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合集下载

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4.05.28•【文号】文物保函[2014]846号•【施行日期】2014.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物保函〔2014〕8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近期,我局对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的有关办法进行了修订,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新试行的资质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我局认定的全国性文物保护行业协会颁发相应的专业人员证书。

现就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经我局认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作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文物保护行业协会,承担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责任监理师的考核工作,对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证书。

二、我局2006年《关于颁发首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个人从业资格证书的通知》(文物保发〔2006〕28号)中,已经认定了首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个人从业资格人员。

为此,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对我局2006年已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人员,将根据其本人申请,授予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证书。

其中,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从业资格人员按照新试行的资质管理办法授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证书;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从业资格人员按照新试行的资质管理办法授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证书;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各工种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人员按照新试行的资质管理办法授予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证书。

我局2006年已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人员,申请取得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证书的,应当由本人填写证书申请表一式三份(根据本人情况选择《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证书申请表》、《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证书申请表》或《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证书申请表》填写,见附件1、2、3),如实申报个人信息和从业业绩。

一件魏晋时期铜镜的保护研究

一件魏晋时期铜镜的保护研究

用具 , 它既是实用 的生活品 , 又是精美的工 艺品, 在 我 国流行 了数 千 年 , 到 清代 玻 璃 镜 普 及 后 才 退 出 直 了历 史舞 台 。经 过汉 代 的长 期 兴 盛 繁 荣 , 国魏 晋 三 南北 朝 时期 由于 战乱 对 经 济 的消 极 影 响 , 汉 有 着 与
不 同的 时代特 点 。此 时铜镜 镜钮 扁 圆 , 体较 大 , 形 占 据镜 背 中心很 大部 分 , 十分 突 出 , 为这 时期 铜镜 的 成 明显 特征 。而且铜 镜背 面 大都装 饰 着精美 华 丽 的纹 饰 和刻工 精 巧 的铭 文 。这 些 纹 饰 和 铭 文 , 仅 折 射 不 着古 代人 们 审 美 意 识 , 且 反 映 着 当 时 的 政 治 、 而 经 济 、 化 艺术 特 征 和 社 会 风 尚 , 有 重 要 的研 究 价 文 具

件 魏 晋 时 期铜 镜 的保 护研 究
邓 阳全 , 蒋茂 清 , 李香 杰 , 蕾旭 , 童 王 军
( 成都华通博物馆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研究检测基地 , 四川成都 60 4 ) 10 1
摘要 :为 了对 出土于敦煌佛爷庙 湾的一件魏晋时期 的铜镜进 行保 护研究 , 对其 病害特 征进行 了描述 , 并对 其锈蚀
收稿 日期 :00— 9—0 ; 回 日期 :0 0—0 21 0 1修 21 3—1 7 作者简介 : 阳全 ( 95 ) 男 ,0 0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 , 邓 18一 , 21 硕士研究生 ,E—ma :e gagun 2 . o i dnynq a @16 cm l
8 8
L U S i w i,W ANG h — z o g I h — e S i hn
产物进行 了检测分 析。首先绘制了这件铜镜 的病 害图; 采用湿法化学分析 、 便携式 x荧光光谱 仪 ( F 、 XR ) x射线探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综述
持 与协助下 ,于20 年 l 月8 0 5 1 日至 1月 1 日 1 1 大会共收到学术交流论文9余篇 ,其 内 0
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 州市隆重召开 。来 容涉及到古建筑、石质文物 、陶瓷文物 、金 自全 国各省、市博物馆和各地文物保护技术 属文物、丝织品文物 、漆 、木质文物 、古字 研究员、专家 、学者和部分高校的文物保护 画、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此外还有数篇 技术研究员二百余 人参加了会议 。四川省博 涉及到关 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理论与思考性的
7 5
维普资讯
民文物意识 的增 强和科 学技术 也不 断地提 是 在古 漆 、木 器文物 的保护 中所取 得 的成
高, 物保护科技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文物 绩 ,特别是在生物法应用于古丝绸上 的修复
保护技术是一门 瑗论 应用 都很强的边 与保护经验给予 了肯定 。在参观、考察荆州
物馆 、成都博物院、成都 市新都区杨升庵博 研究文章 。大会组委会根据与会代表研究 的
物馆等省内几家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专家 以 的方 向都有所不同分别设定 了古建筑与文物 及文物保 护工作者应邀参 加了此次会 。会议 保护与修 复,科技与文物保护两个小组进行
开幕式 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秘书长李化 大会分组讨论。各位代表根据 自己研究课 目 元主持 。 国家文物局科技司 、故 宫博物院 、 进行发言 ,大家积极而热烈发言 ,从不同的
先生发表讲话 ,对会议的顺 利召开表示热烈 题 “大家对文物保护发展中所 出现的问题持
祝贺。
看法和见解, 为今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 : 各自
大会特邀请了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蔡桂 提供新的信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
兰研究 员 、故宫博 物院古 建筑部倪 斌工 程 展 ,文物保护 的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文物保 师、故宫博物院科部张旭光馆员分别作 了| 护逐渐向文化环境、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保 生 物法在古丝绸修复 与保护 中的应用 、初 探古 护等纵深领域的延伸 ,文物保护 的范围越来 建筑上架油饰地仗的修复与保护 、清官蜡笺 越广 ,文物保护的要 ̄ -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章程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章程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章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致力于促进中国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承。

本章程旨在规范协会的组织架构、会员管理、活动开展、协会经费、章程修改等方面的事项,以确保协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协会名称: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第二条宗旨:贯彻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推动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文物的正确认识、科学鉴定、精细修复和有效保护,保护中国文化遗产。

第二章会员管理第四条会员种类:协会设立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荣誉会员三类会员。

第五条入会条件:(一)单位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加入本协会:1.与文物保护技术相关的科研、教育、出版、媒体、文物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2.在文物保护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

(二)个人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加入本协会:1.从事文物保护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士;2.在文物保护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

(三)荣誉会员:文物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著名学者或爱好者。

第三章组织架构第六条协会的组织架构包括会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

第七条会员大会是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三年召开一次,由理事会召集。

第八条理事会是本协会的执行机构,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

第九条秘书处是本协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和会员服务。

第十条本协会设立常设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负责各项专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四章活动开展第十一条本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和学术年会;2.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推动相关成果的转化和应用;4.组织参观考察、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第五章经费第十二条协会经费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赞助款、捐赠款、拨款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三条协会的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协会的日常运行、活动组织、项目开展和会员服务。

第十四条协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定期审计和财务公开,做到公开、透明、监督合规。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2009年)A—理科(41)A-1 中国数学会 A-2 中国物理学会 A-3 中国力学学会A-4 中国光学学会 A-5 中国声学学会 A-6 中国化学会A-7 中国天文学会 A-8 中国气象学会 A-9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A-10 中国地质学会 A-11 中国地理学会 A-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3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A-14 中国古生物学会 A-1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A-16 中国海洋学会 A-17 中国地震学会 A-18 中国动物学会A-19 中国植物学会 A-20 中国昆虫学会 A-21 中国微生物学会A-2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A-23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A-24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A-25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6 中国遗传学会 A-27 中国心理学会A-28 中国生态学学会 A-2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3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1 中国感光学会 A-32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34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A-35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A-36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A-37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A-38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A-39 中国运筹学会A-40中国菌物学会 A-41 中国晶体学会B—工科(66)B-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B-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B-3中国农业机械学会B-4中国农业工程学会B-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B-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B-7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B-8中国水利学会 B-9中国内燃机学会B-10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B-11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B-12中国制冷学会B-13中国真空学会 B-14中国自动化学会 B-15中国仪器仪表学会B-16中国计量测试学会B-17中国标准化协会 B-18中国工程图学学会B-19中国电子学会 B-20中国计算机学会 B-21中国通信学会B-22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B-23中国测绘学会 B-24中国造船工程学会B-25中国航海学会 B-26中国铁道学会 B-27中国公路学会B-28中国航空学会 B-29中国宇航学会 B-30 中国兵工学会B-31中国金属学会 B-32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B-33中国稀土学会B-34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B-35中国化工学会 B-36中国核学会B-37中国石油学会 B-38中国煤炭学会 B-39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B-40中国能源研究会 B-41中国硅酸盐学会 B-42中国建筑学会B-4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B-44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B-45中国纺织工程学会B-46中国造纸学会 B-47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B-48中国印刷技术协会B-49中国材料研究学会B-50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B-51 中国粮油学会B-52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B-53 中国烟草学会 B-54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B-55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B-56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B-57 中国颗粒学会B-58 中国照明学会 B-59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B-60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B-6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B-62 中国电源学会 B-63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B-64 中国消防协会 B-6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B-66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农科(14个)C-1 中国农学会 C-2 中国林学会 C-3 中国土壤学会C-4 中国水产学会C-5 中国园艺学会C-6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C-7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C-8 中国植物保护学 C-9 中国作物学会C-10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C-11 中国蚕学会 C-12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C-13 中国茶叶学会 C-14 中国草学会D—医科(22个)D-1 中华医学会 D-2 中华中医药学会 D-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D-4 中国药学会 D-5 中华护理学会 D-6 中国生理学会D-7 中国解剖学会D-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D-9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D-10 中国营养学会 D-11 中国药理学会 D-12 中国针灸学会D-13 中国防痨协会 D-14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D-1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D-16 中国抗癌协会 D-17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D-18 中国毒理学会D-19 中国康复医学会 D-20 中国免疫学会 D-21 华预防医学会D-22 中国法医学会E—交叉学科(26个)E-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E-2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E-3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E-4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E-5 中国未来研究会 E-6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E-7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E-8 中国图书馆学会 E-9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E-10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E-11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E-12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E-13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E-14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E-15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E-16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E-17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E-18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E-19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E-20 中国流行色协会E-21 中国档案学会 E-22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E-23 中国土地学会E-24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E-25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E-26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W—委托管理(21个)W-1 中国体视学学会 W-2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W-3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W-4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W-5 中国微循环学会 W-6 中国创造学会W-7 中国密码学会 W-8 中国经济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协会W-9 中国睡眠研究会 W-10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W-11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 W-12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W-13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 W-14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W-15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W-16 中国反邪教协会 W-17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W-18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W-19 国际热区人工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协会W-20 国际数字地球协会W-21 国际动物学会。

文物保护的相关书籍

文物保护的相关书籍

书籍1.古物之修复与保存(上海博物馆印1936年)文物(文物编辑部)2.博物馆藏品的保管与修复(戴黄戎译文物出版社1959年)3.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4.文物保护浅说(伯纳姆、菲丁著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印1981年)5.传拓技法(纪宏章1985年紫禁城出版社)6.龙门石窟保护(刘景龙编著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年)7.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适用技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8.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徐琉明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9.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祁英涛文物出版社1986年)10.文物保护管理概要(李晓东1987年文物出版社)11.亚洲地区文物保护技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编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文物修复研究(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编1989年)13.《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李士、秦广雍科学出版社1991年)14.文物与化学(宋迪生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5.文物修复与研究(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6.李最雄石窟保护论文集(李最雄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17.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陈允适、李武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年)18.文物保护材料学(王惠贞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9.防腐防霉杀菌概论(王惠贞、宋迪生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20.文物养护复制适用技术(贾文熙1997年陕西旅游出版社)21.岩土文物建筑的保护(黄克忠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文物保护技术与材料(奚三彩著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教务处出版组1999年)23.《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实施1970年教34文组织公约的资料手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处编写国家文物局2000年印制24.《古玩·文物·遗产:为了未来保护过去》文社选编燕山出版社2001年出版25.文物保存环境概论2001年科学出版社郭宏编著26.文物保护和环境地质1992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潘别桐、黄克忠等27.考古文物研究1996年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考古教研室28.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9.保藏学原理1999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承志30.博物馆藏品保管1985年紫禁城出版社郑求真31.《古代建筑木构体的化学加固》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979年12月(非正式出版物)32.《中国古城墙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文物局编文物出版社出版200133.《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34.《古籍修复技艺》朱赛虹著文物出版社出版35.《博物馆藏品保管文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中国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编中华书局出版36.《敦煌石窟全集·科学技术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出版37.《怎样识别和保管文物》作者:赵全古编写1957年2月第1版38.《修复与保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1996年1月第1版39.《基本建设与古文物保护工作》鄭振鐸著1954年1月第1版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编40.《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中国文物研究所编2004年1月第1版科学出版社杂志1.文物(文物编辑部)2.文物天地(文物天地编辑部)3.文物保护工作(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4.文物保护技术情报与信息(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编)5.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上海博物馆主办)6.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参考资料编辑部)7.文物工作(国家文物局主办)8.文博通讯(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编)9.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编辑部)10.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11.考古与文物(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2.考古通讯(考古通讯编辑部)13.华夏考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考古学会主办)14.博物馆通讯(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15.博物馆研究16.中原文物(河南博物院主办)17.中国文物修复通讯(文物修复委员会编辑)18.科技考古( 科技考古编辑部)19.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20.文物保护技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编)21.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杂志社)22.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

铁器文物的保护

铁器文物的保护

去绣: 机械、化学、电化学腐蚀生锈机理:铁质文物的组织结构带有微孔和腐蚀通道,同时铁自身就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由矿石冶炼出来的铁金属本身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铁在环境中易受空气、水、微生物、酸、碱、盐等的作用,存在再矿化的趋势,这种矿化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生锈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属腐蚀。

如果按腐蚀机理区分,可以将铁与外围介质之间发生的作用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等。

常见铁质腐蚀产物:铁质文物腐蚀主要原因:●湿度铁是热的良导体,如果冷热温差过大,水蒸汽会在铁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并随着疏松的腐蚀产物及毛细管深入铁器内部,导致腐蚀加速。

铁器各种锈蚀产物在一定湿度下也会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疏松、不稳定的物质,导致锈层加厚,最终可能导致铁体完全矿化。

●氧气●Cl-、SO42-的影响Cl-属于电解质,在铁器表面只要有水存在就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会导致β-FeOOH 的生成:在SO42-影响下则会生成α-FeOOH和γ-FeOOH:●污染气体的影响:如由工业污染带来的SOx、NOx、Cl2、HCl等对铁器的影响●空气中颗粒物质的影响:如固体尘埃的机械磨损,颗粒物中所含酸、碱盐物质在水蒸汽参与下加速铁器腐蚀等●制造工艺及保存环境的影响:锻打铁器由于经反复折打而形成层次,易受到埋藏环境和出土环境中H2O、O2、盐的影响,一般比铸造铁器腐蚀严重机械:◆机械去锈法主要借助刀、钻、凿、锤子、剔针、钢丝刷等金属工具或牙科工具,进行剔、挑、剥、磨、凿等方法去除或剥离表面较厚的锈层◆较硬锈层可用煤油加石蜡调成糊状物涂敷在器物表面上软化锈层后,然后再剔除◆激光清洗技术除锈:利用激光单向性、高纯度、能量高等特点对锈蚀物进行机械清除。

这是近年来中国文物保护方面的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化学试剂:利用化学试剂与金属表面的不溶性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可溶性物质而去除◆10%醋酸溶液:CH3COOH既是弱酸又是易挥发性酸,因此清洗铁质文物比较安全◆柠檬酸、草酸:一般浓度控制在5~10%;如果仅需局部去锈时,则用脱脂棉将除锈液涂在锈蚀部位,最后用NaOH或Na2CO3稀溶液中和,并用蒸馏水洗净电化学:◆用锌皮或铝皮包在铁质文物表面,置于10%的NaOH溶液中,并适当加热加速反应,直到无气体逸出为止,用蒸馏水清洗除去残液。

2023年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个人赛内容

2023年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个人赛内容

2023年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个人赛内容摘要:一、大赛背景及意义二、大赛组织机构三、个人赛时间安排四、比赛内容与形式五、奖励措施六、赛事展望正文:2023年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个人赛内容概述一、大赛背景及意义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了2023年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此次大赛是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旨在通过竞赛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文化遗产知识,加强文化自信。

二、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承办单位:各地教育部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三、个人赛时间安排1.初赛: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5月28日(1-11年级,高三组截至2024年2月16日)2.省赛:2024年6月6日至6月20日(1-11年级,高三组为2024年2月23日至2月29日)3.国赛:2024年7月(1-11年级,高三组为2024年3月6日至3月10日)四、比赛内容与形式1.比赛内容:涵盖我国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艺术、科技、民俗等方面。

2.比赛形式:初赛为线上答题,省赛和国赛将采取线下方式进行,包括知识问答、现场解析、实践操作等环节。

五、奖励措施1.初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获得晋级省赛资格。

2.省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获得晋级国赛资格。

3.国赛:设金、银、铜奖,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品及奖金。

六、赛事展望2023年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个人赛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通过竞赛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我们希望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简介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是我国文物科技工作者的学术 性 群 众 团 体 ,是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的 组 成 部 分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于1980年 12月 2 9 日在北京成 立 。名誉理事长茅以升,王书庄当选为第一任理事长。中
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宗旨是:促进文物科技学科的发展 和 推 广 ,培 养 文 物 科 技 研 究 和 技 术 人 才 。它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 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文物科技工作者之间 的联系。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促进文物保护 科 学 技 术 水 平 的 提 高 ,推 广 先 进 的 文 物 保 护 科 技 成 果 ,开 展国际文物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其他国家文物机构 和学者的友好联系;对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向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发 挥 咨 询 作 用 ;保 障 会 员 进 行 料 学 技 术 活 动 的 正 当 权 益 ,开 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种活动。
325
画的专门性研讨会议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亚太地区 乃至全世界的文物保护工作都是有益的。
二 、开展科普、业务咨询等项活动 2003年 9 月 12〜2 1 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与中 国科协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在乌鲁木齐、 1 0 月 17〜26 日在厦门举办了两期文物科技研讨班,研讨班办班的宗旨 是为了推动新形势下文物科技可持续发展,提高文物科技 工 作 者 的 业 务 水 平 ,普 及 文 物 科 技 知 识 。在研讨班上著名 文物科技专家学者与全国文物科技工作者共同研讨科技在 文物 、考古及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为文物博物馆 工 作 中 的 科 技 进 步 与 发 展 进 行 了 有 益 的 探 索 ,开 拓 了 思 路 , 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其他工作 学 会 利 用 自 身 优 势 为 文 博 事 业 ,特 别 是 文 物 保 扩 工 作 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咨洵、讲座 、办培训班、 提合理化建议、审定方案, 以及参与相关法规的审议等, 为 文 物 保 护 工 作 献 计 献 策 。2 0 0 3 年 我 会 与 教 育 部 有 机 桂 化 合物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及故宫博物院的合作进入实质性 的阶段,特别是针对故宫的石质文物、地碎、红墙、彩 画 、 金 属 文 物 等 的 保 存 现 状 、病 害 机 理 、保 护 材 料 及 方 法 的 成 功 经 验 、存 在 的 问 题 进 行 系 统 调 杳 研 究 。在此 基础上对材 料 、方法、工艺等进行规范、量化处理,提出可操作性强、 技术方案合理的保护程序。
326
秘书长 刊物及主编
张金尧 《中国印刷》 《中国印刷年鉴》
主 编 李永林 主 编 李永林
单位简介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是全国印刷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印刷 及其相关企业的群众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的组成部分。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于1980年 3 月 1 2 日在北京成立。 此后,分 别 于 1984年 1 2 月、1988年 1 2 月、1993年 5 月 、丨999年 5 月召开第二、三 、四、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王 益 任 第 一 、二 届 理 市 长 ,王 仿 子 任 第 三 届 理 事 长 ,于永 湛 任 第 四 届 理 事 长 ,武 文 祥 任 第 五 届 理 事 长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T h e Printing 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China ( P T A C )


邮政编码




理事长
副理事长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 号 100044 010-68356282 010-68325195 武文祥 沈海祥高永清田胜立张致远 命' 志惠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现有文物保护技术、古建筑保 护 、石窟保护技术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技术等4 个 专业委员会。
工作综述
一 、学术交流工作 1 1 月 12〜1 3 曰,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与故宫博物 院在故宫联合举办了古建筑彩绘和壁画保护技术研讨会。 会 议 的 主 要 议 题 是 :总 结 在 彩 绘 、壁 画 的 制 作 材 料 及 工 艺 和 修 复 保 护 处 理 工 作 中 的 经 验 教 训 ;彩 绘 、壁画修复保护 工作中如何在传统工艺技术基础上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 提 高 彩 绘 、壁 画 的 保 护 技 术 水 平 ;在故宫文物修缮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彩绘、壁 M 的保护技术问题。参加会议 的 有 文 化 部 、 国 家 文 物 局 、 故 宫 博 物 院 、北 京 市文物 局的 有关领导及国内专家学者7 0 余人。与会者就彩绘、壁幽的 保护原则、保护理念、保 护 规 范 及 程 序 (如病害调研、保 护 方 案 制 订 、小 型 试 验 、保 护 材 料 的 筛 选 及 量 化 标 准 )等 共 同 关 注 的 问 题 ,彼 此 切 磋 、深 入 讨 论 ,有 的 把 彩 绘 、壁 画保护中的教训也当作 “财富 ”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以 警示后人。有 7 位专家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他们从彩绘、 壁 画 的 颜 料 分 析 、病 害 机 理 探 索 、支 撑 材 料 的 研 究 及 己 揭 取壁画损坏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 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小帆先生,他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北京办事处对这次会议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谈到不同 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在历史文化、 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 在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哲学以及技术方面的差异, 由中国文 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故宫博物院召开这一次关于彩绘、壁
全国性学会、协会、研 究 会 (含受委托管理的学会)情况
四 、学 会 的 组 织 建 设 工 作 召 开 常 务 理 事 会 ,上 半 年 因 非 典 原 因 ,将理 事 会 改 为 通讯会议,通 过 了 《关于中国造纸学会改革意见》、《2002 年 工 作 总 结 和 2003年工作要点》、《关 于 2002年财务决算 和 2003年财务预算的报告》。 按 照 中 国 科 协 关 于 加 强 会 员 管 理 的 精 神 ,与地方学会 协商开展会员登记工作。 进 行 学 会 分 支 机 构 的 整 顿 工 作 ,按 规 定 及 时 上 报 材 料 , 汇报情况。2003年 1 1 月,学会上报的分支机构经民政部、 中 国 科 协 审 査 ,除 科 技 咨 询 中 心 未 获 批 准 外 ,其 余 的 分 支 机构均获批准。 建立中国造纸学会“中国造纸科技网” ,竭诚为企业和 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
工作综述
— 、2 0 0 3 年的主要工 作 1. 粕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印刷及设备 器 树 展 览 会 (简 称 “全印展” ) 》 由我会与中国印刷科学技 术研究所、杜 寒 尔 多 夫 展 览 C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 首 届 “全印 展 ”,因受非典影响,由 原 计 划 5 月在上海浦 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推迟到1 0 月 2 9 日〜1 1 月 1 曰, 由 于 组 织 宣 传 工 作 做 得 好 ,两 次 招 展 都 很 成 功 ,不但克服 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因素,而且展览面积由原来的 3.5万平 方米扩大到4 万多平方米。来 自 2 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 家著名厂商以2250个 标 准 展 位 (包括光地面积) ,展示了 当代以数字、网络化为代表的先进适用的印刷技术设备和 器材,同时我们特别请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印协、 全军印协和部分省会及地市的印协组织了 3 5 个专业参观 团,还清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日本、韩国、朝鲜、越 南 、新加坡、印尼、泰国、南非、荷兰等国印刷界组团参 观了展览,观 众 5.3万多人次,其中海外观众包括散客有 4 0 多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人次,多为企业负责人和技术 骨 干 。展 会 期 间 合 同 、协 议 和 意 向 成 交 总 额 超 过 1 5 亿元 人民币。 2 . 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亚太网印及制像协会、中 国 网 印 及 制 像 协 会 (中国印协网印及制像分会)联合主办 的 2003亚太网印及制像展暨2003中国国际网印及广告牌 业展,于 2003年 9 月 2 3 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for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 Cultural Relica (CAPTCR)


邮话


理事长
副理 事 长
秘书长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 号 故宫博物院内 100009 dragonlza @ http://210.72.10.8/zgwwbhjsxh/webs 010-85117034/85117339 010-65123119 陆寿麟 王维达马家郁李最雄陈中行 周宝中奚三彩黄克忠柴泽俊 李化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