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区别
重磅:高中各科新教材介绍来了!新旧教材对比,一文让你看懂!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3、新版必修删减了旧版必修3的内容,这是比较大的调整。另外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版更重视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和实践。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地理
新版教材地理必修共2本,分别是必修第一、二册,如下图:
新版地理教材包括两本必修、三本选修性必修。
从目录上来看内容上还是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减。新版将自然灾害单独作为一章内容来讲解,看来这可能是将来的一个重点。调整比较大的是旧版必修3的内容删减较多。总的来说,必修内容的量还是减少了,所以难度也会相应降低。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新旧教材对比:1、新版必修1和旧版必修1内容上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个别知识点的学习顺序上有所调整,另外个别知识点的介绍讲解也有适当的增减(比如旧版第6章最后一节细胞的癌变删除),总得来说新版调整之后对于学习来说更科学合理。
2、新版必修2和旧版必修2内容上也基本一致,主要变化在于旧版的第6、7章,第6章删减比较多,第7章调整比较大。
2023高考地理新教材有什么新变化_如何应对

2023高考地理新教材有什么新变化_如何应对2023年地理新教材增加了提升民族骄傲感的内容,如水循环情境设计,引用了我国古人对水循环思考的描述等。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2023高考地理新教材有什么新变化_如何应对,期望对大家有所挂念。
地理新教材有哪些新变化内容变化1.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旧教材设置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新教材设置了2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
新教材中,必修地理1的主题由自然地理基础改为地理科学常识,选择性必修3是新增加的主题——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据介绍,即使是沿用旧教材模块主题,也按地理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了重新构建。
2.新教材突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便利教学,降低了难度。
一些地理基本概念,通过既通俗又符合其基本内容的方式表述。
同时,新教材把握了活动题难度,削减“活动”设计的问题数。
3.新教材增加了提升民族骄傲感的内容,如水循环情境设计,引用了我国古人对水循环思考的描述等。
同时还增加了反映我国科技、经济等领域的进展成就方面的内容。
4.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特征,新教材选取了较多的、不同类型的图像,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阅读性。
如何应对地理新教材的变化1.老师在教学中乐观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导引促进学生与情境互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对教材内容的知识规律线索的梳理,将知识规律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
此外,教师要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借助一些情境材料或鼓舞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指导学生在学习地理新教材时,要留意联系日常生活,并用所把握的地理原理来解释日常现象。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习爱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加联系实际发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图表和问题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留意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学会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运用,进行变式练习。
高中地理新旧对比分析表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一览表
教学建议:
1、复习班学生须重新学习必修三、选修五、选修六三册教材。
(约六周时间)
2、新老教材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呈现寓于案例、活动、读图思考等形式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也突显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3、新课改的理念是对教材知识削枝强干,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维和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教师要对知识的讲授不能采取“给予”“填鸭”,而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予以总结。
4、新老教材的知识存在冲突时,要以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为准,该补则补,该删则删。
5、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内容采取复习的方式讲授,并结合我国的主要灾害分析原因
6、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内容的讲授采取复习的方式讲授,并结合世界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关于高一地理新旧教材的对比思考-模板

关于高一地理新旧教材的对比思考关于高一地理新旧教材的对比思考如东高级中学我校于20XX年秋季新学期在高一年级就启用了地理新教材。
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更对新教材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由此引起中学地理教育理念的变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对比和思考。
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具有时代性21世纪是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新世纪,人类需要借助高新科技手段,来遥望太空、开发资源、探测地球、改善环境;21世纪,现代通讯系统将非常完善,人们在家中通过电视、、电子邮件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交流;21世纪,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将不断出现,会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会更加频繁。
因而,一方面,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人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而地理知识更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知识组成部分,它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所有这些,要校教育责无旁贷地担任起培养青少年地理素质的重担。
过去的基础教育侧重于知识的教育,故旧教材过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教材内容就难免”繁、难、偏、旧”;知识体系性强但远离实际,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而新教材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技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先导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按照人地关系,教材通过3个必修模块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
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商业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
而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它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四川高考高中地理新老教材的对比

四川高考高中地理新老教材的对比郫县一中 王桂玉前言:2012年四川高考是老教材也就是大纲版的高考的最后一年,2013年将是新教材也就是课标本的高考了。
二者有何区别呢?由于地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虽有发展,由于我们用的教材一直是人教版,可以说新教材是在老教材的基础上的改进与完善吧,考纲提法有点变化,但新教材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必修教材本质变化不大,而且老教材的有些知识由于新课标的人性要求,反而大大删掉了与学生终生无用的知识与能力模块或分散在选修教材中,有些大纲版的知识模块就考得很少了,比如新课标选修文科生只考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模块,而海洋、城市、文化、旅游等选修模块由于四川没有作为文科生的必选模块,所以高考必然考得很少,而且考纲(四川新课标的考纲没有出来,但纵观这几年各地的新课标考纲)明确规定:每个选修模块只靠10分!而且难度不大,远不如老教材的难度。
可以说,新教材从知识上、能力上为师生降了一定的难度。
且具有一定的老教材地理学科的系统性学习方法反而可以弥补新教材的系统性的不足。
所以,具有了老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一定的能力再来学习新教材的知识,在短时间内,效果会更加明显的。
以下是具体的比较,让它们来说明新老教材的对比吧,新教材删了什么?改了什么?增了什么?心中有数,何惧新教材的高考呢?一、大纲和课标必修内容的基本对比基本对比按课标顺序进行,大纲的顺序则相应进行调整。
课标的“标准”大致对应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和“知识要求”。
课标中的“活动建议”大致对应大纲中“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见表1—10和对应的附表1—10。
表的说明:表中最后一列“标准删改增情况及类型”中,各栏句首编号与附表中的编号相对应,含义为:短线前为表号,短线后为删改增项目在该表中的顺序号。
“删”后阿拉伯数字1表示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项目,2表示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要求”项目。
附表的说明:附表第一列“编号”中,括号外数字为总序号,括号内数字为对应表中最后一列各栏句首编号。
地理新老教材对比

地理新老教材对比
新旧地理教材的主要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内容选择:新教材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突显地理实践力。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自然地理部分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增加。
内容组织:新教材彰显学科逻辑,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
例如,新教材通过"补充必要知识内容",“增加知识标题”,“融合相关知识”,"按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安排知识点的先后顺序"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教材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内容呈现:新教材的呈现形式多元化,趋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新教材更加注重"图文结合",充分展示了"图文并重"的特点。
作业系统:新教材的"作业系统"的改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更有助于辅助教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老教材比较研究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老教材比较研究张明礼一、框架结构变化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除第一节主要内容由人口的数量变化转变成人口分布外,整体框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章节题目发生变化,具体情况详见表1。
[ 老教材新教材章标题人口的变化人口节标题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分布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表1 新、老教材单元结构框架对比]由表1可知,虽该单元的章节题目发生变化——由“人口的变化”到“人口”,“人口的数量变化”到“人口分布”,“人口的空间变化”到“人口迁移”,“人口的合理容量”到“人口容量”,但字数上仍保持统一,十分美观;同时,由之前较偏向动态的“变化”到现在更偏向于静态;由之前较为生动的文字变成更精炼、更严谨、学术性更强、与教材内容更贴切的题目。
除此之外,节标题下的小标题也发生改变,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本章小标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二小节中,将第一小标题从“人口的迁移”改为“什么是人口迁移”,从陈述句变为疑问句,更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新增“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这一标题,虽其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知识点老教材中均包含,但更能突显地理的时空变化与时空特性;第三小节中,除了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外,还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单独列做一个小标题,以突显其重要性。
最后,在小标题后还有四级标题,例如,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后紧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這两个四级标题,主要为小标题提供思考方向,使得章节整体架构逻辑更清晰、更明确。
二、具体内容变化新、老教材具体内容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有取舍,教学重心有偏移,内容表述更科学,图表应用更丰富,案例、活动和思考题情境性更强并新增课前导入、自学窗和本章要点六个方面。
1.知识内容有取舍本章知识内容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节——由人口的数量变化转变成人口分布。
旧教材中很多与人口数量变化的知识点被剔除,只剩下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等相关知识,并在新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什么是人口迁移”小标题下以补充形式出现;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这一知识内容被完全删除。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及思考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及思考标签:高中;地理教学;教材内容;变化;思考一、地理新旧教材中关于“地球上的水”内容的变化1.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1)新教材用“章”取代了旧教材的“单元”,这使得教材内容的条理性更强。
(2)旧教材必修一中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是在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第3、4、5节,新教材“地球上的水”则自成一章,是继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张“地球上的大气”后的第三章。
(3)新旧教材正文和非正文所占比例不同。
旧教材正文所占比例较大,新教材非正文所占比例较大。
例如,“海水运动”一节,新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比例是1:4,旧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所占比例是4:1。
新教材正文部分用“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编写,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提供了便利。
2.教材内容的变化(1)旧教材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在第三单元,分别是:第三节“海水的温度与盐度”、第四节“海水运动”、第五节“陆地水与水循环”。
新教材这部分内容自成一章,一共三节,外加一个“问题研究”,即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为“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2)旧教材中有而在新教材中删除的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陆地水体类型。
在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旧教材中关于厄尔尼诺的知识只是文字性的表述,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拉尼娜现象的表述,还辅之以图,更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3)新旧教材的图表有变化,主要表现在:旧教材有17幅图,一幅表;新教材有18幅图,因教材内容的变动新加了15幅,删除了旧教材的14幅,保留3幅,即“水圈的构成”(旧教材中图题为“陆地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水循环示意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对旧教材的“洋流模式图”做了补充,因“活动”栏目的需要添加了全球风带,合并为“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新教材的图大多都分布在非正文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区
别
高中地理选修1教材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在内容和设计上有着一些区别。
下面我们将介绍新旧版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 内容更新
新版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来说,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版教材可能会增加一些最新的地理概念和知识,反映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2. 结构调整
新版教材可能对章节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组织,使其更加合理和紧密联系。
也许会调整章节顺序,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此外,新版教材还可能增加了一些研究提示、复要点和案例分析等辅助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图表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版教材可能采用了更加现代化和直观的图表形式来辅助教学。
可能会有更多的彩色图片、地图和表格等,以便更好地展示地理数据和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加深印象。
4. 执行标准调整
新版教材有可能根据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要求进行了一些执行标准的调整,以确保教材内容的质量和研究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具体了解教材的情况下,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新旧版教材的区别,并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的教材。
因此,在进行教学或研究时,请以具体的教材版本为准。
总结起来,高中地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在内容更新、结构调整、图表更新和执行标准调整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并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