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京剧领军人物
中国在世的京剧大师有哪几位?现在哪些艺术家能够成为大师?

中国在世的京剧⼤师有哪⼏位?现在哪些艺术家能够成为⼤师?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这个艺术形式出现以后,诞⽣了很多闻名遐迩的京剧艺术⼤师。
⼀般我
们把开宗⽴派、独树⼀帜、贡献⾮凡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称为京剧⼤师。
如“四⼤名旦”的梅兰芳、
尚⼩云、程砚秋、荀慧⽣,“马派”的马连良,“谭派”的谭鑫培,“张派”的张君秋,“叶派”的叶盛
兰,“裘派”的裘盛戎,等等。
这些⼤师都已经先后做古,给⼈民留下了丰厚的⽂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梅葆玖、袁世海、马长礼、李世济、张春华等京剧⼤师的离世,健在的京剧⼤
师越来越少了。
让我们看看⽬前还有⼏位:
谭派⼤师谭元寿先⽣,叶派⼤师叶少兰先⽣,梅派⼤师杜近芳先⽣,尚⼩云之⼦尚长荣先⽣
(国家⾮物质⽂化遗产传承⼈)等。
还有⼀些接近⼤师⽔准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可以称为准⼤师,主要有以下⼏位:
谭派的谭孝曾,梅派的李维康、李炳淑,荀派的刘长瑜、孙毓敏,⽼旦演员赵葆秀、袁慧琴,
净⾏的孟⼴禄、康万⽣,⽼⽣的张学津、冯志孝等等。
现在当红的更年轻⼀点的还有于魁智、张建国、李胜素、张⽕丁等。
这些⼈都可能迈⼊京剧艺
术⼤师的⾏列。
3。
一代宗师梅兰芳

一代宗师梅兰芳作者:来源:《金桥》2020年第05期梅兰芳作为把京剧这门国粹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在促进中国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提到中国的国粹京剧,就不能不提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四大花旦”之首的梅兰芳。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他的祖父梅巧玲是黴班进京后由演唱黴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名伶十三绝》画谱而流芳千古。
父亲梅竹芬沿着其祖父的道路,亦唱青衣、花旦,伯父梅雨田则是京剧琴师,当时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
作为大家族中的一员,每曰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让梅兰芳顺理成章地接过了传承京剧的使命。
他8岁开始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9岁又拜名旦吴菱仙为师学唱青衣。
吴菱仙十分擅长教学,教唱腔时,他先讲剧情,再解释唱词;学唱腔疲倦了,就教身段;练累了再坐下来学唱;唱得打瞌睡了,就用戒尺轻轻地拍一下。
在吴菱仙的教导下,梅兰芳的进步极为神速。
1904年,10岁的梅兰芳首次登台,出演《鹊桥密誓》中的织女,无论扮相、还是唱、念、表演都相当出色,赢得观众们的满堂喝彩。
3年后,13岁的梅兰芳出师,加入当时著名的喜连成班,正式参加演出。
迈入舞台表演的生涯后,梅兰芳惊人的才华也日益凸显出来,创新俨然成了他的代名词。
本来,在京剧中,不同行当之间彼此界限十分森严,不允许串演。
但梅兰芳却创造性地将旦角的不同特点融合在一起,在他所演的角色中,既有花旦的活泼,又有青衣的端庄,细看还有刀马旦的轻灵,让人惊叹。
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年仅17岁的梅兰芳名列第三,成为中国京剧界赫赫有名的新人。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赴上海演出《穆柯寨》,他塑造的穆桂英形象一时间广受赞誉,轰动上海。
第二年梅兰芳再次访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曲目,一连演出了34天,场场爆满。
正所谓“艺术无止境”。
尽管当时的梅兰芳已经拥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但他仍在不断思考如何对京剧进一步创新与突破。
梅兰芳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梅兰芳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1894年,是中国著名的京剧演员、导演和教育家。
梅兰芳用其过人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为中国京剧的繁荣与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早年经历梅兰芳的京剧之路始于他出生在京剧世家的环境中。
他的父亲梅葆玖是清朝末年京剧名家,从小耳濡目染的他自然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家庭的熏陶下,梅兰芳早早展示了对京剧表演的天赋。
他师从于父亲,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演技。
二、艺术成就梅兰芳在京剧表演上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传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塑造。
他对每个角色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善于把握细节和情感的细腻描绘,给观众带来了极富感染力的演出。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他将京剧表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梅派艺术的风气。
三、代表作品梅兰芳的代表作品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残唐》、《沙河精舍》、《王宝钏》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梅兰芳出色的演技和精湛的表演艺术。
他通过对角色的精心塑造和具体表演,成功地将京剧的美妙之处传递给观众,同时也提高了京剧的国际知名度。
四、教育事业梅兰芳不仅是优秀的演员,也是杰出的教育家。
他将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传授给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京剧演员。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传承和发扬了京剧艺术的精髓。
梅兰芳开设了京剧学校,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影响力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爱,广受好评。
他的表演风格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京剧艺术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梅兰芳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和世界性的影响力,使他成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六、总结梅兰芳作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京剧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演出向人们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梅兰芳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对艺术的热爱,成为了中国京剧艺术瑰宝的代表。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五年级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五年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老师。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她是中国京剧艺术的活佛,被称为"当代京剧舞台的最高典范"。
从小我就非常崇拜她,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像她那样出色的艺术家。
刘老师195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戏曲世家,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女儿。
从小就耳濡目染,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她8岁时就开始认真学习京剧,并很快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13岁时就参加了电影《红娘》的拍摄,可谓是"奇童"。
多年来,她一直孜孜不倦地钻研京剧艺术,对剧目传统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创新。
刘老师的艺术造诣是令人敬佩的。
她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舞台之中。
无论是刚烈豪放的武生角色,还是温婉大方的旦角色,她都能完美地驾驭和诠释。
她的表演无不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对剧本的深刻洞见。
每看一场她的演出,我都会被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除了舞台表演,刘老师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她热心培养年轻一代的京剧人才。
很多现在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不论是在台上台下,她都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和严格要求传递给学生们,引导他们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
刘老师不仅有非凡的艺术才华,而且也是一位高尚的人品和有着远大理想的人。
她一直致力于振兴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京剧这一国粹艺术薪火相传、代代相承。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她始终怀抱一颗年轻的心,保持着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好奇心。
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事业中,甘为人后,淡泊名利,只为能把京剧发扬光大。
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对艺术的忠诚,令我肃然起敬。
刘梅兰芳老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艺术之魂,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她高尚的品德、卓越的艺术造诣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迪和力量。
京剧叶少兰简介

京剧叶少兰简介
叶少兰,江苏省苏州市人,男,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评论家,国家一级演员。
被誉为“十八路精英”,中国京剧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首任汉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叶少兰毕业于1956年上海戏剧学院,参加工作后,陆续担任过苏剧
团副团长、团长等职务,在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苏剧团副团长、副团长等职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叶少兰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建立了自己的技艺,他凭借精湛的技艺、
内涵深厚的内容以及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
他运用独特的演艺手法,
以丰富的立体对比,创造出情节合理、情感充实、人物具有个性特色的艺
术效果。
他擅长滑腻折子戏、繁复折子戏以及暴戾折子戏,被尊称为“折
子戏大师”。
叶少兰凭借出色的表演技艺和敬业精神,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
重大文艺奖项,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赏,被誉为中国当代京剧
的杰出代表。
当代京剧领军人物

当前京剧领域代表性艺术家名录国家京剧院李维康(70岁,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已退休),工青衣,是家喻户晓的京剧界泰斗级人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老生),196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胜素(梅派青衣名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
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
2004年,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人,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演唱会,开历史之先河。
耿其昌(国家京剧院老生名家),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
曾在红色经典剧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
张建国(奚派老生,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
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
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
袁慧琴(国家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要演员,工京剧老旦。
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主任李海燕(著名程派青衣,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北京京剧院余派老生),祖籍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
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朱强(北京京剧院著名马派老生)辽宁沈阳人。
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199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生班。
张建峰(北京京剧院奚派老生)1978年出生河北。
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少彭(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生于1976年,第五届CCTV 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学员。
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杨派老生人才,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杨乃彭,他的妻子蓝恭欣工花旦同为北京京剧院演员、梨园伉俪。
“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

“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傅谨张火丁是京剧界的一个奇观,20世纪90年代,就在京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在演出市场上表现出超强的号召力,形成所谓“张火丁现象”。
她大约在1994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因举办第一次个人专场演出受到京剧界高度肯定与关注,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2004年,在京剧院组建了由她个人命名的工作室。
得益于工作室的灵活机制,她获得大量演出机会,并在其后的巡演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
2007年张火丁在北展剧场的演出和人民大会堂的演唱会,奠定了她作为当代最优秀的京剧表演家之一的基础。
次年张火丁调入中国戏曲学院,2014年4月26日,张火丁暂别舞台数年后再度归来,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达到她个人艺术生涯新的高峰。
2015年5月,张火丁在国家大剧院担纲“相约北京”闭幕演出,9月初应邀赴美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场演出,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当代戏曲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
如果从1995年算起,张火丁用20年时间,在中国京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两个单位完成了她从一位京剧新秀到代表性表演艺术家的跨越。
张火丁这20年的崛起历程,有太多值得研究与总结的经验。
她在艺术上的悉心追求固然是其取得突出成就最核心的因素,然而假如我们看不到张火丁另外那些不循常理的方面,就无法真正理解张火丁,也难以深刻把握张火丁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
一张火丁并非出生于京剧世家,但是她的家庭与戏曲渊源颇深。
从目前能找到的公开报道看,她9岁时初登舞台,在廊坊工人文化宫的一场戏曲演出中串演剧中的孩童。
在此之后她成为戏曲演员的梦想经历诸多曲折,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时已经15岁,比普通演员入门迟了数年。
她跟随孟宪荣老师初窥京剧门径,1989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其后得到程派名家李文敏熏陶,尤其是拜师赵荣琛的经历,在她艺术生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张火丁一直把她拜赵荣琛为师,看成她在艺术上“开窍”的关键。
京剧名家于魁智简介

京剧名家于魁智简介
于魁智,1949年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著
名导演、民族文化宣传者。
自197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以来,历
任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
艺艺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也是中
国歌剧舞剧学会理事长,担任《新民报》文艺评论员,国家一级导演、一级编剧,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会员、国家文物局顾问,荣获代表中
国京剧巅峰演出艺术家称号。
于魁智一生致力于中国京戏演艺术发展。
先后创作了《落花生》、《延安大讲堂》、《成吉思汗》、《宫锁沉香》等20余部作品,精
心演绎的影视作品《赛太岁之孙贵妃》、《奋斗》、《太子少年时》
更是传唱不绝,为保护和推广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贡献巨大。
于魁智艺术活动遍及大江南北,1995年赴美宣传演出,1998年受
邀参加美国博物馆华人文化节,2002年受邀演出并应邀做演讲。
2003年,于魁智获颁国家“荣誉文化家”荣誉称号,2005年以“京剧发展
专家”身份受聘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获得中国国家艺术基
金古典戏曲创作奖。
于魁智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个人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京剧演出文化,他是当代中国传统演艺艺术界最具文化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京剧领域代表性艺术家名录
国家京剧院
李维康(70岁,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已退休),工青衣,是家喻户晓的京剧界泰斗级人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老生),196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胜素(梅派青衣名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
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
2004年,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人,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演唱会,开历史之先河。
耿其昌(国家京剧院老生名家),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
曾在红色经典剧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
张建国(奚派老生,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
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
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
袁慧琴(国家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
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要演员,工京剧老旦。
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主任
李海燕(著名程派青衣,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
北京京剧院
杜镇杰(北京京剧院余派老生),祖籍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
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朱强(北京京剧院著名马派老生)辽宁沈阳人。
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199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生班。
张建峰(北京京剧院奚派老生)1978年出生河北。
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少彭(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生于1976年,第五届CCTV 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学员。
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杨派老生人才,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杨乃彭,他的妻子蓝恭欣工花旦同为北京京剧院演员、梨园伉俪。
李宏图(北京京剧院叶派小生)1960年生,河北省廊坊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常务副团长。
叶少兰先生的入室弟子。
迟小秋(程派青衣名家,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1965年生于辽宁,1981年开始跟随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学习程派,19岁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被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喻为“程派标准传人”,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
她唱做俱佳,舞台功力深厚,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
赵葆秀(北京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1948年生于北京。
1987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001年获得上海白玉兰奖。
王蓉蓉(张派名家,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当代张派的名家,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78年拜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为师。
王蓉蓉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德艺双馨”等称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上海京剧院:
尚长荣(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已退休)。
1940年生于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第三子,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
开创了架子花脸铜锤唱、铜锤花脸架子演的艺术模式。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陈少云(上海京剧院著名麒派掌门人)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出身梨园世家,工文武老生。
1980年拜著名
麒派老生赵麟童及戏剧导演阿甲为师,现又得到京剧名家小王桂卿指点,被认为是当今优秀的麒派艺术继承人。
李军(上海京剧院杨派老生)1982年毕业分配至山东省京剧院任主要演员。
1992年调入上海京剧院工作。
王佩瑜(上海京剧院余派女老生)1978年生于苏州,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余叔岩)女演员,师从王思及。
2011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珮瑜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
2016年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
史依弘(上海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工旦角,上海京剧院梅派大青衣,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毕业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后潜心研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参与多个京剧新剧目的创作,成为文武兼擅,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京剧演员。
天津京剧院:
孟广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著名铜锤花脸)当代著名京剧艺术家,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
张克(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杨派老生)1962年生于天津,工京剧老生,曾受教于曹世嘉等名师。
1986年同时拜程正泰、谭元寿、马长礼及香港名票丁存坤为师,专攻杨派(杨宝森)艺术。
常演剧目有《四郎探母》、《伍子胥》、《大探二》、《杨
家将》、《击鼓骂曹》、《失空斩》等。
赵秀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名家)1987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
工青衣,1983年拜张君秋为师。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山东省京剧院:
张春秋(山东省京剧院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已去蕊)梅兰芳的弟子,京剧大师。
因在现代戏《红云岗》中成功塑造了“红嫂”这一经典艺术形象而蜚声海内,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殷宝忠(山东省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已去世)北京人,工“谭派”。
1962年与尚小云合作演出《红鬃烈马》,蜚声剧坛。
长期与方荣翔、宋玉庆、俞砚霞等合作。
1964年参加编演现代戏《奇袭白虎团》、《红云岗》,担任执行导演。
宋玉庆(山东省京剧院文武老生)《奇袭白虎团》男主角严伟才的饰演者)1941年生,享誉国内外的京剧名家,是京剧舞台上难得的文武老生全才。
1964年,在《奇袭白虎团》中用全新的京剧表演理念成功塑造了现代军人形象,取得巨大轰动,吸引了包括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盖叫天等京剧大师的高度关注。
宋昌林(京剧裘派铜锤花脸,已去世)原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已故),工裘派铜锤花脸,我首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方荣翔弟子。
鞠小苏(山东省京剧院尚派青衣,已退休)出生于梨园世家,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文化部原部长高占祥为其题字“尚派传人,德艺双馨”,老艺术家马少波同志题字“尚门翘楚”。
现被聘为山东省京剧院艺委会副主任。
2011年,荣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突出贡献奖”。
付正红(山东省京剧院荀派花旦,已退休),国家一级演员。
1973年分配到山东省京剧院,随表演艺术家张春秋,俞砚霞学戏。
嗓音甜美,扮相俊俏,表演舒展而细腻,能文能武,善于人物刻划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翟萍(山东省京剧院张派青衣),现任山东省京剧院一团团长。
1987年拜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为师并深得其真传。
她音质条件脆亮甜美,宽厚圆润,行腔舒展流畅,吐字清晰,扮相端庄秀丽,颇具张派神韵,曾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二等奖等奖项。
刘建杰(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杨派老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1996年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鸣盛先生为师,2009年拜著名京剧教育家叶蓬教授为师。
他嗓音宽亮,苍劲挺拔,圆润醇厚,韵味夺人,表演稳重,文武兼备。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等奖项。
中国戏曲学院:
张火丁(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程派青衣)1971年生于吉林。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文化部青联委员。
原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曾成立张火丁京剧艺术工作室,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属程派第三代传人。
大连京剧院:
杨赤(大连京剧院院长)原籍山东,1961年生于大连,京剧袁派优秀传人。
辽宁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京剧梅兰芳金奖、上海白玉兰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获得者。
工架子花脸,兼工铜锤和武花脸,有“全才花脸”之誉。
湖北省京剧院:朱世慧(湖北省京剧院院长,丑角名家)湖北京剧院名誉院长,丑角,国家一级演员,安徽人,生于1947年。
主演《徐九经升官记》誉满艺坛,时称一绝。
2012年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