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区别与联系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区别与联系

一、对几种定额的比较。
区别与联系:
1.预算定额与施工企业定额的区别和关系
预算定额不同于施工企业定额,它不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预算定额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
因此,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预算定额的定额水平。
即以本地区、现阶段、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及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来确定预算定额水平。
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使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过努力,能够用产品的价格收入来补偿生产中的消费,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
施工企业定额给出的是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所以确定预算定额时,水平相对要降低一些。
预算定额考虑的是施工中的一般情况,而施工定额考虑的是施工的特殊情况。
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个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
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2.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区别与联系: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通用设计图和标准图等资料,以主要工序日准,综合相关工序,进行综合、扩大和合并而成的定额。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扩大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或货币量)的数量标准。
它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
两者相比,预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细,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单一;概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粗,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也就是把预算定额中的多项工程内容合并到一项之中了。
因此,概算
定额中的工程项目较预算定额中的项目要少得多。
《工程概预算》第4章计价依据—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二) 概算指标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分类
建筑工程
概 概算指标 算 指 标 设备安装工程
概算指标
一般土建工程 给排水工程 采暖通风工程 电气照明工程 通信工程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工器具及生产购置费
➢ 表现形式
(1)综合指标,是按照工业或民用建筑及 其结构类型而制定的概算指标。综合概算指 标的概括性较大,其准确性、针对性不如单 项指标。
(2)单项指标,是指为某种建筑物或构筑 物而编制的概算指标。单项概算指标的针对 性较强,故指标中对工程结构形式要做介绍。
土建 26133 18778 4790 1626 939
其中 水暖 2565
1843 470 160 92
电照
614
1239 316 107 62
表2.6.4 内浇外砌住宅构造内容及工程量指标 100m²建筑面积
序号
构造特征
工程量
单位
数量
一.土建
1
基础 灌注桩
m³ 14.64
2
外墙 二砖墙、清水勾缝、内墙抹灰刷白
(2)内容都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 量定额三个基本部分;
(3)表达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 方法都与预算定额相近。
2.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不同之处:
(1)在于项目划分和综合扩大程度上的差异, 概算定额主要用于编制设计概算;
(2)概算定额综合了若干分项工程的预算定额, 因此,概算工程计算和概算表的编制都比编制 施工图预算简化,但精确度却不比后者;
概算预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概算预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概算有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两种,预算又有施工图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之分,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是上述估算、概算和预算的总称。
工程建设预算泛指概算和预算两大类,或称工程建设预算是概算与预算的总称。
概算和预算大致有如下区别:(1)所起的作用不同,概算编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并作为向国家和地区报批投资的文件,经审批后用以编制固定资产计划,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预算编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它起着建筑产品价格的作用,是工程价款的标底。
(2)编制依据不同,概算依据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进行编制,其内容项目经扩大而简化,概括性大,预算则依据预算定额和综合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其项目较详细,较重要。
(3)编制内容不同,概算应包括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如总概算要考虑从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所需的一切费用;预算一般不编制总预算,只编制单位工程预算和综合预算书,它不包括准备阶段的费用(如勘察、征地、生产职工培训费用等)。
一般情况下:决算不能超过预算、预算不能超过概算、概算不能超过估算。
工程概算与预算的区别?一般看到有些上面写了工程概(预)算,可不是很清楚概算与预算的区别,我的理解是概算在前,预算在后,概算较粗,预算较细,不过更详细的区别就不知道了,1.工程造价,又称[工程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计算成果的统称。
在不同阶段,其名称、内容各有不同。
总体设计时叫估算;初步设计时叫概算;施工图设计时叫预算;竣工时则叫结算。
所以都是算,但针对的工程阶段不同,相应地,计算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
2.对于新手,关键是要弄清楚一点,即---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同,概算应包括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如总概算要考虑从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所需的一切费用;预算一般不编制总预算,只编制单位工程预算和综合预算书,它不包括前准备阶段的费用(如勘察、征地、生产职工培训费用等)。
为里更好地理解,我搜索了段相关的文档发在下面,你可以看下,这是教材上的内容。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区别与联系

一、对几种定额的比较。
区别与联系:1.预算定额与施工企业定额的区别和关系预算定额不同于施工企业定额,它不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预算定额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
因此,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预算定额的定额水平。
即以本地区、现阶段、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及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来确定预算定额水平。
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使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过努力,能够用产品的价格收入来补偿生产中的消费,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
施工企业定额给出的是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所以确定预算定额时,水平相对要降低一些。
预算定额考虑的是施工中的一般情况,而施工定额考虑的是施工的特殊情况。
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个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
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2.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区别与联系: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通用设计图和标准图等资料,以主要工序日准,综合相关工序,进行综合、扩大和合并而成的定额。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扩大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或货币量)的数量标准。
它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
两者相比,预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细,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单一;概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粗,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也就是把预算定额中的多项工程内容合并到一项之中了。
因此,概算定额中的工程项目较预算定额中的项目要少得多。
二、对定额体系的认识。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广义地说,也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
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定额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利用其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事物进行计划、调节、组织、预测、控制、咨询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定额是管理的基础。
工程建设定额,是额定消耗量标准,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并参考行业、地方标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确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完成规定计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的标准。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等五种。
(1)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本身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主要直接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为编制工程施工设计、施工预算、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卡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用。
它同时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
是一种计价的定额。
从编制程序上看,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它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3)概算定额。
概算定额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
(4)概算指标。
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是一种计价定额。
称为扩大结构定额。
施工定额----是建筑安装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的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施工单位专用,投标或安排施工
预算定额----是指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是社会平均水平。
原则是甲方用的多,现在一把都用。
概算定额----指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的扩大的建筑工程结构构件或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材、机的消耗数量及费用的标准, 也称“扩大结构定额”。
设计单位专用,不过做可行性报告也可用、、。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区别与联系

一、对几种定额的比较。
名称施工企业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投资估算定义建筑安装工人或工人小组在合理的劳动组和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数量标准。
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基本结构要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数量上的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在预算定额基础上,以主要工序为准综合相关工序的扩大定额,是按主要分项工程规定的计价单位及综合相关工序的劳动、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
性质企业定额计价定额计价定额计价定额(综合性、概括性)对象工序单位工程的分项工程扩大的分项工程独立完整的建设项目、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划分程度最细较粗粗最粗定额水平实际生产力水平平均先进水平社会平均水平社会平均水平社会平均水平主要 1.企业计划管理的 1. 编制施工图 1.初步设计阶是编制建设项作用依据。
2.是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有效工具。
3.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依据。
4.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
5.是编制施工预算,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基础。
预算、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2.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
3. 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项的参考依据。
4. 编制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
段编制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依据。
2.设计方案比选的依据。
3.编制主要材料需要量的计量基础。
4.编制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的依据。
5.作为工程总承包时已完工程价款的依据。
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提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也可作为编制固定资产长远规划额的参考。
编制原则1.平均先进原则2.简明适用原则3.以专家为主编制定额的原则。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2.简明适用原则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2.简明适用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弄虚作假。
(完整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与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格1分)1.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2.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材料有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周转性使用材料两种类型。
3.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0m 时不应计算面积。
4.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及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当整体楼梯与现浇楼层无梯梁连接时,按楼层的最后一个踏步外边缘加30cm为界。
5.普通窗按洞口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6.墙裙以高度在1500mm以内为准,超过时按墙面计算,高度低于300mm以内时,按踢脚板计算。
7.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
.8.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税金包括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二.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某单层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高15m,其一端有6层砖混车间办公楼与其相连,构成一单位工程,两部分外墙外边距离350mm,各部分首层勒脚以上外墙外边所围面积分别为2000m2和,300m2,缝长20m,则该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B)m2。
A.2300 B.3800 C.3807 D.38422.整体地面面层工程量均按主墙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应扣除(A)。
A.凸出地面构筑物、室内地沟所占面积B.柱、垛所占面积C.间壁墙所占面积 D.附墙烟囱所占面积3.某建筑物采用现浇整体楼梯,楼梯共四层自然层,楼梯间净长6m,净宽3m,楼梯井宽500mm,长3m,则该现浇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为(B)m2。
A.18 B.72 C.70.5 D.664.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D)计算。
建筑工程造价(四种基本定额对比详解)

(1)现行的预算定额; (2)选择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和其他有关资 料; (3)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 台班预算价格。
预算定额的编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工作阶段 (1)根据国家或授权机关关于编制预算定额的指示 由工程建设定额管理部门主持,成立编制预算定额的 领导机构和各专业小组。 (2)拟定编制预算定额的工作方案,提出编制预算 定额的基本要求,确定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适用范 围,确定项目划分以及预算定额表格形式等。 (3)调查研究、收集各种编制依据和资料。 2、编制初稿阶段 (1)对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2)计算分项定额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 量,编制出预算定额项目表。 (3)测算预算定额水平 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编出后,应将新编预算定额与原 预算定额进行比较,测算新预算定额水平是提高还是 降低,并分析预算定额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原因。 3、修改和审查计价定额阶段 组织基本建设有关部门讨论《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 》,将征求的意见交编制小组重新修 改定稿,并写 出预算定额编制说明和送审报告,连同预算定额送审 1) 建筑建工程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按照分 项工程的形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来确定 ① 凡物体的长、宽、高三个度量都在变化时,应采 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② 当物体有一固定的不同厚度,而它的长和宽两个 度量所决定的面积不固定时,宜采用“平方米”; ③ 如物体截面形状大小固定,但长度不固定时,应 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④ 当体积和面积相同,但重量和价格差异很大,应 以重量单位“千克”或“吨”计算; ⑤ 有的还可以“个”、“组”、“座”、“套”等 自然计量单位计算。 2) 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根据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来确定消耗量指标
概算指标是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 象,以“m2”、“m3”或“座”等为计 量单位,主要内容和形式有: 1.工程概况。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层数、 建筑地点、时间、工程各部位的结构及做 法等。 2.工程造价及费用组成。 3.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程量指标。 4.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料消耗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亠、对几种定额的比较1.工程样本的选取。
我们按照住宅和公共建筑类别分别抽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在建工程及近两年内已竣工的工程作为工程样本,参考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施工方法为主线,仔细划分工程项目的各工序及实际的消耗内容,制定统一的、标准的定额测定表下发到各项目部,对项目进行问卷调查、考核、总结后综合汇总各项费用消耗的数据进行了科学地测算,然后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定额测定表进行科学分析来确定定额含量。
2.工程实体消耗项目指标的测算。
人工、主要材料消耗量根据对工程样本的科学分析,按各个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消耗测定,并且参考2001 年《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取平均值确定定额含量,工日单价和主要材料的单价,均执行现行的市场价。
辅助材料、中小型机具费则根据各个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消耗,测定取平均值来确定每建筑平方米消耗费用,以固定费用的形式进入每一定额子目。
3.工程非实体性消耗项目指标的测算。
工程非实体性消耗费用包括辅助材料费、中小型机械费、工程水电费、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等。
经过对选取的工1、准备工作阶段。
1)根据国家或授权机关关于编制预算定额的指示由工程建设定额管理部门主持,组织编制预算定额的领导机构和各专业小组。
工资标准及机械台班单价。
2 )拟定编制预算定额的工作方案,提出编制预算定额的基本要求,确定预算定定额的编制原则、适用范围,确定项目划分以及预算定额表格形式等。
3)调查研究、收集各种编制依据和资料。
2、编制初稿阶段。
1)对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2 )按编制方案中项目划分的规定和所选定的典型施工图纸计算出工程量,并根据取定的各项消耗指标和有关编制依据,计算分项定额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编制出预算定额项目表。
3 )测算预算定额水平。
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编出后,应将新编预算定额与原预算定额进行比较,测算新预算定额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并分析预算定额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原因。
3、修改和审查计价定额阶段组织基本建设有关部门讨论《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将征求的意见交编制小组重新修1、准备工作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编制机械和人员组成,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行概算定额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编制定额的项目。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编制方案和确定概算定额项目。
2、编制初稿阶段该阶段根据制定的编制方案和确定的定额项目,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对各种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测算和分析,确定各项目的消耗指标,最后编制出定额初稿。
该阶段要测算概算定额水平。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新编概算定额与原概算定额的水平测算;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水平测算。
3、审查定稿阶段该阶段要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定额初稿,在听取合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最后将修改稿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收集整理已建成或在建的,符合现行技术政策和技术发展方向、有可能重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图、标准设计以及相应的竣工决算或施工图预算资料等。
2•平衡调整阶段。
由于待查搜集的资料来源不同,虽然经过一定的分析整理,但难免会由于设计方案、建设条件和建设时间上的差异带来的某些影响,使数据失准或漏项等。
必须对有关资料进行平衡综合调整。
编制步骤(方区别与联系:1.预算定额与施工企业定额的区别和关系预算定额不同于施工企业定额,它不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预算定额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
因此,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预算定额的定额水平。
即以本地区、现阶段、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及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来确定预算定额水平。
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使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过努力,能够用产品的价格收入来补偿生产中的消费,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
施工企业定额给出的是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所以确定预算定额时,水平相对要降低一些。
预算定额考虑的是施工中的一般情况,而施工定额考虑的是施工的特殊情况。
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个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
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2.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区别与联系: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通用设计图和标准图等资料,以主要工序日准,综合相关工序,进行综合、扩大和合并而成的定额。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扩大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或货币量)的数量标准。
它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
两者相比,预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细,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单一;概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粗,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也就是把预算定额中的多项工程内容合并到一项之中了。
因此,概算定额中的工程项目较预算定额中的项目要少得多。
二、对定额体系的认识。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广义地说,也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
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定额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利用其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事物进行计划、调节、组织、预测、控制、咨询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定额是管理的基础。
工程建设定额,是额定消耗量标准,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并参考行业、地方标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确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完成规定计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的标准。
这种规定的额度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完成某项建设工程的各种生产消耗之间特定的数量关系,考虑的是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下的社会平均消耗水平。
为了对工程建设定额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对它进行科学的分类。
1、按照定额反映的物质消耗内容分类,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3种。
1)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
劳动消耗定额是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
为了便于综合和核算,劳动定额大多采用工作时间消耗量来计算劳动消耗的数量。
所以劳动定额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2)机械消耗定额。
我国机械消耗定额是以一台机械一个工作班为计量单位,所以又称为机械台班定额。
机械消耗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
机械消耗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但同时也以产量定额表现。
3)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
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
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构成工程的实体,需用数量很大,种类繁多。
所以材料消耗量多少,消耗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市场供求状况,而且对建设工程的项目投资、建筑产品的成本控制都起着决定性影响。
材料消耗定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材料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在产品生产数量和材料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供应计划和需求都会受材料定额的影响。
重视和加强材料定额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积压和浪费的必要前提。
2、按照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采分类,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5种:1)施工定额。
这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
属于企业生产定额。
它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为适应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施工定额的项目划分很细,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在预算定额的编制过程中,施工定额的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是计算预算定额中劳动、机械、材料消耗数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2)预算定额。
这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使用的一种定额。
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的定额,在工程建设定额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编制程序看,预算定额是概算定额的编制基础。
3)概算定额。
这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所使用的定额。
它的项目划分粗细,与扩大初步设计酌深度相适应。
它一般是预算定额的踪合扩大。
4)概算指标。
是在3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概算,计算和确定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时所采用的一种定额。
这种定额的设定和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
一般是在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编制的。
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扩大。
概算指标是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工具,它所提供的数据也是计划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5)投资估算指标。
它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
它非常概略,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
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
投资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离不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工程建设定额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包括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指工程建设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另一重含义是指工程建设定额管理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系统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它是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的整体。
它的结构复杂,有鲜明的层次,有明确的目标。
3、统一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
为了使国民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就需要借助于某些标准、定额、参数等,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组织、调节、控制。
而这些标准、定额、参数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统一的尺度,才能实现上述职能,才能利用它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方案、投标报价、成本控制进行比较和评价。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按照其影响力和执行范围来看,有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和行业统一定额等;按照定额的制定、颁布和贯彻使用来看,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用途。
4、权威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具有很大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经济法规性质。
权威性反映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要求,也反映信誉和信赖程度以及反映定额的严肃性。
应该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定额的权威性不应绝对化。
定额的科学性会受到人们认识的局限,定额的权威性会受到限制。
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它们都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自主地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
一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工程建设定额的权威性特征,自然也就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