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师生交往》导学案
6.2 师生交往 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B.师生之间要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C.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D.教学相长,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4.老师就像一位园丁,浇灌着祖国未来的花朵;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未来前行的路;老师就像一个指路标志,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要( )
A.放飞自己的个性,挑战老师的权威
(一)自主学习
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含义、表现是什么)
2、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怎样做到“教学相长”?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6、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7、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合作研讨
如果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会的问题,请在小组内和你的伙伴共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向老师提问。
北诗中学“四步四环节”导学案
道德与法治学科七年级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__
课 题
师生交往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数
第一课时
授课老师杨闪君源自主 备杨闪君审 阅
七年级道法组
授课时间
一、课前热身
熟读本课课本内容,回顾上节课知识点,思考回答65页运用你的经验部分问题。
二、目标导航(☆只要努力,目标一定能实现)
B.故意犯错找批评,在班里展现自己
C.尊重与体谅老师,与老师教学相长
D.对老师言听计从,逆来顺受报师恩
教师二次备课
学生课堂学记
教学反思(学后记):
1.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2.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师生交往 导学案

正确的做法:
活动三、知识归纳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训练
1、与析原因 ②教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③相信善意,多些理解和宽容④与老师坦诚相待,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老师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可以(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案(第12课时)
备课:审核:使用日期:班级学生姓名学案评价
课题:6.2师生交往
备注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道师生交往的两个境界;
2、掌握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策略;
3、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则;
4、知道如何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学习重难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预习课文:快速阅读“师生交往”(P65-69),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标注出来(5分钟)。
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主动参与、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和,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4、亦师亦友: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
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
6、老师的不同,可以然我们走近老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
导学释疑:
活动一、经验交流:
1、请你说说老师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2、请你描述一下你期待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二、心理门诊
数学课上,小伍在认真听课,邻桌传来一张小纸条,约他课后打篮球,小伍将纸条还给同学,并小声说:“上课不要这样。”此时,恰好被数学老师发现,老师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批评了小伍,小伍感觉很委屈。从此开始和数学老师处处对着干。
师生交往 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C.尊师重教D.教学相长
12.在良好的师生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 )
A.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指出老师的错误
B.把老师既当成良师又当成好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自己
D.与老师交往不必注重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①具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④完全怎么教就怎么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表扬是肯定,批评是蔑视
B.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溺爱,批评是打击
10.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在课后向老师提出管理班级的意见
B.不服老师的批评,当众顶撞老师
C.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和王老师一起唱歌,同学们好开心
D.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1.下列不属于良好师生关系特征的是( )
①拒绝接受老师的要求②向老师真诚道歉③理解并接受老师的批评④理直气壮离开教室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这是《感动中国》对感动人物支月英老师的颁奖词。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上学路上,小丽在远处见到班主任老师,悄悄喊了一句“外号”②小琴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聆听老师讲解知识③课间小凯与老师探讨问题之后,表示感谢④下课铃声一响,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小明就开始着急地收拾书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师生交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师生交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良好的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互动质量。
二、导学重点:1. 师生之间的干系;2. 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三、导学难点:1.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2. 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交往。
四、导学内容: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良好的师生干系可以增进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而不良的师生干系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 师生之间的干系:师生干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干系之一。
师生之间的干系应该是对等、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干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近和信任,从而更好地进行进修和成长。
2. 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前提。
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2)关心学生: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亲近的干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信任学生:信任是师生干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置信任的干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支持。
(4)引导学生: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干系,积极引导学生进修和成长,帮助学生解决进修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1)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应该多元化,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沟通、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
(2)及时有效的反馈: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及时有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
(3)鼓励和赞扬: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充满正能量,师生之间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1. 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干系对学生的进修和发展有什么影响?2. 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干系?3. 你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应该注意什么?4. 请谈谈你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砚之间的互动经历,你觉得哪些方面可以改进?5.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提高师生干系的方法和建议。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师生交往导学案

七年级上政治讲学稿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课时师生交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能力目标:能够对学习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的各种现象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恰当处理。
3.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4.教学重点:理解教学相长对师生发展的意义;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5.教学难点:理解教学相长对师生发展的意义自主学习:1.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有哪些?2. 教与学的关系?(怎样理解教学相长?)3.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做有何意义?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6. 为什么尊重老师?7.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抄在课本68页)①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互相关心、帮助、理解;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8、与老师发生矛盾(误解)怎么办?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2.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在这种氛围中①养成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③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④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初中生王刚的父母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吃店,王刚经常到父母店里去帮忙,因此影响了休息。
师生交往-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师生交往-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师生交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良好的师生交往方式。
3.了解常见的师生交往案例,并能够分析其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2.如何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师生交往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师生交往?师生交往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育人工作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德和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良好的师生交往方式•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尊重感。
•耐心倾听。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倡导平等交往。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该倡导平等、公正和友善的原则,避免对学生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侵害。
•维护信任。
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值得信任的人。
3. 常见的师生交往问题3.1 口角冲突口角冲突是师生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针对口角冲突,教师应该采用以下方式解决问题。
•冷静理性地分析冲突的原因,避免情绪化。
•倾听对方的心声,掌握对方的态度。
•强调问题的本质,避免把问题变成个人攻击。
•寻找解决的办法。
3.2 学生不尊重教师学生不尊重教师是师生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分析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原因,寻找问题的源头。
•用事实说话,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
•给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建立正确的态度。
•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避免让学生轻易得逞。
4. 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不尊重教师小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经常上课睡觉、发呆或者吃东西。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采取了制止和批评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他的行为逐渐升级,不仅捣乱,还说老师不懂他的心灵世界,不理解他的苦处。
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分析:小明的行为是因为他对老师和学习缺乏兴趣和认知。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建立小明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师生交往+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第六课师生之间 6.2师生交往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2.道德修养: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法治观念:知道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的方法。
4.健全人格: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5.责任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重难难点:处理好与老师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三:考点:(自主学习,勾画在书上)怎么考/问主要问题答案是什么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怎么做2.怎么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④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是什么+怎么做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是什么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①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②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怎么做5.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③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怎么做 6.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师生交往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师生交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
2. 掌握良好师生干系的建立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有效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导学内容:一、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1. 师生干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2. 师生干系的原则包括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关爱。
二、良好师生干系的建立方法和技巧1. 建立尊重和信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2. 理解和支持: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3. 关爱和鼓励: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
三、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1. 沟通和交流:及时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避免进一步恶化。
2. 寻求第三方帮助:如果师生之间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可以寻求学校领导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3. 调整态度和方法: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以缓解矛盾和冲突。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方法和技巧。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情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技巧。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加深对师生交往的理解和认识。
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有效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策略,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增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师生干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希望通过本次导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师生干系,共同增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师生交往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3.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二、自主预习
1.师生交往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意义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怎样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
2.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②尊重老师,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三、合作探究
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
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
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1)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
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2)你能告诉小浩,学生与老师沟通和交往的方法有哪些吗?
四、随堂演练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言听计从,因为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B.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C.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
D.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2.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误以为王勇违反课堂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王勇觉得很委屈,与老师在言语上发生了冲突。
你认为王勇下列的做法正确的是()
A.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发生冲突
B.上思想品德课时不再认真听课,也不完成作业
C.对老师怀恨在心,从此以后课堂上故意与老师作对
D.选择一个恰当时机,主动找老师解释清楚,请老师原谅
3.下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教师要正确
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
D.老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4.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5.2016年5月,一网友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发帖称,酉阳花田张家村村小的一名小学生因被老师知道其在放学时抓黄鳝,受到100个俯卧撑的惩罚,该学生未完成,老师便用铝合金门窗打了他的屁股。
该老师的行为()
①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②极易造成师生间的隔阂③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④是人们尊师重教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三、合作探究
(1)不对。
可以向老师作出解释,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2)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④礼貌待师;⑤注意场合;⑥勿失分寸。
四、随堂演练
1.A
2.D
3.B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