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扩频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扩频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扩频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扩频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扩频通信的特点和优势扩频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保密性能,20 世纪 70年代以来扩频通信的理论和应用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扩频通信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的核心技术之一。

扩频通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扩频信号的不可预测性,使扩频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扩频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扩展了信号带宽,所以使信噪比很低,甚至在有用信号功率低于干扰信号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不受外界干扰。

信号的频谱被扩展的越宽,处理增益越高,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此外,对于单频及多载波信号的干扰,其他伪随机调制信号的干扰,以及脉冲正弦信号的的干扰等,扩频系统都有抑制干扰提高信噪比的作用。

简单的说,若将频带展宽10 倍,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其干扰强度只是原来的 1/10。

而一般频谱带宽至少是信息带宽的几十倍甚至更高。

另外,由于接受端采用了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检测,即使采用同类型信号进行干扰,如果不能检测出有用信号的伪随机序列,干扰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抗干扰性能强是扩频通信最突出的优点。

2、隐蔽性好、低截获性由于扩频信号的频谱被展宽到很宽的频带上,单位带宽的功率也随之降低,信号功率密度很低,信号被淹没在噪声中、难以被发现,因而不易被敌方截获;加之扩频编码,就更难获取有用信号,而且扩频信号的功率密度极低,对周围的电信设备产生干扰的可能性极小。

3、保密性好在一定的发射功率下,扩频信号分布在很宽的频带内,无线信道中有用信号功率谱密度很低,有用信号被淹没在噪声下,而且不同的通信在发射时采用不同的扩频序列,只有接受方知道扩频序列的具体内容,其他不知道地接受方几乎不可能破译,因此扩频技术能很好的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移动通信扩频实验报告(3篇)

移动通信扩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移动通信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2. 掌握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信号处理过程。

3. 通过实验验证扩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和频谱利用率。

4. 分析扩频通信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优势。

二、实验原理扩频通信是一种通过将信号扩展到较宽的频带上的通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信息数据通过一个与数据无关的扩频码进行调制,使得原始信号在频谱上扩展,从而提高信号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

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如下:1. 扩频:通过扩频码将信号扩展到较宽的频带上,提高信号的隐蔽性。

2. 抗干扰:由于信号频谱较宽,抗干扰能力强,可抵抗多径干扰、噪声等影响。

3. 频谱利用率:扩频通信采用码分复用(CDMA)技术,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

4. 分集:通过扩频码的不同,可实现信号的分集接收,提高通信质量。

三、实验设备1. 移动通信实验平台2. 信号发生器3. 信号分析仪4. 通信控制器5. 通信终端四、实验内容1. 扩频信号的产生(1)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原始信号。

(2)选择合适的扩频码,进行扩频调制。

(3)观察扩频后的信号频谱,验证扩频效果。

2. 扩频信号的接收(1)设置通信控制器,模拟移动通信环境。

(2)将扩频信号发送到接收端。

(3)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扩频,恢复原始信号。

(4)观察解扩频后的信号,验证解扩频效果。

3. 抗干扰性能测试(1)在接收端加入噪声,观察信号变化。

(2)调整噪声强度,测试扩频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4. 频谱利用率测试(1)设置多个扩频信号,进行码分复用。

(2)观察频谱,验证频谱利用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扩频信号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扩频码调制,原始信号在频谱上得到了有效扩展,验证了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2. 扩频信号的接收实验结果表明,接收端能够成功解扩频,恢复原始信号,验证了扩频通信的解扩频效果。

3. 抗干扰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扩频信号在加入噪声后,信号质量仍然较好,证明了扩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

浅析扩频通讯的原理及运用

浅析扩频通讯的原理及运用

浅析扩频通讯的原理及运用浅析扩频通讯的原理及运用摘要:扩频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保密性能,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开展,扩频通信已经成为第三代各领域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阐述了扩频通讯原理及运用。

关键词:扩频;原理;运用扩频技术到目前为止,其最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仍是军事抗干扰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而跳频系统与直扩系统那么分别是在这两个领域应用最多的扩频方式。

一般而言,跳频系统主要在军事通信中对抗成心干扰,在卫星通信中也用于保密通信,而直扩系统那么主要是一种民用技术。

1 扩频通信简介扩频通信是将待传的信息数据被扩频序列编码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采用同样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数据。

扩频通信系统发端简化为调制和扩频,收端简化为解和解调,收发端两侧各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发生器,要求收发端的PN码精确同步,系统的其他环节合并到信道中。

扩频通信从电磁波角度来看,是与一般现有的常规方法完全不同的。

常规的通信是在频段上细分或时间上细分给通信用户,彼此互不干扰的分别使用。

而扩频通信用伪随机编码把基带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相当带宽的低功率谱密度信号发射。

使用不同的伪随机编码,不同通信用户可在同一频段、同一时间工作,互相影响极小。

因此,扩频通信在调制、解调上也与众不同。

信息数据经通常的数据调制后变成带宽为B1的信号,用扩频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编码去对数字频带信号作扩频调制,形成带宽为B2,功率谱密度极低的扩频信号发射。

众多的通信用户,使用各自不同的伪随机编码,可以同时使用带宽为B2 的同一频带。

在接收端,首先使用与扩频信号发送者相同的伪随机编码作扩频解调处理,把带宽信号恢复成通常的数字频带信号,再使用通常的通信处理手段解调出发送来的信息数据。

显然,假设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的扩频信号所使用的伪随机编码时,要进行扩频调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介绍与实践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介绍与实践

保密性好:由于 信号的频谱被扩 展,不易被检测 和窃听,因此具 有较高的保密性。
抗多径干扰能力 强:扩频通信技 术能够利用相关 器在接收端抑制 多径干扰,提高 通信质量。
易于实现多址通 信:通过不同的 扩频码,可以实 现多个用户在同 一频段上的通信, 具有较高的频谱 利用率。
军事通信
无线电定位
添加标题
功能:同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确保信号在时频域上的正确解扩和解 调。
组成:同步系统通常包括时间同步器和频率同步器两部分,分别用于提供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
作用:同步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是实现高质量通信 的关键因素之一。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 的实践案例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介 绍与实践
汇报人:X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概 述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的 基本组成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的 实践案例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 概述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信息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上进行传输,以实 现抗干扰和保密通信。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 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5G和未来的6G通信 技术中,直接扩频 通信技术将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 新兴领域将为直接扩 频通信技术提供更广 阔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 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 提升直接扩频通信技 术的性能和效率。
未来直接扩频通信技 术将更加注重网络安 全和隐私保护,确保 通信的安全可靠。
定义:用于产生扩频码序列的设备 作用:控制扩频和解扩过程 工作原理:基于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算法 性能要求:高码速、低相位误差、高稳定性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研究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研究

跳频扩频(FHSS)
复合扩频是一种结合了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
总结词
复合扩频结合了DSSS和FHSS的优点,以实现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低截获概率。它使用两种扩频技术来扩展信号:一方面,它使用类似于DSSS的方法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另一方面,它使用类似于FHSS的方法在跳变频率上跳变信号。这种组合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低截获概率,同时减少了所需的频率资源
技术发展历程
将原始信息转换为扩频序列,将扩频序列调制到载波上,实现信号的扩频和调制。
信号转换
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需要进行解调和解扩频,将原始信息恢复出来。
信号接收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02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的分类与比较
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常用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它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以实现抗干扰和低截获概率。
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信号被扩展到较宽的频带上,使得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小,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2. 保密性好:扩频序列的随机性较高,难以被破解,因此可以实现较高的保密性。
3. 传输容量大:由于使用了扩频序列,使得可以在有限的频带内传输更多的信息,提高了传输容量。
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04
05
详细描述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使用扩频技术,可以将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从而使信号能够更好地抵抗干扰,提高信号的保密性。此外,扩频通信技术还能够实现多路同时传输,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因此,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能够提供更稳定和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
无线局域网(WLAN)
详细描述
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
总结词

扩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扩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扩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者:张存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8期[摘要]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传输方式,因其自身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可实现码分多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通信领域当中。

文章结合扩频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特点,重点阐述了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与系统工作原理。

[关键词]扩频通信工作原理应用中图分类号:TN914.42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8―0525―01一、扩频通信技术1.1扩频通信技术的概念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的简称,它是指用来传输信息的射频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涉及到的扩频技术大概有4种类型,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第一种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最为直接,也是最为简单的扩频技术,简称直扩,英文简称为DS。

第二种是跳时(TH),主要就是以时间轴为参照,将分成周期性的时帧,每帧内分成许多时片。

在运作时,由伪码来进行控制,从而将信号发出,该扩频技术有效地扩展了信号频谱。

第三种是载波频率跳变扩频,简称跳频(FH),其主要是在伪随机序列的作用和控制下,在一定的频段内快速的跳变,一般而言,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要大于频谱宽度。

第四种就是混合扩频,对于这种方式的扩频,主要是由其它几种扩频技术和方式混合应用,如跳频、直扩、跳时的结合;跳时和跳频的混合;跳频与直扩的混合等。

1.2扩频通信的特点扩频信号本身属于一种不可预测的伪随机带宽信号,它的带宽要比欲传输数据信息的带宽大很多,并且接收机中必须带有与该带宽载波同步的副本,正因如此,使得扩频通信技术具有了以下特点:其一,超强的抗干扰性。

因为扩频信号本身具有的不可预见性,从而使得干扰者很难利用观察来进行有效地干扰,通常只能够使用发射与被干扰信号不匹配的干扰技术,而这种做法所能起到的干扰效果并不大。

由于扩频通信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对信号本身的带宽进行了扩展,故此,在信噪比很低的前提条件下,仍可以保证高质量的通信,这使其具备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其二,良好的保密性。

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系统的工作原理

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系统的工作原理

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系统的工作原理摘要扩频通信是一种通信的方式、指信号的调制方式,为了加强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扩频通信技术;应用;系统;工作原理目前,扩频技术在定位、通信、测距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这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信息保密功能、抗干扰性能以及任意选址等优点,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因此,对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工作原理的分极有其必要性。

1 扩频通信技术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的简称,它是指用来传输信息的射频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涉及到的扩频技术大概有4种类型,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第一种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最为直接,也是最为简单的扩频技术,简称直扩,英文简称为DS。

第二种是跳时(TH),主要就是以时间轴为参照,将分成周期性的时帧,每帧内分成许多时片。

在运作时,由伪码来进行控制,从而将信号发出,该扩频技术有效地扩展了信号频谱第三种是载波频率跳变扩频,简称跳频(FH),其主要是在伪随机序列的作用和控制下,在一定的频段内快速的跳变,一般而言,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要大于频谱宽度。

第四种就是混合扩频,对于这种方式的扩频,主要是由其他几种扩频技术和方式混合应用,如跳频、直扩、跳时的结合;跳时和跳频的混合;跳频与直扩的混合等。

2 扩频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扩频的原理是用信号来调制扩频码,使得扩频码上载有信号信息,在频谱上实现扩展,最终将原始数据恢复,另外,扩频是为了将信息扩频藏到噪声中,起保密作用,如CDMA就是用了扩频技术,最终得到的是伪随即噪声,在这里我们作具体的分析:从本质上讲,扩频通信理论就是建立在香农的信道公式和相关接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表达公式如下:C=Blog(1+S/N)B-信号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功率。

根据以上公式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当C为常数时,S/N与B可以进行互换,因此,要想增加信道的容量,可以通过降低信噪比S/N,或者是通过增加信号带宽B来完成,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信道的容量不可以无限制的增加,为此,就需要考虑到信道的极限值:另外,对于最佳相关接收,其主要涉及到的参数有频率、振幅、相位等,在系统中,将具有相关性质的信号标记为相关信号,通过混合波行进行时域运算,进行来有效地检测数字通信系统。

扩频通信技术特点及应用

扩频通信技术特点及应用

扩频通信技术特点及应用摘要扩频通信技术(简称扩频通信)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通信技术,具有大容量、抗干扰、低截获功率等特点以及可实现码分多址(CDMA)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通信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基础。

对扩频通信技术的抗干扰性能、抗多径干扰、多址能力等特点作了说明,并对扩频CDMA数字蜂窝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容量优势做了阐述。

关键词扩频通信,CDMA,多径干扰,多址,容量一、序论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社会,通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怎样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保证通信有效地、准确地、迅速地进行,是当今通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扩展频谱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其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和抗多径性能以及频谱利用率高、多址通信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识,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了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

扩频通信,即(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扩展频谱通信,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

这种通信方式与常规的窄道通信方式是有区别的:首先,信息在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其次,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

在扩展频谱系统中,伪随机序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直扩系统中,用伪随机序列将传输信息扩展,在接收时又用它将信号压缩,并使干扰信号功率扩散,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伪随机序列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扩频信号的接收一般分为两步进行,即解扩与解调,这是关系到系统性能优劣的关键。

解扩是在伪随机码同步的情况下,通过对接收信号的相关处理从而获得处理增益,提高解跳器输入端的信噪比,使系统的误码性能得以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扩频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作者:赵莉
来源:《硅谷》2009年第05期
[摘要]扩展频谱通信是一种将信息的带宽扩展很多倍进行通信的技术,近年来在现代科技的许多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着重叙述扩频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扩频通信技术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10022-01
扩展频谱通信(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s)简称“扩频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它是将信息的带宽扩展很多倍(通常为100~1000倍)进行通信的技术。

传输的信号带宽远大于信息信号本身的带宽。

频带的展宽是通过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的解调来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及实现方法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仙农(Shannon)在其信息论专著中有信道容量的公式:
C=Wlog2(1+P/N)
式中,C为信道容量,W为频带宽度,P为信号功率,N为白噪声功率。

在保持信息容量C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用不同频带宽度W和信噪功率比P/N来传输信息。

如果增加频带宽度,就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的情况下用相同的信息率保持可靠地通信。

这就是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

这一公式指明了采用扩展频谱信号进行通信的优越性,即提高了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在强干扰条件下保证可靠安全地通信。

(二)扩频通信的实现方法
扩频通信与一般的通信系统相比有很大差别,图1为扩频通信的一般原理框图。

由方框图可以看出,一般的扩频通信系统都要进行信息调制、扩频调制、射频调制,以及相应的信息解调、扩频解调和射频解调,构成上更加复杂,技术上也更为先进。

特别是采用了扩频码序列的
扩频调制与解调,不同的用户分配有不同的码型,这样,在同一宽频带上许多对用户可以同时通话而互不干扰。

由于是利用不同的码型进行分割,所以称为码分多址。

二、扩频通信的特点
扩频通信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一)隐蔽性好
由于扩频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很低,传输时信号大多淹没在噪声谱之中,敌方很难在背景噪声中检测到该信号,因此扩频信号具有很低的被截获概率。

这在军事通信上十分有用,可以进行隐蔽通信。

(二)抗干扰性能强
扩频通信系统扩展的频谱越宽,增益越高,抗干扰性能越强。

扩频通信对于单频及多频载波信号的干扰、其他伪随机调制信号的干扰以及脉冲正弦信号的干扰,都有抑制干扰提高输出信噪比的作用,特别在对抗敌方人为干扰方面,效果更为突出。

简单地说,如果信号频带展宽10倍,则在干扰总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其干扰强度只有原来的1/10。

而要保持原有的干扰强度,则必须加大10倍总的功率,这在实际的战场条件下,有时是难以实现的。

另外,由于在接收端采用了利用扩频码序列进行相关检测或匹配滤波的方法来提取信号,因此,即使采用同类型信号进行干扰,若不能检测出有用信号的码序列,干扰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三)抑制多径衰减
在无线电通信的各个频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类型的多径衰减,成为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扩频通信中,可以采用分集技术和梳状滤波器技术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前者是设法把最强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而排除其他路径来的干扰信号;后者是设法把不同路径来的不同延迟的信号在接收端从时间上对齐相加,合并成较强的有用信号。

(四)多址能力
用多个伪随机码序列分别作为不同用户的地址码,可以使多个用户共用一个频段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故扩频信号具有多址能力。

(五)精确定时及测距
在扩频通信中如果扩展频谱很宽,则意味着所采用的扩频码速率很高,每个码片占用的时间就很短。

当发射出去的扩频信号被所测物体反射回来后,在接收端解调出扩频码序列,然后比较收发码序列的相位之差,就可以精确测出扩频信号往返的时间差,进而算出距离。

测量的精度决定于码片的宽度,码片越窄,扩展的频谱越宽,精度越高。

三、扩频通信的应用
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从测距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军事中,近年来在现代科技的许多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一)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在军事通信中,扩频通信是通信反对抗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信息系统,武器系统和C3I(通信、控制、指挥及情报)系统。

在地面、海、空战术通信中,通常采用扩频技术来提高通信电台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抗干扰性能和数字化将是战术电台发展的主流。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使用了采用扩频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定位报告系统(PLRS)以及大量的单信道地面与机载系统(SINCGARS)等系统。

实践应用充分证明了扩频技术在军事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在民用通信中,新一代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已广泛采用扩频技术,其目的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及减少共信道干扰的影响。

利用扩频技术的码分多址系统,对每个移动台都分配一个特有的、随机的码序列,且彼此都不相关,以此来区分各个移动台的信号,因此,在一个信道中能容纳更多的用户,其频谱利用率是频分多址通信系统的20倍左右,每一小区容纳的用户数可达2500个。

此外,在移动通信中多径效应产生的衰落较为严重,而采用扩展频谱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多径效应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三)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在军事卫星通信中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跳频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扩频码分多址系统组网灵活,以及当网内同时工作的用户数增多并超过设计的载荷时,具有承受过载的能力,所以在民用卫星通信中也得到了应用。

民用卫星通信采用扩频码分多址技术和伪随机序列直接扩展频谱的方法,对信号进行能量扩散,以减少卫星系统的干扰。

(四)测距定位中的应用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多星共用两个载波频率发送导航定位信号的系统,需要采用扩频码分多址方式来区分各个卫星的地址。

每颗卫星分配有一个伪随机序列码型,伪随机序列的码片宽度越窄,测距精度就越高。

同时,采用直接序列扩频使得测距抗干扰能力大为增强。

又由于它采用无源定位方式,即在定位过程中不需要用户终端发出应答信号,所以该系统可容纳的用户数目没有限制,这正像一个广播电台对收听节目的用户收音机数目没有限制一样。

目前,我国军事和民用部门已广泛使用GPS接收设备,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工作。

四、扩频通信的发展趋势与限制
21世纪将是扩频通信的时代,无论在军用或民用方面,扩频通信都将大有用武之地,技术将进一步成熟,应用将更为广泛。

在未来的军事通信中,扩频通信将在电子对抗(ECM)与反对抗(ECCM)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民用通信的应用与发展领域,主要有数字蜂房移动通信、个人通信网(PCN)、烟火匪情等报警及公安隐蔽通信、体育竞赛与证券交易通信、数字立体声广播与业余无线电通信等。

VLSI芯片及低功率发射技术,可以使扩频设备做到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它将成为未来城市无线通信的基本手段,如:个人通信PCN、无线商务通信PBX以及无线ISDN等。

扩频通信受到的限制主要来自技术方面。

对直接序列扩频的限制在于用很高的PN码率进行扩频调制,目前采用CMOS使最大的时片率可达70Mchips/s,而采用砷化镓FET器件,则可高达2Gchips/s。

对跳频(FH)的限制在于频率合成器的高速转换而又无杂波产生,现在数字控制振荡器可以产生这样的信号,在20MHz带宽内跳频速率高达1M跳/秒。

此外,重叠在同一频带上的用户数对扩频通信也是一个限制,重叠越多,信噪比越低,差错概率增加,这就需要通过分配频带或制定法规来提高频带的利用率。

毋庸置疑,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将在克服这些限制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向前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非常,军事通信现代战争的神经网络,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2.
[2]黄令国,跳频通信,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19期.
作者简介:
赵莉,女,海军飞行学院教研部航空电子教研室,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无线电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