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简介
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概述RFID技术中文全称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自动识别技术。
它可以作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无需人工干预达到识别目的技术。
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其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后,通过天线接收读写器出的信号,凭借感应电流的能量将储存在芯片中的信息发送出去,或是以自身能量源主动发送某频率的信号:读写器接收标签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工作原理图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5.8G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
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
RFID技术具有广泛的优点。
(1)非接触性。
由于标签与阅读器是以无线。
信号作为通信媒介,因此具有远距离识别的特点。
识别距离取决于无线电的频率。
(2)可批处理。
读写器一次可读取多个标签,这就大大提高了智能识别的效率。
(3)数据容量大。
将来物品所携带信息越来越大,而RFID标签可按需要进行容量设计。
(4)能重复使用。
因为标签中存储的是电子数据,因此可以擦除与重写。
RFID技术简介

RFID技术简介已有23 次阅读2009-09-15 13:321 RFID技术概述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
它的主要核心部件是电子标签,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读写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品、人和器具的身份。
由于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可以是2的96次方以上,它彻底抛弃了条形码的种种限制,使世界上的每一种商品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电子标签。
况且,贴上这种电子标签之后的商品,从它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开始,到被摆上商场的货架,再到消费者购买后结账,甚至到标签最后被回收的整个过程都能够被追踪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RFID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不需要直接接触、不需要光学可视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实现了无源和免接触操作,应用便利,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机具无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能更好地保证机具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如DES、RSA、DSA、MD5等,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也可相互认证,实现安全通信和存储;总体成本一直处于下降之中,越来越接近接触式IC卡的成本,甚至更低,为其大量应用奠定了基础。
如果RFID技术能与电子供应链紧密联系,那么它很有可能在几年之内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地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射频识别产品的成本将不断降低,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射频识别产品种类繁多。
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南部,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汽车、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
RFID技术及其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制造业
生产自动化
RFID技术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上,实现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
快速识别和跟踪。
质量控制
通过RFID标签,可以追踪产品的 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信息,提高产 品质量控制水平。
设备管理
RFID技术可以用于设备跟踪和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医疗保健业
病人识别
RFID技术可以实现病人身份的快 速、准确识别,避免医疗差错。
阅读器部署位置
03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部署阅读器的位置,确保能够覆盖所
有需要标识的物品。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
对RFID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 全性。
访问控制
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RFID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 未经授权的访问。
隐私保护
采用匿名化、掩码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避免个人信息被 非法获取和利用。
随着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RFID技术的安全 性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包括加密算法、防伪标签 等方面。
应用领域的拓展
智能制造
RFID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实现生产过程中的 物料追踪、质量控制和自动化生产。
智慧物流
通过RFID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 低成本。
04 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与 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进步
1 2
芯片性能提升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芯片的性能将 得到显著提升,包括读取距离、数据处理速度和 存储容量等方面。
多样化频率与协议
未来RFID技术将支持更多频率和协议,以满足不 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低频、高频、超高频等。
RFID技术介绍

❖ RFID电子标签(Tag)
是RFID主要核心部件,用于存储生产 厂家及商品的识别信息。包含一个电 子芯片和一个微型天线。图示为美国 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电子标签。
❖ 标签尺寸的大小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标签的 一面为电子部分,另一面可以印刷条型码或其 它信息。
❖ 储存──仓储管理系统按最佳的储存方式 ,选择空货位,并指引叉车最佳途径, 抵达空货位,扫描货位标签,使货物接 收正确无误。货物就位后,再扫描货物 标签。仓储管理系统即确认货物已储存 在这一货位,可供以后定单发货。
❖ 定单处理──定单到达仓库,仓储管理系 统按预定规则分组,区分先后,合理安 排发货时间、地点、车次等等。
RFID应用方案-仓储方案
❖ 收货──货到站台,收货员将到货数据经 RFID系统传送到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 统随即生成相应的条码标签,粘贴(或喷印)在 收货托盘(或货箱),经扫描,这批货物即被确 认收到,由仓储管理系统指挥进库储存。( 如果货物需要重新包装,则需要为每一个新 包装生成相应的tag和条码信息)
RFID的防伪优势
❖ 每个标签可以具有世界唯一编码。可以 解决“串货”问题。
❖ 足够大的信息存储空间读写资料,可用 特殊手段加密,不可复制。
❖ 使用寿命长,无机械磨损、无机械故障 、无源工作、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防 污、读取数据距离远等。
10.RFID应用方案概览
❖ RFID可作为企业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新增子系统 ,通过RFID企业应用接口与仓储、供应链管理及ERP 等实现无缝联接,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融为一体。
5. RFID国外现状
❖ 沃尔玛
2003年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要求其最大 100个供货厂家在2005年1月必须使用RFID 技术,以提高沃尔玛整体竞争力。2005年1 月共有137家供货厂家实现其要求。沃尔玛要 求供货厂家在2007年以前全部使用RFID标签 。
什么是RFID技术

什么是RFID技术什么是RFID技术RFID技术应用的核心是使每件商品都有特定的一段信息,以便与别的商品进行区分,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仓库的进出口都安装RFID读写器,会读取通过读写器的货物的信息,在仓库里面可以使用RFID的手持终端,对物品进行扫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RFID技术,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射频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也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标签(射频卡)、阅读器和天线。
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阅读器是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的作用是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有些系统还通过阅读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外部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出;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RFID具备下列优点:(I)RFID标签无需像条码标签那样瞄准读取,只要被置于读取设备形成的电磁场内就可以准确读到,更加适合与各种自动化的处理设备配合使用,同时减少甚至排除因人工干预数据采集而带来的人力资源、效率降低和产生差错以及纠错的.成本。
(2)RFID每秒钟可进行上千次的读取,能同时处理许多标签,高效且高度准确,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既不降低(甚至提高)作业效率,又不增加(甚至减少)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管理精细度,让整个作业过程实时透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反复修改,既可以用来传递一些关键数据,也使得盯D标签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重复使用,将一次性成本转化为长期摊销的成本,既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也降低了企业采用RFID技术的风险成本。
RFID技术简介

射频识别技术(通信技术术语)RFID技术一般指射频识别技术(通信技术术语)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中文名:射频识别外文名: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常用频段:低频、高频、超高频常见应用: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简称RFID背景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 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RFID 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商用。
RFID 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美国国防部规定2005 年1 月1 日以后,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使用RFID 标签;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议制药商从2006 年起利用RFID 跟踪常造假的药品。
Walmart,Metro 零售业应用RFID 技术等一系列行动更是推动了RFID 在全世界的应用热潮。
2000 年时,每个RFID 标签的价格是1 美元。
许多研究者认为RFID 标签非常昂贵,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大规模应用。
2005 年时,每个RFID 标签的价格是12 美分左右,现在超高频RFID 的价格是10 美分左右。
RFID 要大规模应用,一方面是要降低RFID 标签价格,另一方面要看应用RFID 之后能否带来增值服务。
欧盟统计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 年,欧盟有3%的公司应用RFID 技术,应用分布在身份证件和门禁控制、供应链和库存跟踪、汽车收费、防盗、生产控制、资产管理。
rfid是什么技术

rfid是什么技术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特定物体的技术。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流管理、智能交通、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等等。
本文将对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介绍。
首先,RFID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被识别物体上植入一种微型芯片和天线,利用无线电波来感应和识别该芯片发出的信号。
这个芯片内部存储了物体的唯一标识码,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身份证号码。
当RFID读写器(也称为RFID阅读器)靠近被识别物体时,会发送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去激活芯片,并读取芯片中存储的数据。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快速准确识别。
RFID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物流管理方面,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定位,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盘点仓库中的货物,避免人工盘点的繁琐和错误。
在智能交通领域,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收费系统和车辆管理。
通过在车牌或标签上植入RFID芯片,可以实现快速、无人工干预的收费系统,提高交通效率。
在零售业中,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商品的库存管理和防盗系统。
通过将RFID标签植入商品,可以实现即时库存监控和自动结算。
RFID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实现对物资和成品的全程追踪。
通过在物资上植入RFID芯片,可以实时监测物资的流向和状态,提高供应链的可视化和控制性。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身份认证、门禁系统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虽然RFID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RFID技术的成本较高,芯片和阅读器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其次,RFID技术涉及到对个人隐私的管理和风险。
由于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实时跟踪和监控,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一定担忧。
同时,RFI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如阅读器的读取范围受限等。
在未来,RFID技术可能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射频识别技术(RFID)

命令 写数据 读数据
物 理
数据
接 口
能量
(
调 制 解 调
)
数据协议处理器
标签驱动 (射频单元)
芯片 天线
封装
应用程序接口(API)
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读写器
应用 系统 应用接口
编码 调制 解码
射频 空中接口 标签
RFID工作原理模型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标签与射频读 写之间的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 静止的、移动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
ISO 15693 非接触集成电路卡近程卡
ISO 14443 非接触集成电路卡近程卡
ISO 18046 RFID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ISO 18047 (有24 数据载体/特征标识符
ISO 15418 UCC应用标识
ISO 15434 大容量ADC媒体用的传送语法
通过发出一系列的隔离指令,使得读出范围内的 多个射频标签逐一或逐批地被隔离(令其睡眠) 出去,最后保留一个处于活动状态的标签与阅读 器建立无冲撞的通信。
6.数据传输 (1)从阅读器向射频标签方向的数据交换
从射频标签存储信息的注入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写入 方式和无线写入方式两种情况。
从阅读器向射频标签是否发送命令来分,可分为射频标 签只能接受能量激励和既接受能量激励也接受阅读器代码命 令。 (2)从射频标签向阅读器方向的数据交换。其工作方式包括:
阅读器向射频标签供给射频能量。 无源标签:工作能量来自阅读器射频能量。 半有源标签:阅读器的射频能量起到唤醒标签转 入工作状态的作用。 有源标签:不需利用阅读器的射频能量。
5.时序 (1)双向系统(阅读器向标签发送命令和数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技术
RFID技术,英文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60Mhz)、微波(2.4-2.5Ghz)等射频技术。
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ag,用以驱动Tag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以RFID读卡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Coupling)两种。
一般低频的RFID 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
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
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其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
产品分类
RFID技术中所衍生的产品大概有两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
1.无源RFID产品
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
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证、停车卡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其产品的主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915MHZ。
A.低频125KHZ
即俗称的ID卡的频段,读距一般要求在5-8CM。
这个频段的应用范围相当广,如食堂餐卡、会员卡、门禁卡等。
由于其成本低廉、应用简单等优势,在一些涉及RFID的应用系统软件中非常流行。
另外,低频134Khz的注射式标签,在猫狗等动物管理应用中也非常普遍。
B.高频13.56MHZ
即俗称的IC卡的频段,读距一般要求在5-8CM。
目前我们国家使用的二代身份证,
就是使用13.56Mhz的频段,协议为14443B。
这个频段在公交卡、图书馆借书卡应用中尤为广泛。
C.超高频915MHZ
这个频段在RFID中更广泛来说为860-960Mhz,几大主要国家和地区使用的频段不一样,如美标为902-928Mhz,欧标为860-868Mhz,我们国家使用的是920-925Mhz。
目前在应用中以美标为主,中心频点为915Mhz,所以统称为915。
这个频段分为ISO 18000-6B和6C两个主要协议,其中6B为旧协议,6C为新协议。
读距一般在0-30米,视读写模块的功率、天线增益、标签大小而定。
超高频915M具有这些优势:非接触式读取距离远(0-30M)、多标签抗冲撞读取、识别速度快、可识别高速移动的物体、寿命长、智能控制、高可靠性等优势特点,目前在物联网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2.有源RFID产品
有源RFID产品,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
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家校通等领域有重大应用。
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
产品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