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必背文言文课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复习文言文,加深对已学知识的了解,以达到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北师大版((八班级)语文)文言文复习,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北师大版八班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素;白色。
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9、运用:(1)20xx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需背诵古诗文集锦

八·上《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孔孟论学习》(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8)受学重问,孰不顺成?《说苑·建本》(9)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尸子》(10)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子》(1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九年级北师大版上下册文言文背诵

九年级北师大版上下册文言文背诵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北师大版本初中语文文言文》

《北师大版本初中语文文言文》
北师大版本初中语文文言文
1. 童区寄传………………柳宗元
2. 李寄…………………干宝
3. 狼………蒲松龄
4. *说虎………………刘基
5. 愚公移山…………《列子》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 小石潭记………柳宗元
8.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
9. 游高梁桥记………………袁中道
10. 孔黄生借书说……袁枚
11. 孟论学习…
12. 与朱元思书/吴均
13. 爱莲说/周敦颐
14. 10、芙蕖/李渔
15. 荔枝图序/白居易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7. 12、曹刿论战/左传
18. 唐且不辱使命/《战国策》
19.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20. 口技/林嗣环
21. 岳阳楼记/范仲淹
22. 醉翁亭记/欧阳修
23. 隆中对/司马光
24. 周处/刘义庆
25. 记承天寺夜游
26. 水调歌头.中秋
27. 陋室铭/刘禹锡
28. 桃花源记/陶渊明
l 必背篇目
l 岳阳楼记/范仲淹
l 醉翁亭记/欧阳修
l 桃花源记/陶渊明
l 陋室铭/刘禹锡
l 苏轼咏月诗文《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l 隆中对/司马光
l 曹刿论战/左传
l 唐且不辱使命/《战国策》
l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l 与朱元思书/吴均
l 爱莲说/周敦颐
l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快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快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快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最新北师附中】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文化常识+原文+译文)

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文化常识+原文+译文)1 、《论语十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 。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原文:1.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 孔子说 :' 学习了 ( 知识 ),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 ( 温习 ) 它 , 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 ( 到这里 ) 来 , 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 我却不怨恨 , 不也是君子吗 '2. 曾子曰 :' 吾日三省(xǐng) 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2. 曾子说 :'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3. 孔子说 :' 在温习旧知识后 , 能有新体会 , 新发现 , 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4. 孔子说 :' 只读书却不思考 , 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 就会有害 .5 子曰 :' 由 , 诲女知之乎 !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5. 孔子说 :' 由 ,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 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就是聪明智慧 .'6. 子曰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孔子说 :' 看见贤明的人 , 要想着向他看齐 , 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 子曰 :'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孔子说 :' 几个人同行 ( 在一起 ),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 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 曾子曰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8. 曾子说 :'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 , 意志坚定 , 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 路程又很遥远 . 把实现 ' 仁 ' 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 , 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 ,( 路 ) 不也 ( 走得 )很遥远吗 '9. 子曰 :' 岁寒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 孔子说 :'( 碰上 ) 寒冷的冬天 , 这以后 ( 才 ) 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 其恕乎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10. 子贡问道 :'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 :' 那大概是 ' 恕 ( 道 )' 吧 !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 ,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 、《曹刿论战》《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
北师大文言文整理

北师大初中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童区寄传柳宗元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22]。
行牧且荛[23],二豪贼劫持反接[24],布囊其口[25]。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26]。
寄伪儿啼[27],恐栗[28],为儿恒状[29],贼易之[30],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31],一人卧,植刃道上[32]。
童微伺其睡[33],以缚背刃[34],力下上[35],得绝[36],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37]:“为两郎僮[38],孰若为一郎僮耶[39]?彼不我恩也[40]。
郎诚见完与恩[41],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42]:“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43]?幸而杀彼,甚善。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44]。
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45],虽疮手勿惮[46];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47],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48]。
” 虚吏白州[49],州白大府[50]。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51]。
刺史颜证奇之[52],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53]。
乡之行劫缚者[54],侧目莫敢过其门[55]。
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56],而讨杀二豪[57],岂可近耶!”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说虎——明·刘基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北师大版七年级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课本古诗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2、天净沙·秋思古诗文必读枯藤老树昏鸦⑵,小桥流水人家⑶,古道西风瘦马⑷。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3、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4、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人之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又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这首词描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5、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初中必背课文七年级(上册)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越调〕天净沙张可久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7.秋词二首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8.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9.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刘基说虎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
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七年级(下册)16.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9.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6.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4.《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2.孔孟论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43.《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44.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5.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6.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4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9.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1.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2.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3.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8.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