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参考书目: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大纲

《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哲学专业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学分主讲教师:韩东晖、张旭、周濂、马琳、刘畅等指定教材: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考核方式:考试(闭卷)教学目的:《现代西方哲学》课程旨在教授自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的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核心问题,了解西方文化在现代和当代的演变,提升理论思维的能力。
课程简介:《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内容包括19世纪下半叶的哲学思潮(以非理性哲学为主)、分析哲学运动、现象学运动、20世纪法国哲学、后现代主义等。
该课程以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要哲学家和哲学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哲学运思的维度,通过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之间的对话,熟悉现代哲学的理论学说,遵循哲学家们的思路,了解哲学家们解决哲学问题的独特方式,掌握哲学概念术语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演变,全面系统地经受理论思维的训练,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确立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为进一步研读哲学家的著作,深入把握他们的哲学思想做准备。
第一讲导言教学内容: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及其相关争论;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主要人物和主要特点。
必读文献:1.希尔贝克、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6、24、25、26章。
2.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四部分。
3.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讲。
选读文献:1.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导言。
2.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一部分。
第二讲叔本华、克尔凯郭尔与尼采教学内容:1.非理性哲学概观2.非理性哲学家代表人物(1)叔本华(充足理由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悲观主义”)(2)克尔凯郭尔(孤独个体;那个个人;人生三阶段)(3)尼采(被误解和误用的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必读文献: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一篇。
《现代西方哲学》PPT课件_OK

18
• 一、超人是大地的意义(The Superman is the meaning of the earth )
• 1.回归大地,忠实于大地(注意:虚无主义—— 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是以“逃离大地”为特 征的)
• 2.回归肉体,忠实于肉体(虚无主义也是以蔑视 肉体为特征的)
• 二、查拉图斯特拉——超人的预言家和教师 • 1.超人之父——狄奥尼索斯 • 2.查拉图斯特拉就是尼采自己
律 • 4.艺术:作为纯粹主体,洞察到事物之中的理念 ,摆脱欲
望,达到相对自由的境地 • 5.音乐形而上学: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它不是理念的写
照,而是意志自身的写照
11
• 二、人生哲学 • 1.一切生命本质上即是痛苦 • 2.意志的肯定: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
一般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种欲求 • ⑴性的满足:初步的、简单的生命意志的肯定 • ⑵利己主义: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唯一的“意志” • ⑶非义:一个体意志侵入别人意志的肯定的范围,直到否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反动的虚无主义:看到了“真实的世界”的虚 幻性,因而奋起推翻了这个世界,但“表面的世 界”依然得到了保留;“上帝已死”;用适应、 进化、进步、全人类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利益等取 代上帝;虚无主义的中期
• 3.被动的虚无主义:是“真实的世界”和“上帝” 被推翻以后一种被动的消逝;佛教是被动虚无主 义的宗教;被动虚无主义是通向积极虚无主义的 桥梁
6
一、思想来源:柏拉图、康德、奥义书 二、世界作为表象(The World as Representation) 1. 世界是我的表象 2. 表象世界的形式:主客分立(客体在时空中,
因而表现为杂多;主体在时空外,不可知) 3. 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前者包括整个可见的世
中央党校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现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1、丁东红:《人之解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010512833、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009632234、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江怡:《分析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西方近代哲学原著选读1、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Thomas Hobbes, Leviath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W00374454、John Locke,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中国哲学史原著选读1,《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001697012,《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下),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005622423,《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政治哲学研究1、Thomas Christiano ed.,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2009;2、Thomas Pogge ed., 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2007;3、Stanley Rosen,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4、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大纲2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大纲2《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现代西方哲学》是四年高师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广西级和校级重点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加深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和认识,吸收借鉴现代西方哲学的文明成果,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西方哲学各哲学派的思想体系,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开拓哲学研究新领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要求是:(1)、系统完整地掌握现代西方哲学各哲学学派的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并加以比较、分析,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2)、以求是、公正、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各哲学学派,发展肯定他们的合理性和可取处。
(3)、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目的地分析和看待现代西哲各学派思想,达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
(4)、初步运用现代西方哲学各学派的思想分析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新情况。
3、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原则:分析比较、理论联系实际(2)、教学方法纵向疏理法。
思想有一个承先启后,思想家有一个师承渊源,引导学生纵向整理,对于把握现代西哲的发展历程、思想脉络非常重要。
横向比较法。
采用中西比较、人物比较、观点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各哲学学派思想家之间的相互影响。
由表及里法。
不停留在对人及其思想的表面描述上,而应深入其深层的本质,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深刻。
故事穿插法。
为了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讲解中穿插各哲学学派代表人物的轶事。
一、教材和课时安排夏基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1998年7月第1版)课程学时120学时。
第一学期68学时,第二学期52学时,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讲授。
西方哲学基本阅读书目

西方哲学基本阅读书目一、总论1. 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a. 张志伟等主编:《西方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b.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德]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78。
8. Gunnar Skirbekk and Nils Gilje, 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9. Richard H. Popkin (ed.),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二、断代史(一)古希腊哲学1.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1988;第二卷;1993;第三卷:2003。
3. [德] 策勒:《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4.[英] 基托:《希腊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二)中世纪哲学1.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法] 吉尔松:《中世纪哲学精神》,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
华师大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华师大哲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1. 西方哲学史部分: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郭实渝的《西方哲学史》、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刘放桐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
2. 中国哲学史部分:郭齐勇的《中国哲学史》、萧无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等。
4.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现代西方哲学的参考书目较多,如赵敦华的《现代西方哲学新编》、陈嘉映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王晓朝的《当代英美哲学导论》等。
以上书籍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和准备。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现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
存在的本质
研究宇宙的结构和存在的本伦理学
1
行为准则和道德体系
研究人类行为的准则和道德体系。
2
代表人物
休谟、康德、尼采、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哲学
政治的本性和功能
研究政治的本性、组织和功能。
代表人物
卢梭、黑格尔、马克思、韦伯、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PPT课 件
现代西方哲学探索了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领域,对人类 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西方哲学:前言
背景与意义
探讨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背景和对人类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
1
批判哲学理论
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认识论观点。
2
代表人物
康德、黑格尔、胡梅尔、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总结
1 发展趋势
2 影响与意义
总结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 响。
探讨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 响和持久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参考文献
1 经典著作
列举现代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
2 研究资料
介绍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现代西方哲学课件全

序言
• 本书是在《现代西方哲学》1981 年初版、特别是 1990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再次修订而成的,可以看作是 该书的第三版。《新编》与初版及修订本当然有连续 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目标。它除了进一步探 讨如何使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外, 更着力于探讨如何促使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进入 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阶段。三 个版本的历程可概括为: 一 、从无到有,重建学科; 二、 循序渐进,突破旧的哲学思维和评价模式; 三 迈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阶段。
•
绪论(续2)
•
•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 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 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 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 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因 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 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 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 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 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 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 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 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 哲学。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 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 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参考书目:一、教材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2、曾志.《西方哲学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3、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4、薛文华.《现代西方哲学评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版.5、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版.二、附:主要哲学家名录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一公元前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
3.巴门尼德(Parmenid,盛年约在公元前504一公元前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
4.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一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稣、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
6.柏拉图(P1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一公元前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curos,约公元前341一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9.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5—公元前275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10.普罗提诺(Plotinos,约公元205—270年),晚期希腊哲学家,埃及人,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九章集》。
11.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1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经验论的始祖,著有《新工具》等。
14.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唯理论的开创者,著有《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
15.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年),荷兰哲学家,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伦理学》等。
16.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人类理智论》。
17.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年),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18.巴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年),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人类知识原理》。
19.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20.盂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21.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哲学通信》等。
22.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23.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著有《人是机器》。
24.康德(1mmanuel Kant,1724—1804年),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25.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以辩证法著称于世,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哲学全书》。
26.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年),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等。
27.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英国哲学家,实证主义代表之一,著有《孔德与实证主义》、《逻辑的体系》、《功利主义》。
28.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9.克尔恺郭尔(Spt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年),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先驱,著有《非此即彼》、《恐惧的概念》等。
30.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年),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
31.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著有《善恶之彼岸》、《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强力意志》等。
32.弗雷格(Gottlob Frege,1848—1925年),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分析哲学和数理逻辑的奠基人,著有《算术基础》。
33.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1857—1913年),瑞士语言学家,结构主义的创始人,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
34.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年),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著有《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笛卡尔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等。
35.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36.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年),德国历史哲学家,著有《西方的没落》。
37.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英国历史哲学家,著有《历史研究》。
38.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德国哲学家,存在哲学的创始人,著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林中路》等。
39.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著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40.卡尔纳普(Rudolf Camap,1891—1970年),德国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世界的逻辑结构》、《语言的逻辑句法》。
41.赖尔(Gilbert Ryle,1900—1976年),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之一,著有《心的概念》等。
42.伽达默尔(Hans-George Gadamer,1900-- ),德国哲学家,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著有《真理与方法》等。
43.霍克海默尔(Max Horkheimer,1895—1973年),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著有《批判理论》、《社会哲学研究》、《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
44.阿多诺(Theoder Wiesengmnd Adorno,1903—1969年),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否定的辩证法》等。
45.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5—1979年),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
46.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一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理论与实践》、《认识与兴趣》、《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47.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年),英国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著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48.萨特(Jeau Paul Sartre,1905—1980年),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辩证理性批判》等。
49.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一 ),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著有《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
50.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一 ),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从逻辑的观点看》、《逻辑哲学》。
51.库恩(Thomas Kuhn,1922一 ),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著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
52.拉卡托斯(1mre Lakatos,1922—1974年),匈牙利人,后人英国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著有《证明与反驳》、《证伪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53.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著有《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纲领》、《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54.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年),法国哲学家,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著有《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等。
55.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1一 ),法国哲学家,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著有《写作与差异》、《播散》、《哲学的边缘》、《马克思的幽灵》等。
56.罗蒂(Richard.M.Rorty,1931一 ),美国哲学家,后现代哲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哲学与自然之镜》、《后哲学文化》。
57.詹姆逊(FredricJamason,1931一 ),美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著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政治无意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58.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年),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著有《通往奴役之路》。
59.罗尔斯(JohnPawls,1921一 ),美国政治哲学家,著有《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
60.诺齐克(RobertNozick,1938--),美国政治哲学家,著有《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