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20例CT检查分析

合集下载

甲状腺实验室检查【73页】

甲状腺实验室检查【73页】
TPOAb测定的临床应用
TgAb
一组针对Tg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 认为TgAb对甲状腺无损伤作用 Tg和TgAb均是高度异质性的,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极其 困难 测定方法经历与TPOAb相似的改进,敏感性显著增高
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意义与TPOAb基本相同抗体滴度变化与TPOAb具有一致性
影响TT4、TT3的因素
血清FT4和FT3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稳定性较差 , 目前临床应用的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未能完全准确地反 映真正的游离激素水平。疾病影响:血清TBG明显异常、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内源性T4 抗体及某些NTI(如肾衰)等药物影响:胺碘酮、肝素等 FT4↑ 苯妥英钠、利福平等 FT4↓ TT4、TT3测定仍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指标
测定TRAb(指TBII)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RRA),为目前 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项目 测定TSAb和TSBAb采用生物分析法,通常仅用于研究 工作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够理想 预测Graves病缓解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
TRAb测定方法
①有助于初发Graves病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的诊断。②对预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复发有一定意义,抗体阳性者预测复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50%,抗体阴性的预测意义不大。 ③对于有Graves病或病史的妊娠妇女,有助于预测胎儿或新生儿甲亢的可能性。
T4、 T3标准值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测定FT4和FT3所采用方法(免疫测定或指数法)并非直接测定游离激素,测定结果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称为“游离激素估计值”更为合适即FT4E和FT3E蛋白质浓度高时 FT4E过高估计FT4蛋白质浓度低时 FT4E过低估计FT4
T4、 T3标准值
正常成人血清 FT4为9~25 pmol/L(0.7~1.9 ng/dL) FT3为2.1~5.4 pmol/L(0.14~0.35ng/dL) (不同方法及实验室差异较大)测定方法 将游离型激素与结合型激素进行物理分离后 高敏免疫测定被认为是本测定的金标准, 仅少数实验室能完成,一般仅用作制定参考值 目前尚无可行的测定FT4的标准参照方法

SPECT

SPECT

2023年5月 第9卷 第5期SPECT/CT 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分析王敏王敏,,马瑞鹏枣庄市立医院核医学科,山东枣庄 277100摘要 目的 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实施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期间,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SPECT )/CT 检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枣庄市立医院10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合理展开SPECT/CT 检查操作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操作。

将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SPECT/CT 诊断效能。

结果 对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完成术后病理诊断后,术后表现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6例,术后未表现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3例。

对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完成SPECT/CT 检查后,术后表现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4例,术后未表现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5例,敏感度为91.30%(42/46),特异度为96.83%(61/63),准确度为94.50%(103/109)。

结论 临床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实施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期间,合理给予SPECT/CT 检查,诊断价值显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疾病诊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 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5.20SPECT/CT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WANG Min, MA Ruipeng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Zaozhuang Municipal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CT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fter surgery. Methods 109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from Zaozhuang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easonable SPECT/CT examin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Use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PECT/CT. Results After completing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all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46 patients showed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while 63 patients did not show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After completing SPECT/CT examination for all patients with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44 patients showed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while 65 patients did not show cervical lymphnode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the sensitivity was 91.30% (42/46), the specificity was 96.83% (61/63), the accuracy was 94.50% (103/109). Conclusion During the diagnosis of postoper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reasonable use of SPECT/CT examination has significant diagnostic value and promotes the smoot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disease. Key words SPECT/CT examinatio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Postoper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pplication effect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而言,其主要包括乳头状癌以及滤泡状癌。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大外,往往无其他症状。 甲状腺常呈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较软,无 压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可逐渐增大,甚至 引起压迫症状。 病理变化1.增生期:又称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2.胶质贮存期:又称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3.结节 期:又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变早期多表现为单纯性 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反复增生和复旧, 伴纤维间隔及结节形成,转变为结节性甲 状腺肿,结节周围包膜不完整,腺泡内积 聚大量胶质;后期部分腺泡发生坏死,囊样 变性,纤维化或钙化。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甲状腺肿的后期阶段, 即结节期的表现,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随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程发展,甲状腺内不同部分的 滤泡上皮增生、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形成多个大小 不等的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期因供血不良可发 生退变,形成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纤维化。
CT表现: 1、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以峡部显著; 2、甲状腺弥漫性密度减低,与周围肌肉组织密 度相仿,可不均匀; 3、甲状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边缘规则锐利 呈矩形; 4、增强扫描腺体仅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部分内 有条索状或斑片状强化灶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上以20-50岁女性多见,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 病毒性腮腺炎后发病,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痛, 甲状腺肿痛,压痛明显。 病理上甲状腺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 破坏,后期可见吞有胶性颗粒的多核巨细胞形成及大 量纤维组织增生。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少数 可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要点


女性多见,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发病或加重, 可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家族史; 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和肿大结节对周围器官的压迫 症状是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不对称增大,触 诊可触及多个结节,并随吞咽上下移动; 除了个别继发甲亢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甲状腺功 能和基础代谢率大多正常。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CT检查对照分析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CT检查对照分析

憩室等 ) 所继发 。其 病 因 尚未 十分 明确 , 常与 小儿肠 管解 剖 特点 、 畅功能失调及蠕 动异常 等有关 。小 儿肠套 叠多 出现 于
超声诊 断肠 套叠 , 优点 在于 避免 了 x线 照射 , 一项 无 是

右侧腹部 , 本组右侧腹部肠套 叠 3 占 9.% , 8例 05 其他 部位肠
不甚完整的偏高 回声 和弱 回声 区 , 中心 区呈 强 回声或 强弱混
[ ] 张莉. 2 成人 小肠套 叠的超声诊断 [ ] 中国超 声 医学杂志 , 9 , J. 1 9 9
1 ( :9 -9 . 5 4) 6 26 4
合 回声 。套 叠处 的肠 管纵切 面呈 “ 肾征 ” 本组 4 假 , 2例均 出 现不同程度的“ 同心 圆” 征和 “ 假肾征” 外层 越厚 , , 回声越低 ,
管发生 了坏死改变 。术后对 所有 病例进 行 随访 1a~2a 复 , 发 2例 , x线气灌肠 复位后未再复发 。 纤
3 讨论
检 查的基础上 , D 1 C F 能检测到包块 内肠 系膜 血管呈 星点状的
动脉血流信号 ] 可以辩别套人 的肠管是 否发生 坏死改 变 , ,
本 组 3例检测 未到血流信 号 , 经术后病理诊 断均为套 人的肠
管发生了坏死改变。可见 C F 的血流 检测为 临床治疗肠 套 DI 叠 方案 的选 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小 儿肠 套叠的超声诊断应 注意 与 阑尾 炎 、 胃肠道肿瘤 等 鉴 别。阑尾 一般 管腔较细 , 可见一端为盲端 , 且无多层套叠表 现; 胃肠道肿瘤多表现 为形态不 规则 , 面不平整 , 表 中央强 回 声 为气体反应 , 明显 “ 无 同心圆” , 征 病史也 不相 同 , 合临床 结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评价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CT增强扫描征象。

结果:40例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瘤壁不规则和不光整,通常伴有坏死(15/40) ,囊性变(5/40) ,钙化(25/40) ,淋巴结肿大(18/40) 和浸润到周围组织。

CT 能正确地显示肿瘤的侵犯程度。

比如:气管受压(10/40) ,气管食管沟浸润和向纵隔内延伸(8/40) ,局部皮肤浸润(20/40) ,颈动脉鞘受侵犯(12/40) ,颈部淋巴结和颈部肌肉融合不清(12/40) 。

结论: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术前应用CT扫描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及进行术前评价和分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36-02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临床上常见病变是以甲状腺肿块而就诊,B超及核素扫描是简便、经济的良好检查方法,但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偏低,尤其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对恶性肿瘤侵犯范围的判断、颈部淋巴结的显示欠满意。

螺旋CT的应用,极大地克服了以上缺点。

本文对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螺旋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分析,意在找出一定的规律性,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14例,女26例。

年龄18~70岁,平均44岁。

35例因自我触及甲状腺肿大或肿物结节就诊, 5例因甲亢相关症状就诊后发现甲状腺肿大。

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其中12例加作核素E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双期增强检查。

后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

1.2 CT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使用GE Hispeed FX/I单排螺旋CT机,行颈部甲状腺螺旋CT扫描检查。

扫描线与颈部垂直。

甲状腺ct值标准值

甲状腺ct值标准值

甲状腺ct值标准值甲状腺CT值标准值。

甲状腺CT值是指在CT检查中测量甲状腺组织密度的数值,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上,甲状腺CT值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甲状腺CT值的标准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甲状腺CT值的正常范围一般在25-35 Hounsfield单位(HU)之间。

在CT图像上,甲状腺组织的密度与CT值成正比,密度越大,CT值越高。

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通常呈现为均匀一致的密度,CT值在25-35 HU之间波动。

当甲状腺组织出现异常情况时,CT值可能会偏高或偏低,这些异常的CT值往往与不同的疾病状态相关。

首先,当甲状腺组织出现结节或肿块时,CT值可能会升高。

这种情况通常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肿瘤性疾病相关。

这些肿块在CT图像上呈现为局部密度增高的区域,CT值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性病变。

其次,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甲状腺CT值升高。

由于炎症引起的组织水肿和血管扩张,甲状腺组织密度增加,CT值也会相应升高。

因此,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甲状腺炎症反应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时,CT值的升高往往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另外,甲状腺CT值的降低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状态相关。

例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性变、甲状腺滤泡腺瘤等囊性病变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密度减低,CT值降低。

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的密度减低,CT值降低。

因此,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囊性病变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CT值的降低也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甲状腺CT值的正常范围在25-35 HU之间,当甲状腺组织出现异常情况时,CT值可能会偏高或偏低。

通过对甲状腺CT值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甲状腺CT值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的甲状腺疾病状态,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X-CT计算甲状腺体积(重量)方法的探讨.

X-CT计算甲状腺体积(重量)方法的探讨.

X-CT计算甲状腺体积(重量)方法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X-CT扫描计算甲亢患者甲状腺重量,为临床131I 治疗甲亢计算甲状腺重量提供较准确的方法。

方法:采用东芝TCT-300/EZ全身CT扫描系统,49例甲亢病人131I治疗前行甲状腺扫描,计算甲状腺体积(重量)。

结果:49例甲亢病人CT扫描计算的甲状腺重量为51.599±29.20(16.16~126.84)g,与B超检查结果[45.635±23.02(14.98~101.29)g]进行比较,CT测值要大于B超测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间相关性良好(r=0.886,P<0.001)。

结论:CT能够准确计算甲状腺体积(重量),为临床131I治疗甲亢时计算甲状腺重量开辟了另一条简单易行且较准确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甲状腺器官重量Discussion on the Approach to Determination of Thyroid Volume(Weight) by X-CTZou Xinnong,Gu Guangguan,et alJiangsu Institute of Nuclear Medicine (Wuxi 214063) Abstract Purpose:To evaluate the appproach to determination of thyroid volume by X-CT. Methods:Thyroid volume (weight)was determined by X-CT in 49 cases with hyperthyroidism before131 I therapy.Results:The average weight was 51.599±29.20(16.16~126.84)grams by X-CT and 45.635±23.02(14.98~101.29) grams by ultrasound,respectively.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yroid weights estimated by X-CT and ultrasound (r=0.886,P<0.001).The average weight by X-CT was more than that by altrasound,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yroid volume (weight) could be determined by X-CT easily and accurately for131I therapy of hyperthyroidism.Key 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Thyroid Organ weight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适地掌握131I治疗剂量是疗效好坏的关键,而甲状腺重量是估算剂量的较重要因素。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临床特点论文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临床特点论文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临床分析及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5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86-02【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疼痛;病毒感染;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quervain病,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临床发病约为4.9/10万,可以发生在每个年龄段,以50岁左右女性最为常见,男女发病比例为1∶3~1∶6。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因患者往往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病毒性疾病之后,且在患者血液中常可检测出腮腺炎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

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bw35)阳性者较其他人群发病率高,说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男5例,女17例;发病年龄13岁~60岁,平均年龄40.6岁。

其中30岁~50岁17例,占76.2%。

1.2临床表现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发热后1d~7d内出现甲状腺肿大和疼痛,4例患出现胸痛、咳嗽,占16.7%,2例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癣样改变,占6.67%,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与吞咽困难,占3.33%,10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占40%。

1.3实验室检查均行甲状腺b超显像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呈致密影像,3例行甲状腺核医学检查,2例无法显影,13例显示冷结节,4例示示踪剂分布不规则及减低的图形。

8例行细针穿刺检查,显示滤泡上皮细胞呈现退行性变,纤维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

7例行ct检查显示甲状腺肿大,增强后组织呈不均匀改变。

1.4治疗均给予解热镇痛药(芬必得0.32次/d或消炎痛25mg3次/d),强的松20mg/d~40mg/d,分次口服持续2周~4周,亦可应用轻化可的松,100mg/d~200mg/d,静脉滴注,1d~2后当症状缓解改用口服强的松,于治疗7d~20d患者体温恢复,甲状腺部位疼痛缓解,肿块缩小血沉下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等病情好转后出院,并门诊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 的发现呈增加趋 势。 由于胰腺管癌具有 围管性浸润和嗜神 经生长这两个重要 生物学特性 ,因此 ,在胰 头癌早期就可出现胆总管 、 肝 内胆 管扩张 , 胆囊增大 以 及 胰腺管扩张 ,病人感上腹部 闷胀 、食 欲不振和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 。事实上 , 近期大量I 临 床病例分析表 明 , 黄疽的 出现往往并非是早 期胰头癌的临床表现 , 这 是 由于胆 总管和肝 内胆 管扩张到一定 程度后才 出现 黄疸 [ 2 】 。9 5 %的胰头癌迟早 出现黄疸等表现 ,仅 5 %的胰 头癌 ( 包括早期钩突癌) 呈外生性生长 ,或 由于胆总 管和 主胰管 分别开 口于 十二 指肠 ,并且两 者相距 较远 ,同时胰 头肿瘤 较小( ≤ 2 . O e m 1 , 尚未浸润胆总管下端开 口, 不引起肝 内胆管 和胆 总管扩 张以及胆囊增大 , 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腰 背痛。早期胰体 、 胰尾癌并不 出现黄疸 , 主要表现 为持 续性腹痛或腰背痛 , 或早期转 移引起 的有关临床症状 。由于 中晚期胰腺癌 在 《 腹 部 C T }一书 中已有深 入详 尽的描述 ,本节主要描述早期胰腺癌在螺旋 c T上 的 有关表现 。 早期胰 腺癌又称小胰腺 癌 ,系指肿瘤直径 ≤2 . 0 e m 或 ≤3 . 0 e a,目前 尚未得 r 到统一 ,大 家比较倾 向肿瘤直径 ≤2 . 0 c m 的标准 。在螺旋 c T平扫 时往往 呈等密 度 ,仅见胰腺轮廓改变 或没有改变 ,因此 ,不易在 平扫 c T图上识别 , 仅少数小 胰腺癌表现 为低 密度 或高密度改变而引起重视 , 故 单纯平扫其漏诊率甚高 。 平扫 图上胰腺癌 引起 的间接 c T 征象 十分重要 : 肿瘤远端胰腺 可萎缩 , 胰腺管 可有不 同程度 的扩 张 , 或者伴有假性贮 留性囊肿形 成, 如小胰头癌还可见到胆 总管和肝 内胆管扩张 以及 胆囊增 大等。但是极少数外生性生长 的胰头癌 和( 或) 钩突癌可 以 没有肝 内胆管 、 胆总管 以及胰腺管 的扩张 , 仅表现 为胰 头区的直接征象即肿块影 。 对少数胆 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 口于十二指肠 ,且两 者相距较远( > 1 . O c m ) 的患者,
甲状 腺疾病 的 2 0例 C T检 查分析
郭艳 宇 ( 黑 龙江 省 兴隆林 业局 第 一 医院 1 5 1 9 0 0)
摘要 : 目的:通过 C T检 查,判断 甲状腺肿大的程度 ,并分析 可能的病 因;检 查甲状腺 结节性病变 ,并鉴别其可能的 良、恶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 2 0 1 4年 1月一 2 0 1 4年 l 2月我院收取的 2 0 例 患者行 甲状腺 C T 检 查。结果 经过 C T检查 ,诊断 甲状腺 良性肿 瘤 6 例 、恶性肿 瘤 1 例,甲状腺 功能亢进 症和甲状腺 肿9 例 、甲状腺 炎 4 例, 后经其他相应诊 断均得 以证 实。结论 C T作为甲状腺 疾病的第二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较 易显示甲状腺及其病变。对 于甲状腺癌 , C T可以检 查有 无周 围结构侵犯、局部淋 巴结转移和( 或) 远 隔性转移 ,治疗后 随诊 判断有无局部复发和( 或) 转移 ;鉴别前纵 隔内肿块是 否为胸 内甲状腺肿 ;确 定甲状腺正 常解剖部位之 外的肿 块是 否为异位的 甲状腺组织 。 关键 词 : 甲状 腺 :C T:检 查 【 中图分类号】R 5 8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4 - 0 5 1 3 - 0 1
虽无胆总管 和肝内胆管扩 张以及胆囊增大等 ,但可见小胰头癌所致 的胰腺管扩 张, 主胰腺管扩 张有时平 扫不明显 , 增强扫描动脉期或实质期 由于正常或萎缩胰 腺强化十分明显 , 而没有强化 的胰腺管显示更清晰 。 对于少数外生性胰体 、 胰尾 癌, 尤 其是小 胰体癌 , 其 肿瘤 远端胰腺管可不扩张 , 当然亦无胰 尾的萎缩等改变。 胰 腺血供十分丰富 , 胰腺 癌相对其胰腺 组织来 说为乏血管肿 瘤 , 因此在动脉 期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 的低密度病灶 , 边缘呈规则或不规则的 环状强化 ,这主要是肿瘤边缘血供相对丰 富些 。实质期( 门脉期) 扫描仍可为低密 度, 但其和正常胰腺组织 间的密度差 异不如动脉期 明显 , 同时肿瘤边缘亦模糊不 清。 有时实质期 扫描可表 现为等密度 , 故实质期不及动脉期扫描易于识别小胰腺 癌 ,所 以必须 强调动脉期 扫描 的重要性[ 3 ] 。而门脉期扫描 的意义更在于 了解肝 脏是否有转移病灶存在 ,以及更好显示 和了解 门脉 系统血管有否侵犯 。 中晚期胰腺癌明 中 瘤直径> 3 . 0 c m ) 尤其 是胰头癌 ,其 c T征象除胰头肿块外 , 基本上都伴有肝 内胆管 、 胆总管和胰腺管不 同程度 的扩 张, 胰体 、 胰尾萎缩更为 常见 , 伴慢性胆囊炎 的患者胆囊可不增 大。至于胰 体 、 胰尾癌 , 其主要表现仍为 肿块影 , 胰体癌亦 可致远端 胰腺萎缩 和胰 腺管扩张 , 胰尾癌 尚可侵犯脾 门及其静 脉, 引起肝外性 的门脉高压 , 即脾静脉分支与 胃底和食管下端 的静脉相吻合而致 食管 胃底静脉 曲张 。 无论 中晚期胰头还是胰体 、 胰尾癌 , 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 为低密度 , 边缘 可有不规 则强化 , 若胰液外渗还可引起假性囊肿形成 。因此 , 无 论超声 、常规 C T 、磁共振 以及螺旋 c T均较易发现或定性 。
以切除 , 仅 能作放疗或化疗等姑息性治疗 ,其 5 年生存率不到 5 %。近年来 由于 对 早期胰腺癌l } 缶 床的深入研究 和影像 பைடு நூலகம்检查手段的发展 , 尤 其是螺旋 c T的出现 ,
使 早期胰腺癌 ( 肿瘤 直径 ≤2 . 0 e m ) 的发现成 为可能 ,特别是早期胰 头癌( 包括钩突
家庭 心理医生
2 0 1 5 年 4月第 4 期
F a mi I Y ps yc h oI o gi c al d o c to r
医学影像 与检验
6 o %,胰体 、 胰 尾癌占 3 9 %左右 , 全胰腺癌仅 占 1 %。以往对胰腺癌的早期 临床 症 状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 的限制 , 临床上发现 的胰腺癌 大多为中晚期 , 手术难
参 考 文 献 [ 1 ] 曾蒙苏. 乳 头型壶腹癌 螺旋 C T双期增 强的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 0 0 1 , 4 :
3 1 . 3 5 .
[ 2 ] 李传 福, 张晓明, 刘松涛, 等. 螺旋 c 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 中的应用 [ J ].
中 华放 射 学 杂 志 , 2 0 0 1 , 3 5 : 9 6 [ 3 ] 凌 华威, 管永 清, 丁蓓, 等. 多层螺旋 c T血管造影在胰腺癌周 围血管侵犯术前 评估 中的应用价值 [ J ] . 中华放射 学杂志, 2 0 0 2 , 3 6 : 6 0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