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3.18《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节课,主题为“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了解到生态瓶的构造和原理,培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生态瓶的概念和构造;b. 理解生态瓶的原理和作用;c. 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c.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b.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生态瓶的构造和原理;b. 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a. 生态瓶的原理和作用的深入理解;b. 生态瓶的制作方法的实际操作。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对生态保护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对于科学实践的操作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展示一张生态瓶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生态瓶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生态瓶里的植物和动物能够生存?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介绍生态瓶的构造和原理:a. 生态瓶是一个封闭的玻璃容器,内部有植物和动物。
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 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态瓶中形成循环。
2. 解释生态瓶中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a. 植物提供氧气,满足动物的呼吸需求。
b. 动物提供二氧化碳,满足植物的光合作用需求。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态瓶中植物能够提供氧气,动物能够提供二氧化碳?a. 提示学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动物通过呼吸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6课全)

【2020出版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全单元教案目录第13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生物在环境中生存,但“环境”并不仅仅等同于生物所栖息的地点,或它们生存的场所。
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它们生活空间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所有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硏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是《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1课。
丹顶鹤是学生较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通过对丹顶鹤的栖息环境与其身体特征的相关硏究,初步认识动物的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丹顶鹤的家”,根据丹顶鹤“颈长、腿长、嘴长”的身体特征,引导学生推測它们生活的环境是茂密的松林还是开阔的湿地。
此外,教科书还要求学生查找资料,通过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来进一步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第二个活动是“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鸟类的身体特征,如喙、足等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丹顶剖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2.知道动物的身体结构特征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初步判断丹顶鹤的生活环境2.查阅资料,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进一步判断丹顶鹤的生活环境3.观察图片鸟足特点,探讨鸟足的外形和结构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探索动物的奥秘,增强爱护动物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粤教版新教材六年级咯血《生态瓶的秘密》教学课件

第一关 认识生态瓶
生态瓶里有哪 些生物?类似哪 种自然环境?
一、认识池塘里的环境
show
hide
读图,思考问题:
1.池塘里有哪几类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了哪些贡献?
5.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它们有什么作用?
池塘生态系统
郑丽婷同学正在给实验室里的培育鱼苗
生态瓶中包含食物链的基本元素,有观赏鱼、绿色植物、螺、微生物等,不喂食、 不换水也能存活四个月。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微扬生态瓶”最终由学校实验室 走进市场。2015年4月17日,“微扬生态瓶”研发团队成立了福州微扬生态科技有 限公司,主营观赏鱼养殖批发及生态鱼瓶的研发与销售。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CO2、养料 O2、食物
水生 植物
养料
微生物
水
空气
土壤
被分解
不同种类的生物共栖一地,互相作用,互相依存,与 它们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 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第二关 设计生态瓶
池塘生态系统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CO2、养料 O2、食物
罗忠荣(右)、纪怀宇在实验室研发观赏鱼瓶
生态瓶中包含食物链的基本元素,有观赏鱼、绿色植物、螺、微生物等,不喂食、 不换水也能存活四个月。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微扬生态瓶”最终由学校实验室 走进市场。2015年4月17日,“微扬生态瓶”研发团队成立了福州微扬生态科技有 限公司,主营观赏鱼养殖批发及生态鱼瓶的研发与销售。
苹果螺
泰国斗鱼
红斑马鱼
玛丽鱼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优秀-PPT1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一个区域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 总和就叫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池塘生 态系统。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任务:
制作一个生态瓶,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设计生态瓶
材料: 水草、水生小动物、水、沙子、广口瓶和凡士林等
讨论: 1.选择哪些生物?必须包含动植物,如:金鱼藻、鱼、虾、田螺 2.这些生物的比例是怎样的?植物的量要大于动物的量 3.放入植物的意义是什么?植 物物 ,是 为生 所产 有者 生, 物为 提动 供物 氧提 气供 。食 4.如何放置生态瓶?放置于阳光或灯光充足的地方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池塘中有 鱼、虾、昆虫、 螺、贝壳等动 物;有芦苇、 水草、金鱼藻 等植物;还有 在水中和塘泥 中生存的微生 物。
粤教版科学PPT《专题探究:生态瓶的 秘密》 优秀-P PT1
池塘中有哪些非生物的物质?
池塘中阳 光、水、空气、 适宜的问题、 土壤、塘泥等 非生物物质。
分析记录结果并讨论交流
1.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它们的生活环境由哪些部分组成? 3.怎样才能让瓶中的各种生物生存得更持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 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 态平衡状态。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3.18《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课件(26张PPT)

增加水草 增加小鱼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会减少;但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 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 会增多;植物数量开始减少,水变得浑浊
减少光照
光照减少,水草产生的氧气就少,鱼浮出面的次数增加
新知讲解
通过生态瓶观察到的现象所进行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新知讲解
怎样才能让瓶中的各种生物生存得更好?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态环境的条件进行对照实验。想 一想,每次改变哪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减少水 ○增加水草 ○增加小鱼 ○减少光照
新知讲解
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应注意: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改变条件
观察现象
减少水
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 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新知讲解
注意光照条件:白天有阳光,夜晚有灯光
新知讲解
第四步:得出结论
生态瓶中各 种生物之间 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动物吸收植物呼出的氧气
动物的粪便为植 物生长提供养料
吸收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由哪些部分组成?
环境
生物
植物 动物
水草 金鱼
非生物
泥沙 水 空气 阳光
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是密 不可分的整体
(1)实验材料
水、金鱼藻、 泥沙、广口瓶、小鱼
新知讲解
(2)实验步骤
①用清水清洗广口瓶,特别是 瓶口和瓶身,便于观察和密封。
②在瓶中放入约1厘米厚的 沙子和小 ,确保瓶中有一定的空气。
④待瓶中的水澄清后 ,放入水生动物。
⑤盖上瓶盖,在瓶身 贴上标签,注明制作 日期、制作者姓名。
《专题研究_生态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专题研究_生态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本次生态瓶的专题研究适用于初中生物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生态瓶的构建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生态瓶的实验,拓展学生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生态瓶的构建方法和使用技巧;3.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和提出假设的能力;4.加深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生态瓶的原理和构建方法3.生态瓶观察与记录4.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生态瓶的兴趣。
2.理论学习(20分钟)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生态瓶的原理和构建方法,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操作实践(4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瓶的构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4.观察记录(20分钟)让学生观察生态瓶内的变化,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讨论。
5.讨论展示(20分钟)组织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梳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6.反思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思考如何将生态瓶的原理运用到日常环保实践中。
五、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及生态瓶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2.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评价学生对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情况。
六、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瓶实验的探究性研究,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2.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生态瓶实验,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七、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透明瓶子、水、泥土、植物、小动物等;2.课件资料:生态系统的PPT、构建生态瓶的教学视频等;3.辅助工具:实验记录表、观察记录表等。
1.7《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案练习)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学设计
数增加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应注意: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A、先放动物
B、先放植物
C、一起放动物和植物(3)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A、美化
B、提供氧气
C、固定沙子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散射光下
6、拓展提高:做一个模拟_____(森林/草原/……)环境的开放性盆景
我们的______环境的开放性盆景设计方案
需要的材料非生物
生物
生态模拟图
需要考虑问题
7、作业布置
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生态瓶和生态盆景展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组内合作
完成
检查课堂学习情
况
让学生由封闭性
生态瓶制作迁移
到开放性生态盆
景制作
巩固课堂所学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以及生态
系统的组成;通过驱动任务,我们会做生态瓶和开
放性盆景;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态瓶,了解动植物和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合作中培养了善于听取他
人意见、共同协作的科学态度。
总结课堂所学板书板书设计。
生态瓶实验材料及工具教案

生态瓶实验材料及工具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生态瓶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态系统循环等基本概念,探究水、空气、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地科学观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生态瓶:瓶口要宽,容积大约500毫升,最好是松下或五星牌的瓶子。
2、土壤:建议使用普通花土,了解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用纯沙、细土等各种材质的土壤,逐步增加施肥等条件,来观测植物的生长情况。
3、植物:建议使用小草、豌豆、沙漠仙人掌、麦苗等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生长适应条件的差异。
4、水:适量的水,建议使用自来水或挂5-6小时的自来水,去除冷水中的氯气。
5、外壳: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或选购,用于遮挡阳光,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温度等。
6、光照设备:满足植物对光照需求的照明设备,可选用普通灯管或自制LED灯。
7、温湿度计:用于测量温度和湿度,关注植物的适应温度和潮湿度。
8、剪刀:用于修剪植物的杂枝和枯叶。
9、注水套餐:主要用于调节生态瓶中的水份,可选用展柜注水装置,或DIY套餐。
三、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生态瓶,把瓶子洗净,并在瓶子上刻个记号,作为定位点,避免地球上下颠簸、水平不平的问题。
2、适当加入花土,建议用半瓶左右,土壤要压实,避免空隙。
3、选择适当的植物,通常占地面积是整个瓶子的1/3,把植物栽入花土中,要轻拍土壤和根部,把根部牢固地固定在土壤中。
4、加水:用温水把瓶子里的土壤浇透,每逢需要就施水,保持湿度不超过70%。
5、装置光照设备:让植物能够充分获得光照。
6、盖外壳:用保鲜膜或亚克力板做的外壳可以有效遮光,保证不会把光照耗散掉。
7、适量施肥:建议用一些溶解性的肥料,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以免细菌和蚯蚓增多。
8、调整好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完成整个生态瓶的搭建。
四、实验注意事项1、生态瓶选购建议选用松下或五星牌的瓶子,因为它们瓶口比较大,通风效果好。
2、选择植物时,应该注意提高植物适应性,尽量选择一些能够生长得快、容易管理的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3.18《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学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选择
合适的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的步骤。
(1)实验材料
水、金鱼藻、泥沙、广口瓶、小鱼。
(2)实验步骤
①用清水清洗广口瓶,特别是瓶口和瓶身,便于观
察和密封。
②在瓶中放入约1厘米厚的沙子和小石子,植入水
草。
③然后加水至距瓶口约1/4处,确保瓶中有一定的
空气。
④待瓶中的水澄清后,放入水生动物。
⑤盖上瓶盖,在瓶身贴上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
作者姓名。
(3)注意事项
①生态瓶使用自然领域的水。
②生态瓶需留有空间纳入空气。
③生态瓶必须密封成独立生态系统。
④生态瓶要透明,便于观察。
⑤当观察到动物表现异常时应停止实验。
第三步:搜集证据
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置于朝阳的窗台上。
每天在固
定的时间观察生态瓶,并记录瓶中的情况。
【例如】
注意光照条件:白天有阳光,夜晚有灯光。
第四步:得出结论
(1)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
(2)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由哪些部分组
成?
【明确】
设计实验方
案,确定实验
步骤
搜集证据
分析现象,得
出结论
让学生明白生物
在一定区域内相
互影响、相互依
存,与生活环境
共同构成一个较
稳定的生态系
统。
生物
植物
动物
水草
金鱼
非生物泥沙水
空气阳光
环境
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是密
不可分的整体
(3)怎样才能让瓶中的各种生物生存得更好?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态环境的条件进行对照
实验。
想一想,每次改变哪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明确】
减少水、增加水草、增加小鱼、减少光照。
【小结】
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应注意:生物种类和数量
配比合理。
(4)通过生态瓶观察到的现象所进行的分析,你
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小结】
不同种类的生物共栖一地,与它们生活的环境
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池
塘、一片森林、一片草原等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
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二、课堂练习:判断题
1、生态瓶里的生物和非生物是一个整体,应保持
良好的平衡。
()
2、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是独立的。
()
3、生态瓶中植物越多越好。
()
4、生态瓶应放在朝阳的窗台上。
()
5、制作生态瓶时,先倒水后放沙子。
()
6、生态瓶里增加很多动物会导致生态瓶内生物的
数量不平衡。
( )
三、拓展提高:做一个生态盆景
合理选择动植物的类型和数量,动手做一个生
态盆景。
【参考】我的生态盆景设计方案
独立完成
设计方案,动
手制作
课堂检测
培养学生知识的
迁移能力
四、作业布置
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生态瓶和生态盆景展,比比
看谁做得最好。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与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一
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
制作生态瓶,并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通过专
题探究,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的必要性。
总结课堂
板书板书设计
粤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