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操作系统习题1
操作系统试题集2012最新版

模拟题1(50分)一、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10*1分)1.( )是最接近于硬件的软件。
A.DBMSB.汇编程序C.OSD.编译器2.( )对用户是透明的。
A. 文件目录B. 虚拟存储器C. 文件名D. 键盘3.( )存储管理要求一个作业集中存放在连续的主存。
A. 分区B. 分页C. 分段D. 段页4.段的逻辑地址形式是段号为5位,段内地址13位,主存容量为5K,辅存容量为200K,那么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可能为( )。
A. 261KB. 200KC. 205KD. 160K5.PCB登记( )相关信息。
A. 程序B. 进程C. 文件D. 作业6.进程从执行状态到阻塞状态是由( )完成的。
A. 进程调度B. 其它进程调用阻塞原语C. 硬件自动D. 进程自身调用阻塞原语7.只作用于一个进程一次的原语是( )原语。
A. 阻塞B. 挂起C. 撤消D.解挂8.多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一台( )。
A. 磁带机B. 硬盘机C.打印机D. 卡片机9.在执行P操作时,进程若能继续执行,执行P操作前信号量的值应( )。
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大于等于010.UNIX系统移植方便,是因为( )。
A.它功能强B.界面简单C. C语言编写D.安全性好二、选择所有适合的答案 (5*2分)1.不具有交互性的OS是( )。
A. 单道批处理系统B. 分时系统C. 多道批处理系统D. 实时系统2.( )使用物理地址。
A.多道程序系统编译器产生的目标码B.动态重定位后的内存程序C.静态重定位后的内存程序D.动态连接后的内存程序3.( )是多道OS。
A.LinuxB.UNIXC.MS_DOS3.3D.WINDOWS984.( )存储管理系统有页表存在。
A. 页式B. 段式C. 段页式D.分区5.磁盘上的连续文件适合( )。
A. 顺序存取B. 随机存取C.存放常变数据D.只读数据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6*3分)1.虚拟存储器是以时间换空间。
操作系统一201212

操作系统(本科)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实量处理2、UNIX操作系统实现结构设计采用的是()。
A、单块式结构B、网状结构C、层次结构D、微内核结构3、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
A、系统调用B、进程调度C、作业调度D、键盘命令4、在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和管理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称作()A、操作系统B、文件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5、下列不属于分时系统特征的是()A、为多用户设计B、可靠性比实时系统要求高C、方便用户与计算机交互D、需要中断机构及时钟系统的支持6、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各自向前推进的速度是不可预知的,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A、动态性B、并发性C、异步性D、调度性7、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8、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只能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9、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A、进程状态变为就绪B、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C、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D、其CPU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10、为了使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处理内部和外部发生的各种突发性事件,现代操作系统采用了()机制。
A、进程B、调度C、查询D、中断11、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调度算法。
A、优先级法B、先来先服务法C、时间片轮转法D、短作业优先法12、当硬件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就会中断正在占用CPU的程序的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占用CPUA、作业管理程序B、系统调用程序C、中断处理程序D、文件管理程序13、经过(),目标程序可以在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2012年7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7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4. 简答题 5.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软件中,不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学籍管理软件B.交通控制软件C.网络订票软件D.接口软件正确答案:D解析: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软件。
如各种人口普查软件、飞机订票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都是应用软件。
2.在配置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户可直接调试自己的程序B.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不同的外围设备C.能对外部事件实时响应D.允许用户联机干预作业的执行正确答案:B解析: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允许若干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是一个中央处理器轮流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
3.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是( )A.让多个程序同时占用处理器运行B.允许用户跟他的程序进行交互C.增加了多个程序完成运行所需的总时间D.增加了并行工作的道数,以提高处理器效率正确答案:B解析:分时操作系统让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4.为了区分各个不同的进程及记录各个进程执行情况,系统把有关进程的信息保存在( )A.PCDB.PCBC.PSWD.PSD正确答案:B解析:进程控制块(缩写为PCB),记录了各个进程执行时的情况。
5.自愿性中断事件是指正在运行的进程对操作系统有某种请求。
自愿性中断事件可能是用户进程( )A.使用了特权指令B.设置了定时时钟C.发现了定点操作数大于1D.执行了访管指令正确答案:D解析:访管中断属于自愿性中断。
6.假定一个分时系统允许20个终端用户同时工作。
若对每个终端用户的请求需在2s内给出应答,那么可以分配给终端用户的最大时间片为( ) A.20 msB.50 msC.100 msD.200 ms正确答案:C解析:时间片试纸允许进程一次占用处理器的最长时间。
7.下列存储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RAMB.硬盘C.光盘D.U盘正确答案:A解析:主存储器的存储容量较大,存取速度也较快。
2012级操作系统试题

Operating System Exam (For Grade 2000)Class Name Student ID一、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hoosing T rue or False (24 marks)1. Binary semaphores are those that are used by no more than two threads.2. The Banker's algorithm is a way of preventing deadlock .3. A multi-level indexed file permits faster random access than a contiguously allocated file.4. An atomic operation is a machine instruction or a sequence of instructions that must be executed to completion without interruption.5. Deadlock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or more processes (or threads) are waiting for an event that will occur in the future.6. Starvation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rocess is denied access to a resource because of the competitive activity of other, possibly unrelated, processes.7. While a process is blocked on a semaphore's queue, it is engaged in busy waiting.8. Mutual exclusion can be enforced with a general semaphore whose initial value is greater than 1.9. External fragmentation can be prevented (almost completely) by frequent use of compaction, but the cost would be too high for most systems.10. A page frame is a portion of main memory.11. The working set of a process can be changed in response to actions by other processes.12. Thrashing will never be a problem if the system has 1 GB of real memory.13. A printer is an example of a logical resource.14. Versions of OS/360 are still widely used today.15. When an executing process is stopped by the scheduler, it is said to be blocked.16.Interrupts are used to achieve a typical timesharing OS.1.二进制信号量是指那些不能超过两个线程使用。
2012年4月操作系统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课程代码:0232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IBM公司在他们的PC机、工作站和大型机上配置的UNIX被称为( C )A、4BSD UNIX C、AⅨB、XENIX D、Ultrix2、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介于它们之间的是( B )A、操作系统B、软件系统C、应用软件D、支撑软件3、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B )A、通用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C、基址寄存器D、限长寄存器4、下面关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引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加快了程序的执行速度C、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比主存储器快D、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比主存储器小B、引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增加了主存储器的容量5、多道程序设计实际上______硬件中各种资源的并行工作能力。
( B )A、增加了B、利用并发挥了C、减少了D、模拟了6、关于进程与程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D )D、不同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A、不同进程肯定包含相同的程序B、不同进程肯定包含不同的程序C、一个进程肯定包含多个程序7、属于进程控制的原语是( C )A、创建原语B、唤醒原语 E、等待原语C、阻塞原语D、撤销原语8、在不采用进程优先级的分时操作系统中,不会引起进程切换的是( C )A、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等待状态C、一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就绪状态B、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D、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消9、可变分区管理方法采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时,将空闲区按______登记到空闲区表中。
( )A、长度递增顺序B、长度递减顺序C、地址递增顺序D、地址递减顺序10、用户把作业划分成若干段,其中一个是主段。
在作业执行期间,让其主段保留在主存中,其它的段需要执行时再将其装入主存特定区域。
这种技术称为( )A、覆盖技术B、对换技术C、移动技术D、交换技术11、在页式虚存系统中,把以后不再访问的或距当前最长时间后再访问的那一页调出的页面调度算法是( )A、最佳调度算法(OPT)B、最近最久未使用调度算法(LRU)C、最近最不经常使用调度算法(LFU)D、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12、页式虚存系统在地址转换时,地址转换机构根据当前执行的指令中的相对地址的页号查页表,若该页标志为“O”,则( )A、将页表中该页标志置为“l”B、形成缺页中断C、从页表中找出所在的块号D、启动磁盘读出该页信息13、面向用户,文件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 )A、文件的安全存储B、文件的操作C、文件的组织D、文件的按名存取14、UNIX文件系统的索引表采用的结构是( )A、位示图B、多级索引C、索引D、空闲块链15、假设读写磁头正在55号柱面上操作,现有访问柱面的要求,其次序为100、180、40、120、20。
2012-2013-1A《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A)卷课程名称《操作系统》任课教师签名出题教师签名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2.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______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3. 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1小时B. 5小时C. 25小时D. 8小时4.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5. 解决“碎片”问题最好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页式管理B. 段式管理C. 固定分区管理D. 可变分区管理6.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 时间片轮转法 B. LRU算法C.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D. 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7. 为记录设备的情况,系统为每一类设备配置一张。
A. 系统设备表B. 设备控制表C. 逻辑设备表D. 设备开关表8.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时间片用完9.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10. 一作业9: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
若11: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 2B. 1C. 3D. 0.511.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2.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在非管态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个。
2012年7月操作系统试题和答案

如果绝对地址不在上限地址和下限地址之间,硬件产生地址越界 中断。
2、对于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处理器则设置了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 器,
每取一条指令,都把其绝对地址和基址寄存器的地址及限长寄存 器的地址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是执行指令还是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
17. 进程的顺序性是指(选B) B.进程在顺序处理器上的执行是严格按序的 A.多个进程按预定的顺序占用处理器 C.一个进程没有结束前另一进程能占用处理器 D.任一进程的执行总是连续不间断的
18.进程并发执行时可能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这种错误表现为 ( 选C ) C.进入了同一个临界区 B.不能按预定的时间占用处理器 A.产生的结果不唯一 D.等待某个事件的时间过长 19.如果对系统中的资源管理不当,则可能形成死锁。有关死锁的正确 说法是( 选D ) D.由于并发进程的执行速度可能形成死锁 A.用PV操作管理共享资源可防止死锁 B.只要进程互斥地使用资源就不可能形成死锁 C.只要有一个进程在有限时间内能获得所需全部资源就不会死锁
(2) 计算各作业的周转时间; 答:如表格内所示。.
(3) 计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 答:平均周转时间 = 1/5 * (0.5+1.0+1.2+0.2+0.2) = 0.62(小时)
39.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若某进程依次访问的页面为1,2,3, 4,2,1,5,6,2,1,2,3,7,6,3,2。分配4块主存块(设开始 四页已装入主存,不算缺页),采用页号队列的方法,请分别按LRU 算法页面调度和FIFO算法页面调度,并填写下表,计算相应的缺页 次数和缺页率。 (1)LRU最近最久未使用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习题集:第1章 引论

第1章引论习题集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对()进程管理的软件。
【*,联考1.1】A. 软件B. 硬件C. 计算机资源D. 应用程序2.操作系统是提供了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的软件。
【*,★,联考1.1】A. 存储器B. 用户C. 软件D. 数据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联考】A.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 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 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4.以下选项中,()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联考1.1】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5.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管理范畴的是()。
【*,联考1.1】A. CPUB. 编写程序C. 主存D. 中断6.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这样的一台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联考】A. 并行B. 真实C. 虚拟D. 共享7.在操作系统中,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称为()。
【*,联考1.1】A. 数据库系统B. 软件系统C. 文件系统D. 检索系统8.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联考】A. 在同一时刻B. 一定在不同时刻C. 某一时间间隔内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9.下面()不是程序在并发系统内执行的特点。
【**,联考1.1】A. 程序执行的间断性B. 相互通信的可能性C. 产生死锁的必然性D. 资源分配的动态性10.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是指()。
【**,★,联考】A. 程序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B. 程序运行次序的不确定性C. 程序多次运行时间的不确定性D. B和C11.在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的调度。
【*,联考】A. 处理机管理B. 作业管理C. 高级调度管理D. 存储和设备管理12.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习题1(2012.11)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
A. 计算机软件B. 计算机硬件C. A和BD. 用户应用软件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管理资源,它遵循着一切人类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有效地发掘、监控、分配和回收资源。
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C)。
A. 资源发掘B. 资源监控C. 资源分配D. 资源回收3. IBM第一次正式提出Operating System这个术语,并开发出了第一个真正的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C),这是一个不仅从理念上也从技术上都是划时代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A. IBM/360B. IBM/OSC. OS/360D. 360/OS4. 下列描述中,(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 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件资源B. 设计、提供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C. 源语言程序的编辑和编译D.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5.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B)。
A.CPU利用率低B.缺少交互性C.程序不能并发执行D.都不是6. 下面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7. ( B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追求的目标。
A. 安全可靠B. 资源利用率C. 及时响应D. 快速处理8. 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A )A. 利用率B. 可靠性C. 稳定性D. 兼容性9.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采用固定时间片策略,那么(C ),则响应时间越长。
A. 用户数越多B. 用户数越少C. 内存越少D. 内存越大10.(A)是多道程序操作系统的最关键特性,是导致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因素。
A 并发性 B.共享性 C.多路性 D. 交互性11. (A)是现代操作系统实现的首要目标,是操作系统的最关键特性,也是操作系统运行的基础,它使得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但操作系统的一切复杂性也主要来自于它。
A 并发性 B.共享性 C.随机性 D. 交互性12. 允许多个用户在不同的终端上以人机直接交互方式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C)。
A.批处理操作系统B. 多任务操作系统C.分时操作系统D.多处理器操作系统13.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可归纳为(A)四类:A.程序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B.内存管理、外存管理、处理器管理、文件管理C.存储器管理、输入设备管理、输出设备管理、信息管理D.存储器管理、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14. 资源管理的(A)原则,就是指不能浪费资源,要使资源能被充分地利用,发挥出每个资源的最大效能。
A. 有效B. 节约C. 安全D. 公平15. 被誉为是操作系统的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是(C)。
A. WindowsB. LinuxC. UNIXD. MacOS16. 现代操作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C)A.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B.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C. 主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PC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D. 主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PC操作系统17. 当CPU执行操作系统内核的代码时,称CPU处于(B )A. 执行态B. 核心态C. 用户态D. 就绪态18. 当CPU处于核心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是(D)。
A. 只有特权指令B. 只有非特权指令C. 只有内核指令D. 所有的计算机指令19. 操作系统的架构(体系结构)定义了模块和构件的组织方式和相互间的联系方式。
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架构模式是( C )A. 单体模式B. 分层模式C. 内核模式D. 服务器模式20. 访管(系统调用)指令是一条(B)指令。
A. 核心态B. 用户态C. 既是核心态又是用户态D. 执行态21. 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D )。
A. 库函数B. 中断C. 原语D. 系统调用22. 用户程序中可通过使用(C)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请求。
A.原语B.宏指令C.系统调用D.终端控制命令23. 在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是以(B)为受配对象。
A. 程序B. 进程C. 线程D. 用户24. 在下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 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 进程执行需要CPUC. 进程是有生命周期的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25. 在操作系统中,有一组进程,它们之间具有直接相互制约性,则这组进程之间(C )A. 必定无关B. 相关程度相同C. 可能相关D. 必定相关26. 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进程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运行配置B. 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C. 在单处理器的系统中,任意时刻都只有一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D. 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阻塞27. 进程的(D)是指每个进程都以各自独立的速度向前推进,产生的各种进程活动没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A.独立性B.动态性C.并行性D. 异步性28. 一个进程的存储映象一般包括( D )A. 程序段、用户栈段、系统栈段、PCBB. 程序段、用户数据段、系统数据段、PCBC. 私有程序段、共享程序段、数据段、PCBD. 程序段、数据段、栈段、PCB29. 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 C )。
A.同时执行B.在执行的时间上是可重叠的C.共享系统资源D.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30. 下列的进程状态切换中,(C)切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 执行→就绪B. 执行→阻塞C. 阻塞→执行D. 阻塞→就绪31. 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C)。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B.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C.其PCB移至就绪队列队首D.其状态变为就绪态32. 一个进程的基本状态可以从其他两种基本状态转变过来,这个基本状态一定是(C)。
A. 执行状态B. 阻塞状态C. 就绪状态D. 终止状态33. 进程自身决定(A)。
A. 从执行态到阻塞态B. 从执行态到就绪态C. 从就绪态到执行态D. 从阻塞态到就绪态34. 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C)。
A. 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B. 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C. 其PCB移至阻塞队列队首D. 可以被进程调度程序所选择35. 以下说法中,(A)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为进程分配CPUB. 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C. 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D. 将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中36. 以下哪种操作不会引起创建一个新的进程(C)。
A. 用户登录成功B. 作业调度C. 进程调度D. 输入一条shell命令37. 建立多线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B)的利用率。
A. 文件B. CPUC. 内存D. I/O设备38. 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 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B. 引入线程可提高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C. 线程的引入增加了程序执行时的时空开销D. 一个进程一定包含多个线程39.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引入线程后,CPU只在线程之间切换B. 引入线程后,CPU仍在进程之间切换C. 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D. 线程的切换可能引起进程的切换40.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可并发执行,不同进程的线程只能串行执行B. 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只能串行执行,不同进程的线程可并发执行C. 同一进程或不同进程内的线程都只能串行执行D. 同一进程或不同进程内的线程都可以并发执行41.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A)。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 进程刚完成I/O,进入就绪队列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中D. 进程从就绪态转为执行态42.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A)。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 进程等待的I/O刚完成,进入就绪队列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中D. 进程从就绪态转为执行态二、填空题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管理计算机资源,(掌控)计算机上一切事务的大型系统软件。
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管理资源,它遵循着一切人类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有效地发掘资源、监控资源、分配资源和回收资源。
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分配资源)。
3. 资源管理的关键原则是(有效)和(公平),这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哲学原理。
4. 资源管理的(公平)原则。
指的是每个用户进程都有享有资源的可能,系统要让各个用户进程感到某种“平等”,即系统不能“无限”延长对任一进程的资源请求的响应时间。
资源管理的(有效)原则,就是指不能浪费资源,要使资源能被充分地利用,发挥出每个资源的最大效能。
5. 现代操作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主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PC操作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
6.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包括(内存管理,CPU管理,外存管理,设备管理),除资源管理功能外,操作系统还必须包括:(进程)管理和(安全)管理。
7. IBM第一次正式提出Operating System这个术语,并开发出了第一个真正的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OS/360),这是一个不仅从理念上也从技术上都是划时代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8. 操作系统的共享性是指多个进程共用系统中的资源。
由于资源属性的不同,对不同资源的共享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种资源共享方式:(并发/同时)共享和(互斥)共享。
9. 操作系统的(虚拟)特性,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扩充为逻辑上更大的对应实体或若干个对应的逻辑实体。
其目的,一是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系统性能;二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高效的使用环境。
10. 通过某种软件技术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扩充为逻辑上更大的对应实体或多个对应的逻辑实体。
其目的,一是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高效的使用环境。
这是现代操作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即操作系统的(虚拟)特性。
10. 最早提出并实现了操作系统分层架构思想的是软件大师(Dijkstra),他开发成功了第一个采用分层架构模式的操作系统——The系统。
11. 所谓操作系统的(CPU内核)架构,是指只将操作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以及必须使用特权指令的模块设置为核心态;而其他模块都设置为用户态。
这样就同时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12. 操作系统是特殊的系统软件,是为用户和用户程序提供服务的软件,用户和用户程序可通过两种接口来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这两种服务接口是:(shell)和(系统调用)。
13. 系统调用机制提供了用户态程序请求操作系统内核服务的方法,它由一组内核服务模块和一条专门的(系统调用)指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