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知识和理念

合集下载

某企业的基本理念知识

某企业的基本理念知识

第一章基本理念第一条(企业使命)新奥致力于创造高品质公共服务,成为客户信赖、社会尊重、最有价值并具国际影响力的公用事业企业。

第二条(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

第三条(社会责任)倡导洁净能源、提升生活品质是新奥的神圣职责。

服务社会、造福民众是新奥的庄严承诺。

新奥坚信:守法就是投资,诚信就是资本,安全与满意就是新奥的自尊。

第四条(利益相关者)•员工:员工是新奥之本。

认同企业文化、富有责任感、具有合作精神、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的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新奥努力实现员工的安全和富裕,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客户:客户是新奥的衣食父母。

新奥以高品质公共服务增加客户价值,创造客户满意,赢得客户信赖与忠诚。

•股东:股东是新奥事业的动力源泉。

新奥不断拓展增值空间,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合理收益,确保股东利益的长期化和最大化。

•合作者:合作者是新奥的事业伙伴。

新奥提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竞争与合作,结成策略联盟,实现多赢与价值共享。

第二章文化品格第五条(象文化)象是新奥文化的象征,体现为:诚信、实力、稳健、敏锐、团队与和谐共生。

•诚信:坚实的脚步与和善的眼神显示了象诚实守信的品格。

诚信是新奥人的心理承诺。

•实力:象没有咄咄逼人的霸气与张扬,却有毋庸置疑的勇气和力量。

实力不是盛气凌人,而是一种让人心悦诚服的能力。

从容与自信是新奥人实力的体现。

•稳健: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形象,就是稳健的化身。

谦虚自尊、勤奋务实是新奥人的基本素养,认准目标、稳步向前是新奥人的工作作风。

•敏锐:象虽是庞然大物,但嗅觉灵敏,对周围环境变化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应变敏捷、行动迅速是新奥人的行事风格。

•团队:每一只象都是强大而有力的,但并不因此而成为孤独的斗士,他们相互帮助、彼此补位,结成一个更为强大、更为有力的群体。

团队作战、群体奋斗是新奥人的处事态度。

•和谐共生:象始终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与各种动物友好相处,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

4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含测试题、答案)

4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含测试题、答案)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国家卫生部于2008年1月4日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它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

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编委会名单主任:陈竺副主任:刘谦殷大奎王彦峰委员:尹力秦小明赵自林刘新明陈贤义徐科赵同刚杨青王羽齐小秋王捍峰姚晓曦窦熙照訾乃庆饶克勤孟群任明辉王宇毛群安孙家海白呼群秦耕张斌沈洁刘克玲胡国臣侯培森韩卫强办公室主任:杨青办公室副主任:秦耕张斌办公室成员:李新华陶茂萱田向阳马昱安家璈王萍陶金徐晓超佟丽严丽萍董波陈国永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马军马冠生马昱马骁马晓月王文志王伟健王克安王辰王岳王林王若涛王俊杰王萍王新伦王德臣邓海华冯宁卢金星宁澈田本淳田向阳白雪涛任军任学峰刘康迈刘雁飞刘瑞兰刘懿卿吕姿之吕焱孙承业孙桐孙德立安家璈朱洪彪朱晓征汤捷米光明许艺民邢军严丽萍余森海佟丽吴凡吴宜群吴淑艳吴惠敏张旭丰张芯张新卫张楚南时杰李世跃李丽娟李宗浩李英华李海波李朝林李新华李群李德鸿杨汀杨金奎杨焱肖党荣陆林陈四益陈伟伟陈国永周业平周刚郑伯承侯培森姜垣祖光怀胜利胡小蒙胡俊峰赵文华赵兰才赵仲龙郝先荣钮文异徐小生徐晓超袁锁中郭岩钱玲陶茂萱陶勇常春曹学义曹昌志梁晓峰盛星明黄明豪傅华曾光曾建立曾晟堂董波韩卫强端木宏谨管纪惠魏南方核心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马昱王克安王萍田向阳吴宜群李新华陈四益郑伯承侯培森祖光怀胡俊峰赵仲龙陶茂萱常春序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为全面落实公告的基本精神和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系统在推行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以下简称《释义》),对健康素养的66条内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围绕当前主要健康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并开始以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取得了积极成效。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一、健康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程度。

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含身体、精神和社会福祉的全面提升。

健康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仅仅是一种医学诊断。

二、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指那些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福祉有益的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避免吸烟和酗酒等。

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三、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患病风险的行为。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及避免接触有害的物质和环境。

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还包括接种疫苗、定期体检等。

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

它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和满意度。

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包括良好的自我管理、积极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等。

五、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同时,要了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环境与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等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了解和改善环境因素,如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水源等,是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七、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CPR)、止血等,可以在突发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八、健康信息识别在信息时代,健康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

然而,不是所有的健康信息都是准确和可靠的。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评估健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正确的健康信息能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谢谢大家!

60.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6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62.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 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63.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64.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5.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拨打火警电话 119。 66.发生地震时,选择正确避震方式,震后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 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24.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 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25.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内容
01
基本知识和理念(1—25 条)
健 康 生 活 方 式 与 行 为 ( 26— 54条)
02
03
基本技能(55-66条)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 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mmHg,舒张压 ≥60mmHg且<90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 心率60~100次/分。
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 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要尽早干预。 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理念与技能是什么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采血的血站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坚持自我保健,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身体的休息。

3. 坚持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4.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

5. 保持身心平衡,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7.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卫生。

8. 饮水安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9. 预防传染病,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

10.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和吸毒等有害行为。

11. 着重预防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12. 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13. 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用眼。

14. 着重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

15. 重视环境卫生,避免环境污染。

16.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饮食、规律作息、定时锻炼等。

17. 保持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8. 着重防止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19. 保持良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减少精神压力。

20.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1. 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存储。

22. 坚持科学运动,避免过度和不适当的运动行为。

23. 着重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预防。

25. 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保持健康体重。

26. 加强饮食营养知识,合理搭配食物。

27. 注意安全饮食,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

28. 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29. 合理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和不足。

30. 坚持饮食多样化,避免偏食。

3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品污染。

32.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和烧烤等食物。

33. 多吃鱼、豆制品和坚果,保持心血管健康。

34.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5. 远离毒品和毒品交易。

36. 重视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

37. 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注意避孕。

38. 了解流行病情况,避免感染传染病。

39. 坚持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

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

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

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

‎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24.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25.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7.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8.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35.“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36.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37.少饮酒,不酗酒。

38.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39.拒绝毒品。

40.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41.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5.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46.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47.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48.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三基本技能55.关注健康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57.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58.会测量脉搏和腋下体温。

59.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防止意外怀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6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62.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63.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64.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5.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拨打火警电话119。

66.发生地震时,选择正确避震方式,震后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艾滋病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引起,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抗疾病能力逐渐丧失,最后病人死于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2.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三条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性接触、异性性接触。

血液传播,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输入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血制品。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哺乳过程中可能会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孩子。

3. 日常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艾滋病是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的。

日常生活接触,例如与感染者握手、拥抱、亲吻、同桌吃饭、共用劳动工具、共用公共设施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4. 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虽然不能彻底治愈和没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完全可以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来预防。

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

一是洁身自爱,恪守性道德;二是提倡安全性行为,每次性生活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三是及时规范治疗性病。

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拒绝毒品、戒断毒品;吸毒人员不共用注射器,安全用血等。

预防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

感染了阿紫不病毒的育龄期妇女,如果计划怀孕,需提前与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介绍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包括母亲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科学选择分娩方式,婴儿出生后尽快服用阻断药物,以及避免母乳喂养等。

5. 性病可促进艾滋病病毒传播?性病常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病变部位易出血或者渗出分泌物,性交时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病变部位侵入机体而感染。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病患者,其病灶渗出物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也容易在性交过程中使对方感染。

6. 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怎么办?一般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都可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

各市(州)、县(市、区)疾控中心可免费HIV抗体筛查。

如果HIV初筛检测为阳性,需要尽快接受HIV确诊检测诊断。

目前我省、市(州)疾控中心均可进行HIV确诊检测,可就近接受检测。

若检测证实已感染艾滋病病毒,要减轻心理压力,勇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7. “窗口期”是怎么回事?艾滋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在这段时间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称为窗口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一般是三个月,这段时间虽然抗体检测为阴性,但是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在不能明确是否感染的这段时间内,应避免献血及其他可能会造成病毒传播的行为。

8.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很快死亡吗?艾滋病是一种病程比较长的慢性传染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要积极治疗,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感染者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9. 艾滋病如何治疗?艾滋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艾滋病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可以长期存活,重返学习和工作岗位。

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口服药,由国家免费发放,抗病毒治疗过程检测治疗效果的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是免费的,因此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需要负担的费用是很有限的。

如果患者出现艾滋病合并症需要住院的话,可按照国家具体的规定,通过医疗保险进行部分报销。

10. 四免一关怀政策是什么?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级病人国家提供“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的艾滋病患者实现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资讯、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1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服从有关部门的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得捐献血液、精液、器官、组织和细胞。

对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而故意感染他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二、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三、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

四、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

五、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六、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七、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八、在室内设置吸烟区(室)、安装通风换气设施等均不能避免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九、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

十、“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十一、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口腔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

十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青少年哮喘,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

十三、吸烟可以增加肺结核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十四、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十五、男性吸烟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十六、女性吸烟可以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死胎、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