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热继电器主要用于沟通电动机的过载爱护,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表所示。
表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可能缘由处理方法热继电器误动作(1)整定值偏小(2)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3)反复短时工作操作次数过高(4)剧烈的冲击振动(5)用于不适合的工作制(如频繁通断)(6)连接导线太细(1)合理调整整定值,假如热继电器额定电流或热元件型号不符合要求应更换产品(2)按电动机起动时间的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的可返回时间(tf)级数的热继电器,或从线路上采取措施(如起动过程中的热继电器短路)(3)参照热继电器的选用条件合理选用(4)对有剧烈冲击振动的场合应选用带防冲装置的专用热继电器(5)按热继电器的选用条件合理选用(6)按技术条件规定选用标准导线热继电器不动作(1)整定值偏大(2)触点接触不良(3)热元件烧断或脱焊(4)动作机构卡死(5)导板脱出(1)合理调整整定值(2)去除触点的尘垢(3)更换产品(4)修理(但用户不得随便调整,否则会造成动作特性变化)(5)重新放入,推动几次看动作是否敏捷热继电器的掌握电路不通(1)调整旋钮或调整螺栓转到不合适位置,以致触点被顶开(2)触点烧坏或动触点杆弹性消逝(1)重新调整到合适位置(2)修理或更换新的触点或动触点杆热元件烧断(1)负荷侧短路,电流过大(2)反复短时工作操作次数过高(3)机构故障,在起动过程中热继电器不能动作(1)检查电路,排解故障或更换产品(2)按热继电器的选用条件合理选用(3)更换产品。
继电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重新放入,并试验动作的灵活程度,或排值偏小;
2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
3连接导线太细;
4操作频率过高或点动控制;
5环境温差太大;
1合理调整整定电流值,相差太大则换新品;
2选择合适的热继电,或在启动时热继电器端接;
3按要求选用导线;
4限定操作方法或改用过流继电器;
种类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排除方法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部动作,电动机烧坏
1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值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值不符;
2整定电流值偏大;
3触头接触不良;
4热元件烧断或脱焊;
5导板脱出或动作机构卡住;
1按电机的容量选用(不可按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值调热继电器)
2根据负载合理调整整定电流值;
3清除触头表面灰尘和氧化物;
1触头烧坏;
2控制电路侧导线松脱;
1修理触头;
2检查控制电路侧;
时间继电器
延时触头未动作
1电源电压太低;
2线圈损坏;
3接线松脱;
4传动机构卡住或损坏;
1调高电压;
2更换线圈;
3紧固接线;
4排出卡住故障或更换部件;
延时时间缩短
1气室装配部严,漏气;
2橡皮膜损坏;
1修理后,调试气塞;
2更换橡皮膜;
延时时间变长
5改善使用环境;
动作不稳定,时快时慢
1某些部件松动;
2通电时电流波动太大,或接线松动;
1紧固松动部件;
2校验电压,或拧紧松动导线;
热元件烧坏
1负载短路,电流过大;
2操作频率过高;
1排除短路故障,更换热继电器;
2合理选用热继电器;
主电路不通
电工维修中的继电器故障排查

电工维修中的继电器故障排查继电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器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然而,在实际的电工维修工作中,继电器故障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电工维修中常见的继电器故障进行详细排查和解决方案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并解决继电器故障的问题。
1. 继电器故障排查的基本原则在排查继电器故障之前,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1.1 谨慎操作:在排查继电器故障时,务必确保电源已切断,并且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1.2 综合分析:排查继电器故障时,需要对整个电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能的故障点。
1.3 逐步排除:在排查继电器故障时,应该逐步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从简单的开始,在每一步确定无误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排查。
2. 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继电器中常见的故障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1 继电器不工作或无法吸合如果继电器无法正常吸合,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2.1.1 电源线路故障:检查继电器的电源线路,确保供电正常,并排除电源线路中的故障。
2.1.2 控制信号故障:检查控制信号的传输线路,确保信号正常,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2.1.3 继电器损坏:如果以上两项都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继电器本身出现了故障。
考虑更换继电器或者进行维修。
2.2 继电器动作异常或不稳定如果继电器在动作时表现不稳定或出现异常情况,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2.2.1 控制信号干扰:检查控制信号是否受到干扰,如有必要,采取屏蔽措施或更换合适的线缆。
2.2.2 继电器接点磨损:继电器接点长时间使用可能会磨损,导致动作不稳定。
考虑更换继电器或者对接点进行维护。
2.2.3 继电器电源电压异常:检查供电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导致继电器动作异常。
3. 继电器故障排查的实际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继电器故障排查的实际操作过程,我们介绍一个继电器故障排查的实际案例。
实际案例:一台工业机器人的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失效,导致生产线停工。
电子继电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

电子继电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电子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开关。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子继电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故障的发生会导致电路短路、电压过高或过低等现象,进而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电子继电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非常重要。
1. 故障检测当我们遇到电子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检测,以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检测方法:1.1 确保电源供应正常检查电子继电器所连接的电源是否稳定,并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电子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1.2 观察指示灯大多数电子继电器都会配备指示灯,用于显示其工作状态。
通过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继电器是否出现故障。
1.3 使用示波器检测信号波形将示波器连接到继电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观察信号波形。
正常工作的继电器应该能够产生稳定的波形。
如果波形不稳定或者没有输出,可能是信号线路或继电器本身出现故障。
1.4 检查继电器触点触点是电子继电器的关键部分,负责完成开关控制功能。
使用万用表检测继电器触点的导通情况。
如果触点有发黑、烧伤或者无法导通,可能需要更换继电器触点。
2. 维修方法一旦确定了继电器的故障原因,接下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来修复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修方法:2.1 清洁触点触点接触不良是最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
使用无水酒精或电子专用清洁剂擦拭继电器触点,将污垢清除干净,确保触点能够正常接触。
2.2 更换触点如果触点已经严重烧伤或损坏,无法通过清洁来修复,就需要更换继电器触点。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合适的触点,并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更换。
2.3 修复线路故障有时继电器的线路故障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使用万用表检查继电器线路的导通情况,如果发现线路故障,需要修复或更换受损的线路。
2.4 替换继电器在一些严重故障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替换整个继电器。
热继电器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热继电器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
表执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现象故障缘由故障处理方法热元件烧断1.负载侧短路,电流过大。
2.操作频率过高1.排解故障,更换热继电器。
2.更换合适参数的热继电器热继电器不动作1.热继电器额定电流值选定不合适。
2.整定电流值偏大。
3.动作触头接触不良。
4.热元件烧断或脱焊。
5.动作机构卡阻。
6.导板脱出1.按爱护容量合理选用。
2.合理调整整定电流值。
3.消退触头接触不良因素。
4.更换热继电器。
5.消退卡阻因素。
6.重新放人并调试热继电器动作不稳定,时快时慢1.热继电器内部机构某些部件松动。
2.检修中弯折了双金属片。
3.通电电流波动太大或接线螺丝松动1.将这些部件加以结实。
2.用两倍电流预试几处或将双金属片拆下热处理(一般约240℃)以去除内应力。
3.检查电源电压或拧紧接线螺钉热继电器动作太快1.电流整定值偏小。
2.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
3.连接导线太细。
4.操作频率过高。
5.使用场合有剧烈冲击和振动。
6.可逆转频繁。
7.安装热继电器处与电动机处环境温度差太大1.合理调整整定电流值。
2.按起动时间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的可返回时间的热继电器或在起动过程中将热继电器短接。
3.选用标准的导线。
4.更换合适的型号。
5.选用带防振动冲击的热继电器,采纳防振措施。
6.改用其他爱护方式。
7.按两地温差状况配置适当的热继电器主电路不通1.热元件烧断。
2.接线螺钉松动或脱落1.更换热元件或热继电器。
2.紧固接线螺钉掌握电路不通1.触头烧坏,或动触头片弹性消逝。
2.可调整式旋钮转到不合适的位置。
3.热继电器动作后来复位1.更换触片或簧片。
2.调整旋钮或螺钉。
3.按动复位按钮。
继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继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设备,它在电路中起到开关和保护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者其他原因,继电器可能会发生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继电器故障以及相应的检修方法。
1.继电器失效:继电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失效,导致无法启动或关闭相应的设备。
这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线圈烧毁、触点氧化等原因引起的。
检修方法:-首先,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确保继电器接收到正确的电压。
-检查继电器的触点是否干净,如果存在氧化或损坏的情况,可以使用细砂纸或清洁剂进行清洁或更换触点。
-检查继电器的线圈是否烧毁,如果烧毁,需要更换继电器。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将继电器送往专业的维修中心进行修理或更换。
2.继电器吸引力或保持力不足:继电器在吸引电压或者保持电压不足时,可能会导致不能成功吸引或者保持。
检修方法:-首先,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确保继电器接收到正确的电压。
-检查触点的压力是否足够,不够的话可以调整触点弹簧的力度或者更换弹簧。
-检查线圈的电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以检查线圈是否短路或开路,如果有问题需要更换线圈。
-检查继电器的内部连接是否良好,如果存在松动的现象,可以重新连接或者紧固螺丝。
3.继电器噪声过大:继电器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噪声,过大的噪声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检修方法:-首先,检查继电器的销蚀情况,如果销蚀过大,可能会导致噪声增大,需要清理或更换销。
-检查触点接触面是否干净,如果存在氧化或污染,应该使用细砂纸或清洁剂进行清洁。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换继电器或者采取降噪措施,例如增加继电器的电容或者电阻。
继电器是一个重要的电气设备,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继电器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检修。
本文介绍了继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但是,在进行检修时应该注意安全,如果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0.安全继电器有哪些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安全继电器有哪些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答:安全继电器在使用中断开了电路,此时是安全继电器坏了,还是安全继电器检测到了不安全的因素,断开电路了,需准确做出判断。
1)如果是回路出现了安全隐患,排除隐患后,重启安全继电器,恢复电路即可。
如:SIS系统脉冲检测导致安全继电器频繁断开,启动,调整SIS系统脉冲检测低电平的持续时间,使得该时间不会被安继识别2)如果是安全继电器故障了,则通常有如下处理:(1)安全继电器输出触点一般有触点熔丝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短路或者过电流使得保险丝熔断,安继不能启动现场设备。
措施:更换保险丝。
(2)安全继电器控制电路因为过电压导致安继内部元件损坏。
措施:更换安全继电器,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或替换。
2、机械设备上用安全继电器有必要吗?答:国内的设备,对安全要求的强制性标准不高,或者没有进行相应的标准认证,如欧盟的CE。
安全继电器是用于设备有人身伤害的危险或财产损失的风险时用的。
它不进PLC,而采用硬件的方法,来断开电源,使设备处于完全停机的状态;并且安全继电器本身,也有好几个触点来确保它在故障时能有效断开。
如果你的设备想要进入其它国家,就最少要有CE 认证,那就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所以在一些需求出口尤其是欧盟、日本的设备中,通常会配有安全继电器。
当然随着国内对安全越来越重视,一些技术标准及实施也逐步的将与世界接轨。
在安全相关标准化工作的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及机械安全相关标准的更新升级及加强执行,涉及安全回路设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
这个时候,做为有前瞻性的设备制造商而言,安全继电器的使用,是否有必要呢,还需多说吗?3、安全继电器丨什么是自动启动?答:自动启动,只要满足开启条件(传感器和反馈电路闭合),则装置将自动开启启动回路。
4、安全继电器丨什么是受监控的启动?答:启动前,需满足开启条件,(传感器和反馈电路闭合)。
另外,装置需要使用ON 按钮作为启动信号,安全继电器通过检查ON信号下降沿(脉冲)启动设备。
时间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时间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延时触头不动作
1.电磁铁线圈断线
1.更换线圈
2.线圈额定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很多
2.更换线圈或调整电源电压
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同步电动机断线
的辣爪无弹性,不能刹住辣齿
4.调换辣爪或调换继电器
5.电动式时间继电器游丝断裂
5.更换游丝
延时时间缩短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气室装配不严、漏气
1.更换气室或更换继电器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气室内橡皮膜损坏
2.更换橡皮膜
3.电磁式时间继电器非磁性垫片磨损
3.更换非磁性垫片
延长时间变长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气室内有灰尘,使气道组塞
1.清除气室内灰尘,使气道畅通
2.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传动机构却润滑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触点松动回开裂
触点是继电器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零件,有些产品的触点是靠铆装压配合的,其主要的弊病是触点松动、触点开裂或尺寸位置偏差过大。
这将影响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
出现铲除点松动,是**与触点的配合部分尺寸不合理或操作者对铆压力调节不当造成的。
触点开裂是材料硬度过高或压力太大造成的。
对于不同材料的触点采用不同材料的工艺,有些硬度较高的触点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在进行触点制造、铆压或点焊。
触点制造应细心,由于材料有公差存在,因此每次切断长度应试摸后决定。
触点制造不应出现飞边、垫伤及不饱满现象。
触点铆偏则是操作者将摸具未对正确、上下摸有错位造成。
触点损伤、污染、是未清理干净摸具上的油污染和铁屑等物造成的。
无论是何种弊病,都将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因此,在触点制造、铆装或电焊过程中,要遵守件检查中间抽样和*终检查的自检规定、以提高装配质量。
二、继电器参数不稳定
电磁继电器的零部件相当部分是铆装配合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
这种毛病会使继电器参数不稳定,高低温下参数变化大,抗机械振动、抗冲击能力差。
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件超差、零件放置不当、工摸具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准确。
因此,在铆焊前要仔细检验工摸具和被铆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三、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
铆装后零件弯曲、扭斜、墩粗黑给下道工序的装配或调整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报
废。
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零件超长,过短或铆装时用力不均匀,摸具装配偏差或设计尺寸有误,零件放置不当造成。
在进行铆装时,操作工人应当先检查零部件尺寸,外型,摸具是否准确,如果摸具未装到位就会影响电磁系统的装配质量或铁心变形、墩粗。
四、玻璃绝缘子损伤
玻璃绝缘子是由金属插脚与玻璃烧结而成,在检查、装配、调整、运输、清洗时容易出现的插脚弯曲,玻璃绝缘子掉块、开裂,而造成漏气并时绝缘及耐压性能下降,插脚转动还会造成接触**移位,影响产品可靠通断。
这就要求装配的操作者在继电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零部件应整齐排列放在传递盒内,装配或调整时,不允许扳动或扭转引出脚。
五、线圈故障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继电器用的线圈种类繁多,有外包的、也有无外包的,线圈都应单件隔开放置在专用器具中,如果碰撞交连,在分开时会造成断线。
在电磁系统铆装时,手扳压床和压力机压力调整应适中,压力太大会造成线圈断线或线圈架开裂、变型、绕组击穿。
压力太小又会造成绕线松动,磁损增大。
多绕组线圈一般是用颜色不同引线做头。
焊接时,应注意分辨,否则将会造成线圈焊错。
有始末端要求的线圈,一般用做标记的方法标明始末端。
装配和焊接时应注意,否则会造成继电器级性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