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多媒体存储技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答案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什么是媒体?媒体是如何分类的?(简答题)答:(1)媒体指的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及交流观念、思想或意见的中介物。
在计算机科学中,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理实体,例如磁带、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二是表示信息的物理载体,例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影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一般指后者。
(2)按照国际上一些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分类标准,媒体主要有一下6种类型。
(1)感觉媒体(2)表示媒体(3)显示媒体(也称表现媒体)(4)存储媒体(5)传输媒体2、什么是多媒体?它有哪些关键特性?(简答题)答:(1)多媒体是由两种以上单一媒体融合而成的信息综合表现形式,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处理和利用的结果。
(2)多维化:计算机处理媒体信息的多样化,使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不再局限于顺序的、单调的、狭小的范围,而有充分自由的余地。
交互性:人、机对话,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
在多媒体系统中,除了操作上控制自如之外,在媒体的综合处理上也可以随心所欲。
集成性:将各种不同的媒体信息有机地进行同步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把不同的媒体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多媒体系统。
3、多媒体技术如何定义?多媒体技术有哪些特点?答:(1)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或微处理芯片)为中心,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综合处理,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并集成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2)多媒体技术特征: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数字化。
4、什么是多媒体系统?答:多媒体系统是指由多媒体网络设备、多媒体终端设备、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服务系统及相关的多媒体数据组成的有机整体。
5、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答: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一种逼真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觉、听觉和运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界面)技术。
一、单选题1.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 ( B )。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多媒体的含义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另一种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多媒体指后者。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可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多媒体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的关健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2)大容量存储技术(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技术与专用芯片(4)多媒体同步技术(5)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超文本(超媒体)以节点为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连接而形成网络,其构成的三要素:节点、链、网络。
(2)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3)智能输入与输出技术(4)多媒体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多学科交汇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促进和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多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智能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芯片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简单化,便于操作高度思维化,促进理解和思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2、多媒体应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远程诊医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邮件、多媒体宣传演示系统、多媒体训练系统、虚拟现实第二章图像、图像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媒体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有生动直观的视觉特性。
第3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练习思考题答案

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思考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国际电讯联盟(ITU)将媒体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多媒体技术中所说的媒体一般指感觉媒体,图像编码应属表示媒体。
3、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特点包括信息媒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还有数据的海量性、媒体信息表示的空间性和方向性等。
4、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发展阶段、标准化阶段、普及应用阶段。
5、ISO和ITU联合制定的数字化图像压缩标准主要有JPEG标准、MPEG系列标准、H.26X 标准。
简答题:1、什么是多媒体?答:从多媒体技术专业角度讲,可理解为:多媒体的“多”是其多种媒体的表现,多种感官的作用,多种设备的使用,多学科的交汇,多领域的应用;“媒“是指人与客观世界的中介;“体”是言其综合、集成一体化。
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答:是指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技术、及各种媒体集成一体化,经数据压缩处理和存储,并由新传播媒介发布的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
3、JPEG标准(ISO/IEC 10918标准)?答:适用彩色和单色、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4、MPEG-1(ISO/IEC 11172标准)?答:用于数字运动图像,其伴音速率为1.5Mbps的压缩编码。
5、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数字音频视频的编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 VS)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开展具有自主产权的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共性基础标准的研究。
并面向我国的信息产业需求,制定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共性技术标准A VS,服务于数字音视频产业应用。
第二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复习思考题答案填空题:1、多媒体数据能不能被压缩,关键是多媒体数据中是否存在“_____”,即“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答:数据冗余2、“信息量”与“数据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信息量=数据量-冗余量3、多媒体数据冗余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其它冗余。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第5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 例题及答案分析

第 5 章数字媒体及应用★典型例题及考题分析一、选择题分析【例1】英文字母“C ”的十进制ASCII 码值为67 ,则英文字母“G ”的十六进制ASCll 码值为____。
( A ) ( 0 1 1 1 1000 )2( B ) ( 01000111 ) 2( C ) ( 01011000 )2 ( D ) ( 01000011 ) 2分析: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的ASCII 码值都是按照它们的自然顺序进行排列,所以" G ”的ASCII 码值为67 + 4 = 71 ,转化为二进制为01000111 。
答案:B【例 2 】对于汉字的编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①国标码,又称汉字交换码②GB2312 汉字编码为每个字符规定了标准代码③GB2312 国际字符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第二部分为一级用汉字;第三部分为繁体字和很多生僻的汉字。
④高位均为1 的双字节(16 位)汉字编码就称为GB2312 汉字的“机内码”,又称内码。
①GBK 编码标准包含繁体字和很多生僻的汉字②GB18030 编码标准所包含的汉字数目超过3 万( A )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 C ) ①④⑤(D )③④⑤分析:GB2312 国际字符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包括拉丁文字母、俄文、日文平假名、希腊字母、汉语拼音等共682 个(统称为GB2312 图形符号); 第二部分为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 个,按汉语拼音排列;第三部分为二级常用字,共3008 个,因不太常用,所以按偏旁部首排列。
GB18030 编码标准所包含的汉字数目为27000 多个。
答案:B【例 3 】文本编辑的目的是使文本正确、清晰、美观,下列____操作不属于文本处理而属于文本编辑功能。
( A ) 定义超链(B )词语错误检测( C ) 关键词提取(D )词性标注分析:文本编辑的主要功能包括:( 1 ) 对字、词、句、段落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 ) 字的处理:设置字体、字号、字的排列方向、间距、颜色、效果等;( 3 ) 段落的处理:设置行距、段间距、段缩进、对称方式等;( 4 ) 表格制作和绘图;( 5 ) 定义超链;( 6 ) 页面布局(排版):设置页边距、每页行列数、分栏、页眉、页脚、插图位置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1

载体,是信息的表示形式。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1.1.1 媒体和多媒体 媒体
传统媒体:书刊报纸、广播、电视;
现代媒体:Internet、IPTV、电子杂志和手机短
信等。 在计算机领域中,媒体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传播 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等其二是指存储信息
的载体,如:磁带,光盘等。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1.3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多媒体压缩和存储
多媒体数据库和检索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
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多媒体存储技术
磁介质
特点:大容量、快响应、高可靠
5.25”软盘 360KB 720KB 1.2 MB
3.5”软盘 720KB 1.44MB 2.88MB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1.1 多媒体基本概念 1.2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 1.3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1.1 多媒体基本概念 1.2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 1.3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媒体对象
动画
由人工或计算机绘制画面,再将这样的多帧画 面序列在时间轴上连续播放所形成的动态视觉 感受。 它与视频图像不同的是:视频图像一般是指现 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的记录,而动画通常指 人工创造出来的连续图形所组合成的动态影像。 如图中的7幅小鸟图片,在flash中制作成为飞翔 的小鸟的动画。
ZIP软盘 100— 250MB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
与影视技术的结合:可以在一块高档卡上集成视频输入输出、压缩和解压缩、特技效果及视频编辑功能。 与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完成多媒体视频会议、可视电话和多媒体通信功能
视频卡发展方向
2
针对网络视频应用
数字摄像头:直接捕捉视频图像,然后通过USB或IEEE1394高速接口输入计算机。
模拟摄像头:获得的视频信号必须通过计算机的视频卡数字化并压缩才能送进计算机进行处理。
1
2
由于多媒体数据自身的特点,如由多种媒体构成且数据量巨大、媒体数据间的不同约束关系、实时性的要求等,使得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有别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
3
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MMDBMS(Multimedi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以多媒体数据库MMDB为基础的且能完成对多媒体数据库MMDB的各种操作和管理功能的多媒体应用系统。
关系模型是目前数据库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关系模型是建立在关系代数的基础之上的,有较为严密的理论基础,其数据结构简洁明了、直观清晰、易学易用。目前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均支持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要想存储多媒体数据,就需要进行扩充。 非第一范式NF2(Non First Normal Form)数据模型通过对关系模型的扩展来提高关系模型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能力。
1.扫描仪
5.1.4 其他输入输出技术
”
图形、图像等信息的主要输入设备
分类 手动式、平板式、胶片式、滚筒式 SCSI接口、EPP增强型并行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基本组件: 光源、光学透镜 感光元件:CCD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色彩深度:色彩精度,24bit/pixel,300DPI
扫描速度:将一页文稿扫入计算机并完成相应处理总共需要的时间
微机原理第5章存储器系统

3. 工作方式
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出 字节写入:每一次BUSY正脉冲写
编程写入
入一个字节
自动页写入:每一次BUSY正脉冲写
入一页(1~ 32字节)
字节擦除:一次擦除一个字节 擦除
片擦除:一次擦除整片
72
4. EEPROM的应用
可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芯片的读写; 每写入一个字节都需判断READY / BUSY
主存储器 虚拟存储系统
磁盘存储器
8
Cache存储系统
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目标:
提高存储速度
Cache
主存储器
9
虚拟存储系统
对应用程序员是透明的。 目标:
扩大存储容量
主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
10
3. 主要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S)(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 存取时间(T)(与系统命中率有关)
端的状态,仅当该端为高电平时才可写 入下一个字节。
P219例
73
四、闪速EEPROM
特点:
通过向内部控制寄存器写入命令的方法 来控制芯片的工作方式。
74
工作方式
数据读出
读单元内容 读内部状态寄存器内容 读芯片的厂家及器件标记
CAS:列地址选通信号。
地址总线上先送上行地址,后送上列地址,它们 分别在#RAS和#CAS有效期间被锁存在锁存器中。
WE:写允许信号
DIN: 数据输入
WE=0 WE=1
数据写入 数据读出
DOUT:数据输出
49
3. 2164在系统中的连接
与系统连接图
50
三、存储器扩展技术
51
1. 存储器扩展
1 A15 1 A14 1 A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容量
光盘的容量包括格式化容量和用户容量。
格式化容量是指按某种光盘标准进行格式化后的容量。
采用不同的光盘标准就有不同的存储格式,容量也不一 样。如果改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或采用不同的驱动程 序,都会影响格式化容量。 用户容量是指盘片格式化后允许对盘片执行读写操作的 容量。由于格式、校正、检索等比特需要占用一定的容 量空间,因此用户容量小于格式化容量。 光盘正朝着高密度、大容量和小体积的方向发展。 提高光盘存储容量的方法有多种,通常以提高位密度和 道密度来实现。其主要途径是缩短所用激光的波长,利 用光斑边界记录取代光斑位记录或采用区位记录等方式。 13 74分钟(650M)、80分钟(700M )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播放电视节目的光盘系统,在光盘上记录的是模拟电视 信号(Laser Vision)。 1978年,SONY生产的影碟机正式投放市场,光盘的直 径为30cm,一片双面盘的播放时间可达2小时。 1979年,Philips公司发布了激光唱机(Compact disc player,CD Player)。 为了便于光盘的生产、使用和推广,几个主要光盘制造 公司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些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19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0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 CD-DA
CD-DA激光唱盘的标准定义在1982年发布的红皮书
(Red Book)中,它源于CD-Audio Book,后来成为 IEC 908标准 激光唱盘、CD-ROM、数字激光视盘等统称为CD盘。 CD盘主要由保护层、反射激光的铝反射层、刻槽和 聚碳脂衬垫组成。 光盘的直径为120mm,中间孔直径为15mm,厚度为 1.2mm。光盘的最里面部分不存储数据,这个区域把 光盘和旋转的动力轴夹在一起。记录数据的区域有 35.5mm宽。引入区在数据区的最里面边缘部分,引 出区在最外面。引入和引出区包含有非音频数据, 21 用来控制光驱。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2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名称 播放时间 旋转方向 旋转速度 光道间距 74分钟
技术指标 顺时针(从读出表面看)
名称
技术指标
1.2m/s~1.4m/s (恒定线速度) 1.6 μ m
120 mm 1.2 mm 15 mm 46 mm~117 mm 50 mm~116 mm 折射率为1.55的任何材料 0.833μ m (1.2m/s)~0.972μ m (1.4m/s) 3.05μ m (1.2 m/s)~3.56 μ m (1.4m/s) ~0.11 μ m ~0.5 μ m 通道数 量化 采样频率 通道位速率 数据位速率 数据:通道 位 错误校正码 调制方式
17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1)CD—DA:1981年制定红皮书,即CD—DA激光数字
音频光盘的规范。 (2)CD一ROM:1985年制定黄皮书,经修订,1988年正 式作为国际标准ISO9660 (3)CD—V(Video):存储模拟的视频信息和数字化声音, 在影碟机上使用,视频信息可以输出到电视机。 (4)可录CD:可录CD盘的橙皮书标准。可录CD分为两类, 即CD—MO和CD—WO。CD—MO称为磁光盘,可重写; CD—WO又称CD—R,不能重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赵英良 冯博琴 崔舒宁
第5章 多媒体存储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
5.1光存储技术概述
多媒体存储技术主要是指光存储技术
光存储系统由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片)组成。
光盘驱动器产生一束激光照射到光盘上,反 射光由一个光检波来接收,并且被解码成数 据
3.平均存取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是指从计算机向光盘驱动器发出命
令开始,到光盘驱动器在光盘上找到读/写的信 息的位置并接收读/写命令为止的一段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 的和。 光学头沿半径移动全程1/3长度所需的时间为 平均寻道时间。 盘片旋转半周的时间为平均等待时间。 目前大多数光盘驱动器的平均存取时间在 200ms到400ms之间 14
27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4 CD-ROM/XA (CD-ROM Extended Architecture)
Philips,Microsoft,Sony发布,是黄皮书的扩充.
定义了两种新的扇区形式: · CD-ROM
Mode 2,XA Format,Form 1:用于存 储计算机数据。 · CD-ROM Mode 2,XA Format,Form 2:存储压 缩的声音、静态图像或电视图像数据。
在可擦写光盘系统中,用户自己可以进行数
据的写、读,擦除后并再次写入。 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可擦写光盘,包括磁光系 统、相变系统和染料化合物系统。
磁光记录
将磁介质的可擦写性与光的高记录密度结合在一起。 磁光记录使磁介质在垂直于光盘表面的方向上磁化, 磁微粒被放置于预先刻槽的光盘表面上。垂直记录使 记录波长短,所以记录密度比磁带高得多。
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和平均 无故障时间等 1.尺寸
光盘的尺寸多种多样。LV(Laser
Vision)的直 径为12英寸(300mm),CD激光唱盘和CD— ROM为4.72英寸(120mm),WORM一次写光盘 为14.12英寸和4.7英寸,可擦写光盘向小尺寸方 向发展,主要尺寸为4.7英寸和3.14英寸。
23
磁盘存放数据的磁道是同心环,磁盘片转动的角速
度是恒定的,但在两条磁道上,磁头相对于磁道的 线速度是不同的。控制简单,便于随机存取,但外 磁道的存储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CD盘光道的结构不是同心环,而是螺旋型轨道。CD 盘转动的角速度在光盘的内外区是不同的,而它的 线速度却是恒定的(CLV)。这样内外光道的记录 密度(比特数/每英寸)可以做到一样,盘片可得到 充分利用,但随机存储特性变得较差,控制也比较 复杂
7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磁光记录原理
8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相变光记录
采用的是一种具有晶体/非晶体状态可逆转换特性的材 料,记录时使用一种温度,而擦除时采用另一种温度。 对可擦写媒质,从晶体到非晶体的变化一般用于记录 数据,其逆变过程用于擦除记录信息。 用激光加热记录层,使聚焦点的温度略高于它的熔点 而冷却凝固时,就变成非晶体。由于非晶体状态不稳 定,材料易于反变,因此,当该点加热到稍低于熔点 的温度再冷却时,就返回晶态,数据则被擦除。
相变技术用在CD—RW、DVD—RW和DVD—
RAM中
9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染料化合物记录
记录层是由两层含有不同吸垫材料的塑料基片构成。 把对着入射光的一层称为上层,另一层则称为下层。 上层对波长为840nm的光敏感,受热后则扩张;下层 对此波长不敏感,是透明的,其物理性能不受这种波 长的激光影响。这样在激光照射点上,上层受热扩张、 下层不变,于是上层则变形起皱。激光扫过以后,该 点冷却,起皱面则保留下来。轨道上未被光照射的部 分仍保持为平面,这就形成反射系数不同的两种状态, 即皱面和平面,将数据记录下来。 下层对波长为780nm的光敏感,用这种波长的激光照 射时,该层受热变软,使上层的皱起面得以展平,原 来记录的数据则被抹掉。
3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4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W0RM一次写多次读光盘
W0RM(Write Once Read Many)光盘使用户能
够自己将数据、程序或节目记录到光盘上 实现方式:
采用有机染料作为记录层,该层被激光加热时则
熔化,并形成了一个凹坑,未被加热的点仍然是 平面,这就形成了代表0和1的两种状态。读取激 光照射在凹坑上时,反射光的光强降低
24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CD-DA的文件结构
CD-DA光道的特点是一个区
段,多条光道(一个曲目, 对应一条光道),不设目录 结构。图5-6是一张CD-DA唱 盘的光道结构,其中有一个 区段,17条光道,对应17首 歌曲,没有目录结构。
25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3 CD-ROM
CD-ROM共有三种类型的光道: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光学系统 激光波长 780nm (7 800 Å)
盘片直径 盘片厚度
中心孔直径 记录区 数据信号区 材料 最小凹坑长度 最大凹坑长度 凹坑深度 凹坑宽度
聚焦深度
± 2 μm 信号格式
2个 16位线性量化 44.1 kHz 4.3218 Mb/s 1.9409 Mb/s 8:17 CIRC EFM
2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1.光存储的类型
光盘包括只读光盘、只写一次光盘和可擦写
光盘3种,前两种都是属于不可擦除的. (1)CD—ROM只读光盘
CD—ROM是最常用的光盘,直径约12cm,容量
约650M(74min)。其工作特点是,采用激光调制 方式记录信息,将信息以凹坑(pits)和凸区 (lands)的形式记录在螺旋形光道上。光盘是由母 盘压模制成的,一旦复制成形,永久不变,用户 只能读出信息。
磁盘的扇区地址是用C-H-S
(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地 址系统来表示,而CD-ROM是用轨道号和计时系统中的分、 秒,扇区(75扇区/秒)来表示
CD-ROM可以用多个区段、多条光道。但由于区段之 间需要保留13MB的空间,造成CD-R盘片空间的浪费, 因此,一般不采用多个区段刻录 CD-ROM文件标准叫ISO 9660,它是一个描述计算机 用的CD-ROM文件结构标准。解决文件存放在CD-ROM 上,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交换等问题
18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5)CD—I:1987年制定绿皮书规范,用于交互式多媒体
CD—I系统中存储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 (6)CD—ROM XA:1991年制定CD—ROM XA II规范, 对应于ISO 9660 II。 (7)Photo—CD像片光盘.1992年制定规范。用于存放数 字化的静态照片。 (8)Video CD 1993年制定的白皮书(White Book)规范, 采用MPEG一1压缩算法压缩动态图像。它使Video CD 节目能够在CD—I,CD—ROM XA和Video CD播放机上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