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1

合集下载

江苏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现代数据与计算技术
1.现代数据与计算技术
现代数据与计算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技术,它可以用来解决各
种形式的实体问题和建模要求。

其重要特点是可以容纳大量数据去了解未
来问题,有助于人们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用技术的范围广泛,可
以用来支持多学科分析,以及全面评估和解释对不同场景的影响。

现代数据与计算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物联网(IoT)、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进行大量数据分析
和应用,可以有效挖掘数据关系,以支持人们进行智能决策,也可以用于
多个学科分析、计算和解释。

2.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技术,它收集、存储、处理、挖掘、可
视化的海量数据,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核心
能力包括数据的可视化,模型的建立,以及数据的挖掘和智能管理。

大数据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高速,迅速处理大量数据,二是安全,更好地保证数据安全,三是可靠,实现准确的数据处理,四是高效,提升
处理效率,五是分析,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六是发现,实现快速发现,七
是智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1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1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2周提交作业学号:201410510308姓名:李春明完成日期:2014-10-02一、文字录入,请在下方录入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内容为介绍计算机发展史。

从网络复制的不得分!计算机发展史1945年,由美国生产了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英文缩写词ENIAC)。

它是由美国奥伯丁武器实验为了满足弹道计算需要而研制成。

主要发明人是电气工程师雷斯波.埃克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

这台计算机1946年产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

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

它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10000只电容,7000只电阻,体积3000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量30吨。

耗电140-150千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

ENIAC 的到来,在以后的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人类科技史上没有一种科学可以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相提并论。

下面介绍各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系统的特点:一、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要存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

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二、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提高。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已开始使用更先进的磁盘;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处理各种食物为主,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型化、耗电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二代计算机有了很大提高,这时,小型机也很快发展起来,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第一题:1. 请问什么是二进制?二进制有哪些特点?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二进制是一种由0和1组成的数字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 只用两个数码0和1表示所有数字。

- 数字位代表的权值是2的整数次幂。

- 适合于计算机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是作为计算机内部数据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计算机能够通过处理二进制数据来实现各种功能,如逻辑运算、数据存储和传输等。

第二题:2. 请列举计算机硬件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并简要介绍其功能。

答案: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 内存(主存):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执行任务所需的指令和数据。

-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例如键盘、鼠标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 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光盘等。

每个硬件组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共同协作完成计算机的各项任务和功能。

第三题:3. 请问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进程管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分配处理器和其他资源,并提供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存储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将内存空间分配给进程使用,并实现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功能。

- 文件管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管理文件的存储、读写和共享等操作。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提供对设备的访问和控制。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包括命令行接口、图形用户界面等。

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管理,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含答案)作业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智能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3、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可以根据用途进行分类,有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最后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显示出来。

5、计算机的存储单位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有位(bit)、字节(byte)、千字节(kilobyte)、兆字节(megabyte)等。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2、常见的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3、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

5、内存管理内存管理负责分配和回收计算机的内存资源,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6、进程管理进程管理负责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实现多任务的并发执行。

7、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打印机、鼠标、键盘等。

三、办公软件1、办公软件的概念办公软件是用于办公工作的应用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表格计算、演示文稿等功能。

2、常见的办公软件常见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Google Docs、WPS Office等。

3、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用于编辑和排版文档,常见的功能有字体设置、段落格式、插入图片等。

4、表格计算软件表格计算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可进行数学公式的计算、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等。

5、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可以添加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附件:1、《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答案:pdf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copyright):对作品的权利进行保护,防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修改或分发该作品。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答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入门级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

以下是本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的答案。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它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但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

集成电路计算机进一步缩小了体积,提高了性能。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则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小巧、高效和智能化。

(二)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1、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运算和控制。

2、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3、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4、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

软件系统包括:1、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为计算机的运行提供基础支持。

2、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满足用户的各种具体需求。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将程序和数据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由控制器按照程序的指令依次取出并执行,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其主要功能包括:1、进程管理:负责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

2、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分配和回收内存。

3、文件管理: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学生管理系统作业要求:1、设计一个学生类,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号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和set方法。

2、设计一个班级类,包括班级的名称、学生列表等属性,以及相应的添加学生、删除学生和获取学生人数的方法。

3、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实现以上两个类的交互,可以进行学生的添加、删除和统计操作。

4、设计一个学生管理系统类,包括菜单界面和相应的操作方法,可以对班级进行添加学生、删除学生和统计学生人数的操作。

1、学生类设计属性:- 姓名:表示学生的姓名- 年龄:表示学生的年龄- 性别:表示学生的性别- 学号:表示学生的学号方法:- 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学生对象,接收姓名、年龄、性别和学号作为参数- get方法和set方法:用于获取和设置学生的属性值2、班级类设计属性:- 班级名称:表示班级的名称- 学生列表:表示班级中的学生列表,初始为空列表方法:- 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班级对象,接收班级名称作为参数- 添加学生方法:接收学生对象作为参数,将学生添加到学生列表中- 删除学生方法:接收学生对象作为参数,从学生列表中删除该学生- 获取学生人数方法:返回当前班级学生列表中的学生人数3、学生管理系统类设计属性:- 班级对象:表示班级对象,可用于进行学生的添加、删除和统计操作方法:- 构造方法:初始化班级对象- 菜单方法:显示操作菜单,接收用户输入的选项,并根据选项执行相应的操作方法- 添加学生方法:接收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和学号作为参数,创建学生对象,并调用班级对象的添加学生方法将学生添加到班级中- 删除学生方法:接收学生的学号作为参数,创建学生对象,并调用班级对象的删除学生方法将学生从班级中删除- 统计学生人数方法:调用班级对象的获取学生人数方法,获取班级中学生的人数,并输出结果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学生: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员,包括未成年人和成年人。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 - 答案计算机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的答案及相关解释。

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A ENIACB EDVAC C EDSACD MARKI答案:A解释: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于 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 主机和外部设备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答案:A解释: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软件则是使硬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程序和相关数据。

3、以下属于输入设备的是()A 显示器B 打印机C 键盘D 音箱答案:C解释: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可以将文字、数字等输入到计算机中。

4、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A 存储容量大B 价格便宜C 读写速度快D 存储可靠性高答案:C解释:内存储器直接与 CPU 进行数据交换,读写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价格较高。

外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便宜,但读写速度较慢。

5、在计算机中,1KB 等于()字节。

A 1000B 1024C 2048D 8192答案:B解释: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1KB(千字节)等于 1024 字节。

6、以下属于操作系统的是()A WindowsB WordC ExcelD PowerPoint答案:A解释:Windows 是常见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操作环境。

Word、Excel 和PowerPoint 则是应用软件。

7、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快捷键是()A Ctrl + ShiftB Ctrl + SpaceC Alt + ShiftD Alt + Space答案:B解释:Ctrl + Space 组合键用于在 Windows 中快速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作业(刘江)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作业(刘江)

第一章 操作系统基础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一、 是非题1. 操作系统的目的不是用来提高处理速度, 而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A.对 B.错2. 虽然有了操作系统,但用户还需了解更多的软、硬的细节才能方便地的使用计算机。

A.对 B.错3.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 CPU 时间片技术可以处理多道程序并发执行。

A.对 B.错4. 文件目录必须常驻内存。

A.对 B.错5. 树型目录结构解决了重名问题,有利于文件分类,提高了文件检索的速度,能够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

A.对 B.错6. 存贮介质上的文件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

A.对 B.错7. NTFS 可以比 FAT32 管理更大的硬盘。

A.对 B.错8. 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内存容量。

A.对 B.错9.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

A.对 B.错10. 对于共享设备, 在同一时刻可以让多个进程使用它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A.对 B.错11.程序是动态的,进程是静止的。

A.对 B.错12. 进程的等待状态是指等待占用 CPU 时的进程状态。

A.对 B.错13.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进程控制块”。

A.对 B.错14.交互式作业处理的特点是“人机对话”。

A.对 B.错15. 在Windows XP 中,用户安装的驱动程序记录在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 配置单元。

A.对 B.错二、 单选题1. 人与裸机间的接口是___B___。

A. 应用软件B. 操作系统C. 支撑软件D. 都不是2. 操作系统是一套__C____程序的集合。

A. 文件管理B. 中断处理C. 资源管理D. 设备管理3.裸机上的第一层扩充是__A____。

A. 操作系统B. 编译系统C. 机器语言程序D. 装配程序4. 启动外围设备的工作由__B____来完成。

A. 用户程序B. 操作系统C. 用户D. 外围设备自行启动5.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___D___A.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B. 计算机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 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C. 计算机硬件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实体, 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硬件的支持D. 操作系统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 它不属于计算机系统6. 当计算机被启动时,最先执行的是___D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2周提交作业
学号:201410510308
姓名:李春明
完成日期:2014-10-02
一、文字录入,请在下方录入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内容为介绍计算机发展史。

从网络复制的不得分!计算机发展史
1945年,由美国生产了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英文缩写词ENIAC)。

它是由美国奥伯丁武器实验为了满足弹道计算需要而研制成。

主要发明人是电气工程师雷斯波.埃克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

这台计算机1946年产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

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

它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10000只电容,7000只电阻,体积3000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量30吨。

耗电140-150千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

ENIAC 的到来,在以后的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人类科技史上没有一种科学可以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相提并论。

下面介绍各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系统的特点:
一、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要存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

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二、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提高。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已开始使用更先进的磁盘;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处理各种食物为主,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型化、耗电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二代计算机有了很大提高,这时,小型机也很快发展起来,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逐渐完善,分时操作系统、会话式语言等多种高级语言都有新的发展。

四、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处理器和卫星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的硅谷诞生了,他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从此各种位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如雨后春笋般地研制出来,潮水般涌向市。

特别是IBM-PC系列机诞生后,几乎统一了微机市场,各种各样的兼容机也相继问世。

微型机由于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价格便宜,已成为现代计算机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并正义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

二、信息存储
三、硬件组成
四、模拟测试
在上机机房的电脑上,启动后,在桌面上双击“模拟考试”或“模拟练习”,准考证号输入:jc001,确认后考试测试。

注意:运行模拟测试之前不能打开其他任何程序或窗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