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市一模地理试卷

生物试卷分析

2019年3月份“7选3”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宁波市效实中学陈玉梅 一、试卷总体分析 此试卷满分100分,由选择题(56分)、非选择题(44分)组成。其中非选择题题型涵盖生态系统、光合作用、遗传推断、预期杂交实验设计的结果、微生物实验操作、计数方法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胚胎工程、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 试卷较全面的考查了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内容,试题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广,同时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具体如下:必修1占25分(其中,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占总分2%,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占总分4%,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占总分13%,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占总分6%);必修2占27分(其中,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占总分11%,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占总分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占总分8%,第四章生物的变异占总分2%,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占总分2%,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占总分2%);必修3占24分(其中,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占总分2%,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占总分6%,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占总分2%,第四章种群占总分2%,第五章群落占总分3%,第六章生态系统占总分7%,第七章人类与环境占总分2%);选修1占7分(占总分7%);选修3占7分(占总分7%);实验题占10分(占总分10%)。 二、评卷分析 参与阅卷学校:宁波三中、宁波四中、李惠利中学、宁波外国语学校、惠贞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华茂外国语学校、荣安实验中学、慈湖中学、四明中学、宁波至诚学校、宁波神舟学校、鄞州高级中学、姜山中学、正始中学、五乡中学、同济中学、咸祥中学、东海舰队子女学校、华光学校、城南中学,共计2642人。 整卷得分情况 1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读 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 A.a B.b C.c D.d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举行。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 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读图, 回答第5~7题。 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科学技术 D.市场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 A.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 B.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 C.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 D.机器人产业起步晚 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 A.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劳动力不足 C.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业,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8-9题。 8. 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 A. 春末夏初 B. 春末秋初 C. 秋末冬初 D. 冬末春初 9. 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小麦产量降低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花城”转型,已成为 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下图为有市区位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经济欠发达 B. 气候条件差 C.地形地质复杂 D. 科技水平低 11.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城市化阶段完成 C. 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 工业化阶段完成 12.正由“百里钢城”向“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 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战后,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精校】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78m B.98m C.128m D.148m 解析:图示等高距是40米,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最低处海拔0米,求得 河流落差范围是80米-120米之间,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98米。故B正确,ACD 错误。 答案:B 2.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解析:A、读图可知,图中m地南侧为山顶,所以m位于阴坡且等高线稠密,所以其坡度较其他三地陡,故正确。B、读图可知,n地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其地势较其 他三地低,不符合题意。C、q地处的等高线向数字小的方向凸出为山脊,根据经纬度可知,其在m地的西北方向,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p处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该地位于西风带,在西风带的背风坡,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如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此时() 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冬季 B.德干高原昼夜等长 C.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 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解析: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则南半球为夏季,不符合题意。B、德干高原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不符合题意。C、该图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化的长短,不符合题意。D、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城市为夏季,草木葱绿,故正确。 答案:D 4.图中楼影遮挡湖泊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5:00 B.11:00 C.16:00 D.23:00 解析:波士顿的纬度数值和北京的纬度数值相差不大,所以其昼夜长短相差不大。根据图 中指向标可知,波士顿物体影子日出朝向西北,日落物体影子朝向东北,说明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为北半球的冬季;当楼影遮挡湖泊时为日落时间,大致在16:00-17:00之间;波士顿的经度数值是71°W,北京时间是120°E的时间,两地经度差是191°,时间相差12:44,北京时间早。所以当波士顿在16:00-17:00之间时,北京时间大致在5-6时之间。 答案:A 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从14时到20时,合肥()

2018年广州一模生物(试题和答案)

广州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表达在细胞核中完成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保持细胞形态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力随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B.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D.衰老的细胞,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3.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只有神经元能产生兴奋,其他细胞不能 B.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4.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群落可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B.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最初阶段,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D.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了解生物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模型反映了DNA分子结构的特征 D.目测估计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6.下图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乙细胞由甲细胞分裂形成。以下分 析错误的是 A.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乙细胞的形成过程受性激素调节 C.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与乙同时形成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或aaB或AAB 29.(8分)为研究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总糖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 (1)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实验。请完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合肥一模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 案合肥一模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睡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60分) 在下列各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o 2010年某日出现本世纪时间最长的日环食,我国观测条件非常有利,除了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以外,全国太部分地方都可观测到日偏食。读图回答l_2题。1.据图推测,以下四个城市中日出最早的是 A.南昌 B.西安 C.郑州 D.太原 2.能正确反映此次日环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图像是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 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4.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右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5“题。 5.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6.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生长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 读我国某城市(106.73。E,26.58。N,海拔1223.8米)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7q 题。 月份l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月平均气温 (℃) 月平均云量 (%) 87 87 82 83 84 85 80 72 75 78 80 79 月平均降水 ,x,] 7.导致该城市冬季月平均云量偏多的天气系统是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78m B.98m C.128m D.148m 解析:图示等高距是40米,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最低处海拔0米,求得 河流落差范围是80米-120米之间,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98米。故B正确,ACD 错误。 答案:B 2.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解析:A、读图可知,图中m地南侧为山顶,所以m位于阴坡且等高线稠密,所以其坡度较其他三地陡,故正确。B、读图可知,n地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其地势较其 他三地低,不符合题意。C、q地处的等高线向数字小的方向凸出为山脊,根据经纬度可知,其在m地的西北方向,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p处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该地位于西风带,在西风带的背风坡,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如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此时() 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冬季 B.德干高原昼夜等长 C.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 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解析: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则南半球为夏季,不符合题意。B、德干高原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不符合题意。C、该图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化的长短,不符合题意。D、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城市为夏季,草木葱绿,故正确。 答案:D 4.图中楼影遮挡湖泊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5:00 B.11:00 C.16:00 D.23:00 解析:波士顿的纬度数值和北京的纬度数值相差不大,所以其昼夜长短相差不大。根据图 中指向标可知,波士顿物体影子日出朝向西北,日落物体影子朝向东北,说明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为北半球的冬季;当楼影遮挡湖泊时为日落时间,大致在16:00-17:00之间;波士顿的经度数值是71°W,北京时间是120°E的时间,两地经度差是191°,时间相差12:44,北京时间早。所以当波士顿在16:00-17:00之间时,北京时间大致在5-6时之间。 答案:A 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从14时到20时,合肥()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 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 2. l°S,115. 8°E)、中山站(69. 4°S,76. 4°E)、长城站(62. 2°S,58. 9°W)和蓬塔(5 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北 C.东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西南 2. 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 A.2300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 B.6300千米 C.10500千米 ______________ D.15500千米 2. 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8° C.9° D.10° 2. M日期最可能为() A.l月22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月22日 C. 4月22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5月22日 3.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A . 10月22日的甲城 B . M日期的甲城 C . 10月22日的乙城 ________ D . M日期的乙城 3. 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A.②①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③① C.③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③②① 2. 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 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 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

(完整版)初中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初中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生物期末试卷分析,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期末试卷分析1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以五四制初一、六三制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注重基础,强调能力训练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生命现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变化、生物进化、实验探究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

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有些试题已有相当的综合度,如题28、32、33、34,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 关注社会,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性 全卷与生产、生活、社会、新科技有关的试题有1、5、7、13、17、18,21、28、32、33、34共11题40分,占%。试题以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和科学发展和实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如“嫁接技术的应用、小白鼠的生存条件实验、森林的作用等,在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触及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生物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这些试题很好地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注意社会实际问题,常用生物学视角观察问题,感悟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生物就在我的身边,我们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文化素质,同时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创设情境,发挥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今年期末生物学试题明确地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把观

合肥市一模地理试卷及答案

读“中国局部地区植被区划图”,完成1 -2题。获取各地植被覆盖率的最快捷手段是1. 实地考察A.全球定位系统 B. 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 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导致植被从V到I2. B.A.太阳辐射地形地貌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C. 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3 -4题。 读“1960— 3. 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D.波动上升—直降低 B.—直增大 C.维持稳定 A. 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4. 雪灾频率降低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A.风沙活动减弱读“我国某地地表形 态和地质构造图”,完成5-6题。 庐山是5. 死火山 D. B.A.背斜山向斜山 C.断块山 6 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B.岩浆活动一流水堆积一风力侵蚀A.流水侵蚀一断裂陷落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一褶皱弯曲一风力堆积C.岩浆活动1流水侵蚀一断裂陷落D. 2009读“年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7 -8题。7.与北部相比,江苏省南部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①地形更平坦②耕地更多④经济更发达③交通更便捷 B.①④①②A.③④ D. C.②③ 8.近年来,江苏省北部向南部人口迁移的数量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南部向北部进行产业转移A.南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B. C.南水北调使南部水资源减少 D.南部与北部工资水平差距扩大1 / 7 读“江西省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完成题。9-10 读图可知此产业链9. 提高了棉花的商品率 B.A.扩大了棉花的种植规模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D.C.实现了图中各产业的联系 10.实现此产业链的关键是 D.运输成本科技水平 B.市场需求 C.劳动力数量 A. 11 -12题。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11. 16:00 日D.8 月 1 月 1 月日 16:00 B.3 月 1 日 6:00 C.7 1 日 6:00 A.1 此时12. 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A.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C.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题。”,完成读“蒙古国多年 平均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13-14 蒙古国降水水汽主要来自13.北冰洋A. B.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的下列关于M14. ,正确的是叙述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A. M B. M河1月易发生凌汛河为内流河C. M D. M河流域温带草原广阔读“甲

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一、一模试卷的评价 本次考试对象为二轮复习高三学生。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设33题,满分1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40分,多项选择题5个小题,共计15分,非选择题8个小题,65分。 试卷基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选择题着重基础书本知识,突出了对重点内容、主干知识的考查,也有少量题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的运用,学生做下来还算顺手,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②非选择题没有纯粹考查书本知识,基本上都是图表题、曲线题。强化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字表达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 年级平均71.9分,选择题平均38.6分,非选择题平均33.3分。以下是各个题目得分情况。 2、教学目标情况达成分析: (1)选择题中答题情况分析: 单选得分率在比较低的的题有:2,3,6,8,14,20题,共6题。从中可以看出单选题的难度低,学生训练方面做得较好。第2题学生主要对生物进化内容问题认识有欠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第3题对于内环境中知识概念模糊,遗忘。第6题对于质壁分离实验要加强与图型和曲线结合的方式才能真正体会题目中考查的内容。第14题第19题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对于转录过程中mRNA的形成, RNA聚合酶结合DNA示意图,很多同学错认为是转录和翻译在连续进行。虽然平时有关涉及这样的题目的训练,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掌握好。关注部分差生的学习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今后对于这种题型要加强训练。 多选普遍比较得分低,现在多选改革后,很多学生宁愿漏选也不愿多选。比如21题基本上都是得1分。22题,C选项蓝藻含有类囊体这个知识点没接触过,所以只有6人正确。另外D选项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有18人错误的认为是蛋白质。23题A选项学生不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 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多山,盛产山核桃。2007年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成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向该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7年前,白牛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文化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2.2007年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该村 A.农产品特色鲜明 B.自然环境优美 C.劳动力充足廉价 D.电子商务发展 3.发展电子商务对白牛村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④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 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5.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 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人海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 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6.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2018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一柴娜 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 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 60 分) “生态脚印” 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内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 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D.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 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 .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地理试题 高线图” (单位:米)。读 图,完成3~4 题。 3.在图示范围最高点能够目 测到的点是( ) A .a B.b C.c D.d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 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 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 的台数) 。读图,回答第5~ 7 题。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 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廉价劳动力B.交通运输C .科学技术D.市场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 A .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B.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C.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D .机器人产业起步晚 页共14 页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以五四制初一、六三制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一)注重基础,强调能力训练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生命现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变化、生物进化、实验探究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有些试题已有相当的综合度,如题28、32、33、34,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 (二)关注社会,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今年期末生物学试题明确地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把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与能力相联系的试题,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会自我探索知识。如9、12、25、29、31、32等题,共计23分,占全卷的23%。这些试题虽然给出了一定的条件,设置了一定的情境,但回答问题的自由度很大,符合题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要求。 +.学生在给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思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增大了学生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二、抽样试卷的统计分析 用于统计分析的试卷按全市各县(市)区学生的试卷随机抽样,每个县(市)区两所学校,每校两个考场,计28本,有效试卷840份。样本覆盖面广,数量多,能够真实的体现我市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水平,可信度极高。 (二)具体数据: 2、各题分数统计: 题型 分值 平均分 百分比 满分率 零分率 选择题 40分 31.5 78.8% 4.5%

生物试卷分析

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综合分析整套试题,此次试题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在选择题上更为突出。从题干上在表述方式上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需要学生更加认真分析理解题干审清题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考试情况统计及分析 试卷共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道大题,据学生答题情况和对试题研究,特做以下分析: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各章节所占分值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5分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9分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16分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4分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分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10分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2分 参考学生一共1259人,二卷满分53人,百分比4.2%,27分以上294人,占23.35%,24分以上215人,16.62%。 三、试卷评价 1、知识分布比较合理,且重点突出。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了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的第10题,考查激素调节和人体的营养。 2、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人文关怀 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稳中有变,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导向性,同时关注学生成长,如第19题涉及了健康知识,体现了人文关怀。 3、立足实验,重视探究 实验性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生物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初中阶段主要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意识,如第3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和生物学科特点。 4、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生物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新情景,贴近了学生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如46题。 四、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巩固不牢,理解尚不到位。表现为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没有掌握,记忆模糊错误。如第50题的第1、3小题,理解能力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失分。 2、审题抓词不仔细。考生在考试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以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失分不是智力或能力达不到,而是审题抓词不细造成的。表现为一些考生对本可得分的试题却失分。如第50题的第(3)小题,因审题不清,直接导致失分。可以说审不清题是失分原因之首,常表现在没有注意题中

合肥市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3月)A卷

合肥市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3月)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题;共22分) 1. (6分)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 . 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 . 地理区位优势 C . 矿产资源丰富 D .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2. (6分)读“万里长城示意图”,完成题。 (1) 长城一线是我国一些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D . 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 有关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和C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相同的 B . B地和D地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 C .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B地均大于A地和C地 D . D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和公路 3. (6分)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1)~(3)题。 (1) 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 . 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 . 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 . 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 . 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 . 粤东

B . 苏南 C . 川西 D . 陕北 (3) 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 . 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B . 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 . 破坏生物多样性 D . 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4. (4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新工厂建到美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原因是() A . “硅谷”的环境荇染日益严重 B . “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 C . “硅谷”的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D . “硅谷”的交通出现拥挤现象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 5. (20分) (2019高二上·长治期中) 读俄罗斯工业图和日本工业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RNA组成。下列对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外壳 B.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C.其较强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D.用煮沸或高压蒸汽的方法难以灭活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答案:C 试题解析:A选项,艾滋病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没有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时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此选项错误。 B选项,艾滋病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蛋白质、RNA作为大分子本身进入细胞时都得需要胞吞,所以由它们组成的整个病毒颗粒进入细胞也是胞吞方式。此选项错误。 C选项,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分子容易发生突变,变异性强。以某种灭活的艾滋病病毒作为疫苗,过不久这种病毒就发生变异,又得需要做新的疫苗,所以变异性强会给研制艾滋病病毒疫苗带来困难。此选项正确。 D选项,煮沸是消毒的一种方法,高压蒸汽是灭菌的一种方法。它们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能使病毒灭活。此选项错误。 2.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受到低频率低强度的电刺激,可增加肾小管对Na+、 Cl-和水的重吸收,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 B.电刺激使交感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由正变为负 C.肾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只受神经调节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答案:A 试题解析:A选项,题干信息告知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增强肾小管的功能,而这种支配作用会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阻断(拮抗剂会影响受体功能),所以可以据此推测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此选项正确。 B选项,神经纤维静息时细胞内电位为负,受刺激后将由负变成正。此选项错误。 C选项,题干信息可知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而发挥作用,所以肾脏应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由此可推知肾交感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此选项错误。 D选项,由已学知识可知,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还会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此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此选项错误。 3.乳腺上皮细胞在孕晚期数量增加,在停止哺乳后数量减少。当向体外培养乳腺组织的培养液中加入泌乳素时,乳腺组织合成的酪蛋白的量增加了20倍。测定乳腺组织中RNA的半衰期(半数RNA降解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据此作出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B.mRNA半衰期较短,有利于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调控 C.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转录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 D.用标记的酪蛋白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检测酪蛋白mRNA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试题解析:A选项,题干信息告知乳腺上皮细胞在孕晚期数量增加,在停止哺乳后数量减少。说明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差异。此选项正确。 B选项,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模板mRNA,若mRNA的降解时间短,更利于通过调控转录的强弱,调控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此选项正确。 C选项,通过题中图表获知,有无泌乳素刺激,mRNA半衰期有明显差异,据此推知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翻译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此选项错误。 D选项,酪蛋白mRNA是由酪蛋白基因为模板转录出来的,所以利用此基因作为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可以检测到酪蛋白mRNA。此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