及基本特点1.2 文学作品的分类1.3 文学史的发展与代表作品1.4 常见的文学流派2. 文学作品鉴赏技巧2.1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中心思想的把握2.2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2.3 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欣赏2.4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情节分析2.5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联系三、教学重点1. 文学常识的讲解与学习2. 文学作品鉴赏技巧的培养和提升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文学作品或片段,增加学习的视觉和听觉体验;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畅想。
2. 学生通过画面和故事简介尝试猜测文学作品的类型。
二、学习文学常识(30分钟)1. 文学的定义及基本特点- 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示例解释文学的定义,并介绍文学的基本特点,如情感表达、艺术化的写作技巧等。
2. 文学作品的分类- 教师介绍常见的文学作品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并通过示例解释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3. 文学史的发展与代表作品- 教师以时间顺序介绍文学史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4. 常见的文学流派- 教师介绍文学流派的概念和主要代表,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并通过展示相关作品片段引发学生对流派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三、学习文学作品鉴赏技巧(40分钟)1.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中心思想的把握- 教师示范并解释如何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篇章、对话等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与中心思想。
小学文学常识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文学常识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掌握文学常识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
2. 文学常识的基本内容: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等。
四、教学难点1. 文学作品主题的把握。
2. 文学常识的拓展与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文学作品、作者简介、文学流派介绍等资料。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文学常识课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如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
- 通过具体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要素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2. 介绍文学常识的基本内容,如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等。
-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作品、流派的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区别。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总结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2. 文学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和文学流派,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学常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2. 收集有关文学常识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集锦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一、基础知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
在章法上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4、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尚书》、《礼》、《易》、《春秋》。
5、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代表作是《史记》,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多字,共分为五部分:8书、12本纪、10表、30世家、70列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本纪和列传。
它开创了纪传体之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
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选自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一共写出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9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8、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9、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160多篇童话作品。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10、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温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11、课下了解季羡林;许地山;朱自清;林海音;老舍;台湾作家林清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俄国作家契诃夫;英国作家笛福等人的资料。
二、经典名著知识题1、在《爱的教育》、《昆虫记》、《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林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三国演义》这些名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___被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部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中国名著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喜欢的外国名著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积累(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3、名著阅读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5、《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魏、蜀、吴)6、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8、《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1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11、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君王成语:桃园三结义人物及故事:刘备、张飞、关羽在桃园结为兄弟成语:草船借箭人物及故事:周瑜为难诸葛亮要他10天制造100只箭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求贤若渴,3次登门拜访诸葛亮12、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孙权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北拒:北拒曹操排八阵:摆设八阵图13、“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称赞的是关羽,报答的是刘备,义释的是曹操14、“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简要概括上面诗句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说的是赵云只身一人,单枪匹马在当阳桥救刘备之子——阿斗(也就是后主刘禅)的故事,当时情形危急,赵云将阿斗藏于前身战甲之中,一路拼杀,杀出一条血路,也就是血染征袍透甲红。
15、“煮豆燃萁”出自曹植写的古诗《七步诗》。
指的是曹丕和曹植骨肉相残。
16、“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都是王熙凤。
17、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8、说歇后语(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7)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8)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9)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10)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11)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12)梁山泊的军师—无用(吴用)(1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14)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15)打开天窗---说亮话(16)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17)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三、古诗文训练(一)、选择题。
1、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A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2、《七步诗》的作者是____A、曹操B、曹丕C、曹植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____A 、《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____的诗句A 、王勃 B、李白 C、王维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
”是文天祥的诗句A 、汉青 B、汗青 C、汗清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
”是王昌龄的诗句A 、阴山 B、边关 C、燕山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坐”的意思是____A 、因为 B、坐下 C、座位8、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____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____的诗句A 、王维 B、王之涣 C 、王勃10、《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____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____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____A 、春色 B、梨花 C、雪景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的____《无题》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14、“海上生明月,____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A 、天地 B、天下 C、天涯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____的《别董大》A、高适B、王昌龄C、王勃16、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中的“红”指的是____A、红色B、红花C、树叶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的”君“指的是____A 、李延年B 、李龟年 C、李贺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词描写的是____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A、热爱自然B、人事辛酸C、报效祖国 D朋友之情 E、母子情深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D、三国名将赵云21、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____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E、杜牧F、孟浩然2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____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E、庐山23、以下____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A、春风送暖入屠苏B、春风不度玉门关C、春江水暖鸭先知D、春潮带雨晚来急E、春风又绿江南岸F、春来江水绿如蓝(二)、情境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