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教案名称:认识球类教学目标:1. 通过参加球类运动活动,培养幼儿对不同球类的认知能力。
2. 发展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大肌肉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球类,了解球类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大肌肉运动能力。
教学准备: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棒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器材。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10分钟)-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上次的体育活动,回顾幼儿已经学习过的球类。
- 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对这些球类的认识和了解。
步骤二:介绍不同的球类(15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的球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并与幼儿一起观察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 教师逐个介绍每种球的用途和需要的器材,鼓励幼儿根据外观和特点猜测球的用途。
步骤三:亲身体验不同球类运动(25分钟)-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球类进行运动体验。
-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规则进行球类运动,如投篮、踢足球、乒乓球对打等。
-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将球轻轻抛起和接住,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步骤四:总结活动(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总结不同球类的特点和用途。
- 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球类运动中的体会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将认识到的球类带回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2. 利用图书、图片等资源,让幼儿了解更多不同的球类。
3.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幼儿到室外运动场所体验更多的球类运动。
评估与反思:通过观察幼儿在球类运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可以初步评估幼儿对不同球类的认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体育教案《认识球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球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2. 培养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
2. 学习球类的基本玩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各种球类,学会球类的基本玩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球类,提高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球类的基本玩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球类热身运动,如拍球、传球等,让学生熟悉球性。
2. 认识球类(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球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3. 球类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球类游戏,如踢足球、投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球类的基本玩法。
4. 团队比赛(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比赛,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如何改进。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球类运动,分享学到的球类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球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团队比赛,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遵守情况。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兴趣持续性。
七、教学资源1. 各种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2. 球类运动器材:足球门、篮球架等。
3.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展示各种球类的特点。
4. 计时器:用于比赛环节的时间控制。
八、教学环境1. 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球类活动。
2. 安全的环境,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示范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认识球类运动

示例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认识球类运动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正确叫出5种球类运动名称。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用双手接住轻质球并将球传给队友。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体育教学选择对中班幼儿进行球类运动认识。
将向幼儿介绍5种常见的球类运动,并进行简单的教学和实践。
三、教学步骤3.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引导幼儿按照顺序排队等待教师指令。
2.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幼儿知道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和伙伴,建立密切的教育关系。
3.2 展示5种球类运动1.教师手持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毽子,依次向幼儿展示这5种球。
2.向幼儿介绍每种球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用途,并让幼儿从每种球的特点中感知它的运动特点。
3.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对不同球类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自由运球。
3.3 手抛接球的教学1.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手抛接球:双手环抱住球,使球落在双手之间,再迅速用双手将球向上抛起,接住球。
2.逐步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将球从一个同学手上顺着队伍向下传递,最后将球传递回教师手中。
3.4 补充游戏1.分成几个人一组,选择一个人手持篮球,其他人一人手持一个小球。
2.篮球拥有者满场奔跑,其他人则需要将手持的球传给周围的同学,并且每人只能把球传递给离他最近的人。
3.篮球拥有者需要尽可能多地接住传来的球,同时激励其他队员传得越多,自己的胜利机会就越大。
四、教学重点1.让幼儿对球类运动有初步的认识;2.让幼儿掌握手抛接球的基本技能;3.通过游戏化方式,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对于幼儿对5种球类的认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测试和测量。
2.对于整个课程的执行过程,采取观察和口头反馈的方式,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常见的球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握球、拍球、滚球等基本球类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球类,掌握基本的球类技能。
难点: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筐、球场示意图。
2. 场地准备:篮球场或足球场。
3. 音乐准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球类热身活动,如抓球、拍球等,让幼儿充分活动手部关节,提高注意力。
2. 认识球类(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球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球类的特点,如篮球是圆的,可以拍着跑;足球也是圆的,但不能拍着跑。
3. 技能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握球、拍球、滚球等基本球类技能,让幼儿跟着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姿势,确保动作规范。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球类游戏,如“抓球接力”、“球类障碍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5. 总结与放松(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游戏环节和课后练习,评估幼儿对基本球类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认知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检验幼儿对球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见的球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球类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拍、踢、投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球类,掌握基本的球类操作技能。
难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球类操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框、标志物。
2. 场地:篮球场或足球场。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球类热身活动,如拍球、踢球等。
2. 认识球类(5分钟):向幼儿介绍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的特点,让幼儿触摸、观察球类,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3. 球类基本操作技能学习(10分钟):a. 拍球:教幼儿正确的拍球手法,让他们在场上练习拍球。
b. 踢球:教授正确的踢球姿势和技巧,让幼儿进行踢球练习。
c. 投球:指导幼儿正确的投球姿势,让他们进行投球练习。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传球、射门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结束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紧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球类的认知和技能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各种球类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球类操作技能。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参与热情。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球类活动,提高家庭中对球类运动的关注度。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篮球比赛或足球比赛,让他们亲身体验球类运动的魅力。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 - 《认识球类》一、教学目标1.认识球类的类型及特征。
2.学习基本的球类运动技巧。
3.发展孩子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球类的类型及特征。
2.球类的基本运动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识别不同类型的球类及它们的特征。
2.学习基本的球类运动技巧。
四、教学准备1.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器材。
2.音乐播放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5分钟)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伸展身体、转动身体、手臂做大慢圈等动作,让孩子们的身体逐渐热起来。
2. 介绍不同类型的球类(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不同类型的球类,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它们的特征来分辨它们的不同。
3. 练习不同类型球类的基本传、接、投等技巧(30分钟)3.1 篮球传球 - 让孩子们学会双手接球、传球的基本技巧。
- 小组内互相进行传球练习。
3.2 足球踢球 - 让孩子们学会用脚踢球的基本技巧。
- 小组内互相进行踢球练习。
3.3 排球接发球 - 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扣球姿势、接球姿势,并练习接发球技巧。
- 小组内互相进行接发球练习。
3.4 乒乓球击球 - 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拍法,并练习击球技巧。
- 小组内互相进行击球练习。
3.5 羽毛球拍打 - 让孩子们学会正确握拍姿势、发球姿势,并练习拍打技巧。
- 小组内互相进行拍打练习。
4. 活动结束(5分钟)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深呼吸等。
六、教学扩展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球类的规则以及相应的比赛项目,并通过模拟比赛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熟练掌握球类运动的技能。
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体验乐趣,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运动的过程。
七、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实际表现、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另外,可以让孩子们互相观摩、评价对方的表现,培养孩子们的互相学习和帮助的精神。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球类,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2. 培养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发展基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跑、跳等基本动作。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
2. 学习简单的球类运动技巧,如拍球、踢球等。
3. 开展团队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球类,发展基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跑、跳等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图片,PPT等。
2. 场地:篮球场或足球场。
3.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让幼儿观察和触摸,认识各种球类的特点。
3. 学习球类技巧(10分钟):教师示范拍球、踢球等基本技巧,并指导幼儿进行练习。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球类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团队游戏,如“传球接力”、“射门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放松(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拉伸、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6.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跑、跳等基本动作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球类活动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球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球类的兴趣。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球类主题墙饰,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和了解球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各种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1.1.2 球类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认识球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1.3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球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球类,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球类的分类:2.1.1 皮球:皮球是一种常见的球类,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外表有皮革或合成材料覆盖。
2.1.2 篮球:篮球是一种较大的球类,通常由橡胶和皮革制成,有凸起的纹路,用于投篮和传球。
2.1.3 足球:足球是一种圆形的球类,通常由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有凸起的纹路,用于踢球和传球。
2.2 球类的特点:2.2.1 圆形:所有的球类都是圆形的,没有棱角,可以滚动和弹跳。
2.2.2 有弹性:球类通常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用来投掷、踢打和弹跳。
2.2.3 可塑性:球类通常可以变形,可以挤压和揉捏,但不会破裂。
2.3 球类的玩法:2.3.1 投掷:将球向空中或目标投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臂力量和准确性。
2.3.2 踢球:用脚将球向空中或目标踢去,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腿部力量和准确性。
2.3.3 传球:用球与他人进行传递,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认识球类:3.1.1 皮球:观察皮球的外观,触摸皮球的质地,尝试挤压和揉捏皮球。
3.1.2 篮球:观察篮球的大小和颜色,触摸篮球的纹路,尝试投掷和传球篮球。
3.1.3 足球:观察足球的大小和颜色,触摸足球的纹路,尝试踢球和传球足球。
3.2 球类的特点:3.2.1 圆形:观察球类的形状,用手触摸球类的边缘,感受球类的圆形特点。
3.2.2 有弹性:用手挤压和揉捏球类,观察球类的弹性特点。
3.2.3 可塑性:观察球类在挤压和揉捏后的形状变化,感受球类的可塑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认识球类
设计思路:
球类运动以其种类繁多,灵活简便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他们通过电视,图片,报纸,传媒等多种途径,对各种球类运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本活动,就是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通过家园互动,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并将常识、语言、品德意志内容等整合在一起,使他们对球类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要求: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各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3、初步引导幼儿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资料,版面.
3、球类运动VCD,磁带,
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3、说说同伴带的球
4、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二、观看球类运动VCD,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D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4、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乒乓球最厉害,经常得到世界冠军等)
4、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三、游戏:配配对
引导幼儿分组看球找图片,并贴在版面上
四、我做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