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申报书填写参考范本(科技发明制作B类)

合集下载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PolyU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PolyU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序号:编码: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学校全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高校直送作品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9.寄送地址:南开大学团委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挑战杯”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参考模板)

“挑战杯”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参考模板)

序号:编码:模板,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第xx届“挑战杯”xx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天然气泄露云台探测器(例子)学院名称: zz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A 类□科技发明制作 B 类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工作者)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天然气化学性质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且沸点低和气体相对密度比空气小。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等有机化合物构成。

因此,对天然气泄漏检测根据原理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对甲烷气体检测。

第二类对天然气管道检测。

目前,国内外检测甲烷的方法主要有光纤吸收法、光干涉法。

天然气管道检测方法主要有声波检测方法等、管内智能检测方法等等。

1.光干涉法光干涉法传感器是根据等厚涉法的测量原理制备而成。

1930年,当时的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检测仪器,其中的原理是光通过气体介质的折射率改变和气体密度紧密相连,空气室和甲烷室都充满等量新鲜空气产生不同条纹,根据这个标准,一旦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事故,空气中的甲烷含量上升,空气密度的改变进而影响折射率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条纹发生变化,这一切可以通过目镜发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检测仪器通过传感器传入道信号处理模块,可以实现目标,取代较落后的检测方式。

该检测方法优势主要包括使用寿命长,检测精度高,缺点主要操作复杂,适用面较窄,根据现场环境容易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

2.光纤吸收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光纤吸收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较为落后。

在这些检测方法中,光纤吸收法甲烷检测仪是应用最多、也是最普遍的检测仪器。

这个仪器的利用Beer-Lambert原理对甲烷进行精确的检测。

1979年,同本的H.Inaba等提出用长距离光纤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光纤系统,对甲烷进行在线检测,可检测到的甲烷体积分数下限为甲烷爆炸下限的25%。

挑战杯申报书参考范例

挑战杯申报书参考范例

序号:编码: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基于zigbee的家居水电气安防监控系统学校全称:华东交通大学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追梦者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B类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左右)。

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挑战杯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 .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 .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 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4 .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通信设备及站点资源的智能可视化显示系统( B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作品分类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 .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 .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作品设计目的:近年来,随着目前现代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严重问题。

目前通信资源配置,只是简作品设计、发明单地根据当地通信需求对设备站点资源进行分配,既没有长的目的和基本思远计划,也造成了通信资源的浪费。

在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调查和研究后发现原因在于通信领域的设备和站点资源数术指标据都只是存在于表格和纸张上的文字数据,使得无法直观的查看通信领域的资源配置,就无法全局的发现并解决问题、优化配置。

针对这一事实,本项目通过对通信领域的设备和站点资源数据的整理,使用地图、Raphael.js和SVG矢量图等工具,结合深度遍历等思想,自主开发地理信息展示、智能网络架构绘制和智能物理拓扑图功能,完成了对通信领域的设备站点资源抽象、无序的数据到具体的、形象的可视数据的图形化转换。

将通信领域的网络资源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来。

同时,也将通信领域资源配置的疏密和是否合理展现在图上,使得通信领域对现有资源配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直观的印象。

便于其对自身资源的进行管理和维护,及对以后的通信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有一个长远规划,能够更合理的利用和维护通信资源,优化了资源利用,节约了社会资源,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挑战杯申请书范本

挑战杯申请书范本

挑战杯申请书范本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我是来自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XXX。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2024年度的“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并向各位评委老师提交我的申请书。

在此,我将通过以下几点来介绍我的项目创意、项目背景、市场需求以及创新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创意和背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正迅速发展,并深入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在尽管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但在国内某些特殊行业领域中,如传统制造业、农业等,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与应用却相对较少。

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参赛的机会,提出并实施我所设计的项目,使传统产业领域的生产工艺、能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能够更好地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智能化生产带来的效益。

然而,当前传统制造业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痛点和难题,如生产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成本高昂等。

而且,传统制造业中的生产过程往往复杂且难以自动化,不同环节中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等,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障碍。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随着绿色经济的兴起,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本项目将进一步探索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意义本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非常具有挑战性。

本项目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智能的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和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本项目将结合绿色生产理念,为传统制造业打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PolyU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PolyU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序号:编码: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学校全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高校直送作品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9.寄送地址:南开大学团委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挑战杯申请书

挑战杯申请书

挑战杯申请书篇一:挑战杯—申报书范本序号:编码: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立项申报书作品名称:“爱”还是“碍”:关于高中生陪读现象的调查研究学院全称:文法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溯源号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个人项目,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合作者不能超过2人;集体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研究生学院作品单独申报,即其它学院申报作品不能含有研究生,但研究生学院申报作品可以含有本科生。

3.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填写B2表,c表由校评审委员会填写。

4.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序号、编码由组委会填写。

5.需上交材料:申报项目汇总表一份(以学院为单位统一上交)、a1、a2表一份(为实现匿名评审请单独装订)、立项申报书一份,电子版、纸质版由各学院协调机构于10月16日前统一报送。

6.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立项工作办公室(团委)咨询。

联系人:林丹联系电话:25496012说明: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按学历高低排列;B2.申报作品情况篇二:挑战杯申请书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一种新型耐高温共聚聚酰亚胺纤维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向红兵邢俨鹏朱礼梁胡婷婷王亓超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篇三:挑战杯申报书序号:20编码:20XX20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对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初探———以广州大学生为例学校全称:广东警官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冼俊秀、刘宇杰、杨凯隆、成文武、陈徽徽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样本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样本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样本附件2 报书样本)(作品申序号: ____________编码:___________“挑战杯”湖南省直高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査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竞赛组委会制年月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表格各项内容不得为空。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情况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査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l、B2或B3表(作品类别必须细化到最末一级类别标题)。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査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査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 5X22cm)o6.参赛作品(一式四份)须由各高校按要求于2015年4月15日前统一寄送至湖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湖南科技大学团委)。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l・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2.Bl ・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 1. 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2. 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3・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杯”申报书填写参考范本(科技发明制作B类)改进型高效率温差电空调项目名称:改进型高效率温差电空调来源:第十一届“挑战杯”参赛作品小类:机械与控制大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简介:本作品使用半导体制冷芯片作为空调的核心组件,因此在反应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压缩机空调。

并且整机完全不包含制冷剂,安全环保,能耗低。

正常使用情况下,只需要压缩机空调50%以下的电力消耗即可达到相同的制冷效果。

本机在全马力输出时,噪声等级≤10dB。

其噪声人耳无法察觉真正实现了空调机的无噪声运转。

本设计首次将液体回路结构用于温差电空调,彻底解决了以往温差电空调不便于安装、破坏房屋整体装修结构的缺点,使得本设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的空调机设备。

详细介绍:本设计利用温差电技术代替了现家用空调的利用压缩机产热传输的过程。

本设计中温差电材料通电,使两侧温度上升或降低,经热量传导至容器内比热容很小的液体导热剂,再经导热液体的流动经热量传送到散热片出已达到对室内进行制热或制冷的过程。

由于直接将温差片产生的热量经均匀涂在温差片上的导热硅胶传导到容器中的液体内,再经液体直接传到散热片上即完成了冷热交换。

过程中热量传导充分,循环回路短,可将制冷或加热的效率大大提高且耗能少,同比将会节约60%的能耗。

并且过程中没有压缩机或较大规模的叶轮扇工作,噪音量也将大大减少。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再加上空调价格持续下跌,在大中城市里,原来在人们心目中属于奢侈品的空调也逐步走入了普通百姓家庭,成了家居必备用品。

如果使用我们的产品,家用空调一项的耗电指标就可以降低200亿千瓦时以上,直接降低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而大大缓解我国的电力资源紧缺。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发明目的:基于目前市场上采用压缩机制冷的空调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噪音大、成本高等缺点,我们设计了这款高效率的温差电空调,用以弥补现有空调在能耗、制冷制热效率,噪音、成本等方面的缺陷。

基本思路:现有家用空调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缺点,其根源就在于现有主流空调制冷方式为压缩机循环制冷。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能量消耗非常大。

通常情况下占到总能耗的25%~50%。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家用空调的这些问题,只有两种方法可供选用。

一种是改进现有压缩机技术,但是现有压缩机技术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很难出现大的技术革新。

第二种就是寻找一种替代品代替压缩机的功能。

我们小组就是沿用第二种思路,利用半导体芯片的帕尔贴效应为空调提供冷热交换,取代压缩机。

创新点:环保本作品由于使用半导体制冷芯片作为空调的核心组件,因此在反应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压缩机空调。

并且整机完全不包含制冷剂,安全环保。

能耗低正常使用情况下,只需要压缩机空调50%以下的电力消耗即可达到相同的制冷效果。

无噪声本机在全马力输出时,噪声等级≤10dB。

其噪声人耳无法察觉,真正实现了空调机的无噪声运转。

实用性强本设计首次将液体回路结构用于温差电空调,彻底解决了以往温差电空调不便于安装、破坏房屋整体装修结构的缺点,使得本设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的空调机设备。

技术关键:(1)利用环氧树脂将芯片和部分导热管以及导热硅胶进行包覆,使其绝热绝缘密封;(2)该工作芯片的冷热温差不能过高,否则会降低其效率(保证△T应小于15K);(3)通过变压器对芯片两端的电压加以限制,提高效率(U为2.5伏时,致冷效率r达到4~5);(4)使用大面积散热板,用于降低散热器与周围环境温差;(5)用于与外界传导热量的液体选用比热容小的常温稳定无害液体。

主要技术指标(1)锗硅半导体温差电芯片堆,优值系数z≥3;(2)选用导热良好的导热硅胶对温度进行传导,导热系数为0.90;(3)整个管路循环系统与外界完全隔绝,热损比≤1%科学性、先进性现有家用空调绝大部分采用压缩机制冷,其功耗大,噪声大,效率低,且作为其制冷剂的氟利昂为有害物质,散入大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破坏。

如果使用氟利昂的替代品,如R22等,会使得生产及维护成本大幅上升。

本设计利用温差电技术代替了现家用空调的利用压缩机产热传输的过程。

本设计中温差电材料通电,使两侧温度上升或降低,热量传导至容器内比热容很小的液体导热剂,再经导热液体的流动将热量传送到散热片导出,以达到对室内空气进行冷热调节的目的。

使用温差电组件制冷的空调,首先摆脱了对制冷剂的依靠,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有害物质对大气的破坏,其次,使用无毒无害的液体导热剂进行热量的传导,增强了空调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整个装机的重量,减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节省了许多空间。

没有压缩机的工作环境,使得本空调的工作噪音大幅下降,同时在保持原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80%的能耗,大大提高空调的能效,也就意味着没有损失冷热转换效率。

目前为数不多的对温差电空调研究,如专利号为200520123945.9的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不能用于空调的产业化研发。

上述专利设计的空调设备采用温差电技术,在每一个热传导单元上集成有四片温差片,共10组,将流动的气体加热或制冷,经过风机将热量传输出去,风机有纵横共14个叶轮扇组成。

此过程中将空气加热为冷风或热风的时间较长,且空气经叶轮扇吹动大规模流动,使得热量损耗率较大,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且带动40个温差片及14个叶轮扇所用的功耗较大,叶轮扇在快速转动中会产生大的噪音。

本作品在设计中采用不到20个温差片单排或多排并列,直接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系数良好的液体中,由两个微型泵带动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流至散热片中进行热量交换,冷却或升温的液体继续回流到原容器中继续加热或制冷,此过程中导热剂充满容器管道及散热片的微型管中。

由于直接将温差片产生的热量经均匀涂在温差片上的导热硅脂传导到容器中的液体内,再经液体直接传到散热片上即完成了冷热交换,过程中热量传导充分,循环回路短,可将制冷或加热的效率大大提高且耗能少,同比将会节约60%的能耗。

且过程中没有压缩机或较大规模的叶轮扇工作,噪音量也将大大减少。

最重要的一点是本设计不再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加热的中间媒介产热或制冷,而是借助温差片的加热制冷,以及无害的液体导热剂来导热,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且能耗低。

本设计兼具了压缩机式空调和已有的温差电空调的双重优点,基本达到了绿色环保节能空调的要求。

参考文献[1]陈传涓,王如竹,夏再忠,胡金强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硅胶混合吸附剂导热系数。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29(5):1-4 [2]关于印发《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8.06.25,实施日期:2008.07.01,建科[2008]1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07月02日[3]韩宝琦,李树林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4]亢雅君,殷立新热固性树脂[M]。

1995,10(2):1-5[5]梁海波陶瓷工程。

1998,32(2):18-20 [6]沈晋明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控制依据与实施[J],洁净与空调技术,Contamination Control & Air-Conditioning Technology。

2006年02期[7]田健,朱瑞琪,冯金科风冷变频制冷系统运行能耗分析与实验[J],家电科技。

2006年3期:1-2 [8]王铁民,王泽深,林磊,张建中.《对温差电空调系统效率的探讨》[9]王铁民,马洪奎,陈学军,张昕琰,葛晓丽一种高功率温差电空调器[P]。

中国专利: 200520123945.9,2006.12.13 [10]徐德胜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l992,7.P41 [11]朱国辉录音演播间的设计与实施[J]。

音响技术,2007年01期[12]张翊中高粘度范围的标准粘度液—甲基硅油。

上海大学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学院,上海计量测试2006,33(5): 22-24 [13]英C•W•伊文思.胶管工艺学.1983.04第1版[14]G. A. Slack,in CRC Handbook of Thermoelectrics,D. M. Rowe, Ed. (CRC Press, Boca Raton, FL, 1995), P407. [15]G.S. Nolas. J. Sharp, H. J. Goldsmid,Thermoelectrics: BasicPrinciples and New Materials Development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01) [16]I-YuHuanga,Jr-Ching Linb,Kun-Dian Shea,Ming-Chan Lia, Jiann-Heng Chenc and Jin-Shun Kuob.Development of low-cost micro-thermoelectric coolers utilizing MEMS technology. ElsevierB.V.2008.07 [17]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rmoelectricity. Blatt. Science 27 October 1967: 524[18]Rematch, The National Semiconductor Roadmap (Sematech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yAssociation, Austin, TX, 1994). [19]Thermoelectricity at Very Low Temperatures. MacDonald.Science 10 April 1959: 943-949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2009年4月,华东理工大学第八届“奋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9年6月,第十一届上海市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品所处阶段中试阶段技术转让方式作品可展示的形式实物、产品、图纸、磁盘、图片、现场演示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技术特点和优势:本设计打破了传统空调使用压缩机制冷的常规做法,在现有温差电芯片制冷效率达到4~5的基础之上,利用温差电芯片替代传统压缩机制冷系统。

不使用任何制冷剂,不污染大气,能耗降低50%以上,制冷反应速度提高80%,噪音≤10dB,体积减少30%,重量降低70%。

技术及实用性均完全高于传统的压缩机制冷空调。

适应范围:由于结构条件所限,目前温差电制冷空调还仅限于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