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学习资料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绪论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智慧树知到 《礼仪文化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礼仪文化修养》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礼仪就是端茶送水,迎来送往。
A:对B:错答案: 错2、学习礼仪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个人修养,改善个人形象,增强个人魅力,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古人对仪的理解:()A:法度准则B:礼节规矩C:礼物D:礼貌答案: 礼貌2、哪个国家的公民时最爱排队的()A:日本B:德国C:印度D:英国答案: 英国3、以下哪个不是原始社会的丧葬礼仪的规范()。
A:尸体安置的特殊朝向和姿势B:有一些随葬的物件C:保护好尸体,注意埋葬D:装扮尸体外观答案: 装扮尸体外观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礼仪文化”的范畴()A:社会制度B:仪容仪表C:社会交往D:风俗习惯答案: 社会制度5、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英国文化:A:不要迷惑他人B:平等次序C:高效有序D:团队合作答案: 平等次序6、礼仪的起源有以下哪个几种说法:A:祭祀说B:饮食男女说C:人的欲望与环境矛盾说D:婚姻制度说E:礼仪的多元起源说答案: 祭祀说,饮食男女说,人的欲望与环境矛盾说,礼仪的多元起源说7、礼仪有几个发展阶段:A:滥觞期B:定型期C:发展期D:衰变期E:新生期答案: 滥觞期,定型期,发展期,衰变期,新生期8、西方礼仪是由西方文明孕育出来的。
A:对B:错答案: 错9、中国传统礼仪的主流是历史上我国中原地区汉族所通行的礼仪A:对B:错答案: 对10、每个国家的礼仪都蕴含着相互理解,以心贴心的基本精神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1、礼起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
A:宗教B:种族C:基督教D:家族答案: 宗教2、社稷两字相连,表示()A:政权B:土地C:农业D:作物答案: 农业3、在交际礼仪中,唐代开始流行()A:客来敬酒B:客来敬茶C:客来敬烟D:客来敬花答案: 客来敬茶4、很多少数民族盛行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吉礼,他们是()A:泼水节B:蒙古族敖包C:古尔邦节D:火把节答案: 泼水节,蒙古族敖包,火把节5、在凶礼中,以下()只有皇帝和宰臣可以施行A:恤B:荒C:禬D:吊答案: 恤,禬6、以下()属于吉礼A:朝廷礼制B:各地风俗C:祭祀天地D:民间礼俗答案: 朝廷礼制,民间礼俗7、古代由皇帝主持的祭祀中,祭社是皇帝祭天地的大典,必须要到泰山去举行。
跟我学礼仪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礼仪起源于()。
选项:A:祭祀B:国家典章制度C:风俗习惯D:道德规范答案: 【祭祀】2、选择题:礼仪的起源时期是()。
选项:A:原始社会B:夏C:周D:秦答案: 【原始社会】3、选择题:()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
A:《周礼》B:《仪礼》C:《礼记》D:《礼仪》答案: 【《周礼》,《仪礼》,《礼记》】4、选择题: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
选项:A:礼B:仪C:礼仪D:仪式答案: 【礼】5、选择题:“不学礼,无以立”是谁提出的?()选项:A:孔子B:孟子D:不详答案: 【孔子】6、选择题:礼仪的规律有()。
选项:A:约定俗成律B:时空有序律C:等级相称律D:客随主便律答案: 【约定俗成律,时空有序律,等级相称律,客随主便律】7、选择题: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选项:A:共同议定B:众所习用C:国家规定D:自然答案: 【共同议定,众所习用】8、选择题: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和()等级必须相称。
()选项:A:礼貌B:礼仪主体C:仪式D:礼仪客体答案: 【礼仪主体,礼仪客体】9、选择题:时空有序律,是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顺序都是有意义的。
()选项:A:时间B:主体C:客体D:空间答案: 【时间,空间】10、选择题:()是礼仪的核心原则。
选项:A:尊重的原则B:女士优先的原则C:以右为上D:宽容的原则答案: 【尊重的原则】1、选择题: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风度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
从理论上来说,仪表包含了()。
选项:A:仪容B:仪态C:服饰D:发型答案: 【仪容,仪态,服饰】2、选择题:仪容修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选项:A:干净整洁B:简约端庄C:修饰避人D:浓妆艳抹答案: 【浓妆艳抹】3、选择题:男士发型要求()。
选项:A:前不覆额B:侧不掩耳C:后不及领D:短不为零答案: 【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领,短不为零】4、选择题:气味管理的基本原则()。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答案:错2.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答案:对3.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答案:对4.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
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 ()答案:错5.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答案:错6.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答案:对7.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 ()答案:错8.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答案:对9.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答案:制度文化10.“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答案:《易经》第二章测试1.“礼”,源于宗教,而后内化为道德,再外化为法律,具备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答案:对2.孔子是周公的追随者,孔子“以仁释礼”,试图通过对自然亲情的体验和提升而唤起并强化人们的道德理性,自觉自愿地遵守“礼”。
()答案:对3.到了秦代,经过最高统治者的推广,儒学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以至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儒家文明”。
()答案:错4.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周公提出“明德”的执政纲领。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纲领的实施,周公制礼作乐。
()答案:对5.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古代文化从敬鬼神转向重人事。
()答案:对6.子思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概念,致力于培养至大至刚的精神,将追求精神的自我完美作为人生的至上意义。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自然义A.神性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A.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B.祭司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推己及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A.一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A.大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B.屠户A.厨师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C.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普救寺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B:载道化成C:崇德重义答案:A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艮》B:《周易.贲》C:《周易.震》答案:B3.“文”不包括()A:地文B:人文C:物文D:天文答案:C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答案:A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答案:A第一章测试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答案:ABC2.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朋友有信D:长幼有序E:夫妇有别答案:ABCDE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ABCD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辩证逻辑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D:形式逻辑答案:C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A:认知功能B:教育功能C:应用功能D:决策功能答案:ABC6.文化的概念包括()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精神文化D:广义文化答案:ABCD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个人主义D:以民为贵答案:ABD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A:敬天爱民B:革命思想C:重视民意D:民为邦本答案:ABCD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A:法治精神B:道德准则C:伦理精神D:礼教传统答案:BCD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A:仁B:知C:礼D:勇答案:ABD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A:普遍和谐B:中庸之道C:天人合一D:以和为贵答案:ABCD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天人合一C:人与自身的和谐D:人与人的和谐答案:ABCD13.实践理性包括( )A:身体力行B:经世致用C:纯粹理性D:经验理性答案:ABD14.实事求是原指 ( )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经世致用D:求是学风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论证B:定义D:概念答案:C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有善有恶论B:性善论C:性恶论D:性相近答案:D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其言也訒B:爱人C: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D:克己复礼答案:C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随心所欲C:遵守礼仪D: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答案:D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礼C:仁D:义答案:C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实践D:认识答案:C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耕道养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模块一测试1.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这一时代就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为后人所公认和推崇的()A:史前时代B:古代高度文明时代C:轴心时代D:科技时代答案:C2.轴心时代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中国所研究的问题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神之间的关系C:人与事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D3.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社会的转折点。
A:封建B:原始C:半殖民地半封建D:殖民地答案:C4.孔子学院是()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A:教育部B:外交部C:文化部D: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答案:D5.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闭关锁国B:和而不同C:固步自封D:兼容并蓄答案:BD6.哪一个不是东方三圣贤?()A:老子B:佛陀C:孔子D:孟子答案:C7.轴心时代的轴心指的是()A:空间轴B:时间轴和空间轴C:时间轴D:其余选项均不对答案:B8.西方三圣贤是指?()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雅思贝尔斯D:苏格拉底答案:ABD9.长城是哪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A:游牧文化B:农耕文化C:海洋文化D:传统文化答案:AB10.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指的是对世界文明要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A:错B:对答案:B模块二测试1.总结学校百年历史的专著是()A:《花庄物语》B:《百年史略》C:《豳风基础》D:《蚕桑浅要》答案:B2.《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辛亥学制》,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A:错B:对答案:A3.哪一年云南省农业学校动物专业师生到达荒无人烟的小哨再创学校办学新天地?()A:1904B:1958C:1936答案:B4.1911年9月9日,朱德参加推翻清政府的昆明“重九起义”。
()A:对B:错答案:B5.曾在我校担任体操教习的著名革命领袖是?()A:王德三B:杨文清C:朱德D:米文兴答案:C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A:会泽百家至公天下B:耕道养德理想开拓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D: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答案:C7.下列不属于四个自信的是()A:文化自信B:民族自信C:道路自信D:理论自信E:制度自信答案:B8.百年校史传承的是()精神?A:开拓创新B:家国情怀C:理想信念D:社会责任答案:ABCD9.二十大报告两个结合指的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中国具体实际答案:BD10.学习校史是为了赓续血脉,传承学校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资的记忆和精神家园。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2.老子讲:“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
”()A:对 B:错答案:错3.下列属于达尔文的观点的是()A:视自然与社会为纯粹的矛盾、冲突的世界B:不知价值内在于自然的自然价值中立论观念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最大缺点C:对自然当守道德中立答案:视自然与社会为纯粹的矛盾、冲突的世界4.我国有经世致用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世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体达用,反对空谈高调。
( )A:对 B:错答案:对5.中国智慧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资源。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王懿荣B:王阳明 C:许慎答案:许慎2.“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其中的庖牺氏也就是伏羲。
()A:错 B:对答案:对3.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由()经过长期演变慢慢脱化出来的。
A:草书B:隶书 C:小篆答案:隶书4.下列不属于用字法的是()A:假借B:转注 C:象形答案:象形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过汉字拉丁化、拼音化运动。
()A:对 B:错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以下诗句中,能典型体现诗词色彩美中“渲染基调、烘托环境”这一特点的诗句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B: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陈克《菩萨蛮》)C: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周邦彦《浣溪沙》)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雅言美行,对我们的礼仪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三字经》中表述“三纲”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董仲舒提出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出自孔子之口。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单选题:
以下成语与梁鸿、孟光有关的是()
选项:
A:两情相悦
B:举案齐眉
C:覆水难收
D:斩衣三跃
答案: 【举案齐眉】
5、单选题: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出自以下哪位人物之口?()
选项:
A:豫让
B:孟子
C:孔子
D:智伯
答案: 【豫让】
6、单选题:
传统社会中把哪个方位视为至尊?()
选项:
A:西向
B:北向
C:南向
D:东向
答案: 【南向】
7、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五常”的是()
选项:
A:智
B:礼
C:诚
D:仁
答案: 【诚】
8、多选题:
受传统方位文化的影响,我们今天的位次礼仪基本也是遵循()的原则。
选项:
A:前排为上
B:居中为上
C:面门为上
D:以远为上
E:以左为贵
答案: 【前排为上;
居中为上;
面门为上;
以远为上;
以左为贵】
9、多选题:
以下属于筷子使用禁忌的有().
选项:
A:定海神针
B:三长两短
C:品箸留声
D:迷著刨坟
答案: 【定海神针;
三长两短;
品箸留声;
迷著刨坟】
10、多选题:
以下人物与成语“高山流水”有关的是(). 选项:
A:豫让
B:伯牙
C:吉翂
D:子期
答案: 【伯牙;
子期】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哪个朝代是男人爱美的黄金时代?()选项:
A:宋朝
B:魏晋南北朝
C:先秦
D:元朝
答案: 【魏晋南北朝】
2、单选题:
面靥中的“靥”字读什么?()
选项:
A:yè
B:miàn
C:nān
D:huā
答案: 【yè】
3、单选题: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倡导的妆容特点。
()选项:
A:华丽
B:奢华
C:朴素
D:大胆
答案: 【朴素】
4、单选题:
中国人在餐桌上坚持由(C)以劝酒劝菜为礼貌,以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
()选项:
A:长者先取
B:左侧先取
C:主宾先取
D:各自品尝
答案: 【主宾先取】
5、多选题:
握手礼仪的关注的细节有哪些()
选项:
A:握手的方法
B:伸手的前后顺序
C:握手的时长和力度
D:握手的场合
答案: 【握手的方法;
伸手的前后顺序;
握手的时长和力度;
握手的场合】
6、单选题:
“上孝养志”指的是?()
选项:
A:要赡养父母,尽到做儿女的义务
B:要顺承父母意志,努力实现父母善良、合理的志向和愿望
C:要陪伴父母,不使他们感到孤单、失落
D:要敬重父母,以爱心、感恩之心愉悦老人
答案: 【要顺承父母意志,努力实现父母善良、合理的志向和愿望】
7、单选题:
下列哪一句是出自《礼记·曲礼》关于求学过程的礼仪要求。
()
选项: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D: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答案: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
8、单选题: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是儿童知书明理的人生第一步,这里的正衣冠出自()选项:
A:世说新语
B:弟子规
C:论语
D:孟子
答案: 【弟子规】
9、单选题:
当远距离遇到熟人朋友应采用()方式与对方打招呼。
选项:
A:拥抱
B:握手
C:鞠躬
D:点头
答案: 【点头】
10、单选题:
递接物品的最佳方式是()
选项:
A:双手
B:都不对
C:右手
D:左手
答案: 【右手】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春节的习俗()
选项:
A:除尘
B:贴年红
C:拜年
D:守岁
答案: 【除尘;
贴年红;
拜年;
守岁】
2、单选题:
春节有一种传统饮食,寓意生活甜蜜年年高,这种食品是什么()
选项:
B:饺子
C:年糕
D:春卷
答案: 【年糕】
3、单选题: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出现在()
选项:
A:西汉
B:东汉
C:宋代
D:唐代
答案: 【西汉】
4、判断题:
元宵节的饮食文化中,北方人喜欢吃汤圆,南方人喜欢吃元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单选题:
下面的传统节日中哪个也是节气()
选项:
A:重阳节
B:寒食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答案: 【清明节】
6、判断题:
清明节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中华民族的秋祭大节()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7、单选题: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与下面哪一位名人无关()
选项:
A:伍子胥
B:杜甫
C:屈原
答案: 【杜甫】
8、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端午节的习俗()
选项:
A:打午时水
B:吃粽子
C:避五毒
D:扒龙舟
E:插艾蒿
答案: 【打午时水;
吃粽子;
避五毒;
扒龙舟;
插艾蒿】
9、多选题: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主要是指()选项: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E:春节
答案: 【端午节;
中秋节;
清明节;
春节】
10、单选题:
重阳节象征性花卉是()
选项:
A:月季
B:桂花
C:海棠
D:菊花
答案: 【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