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子与细胞》生物催化剂——酶的特性PPT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6、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 例如: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滴入的催化剂的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例如:产生气泡的量、卫生香燃烧的情况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 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 量。例如: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两支试管 所处的环境温度要一致)。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
• 二、酶的特点
(二)酶的催化具有专一 性
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者 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原理:双缩脲试剂跟蛋白质反应会产生紫色络合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组别Βιβλιοθήκη 待测液检验试 剂预期现象
结论
实 验1
唾液
双缩脲 试剂
出现紫色
__________
(三)酶的作用
——催化作用
酶如何发挥催化作用?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酶(第1课时)

来源
生理功能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 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该酶是蛋白质?
证明酶是蛋白质 组别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待测酶液+ 双缩脲试剂 已知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结果
是否出 现紫色 出现 紫色
对照组
【微点拨】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依据
(1)酶可被蛋白酶水解,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2)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锁和钥匙”模型:“Lock-key”model
反应物 发生化学变化,本身 1.酶的特点:酶具有促使_______ _____却不发
生化学变化的特点。
2.酶的作用过程:
(1)作用过程: 酶+_____ 底物 (2)举例: 酶-底物复合物
产物。 酶+_____
强弱 。 3.酶活性:表示酶作用的_____
4.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的催化活性极高。 (1)_______ 相似底物 的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_____ 底物 或少数几种_________
反应。
催化原理:酶通过形成中间产物“酶-底物
复合物”,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警示钟】
降低活化能≠降低反应平衡点:酶只是使反应达
到平衡点的时间缩短,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思考:
1.酶的催化效率是如此的高效,那么酶是不是 就是万能的了?就一种酶是不是就可以催化所 有的化学反应了呢? 2.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 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问题5
怎样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1)实验思路: 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化学反应 (或用不同酶催化同一化学反应)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酶的概念与特性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而自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永久性改变。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控性。
高效性体现在酶能够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如常温、常压、中性pH值)催化反应,且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快上百万倍。
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三维结构决定的。
可调控性意味着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底物浓度、pH值、温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酶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合成酶和异构酶。
酶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酶学委员会(IUBMB)的规定,以“EC”为前缀,后跟四位数字,数字的前两位表示酶的大类,后两位表示酶在该大类中的次序。
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分为四级:一级结构是酶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元素的空间排列;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集合。
酶的活性位点通常位于其三维结构的凹陷区域,底物分子与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进行催化反应。
酶的催化机理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包括底物定向、转化状态稳定和能量传递。
酶通过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使底物分子的正确取向和定位,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在转化状态稳定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被稳定,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能量传递则涉及到辅酶或辅基的参与,它们可以暂时存储或转移能量,协助酶完成催化过程。
酶的调控酶的活性调控是细胞精细调节代谢过程的重要方式。
酶的调控方式包括:1.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控制酶蛋白的合成量来调节酶的活性。
2.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改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
3.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4. 反馈抑制: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抑制途径开始时的关键酶,防止过量合成。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1 、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的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在机体内行使催化功能的生物催化剂。
目前已发现的酶约有万余种,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常见的酶及功能概括如表1所示。
2、酶的化学本质一般认为,自然界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仅有少数为RNA。
蛋白类的酶可分为单纯酶(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和全酶(含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图1)两种。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大多数核酶具有剪切RNA的功能。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历程,科学家已证实自然发生的14种核酶(表2)。
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核酶主要有催化真核细胞核mRNA前体剪接的剪接体和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糖体。
3、酶作用的机制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生化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目前该机制一般用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其核心是酶在催化过程中首先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分解成酶和产物,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变。
4、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的反应相比,酶促反应的速率一般要高1010~1012倍,甚至更高(表3)。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酶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严格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使其发生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酶的催化活性依赖其空间结构的完整,一旦变性则会失去催化能力。
高温、高压、极端pH和重金属盐等都容易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故酶促反应要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如常温、常压等。
核酶在发挥作用时与上述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特征,也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对温度、pH敏感等。
5、关于酶专一性的假说酶作用的专一性源于酶在催化时存在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又称活性部位,是指酶分子中能直接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图2)。
5.1“锁钥”学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课后习题中展示了酶作用专一性的“锁钥”学说。
其主要观点是底物的结构(形状、大小、电荷的分布等)必须与酶活性中心的构象非常吻合才能结合"。
高中生物溶菌酶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溶菌酶知识点总结大全溶菌酶是一种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酶类,它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其在生物防御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溶菌酶的结构、功能、分类、生物学意义以及在工业和医学上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溶菌酶的结构溶菌酶是一种基本不受糖基化影响的酶,其结构主要由氨基酸序列决定。
人类溶菌酶由1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一个明显的β-折叠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溶菌酶能够紧密地结合到细菌细胞壁的多糖上,从而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完整性。
二、溶菌酶的功能溶菌酶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防御机制,对抗外来细菌的侵袭。
它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胞壁破裂,细菌最终溶解死亡。
这种抗菌作用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皮肤和黏膜表面,溶菌酶能够帮助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三、溶菌酶的分类根据溶菌酶的来源和特性,可以将溶菌酶分为几类:1. 鸡蛋溶菌酶:从鸡蛋清中提取,是最常用的溶菌酶之一。
2. 人类溶菌酶:存在于人的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对维护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3. 植物溶菌酶:在某些植物中也发现有溶菌酶的存在,如菠萝和木瓜。
4. 微生物溶菌酶: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用于对抗其他微生物。
四、生物学意义溶菌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它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生物体抵御细菌感染。
其次,溶菌酶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因为它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
此外,溶菌酶的存在也能够帮助生物体清除死亡的细胞和细胞碎片,维持组织的健康状态。
五、工业和医学应用溶菌酶在工业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上,溶菌酶可用于食品保鲜,防止食品变质和延长保质期。
在医学上,溶菌酶可用于治疗某些细菌感染,尤其是在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面前,溶菌酶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此外,溶菌酶也被用于化妆品和清洁产品中,利用其抗菌特性来保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性。
六、溶菌酶的提取和纯化溶菌酶的提取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常见于生物体内,具有高效、特异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下面是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1. 酶的性质:
- 酶分子激活能较低,催化反应速度快。
- 酶可以选择性地促进某种底物的反应,也可以受到抑制剂的影响。
- 酶催化的反应通常是可逆的。
在反应达到一定平衡时,产物和底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2. 酶的分类:
- 按照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脱羧酶等。
- 按照反应底物:蛋白酶、脂肪酶、糖苷酶等。
- 按照反应条件:酸性酶、碱性酶等。
3. 酶的影响因素:
- pH值:不同的酶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酶活性在特定pH值区间内最高。
- 温度: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最高,但超过一定温度会导致酶失活。
- 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高于一定值时,反应速率不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酶的催化位点已全部占满。
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 帮助生物体进行代谢活动,例如消化食物、合成有机物质。
- 调节代谢反应的速率,维持代谢平衡。
- 参与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例如生物体内的酶可低温杀菌。
5. 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 酶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制浆造纸等领域。
- 酶制剂也可用于环境保护,例如处理废水、垃圾等。
高考酶的知识点

高考酶的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了解和熟悉酶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还能为高考顺利过关提供帮助。
下面将介绍高考中常见的酶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酶的定义和特点酶是生物体内能加速化学反应的特殊蛋白质分子,它能够降低活化能,使生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迅速进行。
酶是高效的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能够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同时不参与反应本身,能够反复使用。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酶的分类1. 按催化反应的类型分类:酶可分为水解酶、合成酶、氧化还原酶等,根据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来划分。
2. 按底物种类分类:酶可分为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根据它们所催化的底物种类来划分。
3. 按反应位置分类:酶可分为胞内酶、胞外酶、溶菌酶等,根据酶所处的位置来分类。
三、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酶的活性中心,包括接触过渡态、提供或吸收质子、调整受体构象等。
常见的酶的催化机理有酸碱催化、金属离子的参与、共价催化和亲和力等。
四、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促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参与各种代谢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调节物质合成和降解,维持生理平衡。
2. 助推消化:消化酶参与胃肠道中的食物消化,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在食物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增强免疫力:抗菌酶如溶菌酶和抗生素酶等能够破坏外来微生物的细胞壁,起到保护机体的免疫作用。
4. 调节代谢途径:酶通过催化反应的速率来调节代谢途径,如糖原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等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调节。
五、高考中的相关考点在高考中,酶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常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酶的特点和作用:考生需要了解酶的定义、特点和催化作用,并能够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2. 酶的分类和命名: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酶的分类和命名原则,如蛋白酶、脂酶等。
3. 酶的作用机理:考生需要理解酶的催化机理,包括酸碱催化、金属离子的参与等。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2课时酶的特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微点发掘】 1 . 阅 读 教 材 第 84 页 , 说 出 酶 制 剂 适 于 在 低 温 (0 ~ 4 ℃) 下 保 存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 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1.阐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
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 作用条件较温和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通过相关的实验和探究,尝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 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2)设计方案ຫໍສະໝຸດ 项目 材料实验组对照组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溶液
新知探究(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深化】
[问题驱动] 1.验证酶的高效性 在比较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FeCl3对过氧化氢的 催化效率实验中(如图),试管甲产生的气泡比试管乙多, 说明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2.验证酶的专一性 (1)实验验证: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 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
操作步骤 可溶性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1.各种水解酶
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
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
属于氧化还原酶。
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
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
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
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
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16.DNA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它在脱氧核糖核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核糖上3’-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之间形成的二酯键,其降解产物为5’-脱氧核苷酸。
要得到上述某种酶,我们可以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活细胞中提取,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获得大量的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