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合集下载

田径竞赛的编排_大学体育_[共4页]

田径竞赛的编排_大学体育_[共4页]

二、田径竞赛的编排
1.编排准备工作 田径竞赛编排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审校报名表,编排运动员名单和比赛号,统计各项目参 赛人数、兼项人数、各代表队参加人数,选聘仲裁及裁判人员,编制竞赛相关表格(见表 5-1、 表 5-2、表 5-3、表 5-4、表 5-5)等。
表 5-1
田径运动会报名表
单位
组别
领队
教练
填表人: 6
表 5-3
女子运动员兼项统计表
项目 人数 项目
100 米
……
跳远
100 米

……

7
8
……
35
填表日期
运动员号码
姓名
出生年月
100 米
200 米
……
跳远
跳高
…… 备注
每项参加人数
说明:运动员号码由大会统一填写;参加项目以“√”表示。
联系人:
表 5-2
径赛检录表和终点记录表
男、女子组



组第
组取

道次
1
2
3
4
5
号码Biblioteka 姓名单位名次
成绩
备注
记录员: 检录长: 终点裁判长: 计时长: 竞赛裁判长: 年 月 日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
阶段、时间、工作内容、要求、进度、负责人等。运动会的各项工作应按照计划流程有条不紊 地推进。
(5)落实赛前工作。主要包括:组织裁判实习、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后勤服务等工作。 2.赛中管理工作 竞赛期间,组织与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开幕式、闭幕式的安排,比赛时间的把握,赛场秩 序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竞赛成绩的公布,裁判队伍的管理,颁奖仪式的设计等,其成效 直接影响着赛事的顺利进行。 3.赛后汇总工作 竞赛结束后,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有:编印、发放成绩册,财务结算,赛后总结,将相关 文件、资料整理归档等。

田径运动竞赛编排

田径运动竞赛编排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
比赛的编排工作大部分均要在比赛前完 成。它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工作,又是一项 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工作。编排前的准 备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准备 (二)编排前应掌握的情况 (三)物质准备
(一)思想准备
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做好编排工作的首要条 件,首先要明确运动会的目的意义,要有 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对于复杂的编排工 作,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敢于迎接困难, 战胜困难做好编排工作。
(3)径赛项目的赛次安排,田赛项目是否 举行及格赛等,均要根据竞赛规程的规定 来确定 2· 遵循有利于创优成绩,提高运动技术 水平的原则。 (1)比赛是运动员之间的全面较量,人体 在二天之内的承受负荷是有限的,竞赛日 程的编排应特别注意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 负荷量是否合理。一般来讲,比赛层次越 低,运动员的负荷量相应降低。
5· 编排的技巧性
编排的技巧性高,就会使比赛有活力、有生机。 (1)编排时,最好将精彩的项目或决赛的项目分 开安排在开幕式或观众较多的单元里,活跃场上 的气氛。 (2)将男、女,青少年甲组、乙组合理安排,短 距离跑与长距离跑,跨栏跑,单项与全能,高度 与远度,长投与短投等交替安排,使比赛场上始 终保持活跃的气氛,体现田径运动会的特点。
(二)编排竞赛日程的注意事项
确定主编人选,该人选应具有全面、科 学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是对工 作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人员。 日程编排应实行主编责任制,即由主编 拿出日程方案,通过集体讨论提出不足之处, 再由主编去通盘考虑,权衡得失利弊,处理 好矛盾,最后定案。
竞赛日程的编排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1)熟悉编排原则,明确前提。 (2)掌握竞赛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3)编制 "竞赛项目、赛次计划表"。 (4)准备径赛项目、赛次的明细卡、组别、项 目、赛次、人数、分组数及需用时间,不同组别 的卡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同一项目的不同 赛次应以不同符号表示。 (5)核实校对,用明细卡与赛次计划表逐一核 对,做到不缺项,不差赛次。

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方法

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方法

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方法田径比赛是一项需要进行分组编排的竞技运动,分组编排的合理性对于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年龄、性别、成绩、等级、能力、经验等。

下面是10条关于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方法的详细描述:1.按照年龄分组: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可以根据选手的出生年份将其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如15-16岁组、17-18岁组、19-20岁组等。

这种分组方式比较合理,可以使比赛更加公平,年龄差距较小的选手进行比赛,也有利于选拔更优秀的运动员。

2.按照性别分组:由于男女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体力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常将选手按照性别分组,分为男子组、女子组。

这样比赛公平性较高,男女选手可以同台竞技,但是由于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有些比赛项目并不能进行合并,需要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分别进行。

3.按照成绩分组:这种分组方式主要是按照每个选手在之前的比赛中的成绩进行分组,目的是将成绩相近,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赛,以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而且对于新手或者没有比赛成绩的选手不适用。

4.按照能力等级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对新手和老手的差异较小,可以将选手根据其能力等级进行分组,如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等。

这种方式下选手之间的实力相当接近,比赛更加激烈,也可以提高选手能力的提高速度。

5.按照场地和设备要求分组:有一些竞技项目的比赛需要特殊场地和设备的支持,这时候可以将选手根据场地和设备要求进行分组,例如长跑可以根据跑道长度进行分组,铅球可以根据铅球重量进行分组。

6.按照身高和体重分组: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某些有着明显身体条件因素影响的竞技项目,例如篮球、跳高、撑杆跳等项目,可以按照身高、体重或者BMI指数进行分组,保证选手之间身体素质相当。

7.按照注册等级分组:对于一些特定的比赛,如全国性的比赛,可以根据选手的注册等级进行分组,以保证比赛的竞争性和实际水平。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ppt课件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ppt课件
b、田赛项目:按次序册排定的顺序,把运动员的号码、姓名、 单位分别填入“田赛高度成绩记录表”和“田赛远度记入表”。
径赛检入表和田赛检入表填好后逐项核对和清点,并按天或单元 整理好,于赛前交给有关裁判。
3、编排比赛次序册
1)估计比赛时间
a、计算全部比赛时间 = 天数*每天比赛的时数—开幕式—闭幕式— 其他非比赛占用的时间
2、统计工作 1)统计各单位参加人数。 2)统计各项目参加的人数。 3)统计兼项情况。 3、编排运动员单位、姓名、号码对照表。 1)单位编号:按报名顺序或大会指定的顺序排。 2)运动员号码:按先男后女,不同组别则先成年后少年,
先甲组后乙组,每组再按先男后女排 3)校运会的编号可与年级、班级对应,号码以四位数组成,
② 分组的方法
a、有报名成绩 一般采用蛇行法:按成绩优劣由 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依次分排。例如:100米24人 分三组
1 6 7 12 13 18 19 24 第一组
2 5 8 11 14 17 20 23 第二组
3 4 9 10 15 16 21 22 第三组
b、无报名成绩 可采用将运动员(或号码)按单位依次上下分排,再 按斜线通过号码的方法分组。 例如:100米每单位报三人,则
各单位号码 分组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1) (2) (3) (4) (5) (6)
第一组 1101 1201 1301 1401 1501 1601
第二组 1102 1202 1302 1402 1502 1602
第三组 1103 1203 1303 五 六 七 八 号码:006 097 117 146 204 315 503 704 姓名 单位 b、田赛分组表示例(略)
2)填写各项比赛表格,一般在次序册印发后由编排人员填写。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课件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课件

(三)运动会比赛期间的编排记录公 告工作
1、 要做到准确、及时。 2、比赛期间,编排记录工作收到成绩
单后,应立即核对排出下一赛次的分组, 并一式五份分别送检录、宣告、张贴、 留底等。 3、决赛后将结果填入总分、总成绩表 并核对。 4、及时整理每天的成绩资料等。
(四)运动会结束后的工作
运动会结束后,要整理好运动 成绩和记录等资料,有条件和 有必要时编印成绩册。清理好 场地、器材和各种用具。做好 运动会工作总结。
告工作 (四)运动会结束后的工作
(一)运动会召开前的工作
1、召开领队、教练员会议 2、组织裁判员学习 3、准备场地器材 4、布置好会场
(二)运动会进行中的工作
1、组织好入场和开幕式。 2、根据比赛要求,做好场地布置及器材供应和回收工
作。 3、编排和记录公告组要登记好比赛成绩,及时公布径
2、分组的方法
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蛇形排法。

1)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2)蛇形排法
按成绩排号
2)田赛项目
田赛项目比赛一般不分组,运动员应 按大会抽签排定的顺序参加比赛,人 数过多时可在正式比赛前举行及格赛。 基层举办的运动会如不举行及格赛, 正式比赛时也可分组,但要在条件基 本相同的场地上比赛。
同一组内。 ③如按名次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①,分组时应将成绩较好的运动员
分别编在各组之内;如按成绩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时则应将 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④如果没有报名成绩,一般按各单位报名表的先后顺序排列,然后用 “斜线通过法”分组。 ⑤如有全能项目比赛,其径赛项目分组时,每组最好为5人或5人以上, 一般不少于3人。全能最后一个径赛项目的分组,应将前面比赛各项累 积分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2)不分道跑项目的分组:不分道跑的中长跑项目一般不分组。若人数多 必须分组时,应注意把成绩好的运动员集中在一组。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步骤一:确定竞赛项目首先,组织者需要确定参赛项目,包括田径中的各个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等。

根据参赛人数和时间限制,确定参赛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分配。

步骤二:制定时间表根据竞赛项目数量和参赛人数,制定出一个细致的时间表。

时间表需要包含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休息时间等。

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时间,避免出现时间冲突。

步骤三:分组根据参赛人员的水平和人数,将他们分组。

分组的目的是确保同一组内的选手水平相当,在比赛中有公正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至于过少导致比赛时间过长,也不至于过多导致比赛混乱。

步骤四:审核日程在确定好时间表和分组后,组织者需要再次审核日程。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之间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充分为参赛选手准备和恢复体力。

步骤五:与参赛队确认在日程确定后,组织者需要与参赛队确认日程。

在确认的过程中,需要注明每个队伍参赛的项目和时间。

确保每个参赛队与日程一致,并及时提醒他们相关事宜。

同时,还要为参赛队提供详细的比赛规则和相关说明,以便参赛选手能够准确了解比赛流程。

步骤六:制作赛程表根据确定的日程,制作赛程表,并在比赛现场进行布置。

赛程表需要详细标明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赛选手的名字和所属队伍。

赛程表的制作应简洁明了,易于辨识和查找。

步骤七:进行现场调整在比赛当天,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

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天气、运动员伤病等,需要对日程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与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日程并按规定进行工作。

步骤八:总结在比赛结束后,组织者需要对比赛日程进行总结。

回顾比赛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以便在下次比赛中进行改进。

同时也要对比赛顺利进行的部分加以肯定,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

以上就是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一:整理运动会报名人数,各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和姓名及参赛单位。

第二:编写比赛程序和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运动会的活动日程表。

第三:统一编排参赛单位的运动员号码(注明:这样做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很多的错误)。

第四:编写竞赛日程表一定要计算好径赛各项目用的时间,还有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时间。

然后就用卡片棋子的方法把各个项目串联起来。

一定要按照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和个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

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200 米及 200 米以下各项为 45 分钟; 200 米以上至 1000 米的项目为 90 分钟; 1000 米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

( 2 )全能各单项间休息 30 分钟,以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一项比赛第一人开始计算时间。

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如100 米与 200 米、 4 * 100 米接力、跳远; 800 米与 1500 ; 5000 米与 10000 米;跳远与三级跳远;铅球与铁饼等。

( 3 )对性质相近的项目要注意先后顺序。

例如,一般先 100 米,后 200 米;先5000 米,后 10000 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

( 4 )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

及格赛后间隔一天在进行正式比赛。

( 5 )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而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 100 米和女子 100 米等。

短距离径赛项目赛次如果少,最好安排一天结束。

( 6 )跨栏项目一般应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还可安排在长距离跑、竞走之后进行。

( 7 )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

( 8 )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 9 )撑杆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刚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

在学校中,通过举办田径运动会,能够推动田径运动的开展,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利用田径运动进行健身的活动中来;德够检阅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效果,促进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能够丰富学校的课余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簿面发展,使学校教育工作更加朝气蓬勃。

通过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要竞赛内秽的运动会,还能起到发现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的作用,同时也为参加校际间的田径运动会做准备。

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比赛的性质,其特点和要求如下:第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要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坚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

第二,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当观众。

第三,在项目设置上,要从学校和广大学生体质和实际运动水平出发,把一些《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作为主要比赛项目。

另外,适当增加集体比赛项目,如每班出10~20人的接力赛跑等项目。

为了使学校田径代表队的运动员有专项比赛机会,可将少数技术难度较大的竞技项目列为运动会表演或测验项目。

第四,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的差异。

中学举办田径运动会时,最好按年级分组进行比赛。

第五,在比赛规则的执行上,也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规则要求。

例如:短跑比赛的起跑不一定非使用起跑器;跳远的起跳板可适当加宽等。

第六,学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以一天到一天半为宜,以使运动会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不应给学生的身心造成过度疲劳。

总之,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应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作用和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学校筹备举办田径运动会,应该在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基层单位(学校)召开小型田径运动会的 筹备和组织工作。 2.能够制定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掌握编排田 径运动竞赛日程的规律与方法。 3.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4.通过本章的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 运动会的组织和裁判工作能力。
第一节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要求:第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要有其自身的特点,



要坚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 第二,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 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 当观众。 第三,在项目设置上,要从学校和广大学生体质和实 际运动水平出发,把一些《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作为主要比赛项目。 第四,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的 差异。 第五,在比赛规则的执行上,也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 际出发,适当降低规则要求。
2、编排竞赛日程的原则


(1)要正确估算各项比赛所需的时间,看其是否与运动会比赛时间相 符,如不相符应从减少分组、减少赛次、增加场地、适当延长单元比赛 时间等方面考虑解决。 (2)如有可能,任一赛次的最后一组和后继赛次的第一组或决赛之间, 保留允许的比赛最短时间间隔。 (3)为了减少兼项的冲突,可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将某些项目分开穿 插编排。 (4)某些性质相近的项目,编排时要注意其先后顺序。 (5)径赛中不同组别和性别的同一项目比赛,最好衔接进行。 (6)各种跨栏跑项目的比赛,不安排在同一天进行。 (7)不同组别和性别的同一田赛项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安 排在同一时间进行。 (8)200米以下的径赛项目,最好安排在一天内比赛结束。 (9)要注意把决赛项目和比较精彩的项目分开安排,使运动场上始终 保持热烈的气氛。 (10)运动会的最后一项比赛可安排长距离跑,也可以在最后一项结束 后安排不计总分的表演项目。 (11)每一单元的比赛,应尽可能使田赛和径赛同时结束。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和组 织工作
筹备工作 组织方案、 竞赛规程、 组织机构等
(一)组织方案





1.运动会名称和目的、任务 2.运动会的规模 3.运动会的组织机构 4.运动会的日期和地点 5.运动会的经费预算 6.工作步骤
(二)竞赛规程



1.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和主办单位 2.比赛日期和地点 3.参加单位和组别 4.比赛项目 5.参加比赛办法 6.报名办法 7.计分及奖励办法 8.比赛规则 9.其他事项
(三)组织机构
1.宣传组
2.竞赛组 3.后勤组
第三节学校田径运动竞赛的编排与记录公 告工作
一、编排记录公告组比赛前的工作(其工作步骤和流程)如下:
(一)编排比赛秩序前的准备工作
1.学习竞赛规则、规程及补充通知等大
会有关文件,了解裁判员人数及水平、 场地、器材等情况。 2、准备有关用具、各种比赛表格: 3.审查报名表。 4、编排运动员号码对照表
(二)进行统计工作
1、报名单
2、各项目参加的人数、分组、
赛次、预计时间表 3、兼项统计表 4、男、女单项成绩表 5、男、女团体总分表
1、报名单
2、各项目参加的人数、分组、赛次、 预计时间表
3、兼项统计表
4、男、女单项成绩表
5、男、女团体总分表
二、编排各项目竞赛分组



1、分组原则 1)径赛项目 (1)分道项目 ①首先了解参加各项比赛的人数和赛次。 ②分组时尽量使每组的人数大致相等,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分在 同一组内。 ③如按名次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①,分组时应将成绩较好的运动员 分别编在各组之内;如按成绩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时则应将 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④如果没有报名成绩,一般按各单位报名表的先后顺序排列,然后用 “斜线通过法”分组。 ⑤如有全能项目比赛,其径赛项目分组时,每组最好为5人或5人以上, 一般不少于3人。全能最后一个径赛项目的分组,应将前面比赛各项累 积分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2)不分道跑项目的分组:不分道跑的中长跑项目一般不分组。若人数多 必须分组时,应注意把成绩好的运动员集中在一组。
三、编排竞赛日程
1、编排竞赛日程的准备工作应注意以下
几点 2、编排竞赛日程的原则 3、编排竞赛日程的步骤方法
1、编排竞赛日程的准备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项时间的估计(大会的比赛时间和每一单元

的起止时间,除开、闭幕式、表演等的纯时间) 2)考虑裁判水平。 3)场地条件。 4)场地工作人员熟悉业务的水平。 5)长距离、接力跑的组织工作及栏架的布置与撤 出的时间。 6)运动员的等级和规模。 7)各级运动会各项比赛所需时间,可根据具体情 况酌情增减。 8)根据径赛和田赛每一个项目的时间来计算。
2、分组的方法
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蛇形排法。
1)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2)蛇形排法
按成绩排号
2)田赛项目
田赛项目比赛一般不分组,运动员应
按大会抽签排定的顺序参加比赛,人 数过多时可在正式比赛前举行及格赛。 基层举办的运动会如不举行及格赛, 正式比赛时也可分组,但要在条件基 本相同的场地上比赛。
2、编排竞赛日程的步骤方法
(1)先根据各项比赛分组表,把全部比赛项目的组别和性


别、项目、赛次、人数、组数、比赛所需的时间等,按组别 分别写在不同颜色或做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纸条上。 例如:甲组男子 100m 预赛 30人 4组 20min (2)纸条写完和检查无误后,应准备好一块标明日期、单 元、径赛、田赛的台面,然后开始正式编排。 (3)编排时,先排全能项目作为日程的主干,应按照田径 竞赛规则规定的比赛顺序,先行安排。然后编排赛次多的项 目,再排跨栏项目,把径赛项目按运动会的日期、单元进行 安排 (4)编排完径赛项目,再编排田赛项目。 (5)全部比赛项目编排完毕后,应仔细地进行检查核对, 并征求有关人员意见和送总裁判长与竞赛组审查。如有问题 再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