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等级砝码技术资料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二等克组砝码标准技术报告

二等克组砝码标准技术报告
10
1.000274
-0.005
2.5×10-5
1.000279

14.2×10-5
由于
所以重复性考核合格。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F1等克组砝码每年进行检定,通过几年的检定数据,示值年变化符合规程要求。稳定性考核合格
标准器编号
名义值(g)
上级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差值
2010年
2011年
变差
2012年
变差
1.3 测量标准:二等标准砝码,测量范围1mg~500mg,由JJG99—2006《砝码试行检定规程》中给出扩展不确定U为0.03μg~1.2μg,包含因子k=3。
1.4 被测对象: 等(级)砝码,测量范围1μg—500μg,扩展不确定度U为0.1mg~2.5mg,包含因子k=3。
1.5 测量过程
等(级)标准砝码的测量是采用单次替代称量法。由两人分别使用天平,将标准砝码(二等砝码)直接一对一测量同标称质量的 等(级)砝码,可得到标准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差值。将两人测得差值的算术平均值加上二等标准砝码的质量值作为被测 等(级)砝码的测量结果。
0.02
0.00
0.02
0.00
0.02
0.00
1
0.05
0.05
0.00
0.05
0.00
0.04
-0.01
标准器编号
名义值(mg)
上级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差值
2010年
2011年
变差
2012年
变差
2013年
变差
78080
500
0.04
0.04
0.00
0.04
0.00
0.04
0.00

F2等级砝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F2等级砝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5 %℃/ 4 h 。
3 . 1 F 2 等级标准砝码不确定度 , 采用 B 类方法评定 因为在 J J G 9 9 — 2 0 o 6 { 砝码》 计量检定规程中可 以查 出
2 0 k g 的F 2 等级标准砝码最大允许误差 M P E:± 3 0 0 a r g , 取包 含因子为 k =2 , 则标准砝码质量不确定度为 : 标= E / ( 3 ×2 ) =3 0 0 / ( 3 ×2 ) =5 0 ag r
。 一

单次实 验标准 差为 : s =
=4 m g

空气密度的实测值 ;
实 际工作 中检定 M l 等级被 检砝码 总共 1 次, 所 以 Ml 等级砝码 被检砝码 折算 质量 的标 准不 确定度
p 0 一空气密度的参考值 , 约定为 1 . Z n i g / e a r 3 ; △ 卜一 从天平上读取的质量差值 ;
+ m
差值 测量列 如表 1 所示 :
表 1
式中: m 一被检砝码折算质量值;
m 一
壁 呈


:!
望 堕
2 6 0
标准砝码折算质量值 ; 被检砝码的体积 ;
标 准砝码 的体 积 ;
测量值( m g )2 6 l 2 6 5 2 6 6 2 6 2 2 5 5 2 5 8 2 6 1 2 6 3 2 5 8 2 5 5
定 周期小 于 5次 , 不 能采用 贝塞 尔公 式 进 行 计算 。只 能
关闭天平并计算 出平衡位置 ( 分度) , 然后取下标准
砝码放上被检砝码 能使 天平在 1 附近平衡 , 同样取 四 次 回转点 读数 关 闭 天 平计 算 出平 衡 位 置 ( 分度) 。把 被 检砝 码取 下 , 放 上标 准砝 码读 数计 算平 衡位 置 ( 分

F2等级砝码技术报告

F2等级砝码技术报告

F2等级砝码技术报告
1.引言
1.1砝码技术的背景
砝码技术是测量和校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科学实验和质量控
制等领域中,准确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砝码技术被广泛应用。

1.2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介绍F2等级砝码技术,包括其定义、制造工艺、性能特
点以及在测量和校准中的应用。

2.定义
2.1F2等级砝码的定义
2.2F2等级砝码的规格
3.制造工艺
3.1材料选择
3.2制造工艺
F2等级砝码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锻造、车削、磨削和精加工等工艺。

首先,将选定的不锈钢材料进行锻造成砝码的初形,然后通过车削和磨削
工艺进行加工和精益求精。

最后,对砝码进行表面处理和精加工,以确保
其满足规定的精度和外观要求。

4.性能特点
4.1高精度
4.2良好的稳定性
4.3良好的耐腐蚀性
5.应用领域
5.1实验室测量
5.2质量控制
5.3科学研究
6.结论
F2等级砝码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其制造过程和特点决定了其在测量和校准中的重要性。

F2等级砝码具有高精度、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

通过使用F2等级砝码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科学研究的可靠性。

f2等级砝码质量允差

f2等级砝码质量允差

f2等级砝码质量允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F2 等级砝码的概述
2.F2 等级砝码的质量允差
3.F2 等级砝码的应用领域
4.结论
正文
1.F2 等级砝码的概述
F2 等级砝码是一种用于测量质量的工具,其精度等级为 F2。

F2 等
级是砝码精度等级的一种划分,代表着砝码的精度和质量允差。

在测量过程中,F2 等级砝码可以作为参考标准,用于校准和检验其他测量工具的
精度。

2.F2 等级砝码的质量允差
F2 等级砝码的质量允差是指砝码的质量与标准质量之间的允许偏差。

根据国家标准,F2 等级砝码的质量允差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I、II、
III 级。

其中,I 级砝码的质量允差最小,III 级砝码的质量允差最大。

在使用 F2 等级砝码进行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质量允差等级。

3.F2 等级砝码的应用领域
F2 等级砝码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领域,如实验室、工厂、科研机构等。

在实验室中,F2 等级砝码可以用于校准和检验其他测量工具的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工厂中,F2 等级砝码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在科研机构中,F2 等级砝码可以用于精确测量
实验数据,为科研成果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

4.结论
F2 等级砝码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具有严格的质量允差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 F2 等级砝码,并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以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2013

以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2013

以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测量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二、测量方法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在量程为0~200g和0~20g 分度值e=0.1mg和e=0.01mg的机械天平(TG328B和TG332A)上采用ABA循环称量法.下面以测量砝码100g﹑50g﹑20g﹑500mg为例进行分析.三、数学模型m=m+d式中: m -F等级砝码的质量值m-E等级砝码的折算质量值d-被测砝码示值与标准砝码两次示值的平均值之差值四、不确定度分析1. E等级标准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采用B类方法评定。

依据JJG99-2600中给出的E等级标准砝码100g﹑50g﹑20g﹑500mg 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mg﹑0.03mg﹑0.025mg及0.008mg 其中=2,则标准不确定度为u(m)=0.05mg/2=0.025mg u(m)=0.03mg/2=0.015mgu(m) =0.025mg/2=0.0125mg u(m)=0.008mg/2=0.004mg2.差值d的标准不确定度u(d)的评定u(d)是测量过程中衡量仪器引起的不确定度,主要由3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构成:天平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d);衡量仪器分度值引起的不确定度u(d);由不等臂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d)。

(1)天平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不确定度分量u(d)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本实验以100g砝码在天平上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得到测量列为0.20、0.21、0.20、0.20、0.20、0.22、0.20、0.20、0.20、0.21.单次实验标准偏差s ==0.007mgu(d)= s/=0.0022mg同理得出50g u(d)=0.004 mg 20g u(d)=0.0015mg500mg u(d)=0.0005mg(2)由衡量仪器引起的不确定度u(d)本测量仪器是标尺分度值e的机械式衡量仪器,由分辨率引起的不确定度分度值e=0.1mg的天平检定时u(d)= d/5/=0.016mg分度值e=0.01mg天平上检定时u(d)= d/5/=0.0016 mg(3)由不等臂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在测量过程中由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所覆盖,按满足规程规定的砝码,磁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4)标准不确定度u(d)的计算100g u(d)==0.016mg50g u(d)==0.016mg20g u(d)==0.0021mg500mg u(d)==0.0016mg3.由空气浮力引起的不确定度,由于标准砝码被检砝码的体积接近可忽略.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砝码m和d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为100g u(m)==0.0297mg50g u(m)==0.0219mg20g u(m)==0.0127mg500mg u(m)==0.0043mg六、扩展不确定度100g U=k u=20.0297=0.06mg50g U=k u=20.0219=0.04mg20g U=k u=20.0127=0.03mg500mg U=k u=20.0043=0.01mg。

F2等级公斤组砝码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F2等级公斤组砝码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等级公斤组砝码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名称F
2
计量标准负责人黄珽
建标单位名称海门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填写日期2017-7-1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十一、结论………………………………………………………………………( )十二、附加说明…………………………………………………………………( )
注:应当提供《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注:应当提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大砝码计量标准技术报告[2]

大砝码计量标准技术报告[2]

为: ub (mM1 )
1 3
(a 0 )(VM1 VF 2 )
=1.7g
max
2.1.4 质量比较仪分辨力的不确定度分量 uI(mM1)
质量比较仪数字示值的分辨率为 1d(d=10g),以分辨力的区间半宽作为化整的最大量,
数字示值化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k= 3 ,则此不确定度分量为:
uI (mMI ) 3 / 2 / 3 =0.29δ3=0.29×d=2.9g。 2.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
7
三.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名称
型号测量Βιβλιοθήκη 围不确定度 制造厂及 检定或 或准确度
等级 出厂编号 校准机构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砝码
500kg*2 500kg-1000k

g
F2 等级




电子天平
( 质 量 比 HRP.1000 (500-1000)
主 较仪)
.4Y.KO kg
U=0.6g K=2
uc= u R 2 (mM1 ) uref 2 (mMI ) ub 2 (mM1 ) uI 2 (mM1 ) =4.3g
7
3.3 扩展不确定度 U k u , k 2 U=2×4.3g=8.6g≈9g,k=2.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
因无法进行传递比较法 ,采用多个 1000kg 的砝码进行比对.得到测量结果
湿度
/
实际情况
5℃≤
/
结论 符合要求
/
7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F1 等级标准砝码 1kg-2000kg


U=5.1mgk=2

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ABA循环检定-最新资料

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ABA循环检定-最新资料

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ABA循环检定
摆动式衡量仪器具体操作过程为:左盘(或右盘)加平衡砝码(或平衡物),右盘(或左盘)加标准砝码,开启天平后,经过一个半周期之后,记下连续4次回转点读数i1、i2、i3、i4,计算平衡位置,取下标准砝码,加被检砝码,开启天平后,经过一个半周期之后,记下连续4次回转点读数i1、i2、i3、i4,计算平衡位置,再加标准砝码,开启天平后,经过一个半周期之后,记下连续4次回转点读数i1、i2、i3、i4,计算平衡位置,最后加灵敏度砝码,开启天平,记下平衡位置,计算由灵敏度砝码引起的天平示值的改变。

由一人检定一次。

被检砝码的折算质量计算公式为:
(1)
式中:
——被检砝码的折算质量
——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
——天平的指示差
(、分别为被检砝码和标准砝码的平衡位置)
——灵敏度砝码的折算质量
——由灵敏度砝码引起的天平示值的改变
——在较轻秤盘上加放的小砝码的折算质量
被检砝码的折算质量计算公式(1)变为:
(2)
式中:前“±”的确定:在被检砝码盘中加灵敏度砝码后,天平读数相对于加灵敏度砝码前的读数增大时,取“+”,否则取“-”。

前“±”的确定:当标准小砝码加在被检砝码盘中,取“-”,加在标准砝码盘中取“+”;
例:标准砝码为F1等级200g,100g+200g+ g,被检砝码为F2等级 g,500g,灵敏度砝码的折算质量,检定记录如下:F2等级砝码单次替代称量法检定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F
2等级砝码组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董英刚
建立单位名称市蓟州区计量检定所
填写日期2017年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