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甲状腺疾病(病理)

③结节期
肉眼: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结节大小不一,无包膜
切面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和瘢痕形成
镜下:部分滤泡上皮增生,部分上皮复旧或萎缩,胶质贮积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间隔包绕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肉眼: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表面光滑,血管充血,质软
纤维性
原因不明
肉眼:病变呈结节状,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切面灰白
镜下:甲状腺滤泡萎缩,小叶结构消失
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胚胎型腺瘤
又称粱状或实性腺瘤
瘤细胞小而一致,呈片状或条索状,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胎儿型腺瘤
小而一致,仅含少量胶质或无胶质的小滤泡
切面灰红呈分叶状,胶质少,棕红色,质如肌肉
光镜:
a.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有的呈乳头样增生
b.滤泡腔内胶质稀薄,周边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上皮细胞的吸收空泡
c.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电镜:滤泡上皮细胞质内内质网丰富、扩张;高尔基体肥大、核糖体增多,分泌活跃
免疫荧光:
滤泡基膜上有IgG沉着
经碘治疗后镜下见上皮细胞变矮、增生减轻,胶质增多变浓,
b.多量中性粒细胞及不等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c.伴异物巨细胞反应,但无干酪样坏死
慢性
慢性淋巴性
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肉眼: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被膜轻度增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切面呈分叶状,色灰白灰黄
光镜:甲状腺实质组织广泛破坏、萎缩,大量淋巴细胞及不等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因此 ,对 以颈 部肿 块 就诊 的患者 ,不能 仅考 虑 甲状 腺 瘤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等 良性疾病 的 诊断 ,应 想到 甲状 腺 癌 的可能 。 当 甲状腺 出现肿 大 结 节 而伴 有 下 列情 况 者 ,应 当考 虑 甲状腺 癌 的 可 能 :有 长期 甲状腺 肿 大 或 近期迅 速 增 大变 硬 者 ;有 颈 部放 射 线 照射 史 的青 少 年 患 者 ;伴有 声 音 嘶 哑、呼吸 困难 、吞 咽 障碍者 ;吞 咽 时肿 块 活 动 明显 受 限 甚 至 固定 者 ;长 期 腹 泻但 无 脓 血便 ,常伴 有 面 部潮 红 或 多发 性 翁膜 神 经 瘤 者 ,是位 样 癌 的 特 征性 表现 ;原 因不 明的颈 淋 巴结肿 大 。抗 感染 治疗 无 缩 小者 ;术 中发 现 包 膜不 完整 或与 周 围组织 粘 连者 。除 详细 询 问病史 及 体 检外 ,应 合 理 选 择 B超 ,同 位素 扫描 等检 查 ,必要 时 行针 吸细 胞学 检查 ,通过 对 临床 资 料 的综合分 析 ,作 出初 步 判 断 。术 中应 对 甲状腺 作 全 面 的 探查 ,有 怀 疑 时 应 作冰冻 切 片检 查 ,以 减 少误 诊 。 甲状 腺 癌是 一 组 形 态各 异 ,生 物 学行 为 不同 的癌 ,病 理 诊 断 是 确 诊 的 方 法 。早 期 明 确 ,可 提 高 治 愈 率 及 生 存 率 。
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医学基础知识热点: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
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
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
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
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
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
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
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
少见。
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
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
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例题: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乳头状癌
B.滤泡状癌
C.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
D.髓样癌
E.未分化癌
正确答案:A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治思路

甲状腺滤泡状癌
▪ 治疗 ▪ 在甲状腺滤泡状癌治疗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滤泡
状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再行放射性碘治疗。 ▪ 通过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甲状腺滤泡
性肿瘤尤其是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预后。
甲状腺滤泡状癌
▪ 预后 ▪ 分化良好,低度恶性,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不易发生淋巴结转
淋巴结肿大者酌情施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2. 直径 > 1.0 cm 者,施行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术、患侧腺叶全切除 + 峡部切除 + 对侧腺叶
次全 / 部分切除术,以及全甲状腺切除术; 3. 单侧多灶癌、双侧癌、有明显甲状腺腺外浸润或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或
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 诊断 ▪ 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多数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颈部肿块
可伴有疼痛,大约 70% 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侵入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发音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 命。
甲状腺未分化癌
▪ 治疗 ▪ 甲状腺未分化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 ▪ 手术:患者仅行手术治疗时,R0 切除较减瘤术可明显提高预后。 ▪ 放疗:术后放射治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在一定程度上
和放射剂量呈正相关。有数据显示,放疗联合常用的增敏药物,如紫杉醇或多 西紫杉醇和/或蒽环类(多柔比星)和/或铂类放化疗优于单独放疗。 ▪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基础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未分化 癌患者的生存期限。
甲状腺未分化癌
▪ 预后 ▪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研究表明,年龄、分期、肿瘤大小、
甲状腺滤泡状癌
甲状腺疾病-第九版病理

肉眼 多为单发,表面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直径一般3~5cm, 有完
整包膜,常压迫周围组织。 切面实性,暗红色或棕黄色,肿瘤中心有时可见出血、囊性变、纤维化
或钙化。
病理学(第9版)
胚胎型腺瘤
胎儿型腺瘤
甲状腺腺瘤
嗜酸性 细胞腺瘤
胶样型腺瘤
非典型腺瘤
激垂体 持续缺碘
TSH分泌
甲状腺滤泡 上皮增生
摄碘功能增 强暂时缓解
滤泡上皮不断增生
滤泡腔内充满胶质
甲状腺肿大
充满没有碘化的甲状腺 球蛋白
病理学(第9版)
致甲状腺肿因子作用 主要是抑制碘的吸收、转运、浓缩和活化各个过程。
高碘 过氧化物酶的功能过多的被占用,影响酪氨酸氧化,
因而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遗传与免疫 过氧化物酶、去卤化酶的缺陷及碘酪氨酸偶联缺陷等;
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病理学(第9版)
二、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 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好发于20~40岁, 女性4~6倍于男性。
病理学(第9版)
(一)病理变化
肉眼 整体:弥漫对称增大(为正常的2~4倍)。 表面:光滑、质较软。 切面:灰红呈分叶状 ,质如肌肉。
(二)慢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纤维性甲状腺炎又称Riedel 甲状腺肿或慢性木样甲状腺炎,原因不明,
罕见。
病理学(第9版)
五、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 瘤,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

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甲状腺肿瘤的分类通常基于病理学和组织学的特征,包括细胞类型、组织结构、生长模式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等机构发布了一些标准,用于对甲状腺肿瘤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甲状腺肿瘤分类:1.根据病理学特征分类:•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
其特征包括乳头状生长模式和核分裂。
•滑膜瘤样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这种类型的癌症通常以滑膜瘤样结构为特征,也分为滤泡型和实质型。
•髓样甲状腺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这是一种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产生钙化素)的癌症。
•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这是最为恶性和罕见的一类,通常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不同形态的细胞。
2.根据组织学特征分类:•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Microcarcinoma):指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型乳头状甲状腺癌。
•良性甲状腺肿瘤:包括良性的滤泡腺瘤、滑膜瘤、乳头状囊性腺瘤等。
3.分子分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得对甲状腺肿瘤进行分子分型成为可能。
例如,分析甲状腺癌中的BRAF、RAS、RET/PTC等基因的突变状态,有助于更精准地划分亚型和预测患者的生存和治疗反应。
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分类标准可能因医学研究的进展而更新,因此最新的分类信息可能需要参考最新的医学文献或专业机构的指南。
甲状腺癌病理学

甲状腺癌病理学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类型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
病理学是甲状腺癌诊断的关键,其诊断过程涵盖了显微镜下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1. 组织学检测甲状腺癌的组织学检测直接从肿瘤活检或切除标本中取得,经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和评估后,确定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
甲状腺癌组织形态学上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 常见型甲状腺癌这种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通常为结节性病变及一些甲状腺炎的结果。
在镜下观察中,其细胞核较大,细胞质较丰富,可形成结构多样的团单元。
1.2 滤泡型甲状腺癌这种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0%,从形态上看,肿瘤以圆形或椭圆形的滤泡为基本单位,滤泡内含有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原核。
1.3 髓样癌这种类型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2%,迅速生长,呈散在或浸润性生长。
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不均,核比较大、紫红色、嗜苯胺染色呈阳性。
1.4 髓样滤泡癌这种类型为甲状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由滤泡型和髓样癌的特点组成。
组织学表现形态多样,肿瘤细胞内含有胶原纤维和髓小体。
2. 分子生物学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被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预后。
分子生物学检测可帮助确定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个体化治疗方案。
2.1 BRAF基因突变BRAFV600E突变可用于判断疑难甲状腺结节是否是恶性。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胞外信使诱导激酶(MAPK)通路突变的分子靶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2 RAS基因突变查体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进行RAS基因检测,可对冷结节进行诊断。
RAS基因突变对优先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疾病诊断有很大帮助。
2.3 靶向基因测序靶向基因测序可帮助确定靶向药物治疗的适用患者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之前是以放疗和化疗为主,而现在,随着靶向治疗技术的出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大有改善。
总之,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检测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癌、明确肿瘤类型及病理分级,进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甲状腺病理tbs分级解析与应用指南

甲状腺病理tbs分级解析与应用指南甲状腺病理TBS分级解析与应用指南1. 引言甲状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其中甲状腺病理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级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分类系统,它能够帮助病理学家对甲状腺细胞学进行准确和一致的诊断。
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病理TBS分级的背景和应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分类系统。
2. 甲状腺病理TBS分级的概述TBS分级是一个基于甲状腺穿刺细胞学的分类系统,旨在对细胞学样本进行标准化的诊断。
根据TBS分级,甲状腺细胞学样本可以被分为以下六个类别:2.1 非诊断性或不充分样本(Non-Diagnostic or Unsatisfactory) 2.2 良性的(Benign)2.3 异常细胞学特征,但不能确定是恶性的(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FLUS)2.4 恶性倾向(Follicular Neoplasm/Suspicious for a FollicularNeoplasm,FN/SFN)2.5 可疑甲状腺癌(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2.6 高度可疑甲状腺癌或确定性恶性样本(Malignant)3. TBS分级的应用指南TBS分级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对甲状腺疾病的评估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也具有指导意义。
以下是TBS分级的应用指南:3.1 临床前风险评估(Pre-test Risk Assessment)在采取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之前,医生可以使用TBS分级系统进行临床前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根据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结果,医生可以预估患者患有甲状腺癌的风险,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基础知识热点: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
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
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
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
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
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
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
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
少见。
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
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例题: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乳头状癌
B.滤泡状癌
C.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
D.髓样癌
E.未分化癌
正确答案:A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