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化作业设计(含答案)部编版

合集下载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fén shāo duǒ bìzhí xínɡyán jùnmóɡuǐchuī yān chè dǐyā pò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缥.缈(piāo piǎo)急速.(sù jù)华侨.(jiào qiáo)揉.动(róu ròu)绞.住(jiǎo jiāo)徘徊.(huí huái)三、形近字组词。

思(______)指(______)假(______)神(______)箱(______)腮(______)脂(______)遐(______)伸(______)厢(______)四、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满(____)怒火全神(____)注居高(____)下横七(____)八(____)首挺胸气(____)山河(1)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诗篇。

(2)我站在万寿山上________________,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3)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地冲向敌人的阵地,奋勇杀敌。

五、选词填空。

宣布宣传宣告宣扬1.今天在人民广场,海宁义工协会负责人向群众(________)这个组织正式成立了。

2.王老师高兴地(________)李明在本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

3.我们大家都要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的(________)工作。

六、填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解决疑问,__________地追根求源,就能在___________的道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题及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jī xiè()jiào shòu()dàn shēnɡ()lǐnɡ yù()xuán wō()nì shí zhēn()qièér bù shě()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差.不多chā()旋转.zhuǎn()chà()zhuàn()华.罗庚huá()见微知著.zhù()huà()zhuó()三、先根据课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空()惯追()求()()独有()见()知()()而不舍百思不得()()1.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中发现问题,________________,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2.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读句子,回答问题。

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1)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A.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B.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精选16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精选16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精选16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篇1☆一、基础练习1、根据意思写词语:(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2)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3)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4)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5)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6)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用上上面的词语,说说本课的论点。

3、读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向我们论证了的道理。

作者通过列举1、2、3、这样的三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体裁叫做。

☆☆二、读课文完成表格: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三、课堂小练笔: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多音字“转”的读音及“锲”、“诞”等字的写法。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文本语言及标点符号生动,准确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情感与态度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科学规律,增强自己发现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课前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少写一个“诞”字。

1、学习“诞”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布置(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cì wei líng lìhuŏ yàn dàng yàng shùn jiān gē xià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流淌.(tǎnɡ tānɡ)自作.自受(zuō zuò)废.话(huì fèi)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飞溅.(zhàn jiàn)喃喃.自语(nán lán)熄.灭(xí xī)不假.思索(jiǎ jià)兴.旺(xīng xìng)追悼.(dào diào)受苦受难.(nán nàn)压迫.(bōpò)三、比一比,再组词。

诗(______)膜(______)沙(______)何(______)青(______)持(______)漠(______)炒(______)河(______)请(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造句。

操(____)自(____)极目(____)(____)(____)(____)自得(____)(____)发光(____)尊(____)优(____)不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诚心爱心信心恒心关心耐心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_______),做事要有(_______),学习要有(_______),与人交往要有(_______),对有困难的人要去(_______),向他们奉献自己的(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漩涡.(wā)诞.(dàn)生B.碱.(jiǎn)性旋.(xuán)转C.石蕊.(xīn)砂.(shā)锅D.华罗庚.(ɡēnɡ)华.(huá)佗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研究jī xiè()学的谢皮罗jiào shòu()解开了“每次放掉xǐ zǎo()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nì()时针方向旋转”的奥秘。

2.这一wěi dù()附近的dì yù(),地底下有很多石英shā()。

三、用“敏”字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他()的一次弹跳,被一位体育博士()地注意到了:这弹跳一定与肌肉、骨骼有关。

后来,这一()性话题引起其他专家的关注!四、将画“”的部分替换成本课的四字词语。

1.那些坚持到底不放弃的人,一定会从失败走向成功。

()2.我们要从常见的、不觉得奇怪的事情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探究出事物之间的规律。

()3.渤海的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并不是只有它这样,黄河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4.我们要根据事情的一些小苗头,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这样才会与成功越来越近。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将这句话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中“一百个”是________(实指虚指),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句话中的“?”指的是________和不断的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名言,意味着在解决问题、探究真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息提出问题、沉思、探究,而非轻易得出结论。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同砚主动提问、沉思、探究,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培育同砚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深度沉思;2.激发同砚的创设力和求知欲,培育乐观的进修态度;3.增进同砚合作与沟通,培育团队合作精神;4.拓展同砚的知识面,增进跨学科思维;5.培育同砚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操作技能。

三、设计内容:1.主题设定: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或深度的话题,如人工智能、环境污染、青少年教育等,作为本次作业的主题。

2.团队分组:将同砚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或爱好爱好,以便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路。

3.问题探究:要求每个小组通过谈论、探究,提出至少十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一个问题清单。

4.信息收集:指导同砚了解相关文献资料、采访专家学者、参观相关机构等,收集和整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5.解决方案:要求同砚结合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提出解决问题或探讨主题的方案或策略,并书面或口头展示给其他小组。

6.实践操作:鼓舞同砚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比如发起环保活动、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开展同砚心理健康宣扬等。

7.总结评判:引导同砚总结整个探究过程,分析问题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评判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表感想和建议。

四、评估方式:1.作品效果:依据同砚所提交的问题清单、解决方案书面或口头展示、实践操作效果等,评判其探究深度和广度。

2.合作沟通:评估同砚在小组合作沟通中的角色分工、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创新能力:衡量同砚的创设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主题的奇特见解。

4.实践操作:考察同砚将解决方案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能力和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类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必备精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类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必备精品)

类文阅读-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

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

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

”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

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

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

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

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

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

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

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

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①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③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二是,表现了瓦特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参考答案】1.示例:暗暗得意2.③3.画各种玩具的设计图观察壶盖,发现蒸汽的力量很大勤于思考、勇于探索4.示例: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习题及答案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化作业设计(含答案)部编版一、看拼音,写词语。

楷书书写,力求美观。

dàn shēng shòu yǔ wěi dù pàn nì huà luó gēng
shā guō dì yù jī xiè qièěr bù shě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词语填空。

司空()()见()知()()()不舍
无()有()追()求()()()不得其解打破砂锅()()()
“绿叶是怎么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的?”我。

,我查阅了很多科普读物,终于明白了,原来石绿叶进行了光合作用。

妈妈夸我这种的学习态度很好。

三、按照要求写句子。

(1)用“”画出句中引用的部分,体会引用的好处,并仿写句子。

例: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仿照例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只要
..,当你解答了..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
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诞生授予唯独叛逆华罗庚砂锅抵御机械锲而不舍
二、见惯微著恋恋独偶根源百思问到底百思不得其解追根求源锲而不舍
三、(1)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这样写更让人信服,增加了说服力。

高尔基这样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只要你勇敢地去做,那么,真理一定会被你掌握的。

四、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2.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

3.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