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 例患 者颈 部 肿胀 能 明显 感 觉到 呼 吸 困难 , 部 压 迫感 , 即 颈 立
再 推 回手 术 室 行 切 口缝 线 拆 开 , 查 、 血 、 除 血 凝 块 。 探 止 清 1 2 发 现 甲状 腺 旁 肌 层 内 动 脉 结 扎 线脱 落 , 新 结 扎 ; 他 例 重 其 3例患 者 呼 吸无改 变 , 未在 行 切 E 缝线 拆开 。 故 l 2例 患者 探查 止血 后再 次放 置硅 胶 引流 管 , 接 上负 压 器 , 切 观察 , 仍 密 术后 3 8h无 活动 性 出血 , 除 引 流管 。术后 还 需 常 规抗 炎 1 6 4 拔 ~ 3d 另 外还 要认 真做 好 饮食 护理 , 术后 6h如 果患 者无 呕 吐 ,
1 6例患者手术顺利 , 5 术后出现并发症 1 例 , 中术后出血 5例 、 2 其
手 足搐 动 2例 、 声音 嘶 哑 2例 、 吸 困难 3例 。 呼
12术 后 并 发 症 的 护 理 .
本 组 1 6例 患 者手 术 均获 成 功 ,其 中 1 5 2例 出现术 后并 发症 , 出血 5例 , 4 .7 手 足 搐 动 2例 , 1 .7 ; 音 占 1 %; 6 占 66 % 声 嘶 哑 2例 , 1 . %; 吸 困难 3例 , 2 %。经 相关处 理后 占 67 呼 6 占 5
【 考 文献1 参
『] 吕新 生 . 状 腺 乳 腺 外 科 [ . 沙 : 南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 8 9 — 1 甲 M】 长 湖 19: 8 2
2 . 99
[】 高 德章 . 科 护 理 学 【 . 京 : 明 日报 出版 社 , 9 :2 . 2 外 M] 北 光 1 512 9
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
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残留腺体渗血或出血;血管结扎线滑脱所致出血;颈前肌群缝合后渗血。
②喉头水肿,主要是手术创伤所致,也可因气管插管引起。
③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甲状腺体的大部分后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撑的结果。
后两种情况由于气道堵塞可出现喘鸣及急性呼吸道梗阻。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
如果有颈部肿胀,切口或引流管渗出鲜血时,多为切口内出血。
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必须立即行床边急救,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清除血肿;如病人呼吸仍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作进一步的检查、止血和其他处理。
因此术后应常规在病人床边放置无菌的气管切开包和手套,已备急用。
2.喉上神经损伤并不少见,经常被忽视。
如果将甲状腺上动静脉离甲状腺上极较远处不加分离、连同周围组织一起结扎,就有可能将喉上神经的外支结扎在内,引起环甲肌的瘫痪,导致声带松弛、声调降低。
分离向上伸延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黏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在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3.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最易损伤喉返神经的部位,即所谓“危险地区”,是在甲状腺体背面,自喉返神经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处交叉到环状软骨下缘、喉返神经进入喉内的一段。
很多作者将这一范围又分为三个危险区:甲状腺下动脉附近、环甲区及中段。
下极之所以易于引起损伤,是因为该处脂肪结缔组织多,甲状腺下动脉的两个分支分别向上向下接近并进入腺体,附近的小血管较丰富使解剖及组织辨认较困难,一旦发生小血管出血,不但使以后的解剖更加困难,还可因试图钳夹止血而致神经损伤。
中段由于行程最长,神经干周围的组织十分疏松,使神经干易于因甲状腺的肿大而发生移位或因解剖该区时将腺叶外后侧过度向前、向对侧翻起,使神经干不知不觉地被暴露在术野浅部,该处腺体的周围又无其他重要组织,易于分离而使术者大意而发生损伤。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
②喉头水肿。
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
③术后气管塌陷。
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
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
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
|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
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
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
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
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
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
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
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
《外科学》颈部疾病习题

《外科学》颈部疾病习题题型:A11.甲亢作次全切除术,主要并发症中最危急的是A.术后甲状腺危象B.术后呼吸困难或窒息C.喉返神经损伤D.手足抽搐E.喉上神经损伤2.单纯性甲状腺肿中,下列哪项不是手术适应证A.压迫气管引起症状B.胸骨后甲状腺肿C.核素扫描有冷结节D.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E.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3.应及时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是A.地方性甲状腺肿B.生理性甲状腺肿C.胸骨后甲状腺肿D.单纯性甲状腺肿E.青春期甲状腺肿4.甲状腺肿物最主要的特点是A.随伸舌而活动B.随发音而震动C.随吞咽而活动D.随呼吸而活动E.随血管搏动而出现杂音5.正常基础代谢率是A.-10~0B.0~+10C.0~+20D.-10~+10E.-20~+206.预防发生甲亢危象的关键是A.术中彻底止血B.术中操作轻柔C.术后加强护理D.术后继续服碘E.术前充分准备7.甲状腺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A.甲状腺危象B.手足抽搐C.喉返神经损伤D.喉上神经损伤E.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8.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A.钙B.钠C.镁D.钾E.锌9.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下列哪项不正确A.女性占大多数B.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C.老年人占大多数D.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大多数E.多中心者占大多数1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不正确的是A.一般分化程度较低B.常有淋巴结转移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D.女性多于男性E.好发于年轻人11.确诊颈部肿块性质最有价值的检查为A.化验检查B.穿刺或活检C.同位素扫描D.CTE.B超12.关于甲状腺结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儿童时期出现,甲状腺结节50%是恶性的B.甲状腺癌均为冷结节C.多发结节,多为良性病变D.热结节常为高功能腺瘤E.结节摘除术适用于实质性结节13.甲亢术后12小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鼻翼翕动,颈部肿胀,切口渗血,应立即采用A.吸氧,密切观察呼吸变化B.应用呼吸兴奋剂C.拆开切口缝线,清除血肿D.床边气管插管14.青春期甲状腺肿患者,肿大明显时,首选治疗方法是A.口服硫氧嘧啶类药物B.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C.口服甲状腺素片D.行同位素碘治疗E.多食营养丰富食物15.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最多是由于A.患者精神过度紧张B.服用碘剂过久C.切除腺体过少D.术中挤压腺体过多E.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16.患者,男,30岁,因“原发甲亢”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6小时,患者感呼吸困难。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诊治

术后并发症
2、喉返神经损伤 发生率大约0.5%大多数是处理甲状腺下极时将喉返神经切断、 缝扎或错夹、牵拉等引起。 单侧神经损伤多数表现为声音嘶哑,术后健侧可代偿,但也不能恢复到原有音色;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能出现失声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由于术中切断、缝扎、错夹、牵拉等直接损伤喉返神经者,术中立即出现症状, 因血肿压迫。瘢痕组织牵拉所致者,术后数日才出现症状。切断、缝扎引起者属 于永久性损伤,错夹、牵拉、血肿压迫所致者多为暂时性,经理疗等积极处理后 一般在3-6个月逐渐恢复。
术后并发症
2、喉上神经损伤 多发生处理甲状腺上极时,离腺体太远,分离不仔细和将神经与周围组织一同结 扎。 喉上神经分内(感觉)外(运动)两支,若损伤外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则 喉部黏膜感觉丧失,进食出现呛咳。
术后并发症
2、手足抽搐 :因受伤时误伤甲状旁腺或影响其血液供应引起。多数患者可 表现为面部、唇部或手足部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严重者可出现面肌和手 足伴有疼痛感觉的持续痉挛,每日多次发作,更严重者可引起喉痉挛和膈肌 痉挛,引起窒息。 发生手足抽搐后,应该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食物摄入; 抽搐发作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症状轻者可口服。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诊治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 常见原因: 1)、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手术时止血不完善,或血管节扎线脱落;如果表现为进行性 呼吸困难,发绀,还有颈部肿胀,应立即床旁抢救。 2)、喉头水肿:主要是手术创伤所致,也可因气管插管引起。 3)、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甲状腺后软化气管失 去支撑。 后两种情况由于气道堵塞,可出现喘鸣及急行呼吸道梗阻。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时看 是 膨 胀 , 上 糜 子光 滑 度 好 , 到 了局 部 受 压 加 起
组 织 按 摩 的作 用 , 于糜 子 颗 粒 均 匀 , 上 在 制作 由 加
时我 们选 上 等纯 棉布 做 外套 . 使患 者 躺 在上 面 更舒 适 。另外 此技 术 , 简单 易 掌握 、 安全 可 靠 、 毒 副作 无 用 、 痛苦、 无 费用 又低 、 防率 高 、 生 率低 等 优点 。 预 发
f 稿 日期 : 1 — 2 2 ) 收 2 2 0 — 4 0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任 玉 蓉 。张桂 梅
( 包头 医学院第三 附属 医院 普 外科 ,内蒙古 包头 043 ) 1 00
【 要】 目的 : 讨 和 总结 甲状 腺 次 全切 除 术后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和 护 理 的 重要 性 。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2 0 摘 探 回 0 9年 1月~
【 键 词]甲状 腺 次 全切 除 术 ; 关 并发 症 ; 察 与护 理 观 【 图分 类号 】R 7 . 中 436 【 献 标 识 码】B 文 【 文章 编 号]10 — 5 7 2 1 }3 0 8 — 2 07 30 (0 2 0 - 10 0
甲状腺 次全 切除术 是治 疗 甲亢 、单 纯性 甲状腺 肿、 多发性 甲状 腺瘤 、 结节性 甲状 腺肿等 甲状 腺疾病 的一种 有效 手段 。但 由于手 术某些 解剖 变异或 术者 疏忽 等 因素 , 术后 仍有并 发 症发 生 , 随机抽 取 2 0 ~ 0 9 2 1 年 我科 行 甲状腺 次全 切 除术 5 01 O例 ,术后 并发 症 3例 , 将护 理体会 报告 如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本组 5 0例患 者 , 1 男 5例 , 3 女 5例 , 龄在 2 ~ 年 9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 甲状 腺次全切 除术治疗 甲状腺机 能亢进 症 的经验 ,并 讨论 术后 并发 症 的预 防。方 法 :回顾 分 析 了 1985年 1月 -2001年 12月间收治 的 612例 甲状腺 机 能亢进 症 患者 行 甲状腺 次全 切 除术后 的 并发 症 情 况 。结果 :术后长期并 发症发生率 为 1.79% 。其 中持 续性 喉返 神经 麻痹 7例 (1.14%);持 续性 甲状 腺 功能 减 退 4例 (0.65%);术后 出血 5例 (0.82%),死亡 1例 (0.16%);术后 甲亢复发 13例(2.12%)。结论 :通 过术 中细 致操 作可减少 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 。 关 键 词 :甲状腺 次全切 除术 ;甲状 腺机能 亢进 症 ;并发症 中 图 分 类 号 :R65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0025(2002)03—0142—03
2 结 果 全 部患 者 随访 1-6 a。术后 暂 时 l生喉返 神 经
麻 痹 25例 (4.08%),均 在 3周 内 自行 恢 复 ;持 续 性 喉 返 神 经 麻 痹 7例 (1.14%);暂 时 性 喉 上 神 经 麻 痹 11例 (1.80% ),1周 内 自行 恢 复 。持 续 性 甲 状 腺 功 能减 退 者 4例 (0。65%),1 a后 血 、L 仍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一、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以内。
(1)主要原因:①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受压软化塌陷;④气管内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2)处理: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困难,立即床旁抢救。
主要措施:①去除病因:拆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地塞米松等激素静滴消除喉头水肿;吸痰、给氧等;②如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③如有呼吸心跳暂停者应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进行复苏。
二、术后出血(1)主要原因:①甲状腺切面及切口出血;②动脉出血,多由于甲状腺上动脉的结扎线脱落引起。
常在术后1-2天内因咳嗽及用力时发生。
此种出血急剧,颈部迅速肿胀,很快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处理:找到出血点,予以措施。
①甲状腺切面及切口出血时,应拆除缝线,进行减压、引流;②动脉出血时,立即开放切口,找到出血点,予以止血。
三、手足麻木多在术后2-3天出现。
(1)主要原因:甲状旁腺被误切或血供不足所致,即甲状旁腺受损,血钙下降至2.0mmol/L以下,轻则面唇、手足麻木,重则四肢抽搐。
预防应强调术中保护好甲状旁腺安全区域,避免甲状旁腺被误切或丧失血供。
(2)处理:①观察麻木部位和程度;②测验钙值;③补钙。
症状轻者可口服钙剂。
重者发作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口服二氢速固醇长期效果较好。
因供血不足引起者,可逐渐恢复;全部切掉的则终生应用钙剂。
四、发音嘶哑(1)主要原因:①喉返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主要由手术操作的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发生的。
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
切断、缝扎所引起的是永久性损伤;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引起的多为暂时性损伤,经理疗后,一般在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健侧声带过渡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
(2)处理:①观察发音嘶哑程度,指导发音练习;②营养神经药物使用;③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
②喉头水肿。
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
③术后气管塌陷。
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
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
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
|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
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
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
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
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
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
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
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
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
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
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
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
过去认为:甲状腺危象是手术时过度挤压了甲状腺组织,促使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进入血液中的结果。
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一定高。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甲状腺危象是单纯地由于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过多地结果。
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
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
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
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
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
②用β
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
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
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
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
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
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
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
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
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
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