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乐
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而西方是DoReMiFaSolLaSi七音?

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而西方是DoReMiFaSolLaSi七音?古中国两次三分损益法,得五音。
古希腊是五次五度相生律,出七音。
根本原因是因为文化导致的同一个音律的理解不同,古中国和古希腊几乎同时提出了同一个音律,不过称呼不同,古中国叫三分损益法,古希腊叫五度相生律。
两个音律的本质是一样,基于2:3的比例完成音符度数确定。
但是古中国对于音律的运用是基于两次损益运算,得出五音。
而古希腊五度相生律是基于五次独立运算,得出了七音。
这是五声和七音的根本区别原因。
而后又因为西方文艺复兴时,十二平均律于七音完美契合,如此将七音巩固,作为一个基于科学的音律推广至全世界。
中国对于东方文化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依附于高山流水的意境式审美,使用的音乐律法是:三分损益法。
而三分损益法是三次的结果是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作为基本音,这五音对应于西方音律之中Do(宫)、Re(商)、Mi(角)、So(徵)、La(羽)。
五声音阶的度数更符合和谐音律,同时具有更为稳定的延音意境效果。
此外也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乐器普遍是高雅艺术,是贵族专属。
而老百姓接触到的乐器大多是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进行传播,无法形成迭代进步和系统性教育。
如此音乐受众较小,乐感氛围较低。
因为保存和音乐教育框架过少,直接导致了我们第一次提出十二平均律时,没有丝毫实质性的进步和乐器改善。
而西方十二平均律则是直接完成了所有乐器的推广和运用,并且主导了如今音乐理论。
西方文化的七音,最早是古希腊时期的五音相生律提出了七音,五音相生律本质上和古中国三分损益法一样,但是运用程度不同,五音相生律的迭代次数大于古中国的三分损益法。
随后直到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西方全面进入了十二平均律的时代,十二平均律本质上是对于三分损益法或者是五音相生律的一个根本提升,解决了数学上三分损益法除不尽的问题,同时根据人声耳朵对于听觉的一次波长改善,得出的基于人类听觉的自然音律。
导致七音推广的最大原因是西方十二平均律的流行。
宫商角徵羽

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羽[1]是中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
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的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名称中国五声音阶最早出处管子·地员篇名称出现年代春秋时期1相关起源[2]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相当于西乐的Do(宫)、Re(商)、Mi(角)、Sol(徵)、La(羽)(没有Fa与Xi),亦称为五音。
宫商角徵羽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那么,“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名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有多种说法了。
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有的研究者说:它们来源于古代氏族的图腾,这是“图腾说”;而在古代的音乐著作《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
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图腾说”或“君臣说”,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封建主义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的不同的音乐观念。
五音又称五声。
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音阶(宫商角徵(zhǐ)羽)

五声音阶(宫商角徵(zhǐ)羽) B 添加义项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 。
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zhǐ) 羽。
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五声音阶• 别名五音• 提出者《灵枢·邪客》• 提出时间春秋时期• 适用领域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应用学科音乐折叠编辑本段简介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sol、la、si",这就是七声音阶。
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个半音,就成了12音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使用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
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
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古代文化常识音律及民族乐器

•箫
•笛
吹管乐器:
• 在四千年前的夏禹时期,就有一种 用芦苇的管子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 叫做龠(yué)。人们吹起这种乐编 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龠(yué)。 人们吹起这种乐 器,伴歌伴舞,以 表示战胜洪水的喜悦。
唢呐
• 唢呐原是波斯(现伊朗)、 阿拉伯的乐器,唢呐两个字 就是波斯名surnā的音译。流 传在各地的唢呐有大有小, 有的粗犷、有的柔和,种类 很多。唢呐的音量很大,出 音高亢有力,适宜和锣鼓结 合,或与整个乐队抗衡,表 现热烈的气氛、雄伟的气魄 以及欢乐的场面等等,在乐 队中非常突出。
• 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 《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 《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 《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 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民 族 瑰 宝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广义乐器
打击乐器
八角鼓
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为满、汉、白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相 传由满族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材拼嵌而成,象征八旗的团结。鼓身扁小,鼓框 用红木制,单面蒙蟒皮或羊皮,每边框侧开窗处,装有一对铜制钹。演奏时, 一手持鼓,一手击鼓,并摇震小钹发声。现在主要用于曲艺表演伴奏,演唱者 边唱边击八角鼓。
•瑟
• 琵琶
• 箜篌
•筝
• 阮咸
• 胡琴
• 6、木 • 木是指木类乐器。最初有柷、敔、
拍板等,后来有木鱼、梆子等。
• 柷zhù
• 敔yǔ
• 拍板
• 7、匏
• 有一种葫芦叫匏瓜,古人用干老的 匏瓜制成乐器,就是匏类乐器。
• 匏类乐器包括笙和竽等簧片乐器。 笙是和声乐器而竽形状很像笙,比 笙大一点,管也比笙多,战国以前 在民间极为盛行。
宫商角徵羽,五音共谱曲

宫商角徵羽,五音共谱曲作者:李春丽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6期摘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每一次尝试解决问题,都是在定调、试音,在为学生量身定做,谱写独一无二的小曲儿。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乐的五个音阶,受到字音的启发,我不禁联想到班主任工作的五音——“公商角指语”。
受古音阶的启发,本文谈谈班主任工作的五点思考。
关键词:五音;班主任工作;思考若用一句诗来形容班主任工作,想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恰当不过了。
班主任工作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但因学生各有不同,问题也层出不穷。
就像坐旋转木马一样,我们总是周而复始地围着问题转,如果不懂规律、方法,势必会晕头转向,事倍功半。
因此,如何抓好班主任工作的方向盘,是我们的必修课。
我想,班主任工作何尝不是谱曲的过程呢?每一次尝试解决问题,都是在定调、试音,为学生量身定做,谱写独一无二的小曲儿。
所以,摸准班主任工作的“音阶”尤为重要,它为我们的工作定下了基调。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乐的五个音阶,受到字音的启发,我不禁联想到班主任工作的五音——“公商角指语”。
一、宫——成为公正之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公正,是强化师生关系的黏合剂,让学生喜欢老师,就从信赖开始;公正,也是建立班级秩序的砖石,能堆砌班级这个“屋身”,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上海教委曾对“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相比教学方法和水平,学生最看重的竟是老师偏心与否。
出现老师不公正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这种以偏概全的眼光易让我们陷入不公的泥沼中,左右了对学生的判断。
正如《荀子》有云:“公生明,偏生暗。
”所以我们要克服这种效应,并摘下有色眼镜,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仁爱之师。
因为,公正才是仁爱之师的“底片”,有了它,才会冲洗出老师包容学生不足、挖掘学生闪光点的相片。
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答案

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答案中国古代的音阶之争1【单选题】文献中记载,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角”对应的是()。
A、拉B、来C、哆D、咪我的答案:D2【单选题】()中的《乐记》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
A、《礼记》B、《国语》C、《尚书》D、《史记》我的答案:A3【单选题】虽然全世界各民族的乐器风格各异,但都遵循()。
A、十二声音阶B、七声音阶C、六声音阶D、八声音阶我的答案:B4【判断题】据记载,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乐器。
()我的答案:√5【判断题】据记载,尧舜时代中国已经有专门负责掌管音乐的官员。
()我的答案:√陶埙与编钟1【单选题】据记载,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有()根弦。
A、25根B、20根C、15根D、30根我的答案:A2【单选题】编钟中比较小、薄,属于高音,摆在架子最高层的是()。
A、甬钟B、铜钟C、镈钟D、钮钟我的答案:D3【单选题】文献中记载,河南殷墟出土的陶埙是()音。
A、十一个半B、七声C、四声D、十二个半我的答案:A4【判断题】据记载,甘肃火烧沟出土的三孔陶鱼是属于五声音阶。
()我的答案:×贾湖骨笛1【单选题】()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
A、殷墟陶陨B、箫C、笙D、贾湖骨笛我的答案:D2【单选题】据记载,贾湖骨笛在吹奏时需要倾斜()角。
A、45度B、30度C、15度D、60度我的答案:A3【单选题】据记载,出土的贾湖骨笛在同一侧面共钻有()个孔。
A、七B、六C、五D、八我的答案:A4【判断题】据记载,出土的贾湖骨笛上所有孔的误差都小于五个音分。
()我的答案:√中国古代的音阶特点1【单选题】()出版了《阿炳曲集》。
A、1979年B、1967年C、1954年D、1982年我的答案:C2【单选题】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的《东方红》是属于()民歌。
A、河南B、四川C、山西D、陕西我的答案:D3【判断题】据记载,《二泉映月》分低音部和高音部,相当于周易中的阴阳。
()我的答案:√4【判断题】据记载,笛子上孔跟孔之间的长度跟音高是无关的。
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乐

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乐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宫,商,角,徽,羽分别读什么

宫,商,角,徽,羽分别读什么
“宫,商,角,徽,羽分别读: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
是我国五声音调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
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中一般使用的五个基本音阶。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名称出现于《管子·地员篇》,起源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
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七声音节,而是这跟中国人的阴阳五行的宇宙观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宫商角徵羽”对应于“土金木水火”五行,同时对应于“东西南北中”方位。
这个规则也正是符合了中国文化所崇尚的万物化一,天地有合的精神境界。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吴梅先生认为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分属人口为喉、颚、舌、齿、唇。
这样从音阶的出声部位的不同阐释了五音从浊到清递升的音阶规律。
正是因为只以五个音阶为主,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显得沉稳典雅,缺乏跌宕起伏的戏剧性。
下面就来介绍下这五个基本音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对应的音乐(2012-04-18 10:51:58)转载▼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
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xx体系五行:xx、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xx、商、角、徵、xx五窍:鼻、目、耳、舌、口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
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
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
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
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
肝——五脏中的将军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
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
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
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
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
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
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
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
属脾的音阶: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
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
肺——五脏中的宰相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
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
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属肺的音阶: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
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阳春白雪》。
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
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
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
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
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
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
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
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
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附加:音乐处方xx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xx》、《xx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xx》;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xx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纷繁喧闹的都市,生活着我们这样一群为俗缠身的人。
每天随日出睁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惫,迷惑重重。
我们能在心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带吗?我们,能在寂静无人时心无牵挂地面对自己吗?音乐,可以让我们做到。
一曲洞箫声起,鸣咽缠绵;几处古筝弦响,芳华绝世。
万籁俱寂,只余乐音,让我们为之沉醉,为之起舞,为之焕然一新。
音乐仿佛迎合了我们身体内某种磁场的共振,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触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细小纤维。
音乐和人体的神秘响应,来自于两者之间节奏的共鸣。
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揩,生理共振就产生了。
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感。
在《同一首歌》的演唱会上,听众们狂热地挥舞荧光棒,便是音乐带来的兴奋迷醉的效应;我们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听着母亲嘴里哼着摇篮曲安然入睡,便是音乐的安神静心的作用。
音乐是生活赐予人类的特种维生素,一张完美的解压处方上一定会有它。
这张处方的第一行应该写下它的原则:选择一种与你当时心境比较契合的音乐,然后慢慢改变音乐风格,使之与你想要达到的心境相吻合。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遭到打击的中年男子,不妨听一听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刘德华抑郁的呐喊中,你能找到类似的心境,从歌声中得到共鸣,让自己彻底放松。
然后你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平静的曲子,可以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可以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也可以是各轻音乐。
最后再慢慢过渡到你喜欢的轻松欢快的曲子上去,这样你的心情会慢慢地由压抑沉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这张处方的病症一栏,得由你自己填。
是睡眠有问题,还是精神不振作?症状很多,但都有对应的音乐疗法。
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这里有一份简单的对你胃口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各种音响的复制。
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响。
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
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祥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
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岸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心堵。
在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
人类是何其不幸,天灾人祸遍布世界,世俗烦恼时刻发生;人类又是何其有幸,享受天然的音乐,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种宝藏之中。
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瓶复合维生素,时不时拿一颗出来咀嚼一番吧世界上的每个人,提到养生的话题,就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要讲的养生话题,就是和《黄帝内经》有关,和五行、音乐、颜色有关。
音乐、颜色是有效应的在人类的世界不能没有声音,在声音的世界,不能没有音乐。
音乐是乐器所发出的振动,通过空气传导到我们的身体和听觉器官的。
音乐对植物和动物,主要是声波的物理效应在发挥作用。
日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在三块相同的土地上,用相同的肥料和水分养西红柿,一块地放迪斯科的音乐,一块地放古典民间音乐,一块地不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