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

合集下载

催产素作用

催产素作用

催产素作用催产素,又称催生素,是一种人体内分泌物质,具有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作用。

它主要作用于子宫和乳腺,促进子宫收缩和乳腺分泌,对妊娠和分娩以及哺乳有重要影响。

催产素的最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催产素的分泌逐渐增多,使得子宫的收缩力逐渐增强,从而推动胎儿向产道逐步推进。

催产素能够刺激子宫肌肉的收缩,促进子宫颈的扩张,促使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此外,催产素还能够减少子宫的收缩间歇时间,使子宫保持更加连续的收缩状态,提高分娩效率。

催产素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分娩过程中,它还在哺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宝宝吃奶时,催产素会刺激乳腺分泌乳汁,促进乳汁的排出。

催产素和催生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协同作用。

催产素刺激乳腺收缩,使乳汁被推进乳腺深部的导管中,催生素则刺激导管周围肌肉的收缩,将乳汁从乳头中排出。

除了在分娩和哺乳过程中的作用外,催产素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作用。

首先,催产素能够提高母亲对胎儿的亲子感情,促进母乳喂养的进行。

其次,催产素还能够调节生殖周期,促进卵子的发育和排卵。

最后,催产素还具有抗疼痛的作用,能够减轻分娩和乳房肿胀时的疼痛感。

催产素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催产素的分泌受到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调节。

此外,情绪状态、环境因素和外界刺激等都会对催产素的分泌产生一定影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分娩过程中的宫缩会受到情绪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总之,催产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系统调节物质,其作用在生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在分娩还是哺乳过程中,催产素的分泌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保证了胎儿的顺利分娩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催产素的作用还涉及到亲子关系的建立、月经周期的调节以及疼痛的缓解等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神奇的物质。

催产素

催产素

催产素文章目录*一、催产素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催产素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催产素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催产素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催产素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催产素的基本信息1、定义催产素(oxytocin)是一种肽类激素。

由垂体后叶分泌。

由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合成。

由9个氨基酸组成。

以每天2毫米~3毫米的速度转运至神经垂体释放。

在“1”和“6”位的甲硫氨酸残基,以双硫键形式形成一个6肽的环状结构。

其生理作用: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过程中促进子宫平滑叽的收缩,促进母爱的作用。

此外,它还能减少人体内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压。

它并非女人的专利,男女均可分泌。

2、专科分类孕产检查3、检查分类内分泌检查4、适用性别女性5、是否空腹空腹催产素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成人:2.0pg/ml孕妇:(17.4±4.8)pg/ml妊娠:7-14周OT波动范围为1-27pg/ml羊水:足月时275pg/ml;分娩时695pg/ml2、临床意义OT增高见于: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催产素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检查过程本法分三个步骤,即抗原与抗体反应、B和F分离和放射性测定。

抗原与抗体反应:将标本(非标记抗原)、标记抗原和抗血清顺序定量加入小试管内,置室温(15~30℃)作用24h,使其充分竞争结合。

B、F分离:分离技术多种多样,常用沉淀法。

第二抗体沉淀法:又称双抗体法,在受检抗原与第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后加入相应的第二抗体,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的复合物共沉,一经离心即可使结合标记抗原B与游离抗原F分离。

本法是特异性沉淀,分离完全,非特异性结合力低。

但第二抗体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此外血清浓度、抗凝剂的有无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

催产素化学结构

催产素化学结构

催产素化学结构
摘要:
1.催产素的定义与作用
2.催产素的化学结构特点
3.催产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4.催产素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正文:
催产素,又称垂体后叶素,是一种由垂体后叶分泌的多肽激素。

它主要负责调节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在分娩过程中发挥催产作用,促使分娩的顺利进行。

因此,催产素在妇产科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催产素的化学结构相对简单,由九个氨基酸组成,其主要功能部位为羧基端的赖氨酸残基。

这个赖氨酸残基能够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在医学领域,催产素被广泛应用于诱导分娩、加速分娩进程以及治疗产后出血等。

然而,催产素的使用也需要谨慎,因为不当使用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过强,从而增加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在使用催产素时,医生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剂量和注射速度,以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此外,催产素还有一些副作用,如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在使用催产素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产妇及家属也需要了解催产素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催产素是一种在妇产科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其化学结构简单,但功能强大。

正确使用催产素,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二)2024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二)2024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二)引言概述: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产后引产药物,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催产素的使用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药物。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阐述:使用适应症、注意事项、剂量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使用适应症1. 正常产程顺利进行但胎儿无适应性障碍的情况。

2. 孕周过长而需要进行引产的情况。

3. 胎儿监测结果异常,需要提前引产的情况。

4. 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等情况,需控制胎儿生长的情况。

5. 不孕不育病例,在顺产达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催产的情况。

二、注意事项1. 在使用催产素之前,必须仔细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2. 催产素应在产房或监测设备下使用,以便随时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反应。

3. 使用催产素时,注意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和胎心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

4. 孕妇应被告知可能的不适反应,并告知观察异常症状的重要性。

5. 使用催产素时,有必要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孕妇建立信任关系。

三、剂量和给药途径1. 催产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产程进展情况和监测结果来确定。

2. 催产素可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剂量可以逐渐增加,以达到产程加速的目的。

3. 催产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变动时,需及时调整产程监测和胎儿监测。

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 催产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子宫收缩过度引起的宫颈扩张过快。

2. 孕妇可能出现剧烈的阵痛和呕吐等不适反应,需要及时监测和缓解。

3. 胎儿可能出现心率异常或缺氧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 存在子宫瘢痕、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子宫异常情况的孕妇禁用催产素。

2. 孕妇或胎儿有明显心脏病、肺病、高血压等禁忌症的情况慎用催产素。

3. 孕妇有重度贫血、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催产素的使用需谨慎。

总结: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产后引产药物,正确使用催产素可以帮助控制产程、保护胎儿和母体的安全。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

催产素的使用指南引言: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催产药物,用于促进子宫收缩并加速分娩过程。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产妇提供催产素的使用指南,包括适应症、使用方法、剂量调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医生正确使用催产素并确保产妇的安全。

一、催产素的适应症催产素主要作为一种催产药物,用于促进产程的进展。

以下是催产素的适应症:1. 孕期超过42周的产妇:超过预定的产期可能会给胎儿和母亲带来风险,催产素可以帮助加速分娩过程,以减少潜在的并发症。

2. 产程缓慢进展:当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时,催产素可以被使用来提高子宫活动,促进宫颈扩张以及加速分娩过程。

3. 羊水过少:羊水过少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催产素的使用可以增加子宫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胎儿的供氧情况。

二、催产素的使用方法1. 药物给予途径:催产素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子宫内注射的方式给予。

静脉输注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判断选择给药途径。

2. 药物剂量:催产素的剂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初始剂量一般较低,随着分娩进展,剂量可逐渐增加。

医生应根据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胎儿的心率监测结果来调整剂量。

3. 治疗时间:催产素的使用时间也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有时候可能需要连续输注催产素长达数小时,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只需要短暂的使用。

三、剂量调整和监测1. 剂量调整:在使用催产素的过程中,剂量需要根据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胎儿的心率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如果子宫收缩过强或过弱,或者胎儿的心率出现异常,医生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药物的使用。

2. 心率监测:在使用催产素期间,胎儿的心率应得到密切监测。

产妇应进行连续心电图监测或者使用胎心监护仪进行心率监测。

如果胎儿的心率出现异常,如减慢或加速,应立即停止催产素的使用并评估产妇和胎儿的状况。

3. 连续评估:在使用催产素期间,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应得到连续评估。

医生应注意产妇的宫缩强度和频率,宫颈扩张情况以及胎儿的心率变化。

什么是催产素和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催产素?

什么是催产素和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催产素?

什么是催产素?催产素又名“缩宫素”,是一种具有“产前引产、产中催产、产后催乳、止血”作用的激素。

催产素还能降低人体内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此外,研究表明,当人处在心情开朗或具有强烈归属感时,心脏也会产生催产素,体内组织的供氧量大量增加,具有减轻压力的作用。

催产素一般由人体大脑下视丘“室旁核”与“视上核”神经元自然分泌得来,即准妈妈可通过自身来分娩催产素。

而不少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惊恐、焦虑情绪,或自身疾病因素导致催产素分泌功能受影响,此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催产素。

催产素主要功能表现是让子宫平滑肌出现兴奋状态,以此形成子宫收缩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准妈妈分娩过程中注射合理剂量的催产素能起到良好的催产作用。

那么,准妈妈打催产素好吗?催产素的使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要在使用缩宫素几小时后临产前开始作用,而且缩宫素的使用要结合准妈妈内分泌、精神、药物等使用情况综合而定。

因此,是否需要使用催产素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也有些准妈妈出现在使用催产素后没发生自然分娩的情况,若是在胎位正常、准妈妈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可进行二次注射催产素,以实现顺产。

若还是不行,就要进行剖宫产了。

此外,使用催产素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由专职医生执行,并且需要医生全程监督,避免由于催产不当而引起的子宫缺氧、加重胎儿窘迫程度、影响准妈妈及胎儿生命健康等情况的发生。

催产素的作用催产素也可称为缩宫素,催产素具有促进子宫进行规则收缩的作用,且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和平滑肌松弛,具有抗利尿等作用,准妈妈应该在专职医生的检查诊断后方可使用催产素,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由医生全程监督。

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有:1、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作用:准妈妈在使用催产素之后,催产素可选择性的刺激子宫平滑肌上的缩宫素受体,让子宫的收缩能力、收缩频率得到增强。

该作用主要表现特点有:(1)剂量大小可影响作用性质和强度:2~5U的小剂量对子宫的节律性收缩有加强作用,可加大子宫的收缩频率同时让收缩张力略微增强,以达到类似正常分娩的状态。

催产素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催产素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催产素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 引言催产素是一种合成的激素,也被称为合成催产素或人工催产素。

它模拟了妇女体内自然产生的荷尔蒙催产素,用于促进子宫收缩和分娩的进行。

催产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催产和引产的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催产素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 催产素的应用催产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以帮助妇女的子宫收缩并加速分娩进程。

以下是催产素的主要应用情况:2.1 催产催产素在妇产科中常常被用来诱发分娩,特别是在妊娠超过预产期或胎儿健康受到威胁时。

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2.2 引产除了催产,催产素还经常用于引产。

引产是一种在妇女身体无法自行启动分娩过程时使用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催产素的作用是模拟自然的荷尔蒙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并引导胎儿从子宫中顺利出生。

2.3 大出血的控制催产素还可用于控制分娩过程中的大出血。

它通过加强子宫收缩并压缩子宫血管,减少分娩过程中的血液流失。

对于高风险患者,催产素的使用可以帮助减少手术风险和减轻患者的失血。

3. 使用催产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催产素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催产素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过大的剂量可能会导致子宫过度收缩,增加胎儿受压风险,甚至导致胎死宫内或其他并发症。

因此,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3.2 监测胎儿心率在使用催产素期间,胎儿的心率应该被密切监测。

催产素可以影响胎儿的心率,包括引发胎儿心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如果发现胎儿心率异常,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胎儿的安全。

3.3 密切观察宫缩情况催产素的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宫缩的频率、力度和持续时间。

不适当的宫缩可能会影响分娩的进程,并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

3.4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在使用催产素的过程中,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是非常重要的。

催产素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或心率加快,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催产素是什么原理

催产素是什么原理

催产素是什么原理
催产素是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由垂体后叶分泌,其作用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速分娩过程。

催产素对于妊娠晚期的妇女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激素,它可以在产程迟缓或停滞的情况下,帮助妇女顺利完成分娩。

催产素是怎么起作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的角度来解释。

首先,催产素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这种收缩可以加速宫颈口的扩张,促进胎儿的下降和分娩过程的进行。

此外,催产素还可以增加子宫肌肉的紧张度,使得子宫肌肉在收缩时更加有力,从而推动胎儿向下。

其次,催产素还可以通过影响孕激素的分泌来加速分娩。

孕激素是一种促进子宫收缩的激素,而催产素可以促进孕激素的分泌,从而间接地加速子宫的收缩和分娩的进行。

此外,催产素还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起作用。

研究表明,催产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促进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子宫肌肉的收缩和宫颈口的扩张。

总的来说,催产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子宫的收缩和分娩的进行,从而帮助妇女顺利完成分娩。

然而,催产素的使用也需要慎重,因为过量使用催产素可能会导致子宫过度收缩,甚至造成胎儿窘迫。

因此,在使用催产素时,需要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和时机,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促进分娩。

综上所述,催产素是一种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子宫收缩的激素,它对于促进分娩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催产素时,需要慎重考虑其剂量和时机,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促进分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催产素的原理及其在分娩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催产素时建议持续胎儿监护。 *输液速度应始终记录在mU/分钟,而不是ml/小时。
* 妇产科八版教材引产方案:
*催产素静脉滴注:原则是以最小浓度获得最佳宫缩,一
般将催产素2.5U加于0.9%生理盐水500 ml内,调整间隔 为15~30分钟,每次增加1-2 mU/min为宜,最大给药 剂量通常不超过20 mU/min(60滴/min)。维持宫缩 时宫腔内压力达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 40-60s。对于不敏感者,可酌情增加催产素剂量。

* 其他的指征 * ●延期妊娠(> 41周) 或过期妊娠(> 42周) * ●无并发症的双胎妊娠 ≥ 38周 * ●糖尿病孕妇 * ●足月或接近足月同种免疫性疾病 * ●胎儿生长受限 * ●羊水过少 * ●妊娠期高血压≥ 38 周 * ●胎儿宫内死亡 * ●足月或接近足月胎膜早破,B族链球菌阴
性者
引产可能增加相关的风险包括: ●引产失败 ●剖宫产 ●阴道助产 ●伴或不伴胎心改变的宫缩过频 ●绒毛膜羊膜炎 ●人工破膜可能伴有脐带脱垂 ●在妊娠时间计算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早产儿的出现 ●有或无瘢痕的子宫破裂 ACOG建议 1. 应记录引产的指征,讨论引产的理由,方式和如引产失败, 有可能行剖宫产的风险。 2. 如引产失败,需要重新评估引产的指征和方式。 3. 怀疑巨大胎儿不应进行引产。 4.不应该单纯因医生或病人的喜好进行。
结构:是一种九肽激素
谷—门冬—半胱—脯—亮—甘 │ │ 异亮—酪—半胱
催产素由9个氨基酸组成,其中2个半胱氨酸在1, 6位组成1个二硫键,相对分子量为1007,在血 液循环中以自由肽的形式存在。
*催产素的代谢
*非结合形式存在于循环 *代谢:肾脏、肝脏 *催产素酶(酪—半胱链)迅速降解:催产素的生物半
是美国 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批准的、唯一可用于胎儿存活引产的子宫收缩剂 ……
完全了解药代动力学、临床作用的必要性
不合理、不正确应用危害性(母、婴)
1 催产素的发现和研究进程 脑垂体是由两来源不同的部分组成。在发育过程中,垂体前 叶是由胚胎口腔前庭的一个憩室发育而成,也被称为腺垂体;从 第三脑室向下陷形成神经垂体,亦称垂体后叶,两者相贴形成 脑垂体。 1895年Oliver和Schafer研究了垂体后叶并制备了垂体后叶的活体 浸出物,些浸出物包含了两不同性质的活性,加压及使子宫收 缩。 1906年Dale发现牛的垂体后叶浸出液注射孕猫,可引起子宫收 缩,以后在孕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1948年Theobeld首先引入临床静滴用于引产。 1954年Du Vigneaud分离出了两种物质,即血管加压素 (Vaˉsopressin)和缩宫素(Oxytocin),研究确定了缩宫素是 一种九肽化合物,并进行了人工合成,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引产前评估】 引产的目的是实现成功的阴道分娩,尽管引产较自 然临产有更高的剖宫产风险。在引产前,需要考虑一些 评估能否引产成功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剖宫产风险的临床 因素。 影响引产成功与否的因素包括:Bishop评分,产次 (前次阴道分娩),体重指数,母亲年龄,胎儿体重的 评估和有无糖尿病。 宫颈Bishop评分是1964年提出的,用来预测选择性 引产能否成功。最初的评分系统使用5个指标(宫口扩张, 宫颈管消退,宫口位置,先露位置和宫颈软质地),每 个指标有0-3分(最高评分是13分)。如果一个妇女的 Bishop评分大于9分,那么不管她是引产还是自然发动临 产,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加速分娩。
自然分娩的条件
•阴道分娩成功的 必然条件
宫颈成熟
有效的宫缩
•引产成功:模拟 自然分娩经过
宫颈成熟 诱发宫缩
*考虑因素
*宫颈成熟度:Bishop≤4分,引产失败高 *胎儿肺成熟度估计 *胎儿对宫缩承受能力 *孕龄 *母体情况 *PROM 后催产素时间:若12h内未临产,可予以
引产。
*引产前促宫颈成熟的优点
催产素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配制,严格浓度:先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点滴,调好所 需要的滴速后,再加入所需要的催产素、摇匀。因一次性标准 的静脉输液管中均有15ml液体不含催产素,为节省时间,可将 这部分液体放掉,再接好输液管。切勿用配制好的催产素混合 液直接作静脉穿刺。避免短时间内过多催产素进入体内引起过
1、催产素引产时,静脉滴注瓶上应作醒目标记。需有专人负责,
强宫缩。引产过程中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数。
*2、催产素引产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孕妇血压、脉
搏、宫缩频率、持续时间及强度、胎心率、羊水的色和 量,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同时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若10分钟内宫缩超过5次、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
许多研究比较了利用Bishop评分与超声预测宫颈情况来预测 能否成功引产,结果不一致。 Peregrine等报道宫颈长度大于1cm作为引产后剖宫产的一个 预测指标。 与之相反,Hatfield等人发现宫颈长度不是预测能否成功引 产的因子,并且Rozenberg等报道宫颈评分是一个非常好的 预测从引产到分娩的时间间隔指标。 胎儿纤连蛋白和经阴道超声显示可以预测能否成功引产,但 是没有一种方法优于Bishop 评分。
*直接血管和平滑肌松弛
表现:大剂量催产素 → 低血压、
冠脉灌注下降、心搏停止
(尤其在麻醉状态下).
*抗利尿作用:1%过量静点可致水中毒
*催产素另一作用
*孕期妇女体内催产素情况
*外周血水平比非孕期轻度增加、程度不一
(“脉冲”式释放) *孕晚期 ≈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达高峰
*第一产程:外周血浓度≈静点4-6mU/min
衰期仅为5-12min,血浆稳态浓度时间为40分钟,子宫稳定 收缩的时间为30分钟或更长。主要由肝脏清除,从肾脏以 非活性形式排出。
*催产素的药理作用
* 直接
* 间接
—— 收缩(与子宫平滑肌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子宫收缩,但是 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宫颈。)
—— 刺激蜕膜花生四烯酸、 PGF2α 产生和释放→子宫收缩. PGF2α又增加催产素敏感性→子 宫收缩
延期、 过期妊娠
引产 引产 指征 指征
妊娠期糖尿病、肾病
死胎 原发或继发协调性宫缩乏力 子痫前期、子痫 胎儿宫内发育过缓
*最新ACOG指南:
*当继续妊娠对母儿的风险超过引产和分娩的风险时,
就有引产的指征。-有指征的引产
*引产指征必须是有说服力、令人信服并且需取得患者
的知情同意,同时要求在病例中记录。-交代病情
对临床医生来讲,进行宫颈状态的评估是决定能否 成功阴道分娩的基础。在宫颈Bishop评分标准中预测能 否成功引产的最重要一项指标是宫颈扩张情况, 其次是 宫颈消退情况、宫口位置、胎先露位置,最后是宫颈质 地。 在与孕妇进行引产前沟通中,临床医生应该考虑到 一些不可变因素的存在。如果体重指数较高(> 40 kg/m2), 孕妇年龄> 35岁,估计胎儿体重> 4 kg,和糖尿病孕妇 进行引产时,剖宫率会增加。
*1.对子宫的作用:催产素对子宫有较强的促进收缩作
用,但以妊娠子宫较为敏感。
*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2.对乳腺的作用:哺乳期的乳腺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不
断分泌乳汁,贮存于乳腺腺泡之中。
*3.对社交羞涩与自闭症的作用:美国《心理科学》杂
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催产素可以帮助社交场 合因羞涩而受人冷落之人克服社交羞涩感,在一个人 的鼻子里喷洒催产素有助于克服其社交羞涩感,增强 自信,并且能使其更容易“合群”。但是催产素喷鼻 对本来就很自信的人不起作用。
克。
7.严禁催产素肌肉内注射、穴位注射和滴鼻引产!
*静点催产素的护理
* 1.心理护理:绝大多数孕妇在产前处于焦虑状态,她们想早点顺
利分娩,又担心无法忍受宫缩的阵痛,针对这种心理状态,医护 应向孕妇讲解分娩时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对正常分娩有充分的信心。在进行相关检查操作时给与充分的解 释说明,消除她们的顾虑,使其配合。
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滴催产素。
*3、当出现有效宫缩严密观察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
最长不超过4小时行肛查一次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一旦 破水应立即听胎心观察量及性质并记录
催产素使用注意事项
5. 一次催产素引产不成功,次日要重新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 再次排除禁忌证后方可继续引产。
6. 注意催产素过敏问题。其表现为胸闷、气紧、寒战甚至休
的两个治疗方案。
*低剂量的方案以1-2
mU/min开始,每间隔30分钟增加 1-2 mU。高剂量的方案以4-6 mU/min开始,每间隔15 分钟到30分钟增加4-6 mU。低剂量方案的好处包括较 低风险的宫缩过频和总体剂量使用更少。然而,高剂 量方案显示可以缩短产程,新生儿的发病率无明显增 加。高剂量催产素方案增加伴胎心改变的宫缩过频。
ACOG建议 5.医生应评估子宫颈(使用Bishop评分)情况,以 确定引产成功的可能性和选择引产适当的方法。 6.应该记录Bishop评分。 7. 医生需要考虑对于初产妇,如宫颈不成熟,有较 高的引产失败率。 8.每位妇女应该在怀孕早期进行超声检查以确定孕 周。
催产(Oxytocin)
指正式临产后因宫缩乏力需用人工方法,加强 宫缩促进产程进展,减少由于产程延长而导致母 婴并发症。 对原发及继发宫缩乏力,排除梗阻性因素后可 采用催产素引产。
*
●上次怀孕为宫内死胎的 (进行引产以减轻 父母的焦虑,但对于母亲或婴儿目前没有证据显 示有有利医学或结局)
ACOG 指南:引产的禁忌症
前置胎盘/前置血管 胎位异常
脐带先露
先露未入盆
禁忌症
活动性生殖道疱疹感染
曾行古典式子宫切开 /倒T字切开/子宫手术 史-贯穿全层肌瘤挖除
侵润性宫颈癌
骨盆结构畸形
前次子宫破裂史或可疑,有子宫切口或手术史患者,应回 顾以前的手术记录和并得到手术医生的建议。催产素过敏 者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