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第九章中外旅游景区管理比较分析

第九章中外旅游景区管理比较分析
(4)停滞和再发展阶段(1963年前)。
(5)可持续发展阶段(1963年后)。
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资源保护是其核心理念
1916 年 8 月 25 日通过的“ 国家公园管 理局组织法”对美国国家公园基本目标之阐述 是至今仍在不同场合被重申的文字, 即“ 保存 ( 公园地的) 风景、自然和历史遗迹和野生生 命并且将它们以一种能不受损害地传给后代们 的方式提供给人们来欣赏”。国家公园体系下, 资源是公共物品,所有权归全体国民所有,不 进行盈利性质的开发。
美国:垂直管理为主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有大 量志愿者参与。
五经营机制
中国:多数为政企合一;少数将经营权转让成 企业经营
美国:有限范围的特性经营。1965年,国会 通过《特许经营法》,要求在国家公园体系内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即公园的餐饮、住宿等旅 游服务设施向社会公开招标。
六、监督机制
中国:地方政府监管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为辅;
(四)高度的独立性
法律规定,国家公园实行中央、地区、基层三角 管理,自上而下垂直领导。
国家公园的全部资金由财政部拨付,公园收入一 律上缴财政部,与州市无关。
三、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
(一)管理的主体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主体是美国的中央政府,具体 管理机构是属于内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二)所有区和经营权
2. 成型阶段(1872——1933年)。
1916年时,美国内政部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 专门管理公家公园。并确立了景观保护和适度旅 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同时积极发展州立公园体系 以此来缓解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
(3)发展阶段(1940年前)。政府出台了相关 法律法规(《历史地段法》、《公园、风景道和 休闲地法》)将战争部、林业部等所属的国家公 园和纪念地全部划归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 公园体系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旅游管理研究
2015年8月下半月刊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杨 扬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区众多,但其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模式有待完善。通过 总结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现有管理模式的缺点,将其经验适当运用到我国的风景名胜区 的管理中,有利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3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5年8月下半月刊
旅游管理研究
长,忽略对资源保护 当地政府对景区的社会情况最为了解,因此,当地政府作为
景区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有利于景区资源的利用,当地政府一般 把景区作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 础,对景区实行强有力的管理。但是,地方政府为了盲目推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对景区的资源过度开发并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 不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使景区出现一时兴盛。
2、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 对国家公园的管理及经营权限的分离, 又在能有利于资源合 理利用前提下, 提升了公共旅游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 3、严格的特许经营方式 通过立法对国家公园经营项目采取严格的特许经营,确保了 经营方式的统一性和可进入性,利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旅游资 源的保护。 4、保护第一性和公益性 突出强调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 开展活动都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特别是对旅游资 源进行划分,特地区分了国家公园与州立公园的功能划分。充分 体现资源的全民所有属性,重视全民的福利,采取低门票价格制 度,确保了全民享受资源的福利。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作者:毛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2期摘要: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必须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使其持续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在保护与开发上已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经验;我国风景名胜区在这方面存有不少问题。

本文尝试通过对比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以借鉴经验,使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中图分类号:TU986.5;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都采用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的形式来保护本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使它们遭破坏,让国民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杰作和灿烂的人类文明。

其中,美国采取国家公园的形式,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我国则以风景名胜区的形式,但我国风景名胜区在管理方面存有不少问题。

本文尝试比较美国的国家公园和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找出差异,以便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概况1.我国风景名胜区概况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1],由国家级和省级之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国家代表性,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要求自然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的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 [2]。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相似,在保护地体系归类中与国家公园相当,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3]。

自1982年起,国务院相继批准建立了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25处。

另外,国务院又批准建立12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物局还批准建立了众多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管理和保护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

2.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概况国家公园、国家历史公园和国家娱乐公园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比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比研究
第2 0 1 5 年第 8 期
( 总第 4 6 8期 )
商 业 经 济
S HAN GYE J I N GJ I
No. 8, 2 01 5
To t 8 l No . 4 6 8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5 ) 0 8 — 0 0 6 1 - 0 3
国家重要 资 源 事业 , 也 尚未形 成严 格 、 统一 、 科学 的管理 体 系。 许多 风景名 胜 区旅 游业过 快发展 , 资源 过度开 发利 用, 管理 薄弱 , 保护 经费 短缺 , 资 源保 护与利 用矛盾 激化 。
资源以国家公园的模式加以保护和利用是风景名胜 区资
源事业未 来发 展的重要 方 向和趋势 。 美 国是世 界上 最早建 立 国家公 园的 国家 ,也是 国家
破 的关 键 点 。


引 言
综 观世界 各个 国家 和组织 的资 源保护 地类 型和模 式 风景 名胜 区 ,是 我 国辽 阔土 地上 自然景 物 与人 文景 物 高度集 中的具 有典 型意 义 的风景精 华所在 ,包括 具有 独 特观赏 价值 的 自然 景观 资源 和较 高历 史文 化价值 的人 文 景观资 源 ,是 我 国极为珍 贵 的 自然遗 产 和历 史文 化瑰 宝, 是人 类珍 贵的物 质和精神 财富 。
据统 计 , 至2 0 1 2年 底 , 国务 院共 公 布 了 8批 、 2 2 5处
中, 国家公园( N a t i o n a l P a r k ) 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合理处
理生态 保护 与资源 开发利 用关 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行 之有效 的 实现双赢 的保 护和管 理模式 。它 既 以整 体保 护维护 为主 , 改善 、 平 衡 生态 环境 , 以局 部小 范 围开发 为辅 , 给予人 们享 受 自然 生态 的空 间 , 达 到 生态 效应 、 社会 效 益 、 经 济效 益协 同发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中文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另一方面风景区的管理、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公民的高度关注。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究竟应该怎么管理?怎么规划设计、开发与保护?作者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进行了诸多方面比较研究,提出我国风景名胜区应该借鉴的管理经验。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体系、差异一、概念根据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 景名胜区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这一定义,就把风景名胜区同相关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等概念区分开来。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首先提出。

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二、法律方面2.1两国现状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国家公园基本法、授权法、单行法和部门规章。

191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国家公园基本法》,主要规定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基本职责,它是国家公园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规定。

授权法是指立法机关把自己某项立法权授权或委托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组织在授权范围内立法的决定或决议。

在美国,授权性立法文件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数量最大的法律文件,每一个国家公园都会有自己的授权立法文件,这些文件可能会是国会的成文法或者是美国总统令,这些立法文件明确规定该国家公园单位的边界、重要性以及其他适用于该国家公园单位的内容。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功能定位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功能定位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大致等同于国外的国家公园体系。

从保护效果而言,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可称之为典范,包括内务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是国家公园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独立的垂直化集权管理,完全独立于地方政府。

国家公园管理费用主要由国家拨款,严格限制门票等费用的征收,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实现完全的政企分开,美国建立了一套非常健全的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的法律体系,并鼓励非政府组织、州县以及私人企业和其他联邦机构广泛参与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的保护行动等。

景观区的开发将通过保护性开发的模式,使得旅游活动的增加不但没有对项目区块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反而通过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为项目区块的生态环境带来不断优化的生态,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根据王爷府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总体目标以及旅游资源特性,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市场目标,并综合考虑到准旗旅游总体布局的开发格局,按功能及地块相对的组合性,在梳理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银行黄土高原呼斯太河流域小环境治理的有关内容,同时景区管理项目组从整体环境的处理与王爷官邸的协同发展考虑与整个准旗旅游网络分布相协调等众多情况下,确定本区块的总体布局是以万亩水体、万亩树林、万亩草甸、万亩沙柳等为资源背景的四个主要旅游发展区,主要包括:树林休闲体验区、沙柳运动休闲区、亲水文化休闲区、牧场生态度假区。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六)营销方式人性化 在市场经济下,品牌形象和口碑是拓展市场的关键。合理推 行人性化促销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促销策略,建立品牌形象。比 如实行价格阶梯式优惠政策,两人出行第三人半价;拥有教师证 可以打八折等等。再比如,在旅游线路中推行人性化项目,满足 老人年需求和特殊爱好,喜欢茶叶的就安排茶叶观摩,喜欢戏曲 的就安全去欣赏当地时下最流行的戏曲节目等。 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的消费和生活 必然市场关注。积极持开展老年旅游宣传和推广,培养品牌口碑和 形象,大力发展老年旅游市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和提供生活品 质,也有助于促进旅游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2.湖北大学商学院)
(上接第53页) 和新传媒等,积极营造老年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注重宣传老年 旅游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对重点老年游游项目,如社区老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情老年游等作积极推广,树立大众对老年旅游的正确认 识,打造老年旅游品牌。
(四)推出个性化营销策略 长期且稳定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营销 模式,为老年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作为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出游,作为旅游行业、旅行社、相关餐饮、住宿企业等需要考量 更多。从消费需求来看,老年人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存 在过度消费的观念,为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 老年人在旅游过程的定位,推出大众老年人旅游产品和个性化老 年人旅游产品。前者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但对旅游品质有着一 定的期待和要求的人群;后者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且追求更高品 质旅游体验的人群,在充足的时间下,享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 乐趣,这部分人群主要有退休教师、企业管理层、政府人员、文 化工作者等。 (五)整合营销手段,深化淡季出游理念 现代营销学提倡个性化营销,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市场 需求的影响,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

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

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
态 改善 管理理 念 、 规 范管理 机制 与监 督机 制 、 完善 立法 制度 等方 面 学 习借 鉴 美 国国 家公 园的成 功经 验, 更 旅 值理 念 、 游 有利 于我 国生态旅 游业 的进 一步 完善和发 展 。


[ 关 键词 ]美国 国家公 园 ; 生 态旅 游 ; 经 营管理 体制 ; 比较研 究 [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9 0 . 3 ; F 5 9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8 8 0 6 ( 2 0 1 3 ) 0 4 — 0 0 5 6 — 0 7
护, 从 生 态 角度 进行 立法 。而 我 国的 生 态旅 游 由于发展 时 间不 长 , 在 资 源保 护 、 开发模 式和 经 营管理 观 念上 尚
存在不足 。文章将我 国生态旅 游业从发展理念 、 管理模 式、 运作方法及 法律制度等方面与美国国家公 园相 比 生 较 , 认 为我 国生 态旅 游业 尚存在 一 些体制 上 的 问题 , 因此我 国生态旅 游业 应从 改 变以经 济利 益 为主要核 心 的价
( 一) 美国 国家公 园发 展概 况
有9 座 国家 公 园 , 居各 州 之 冠 。阿 拉斯 加 州 以 8 座 居
次 。犹 他 州 和 科 罗 拉 多 州 紧 随其 后 , 分别为 5 座和 4
黄 石 国家 公 园是 美 国第 一个 国家 公 园 。1 8 7 2 年, 座 。最 大 的国家 公 园为 弗兰 格 尔 一圣伊 莱 亚斯 , 面 积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史并且随念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环境作为发展我国生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的模式与理念也应该有所创新态旅游业的基本理念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社会出发我们应该在学习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掘更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能将具有公益性质的生态旅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游业与国有资产或者一般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相提并旅游业发展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摘要:国家公园是国家乃至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必须通过严格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起步较晚,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国内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对中国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多有启示。

关键词: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比较;启示1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概念1.1什么是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

1832 a,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1.2什么是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风景名胜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

2 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况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风景资源(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艺术、社会风情、城乡风貌、现代工程等),使风景资源免遭破坏,让本国人民都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辉煌的历史古迹,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美国黄石公园建立于1872 a。

一个世纪来,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2600多个国家公园,其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的2.6%。

2.1 美国的国家公园1910 a美国内政部长理查德·白林格(Richard Ballinger)倡议为各个国家公园制定“完整的和综合的规划(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Plan)”。

1914马克·丹尼尔斯(Mark Daniels)被任命为第一任美国国家公园“总监和景观工程师”(General Superintendent and Landscape Engineer),丹尼尔斯认为,美国国家公园需要系统规划(Systematic Planing)。

1916 a,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的詹姆斯·普芮呼吁为每个国家公园制定“综合性的总体规划(Comprehensive General Plans)”。

但直到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的综合性规划才得以开展。

大体来说,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物质形态规划(Master Plan)阶段、综合行动计划(Comprehensive Action Plan)阶段和决策体系(Framework of Decision Making)阶段。

2.2 中国的国家公园1956 a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自那以来,中国的国家公园事业得到迅猛发展。

1982 a设立了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风景名胜区,2001 a 设立了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2004 a 2月建设部批准设立城市湿地公园,2005 a 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湿地公园,2005 a 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矿山公园,截至2006 a底中国的国家公园总数达1493座。

3比较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建立的标准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园必须满足“全国性意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标准。

全国性:1)它是一个特殊类型资源的著名范例;2)它在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特性;3)它能为休闲、娱乐或科学研究提供机会;4)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实的、完整的、未被破坏的资源类型。

适宜性:是指一个区域必须能代表一个自然或者文化主题,或一种娱乐资源,而这些在现在的国家公园系统中代表性不足,或没有被其它土地经营实体充分保护起来用于公众娱乐。

可行性:有足够的规模和相宜的结构,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和供公众使用。

可行性因素包括土地拥有权,购买土地费,交通、资源遭受的威胁,需要多少职员以及开发要求。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评定条件比较笼统和概念化,在具体执行时模糊度和难度较大。

(1)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独特,国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省级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有地方代表性,有一定规模和设施条件,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3)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环境优美,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以接待本地区游人为主的定为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4比较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规划设计机构美国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垄断操作。

这一方面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划的事情发生。

丹佛规划设计中心有职员665人,其中有风景园林师,生物、生态、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专家。

国家公园的单体设计也是丹佛规划设计中心负责,以便保证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单体设计的一致性。

施工监理工作也是由丹佛规划设计中心负责。

规划设计另一个特点是规划设计在上报以前必须先向当地及州的国民广泛征求意见,否则参议院不予讨论。

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缺乏国家的规范管理。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有各级城市规划院、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有关院系设计单位等等。

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规划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有自身独特的要求,涉及许多专业、学科、保护、建设、管理多个方面。

并不是任何人、任何设计机构都能规划设计得很合理、很好的。

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资质。

5比较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保护监督机制美国国家公园保护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上,美国国家公园坚持依法监督和公众参与。

美国国家公园的保护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的,几乎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各项政策也都以联邦法律为依据。

同时,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重大举措必须向公众征询意见乃至进行一定范围的全民公决,如各种环境分析和公众参与,在任何规划层次之中都要予以考虑,这使得公园主管部门的决策不得不考虑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而非部门利益的最大化,也使管理机构本身几乎没有以权谋私的空间。

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监督机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法制完善度和公众参与度却相对比较薄弱,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虽然确立了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听证基本制度,但是听证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尽人意。

很多地方的听证,实际上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被利用成为证明破坏性开发合法性的依据。

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社会上虽然有很多团体和个人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非常热心,却不得其门而入。

6比较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经济管理的差异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任命和调配。

工作人员分固定职员和临时职员、志愿人员。

聘请临时职员可以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

对于职员都要求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而且还要进行上岗培训。

培训时主要学习国家公园历史、游客心理、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生态学、考古学、法律法规、导游讲解和救生知识等。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的最高宗旨是:(1)切实保护好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2)向国民提供宣传、讲解、培训、科普知识等方面的服务,把国家公园当作一个大自然博物馆。

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经费主要是靠国会拨款维持日常运转,其中很少一部分来自国家公园的门票收入。

但是如果要开展社会活动,如出版书刊、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教育、筹集资金、帮助公园购买土地、到议会开展游说活动等就要依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筹措。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绝对不会下达创收经济指标,防止公园借口乱搞开发项目。

美国的368个国家公园中只有136个公园收入门费其余许多是免费开放。

入门费价格很低,如约瑟米提国家公园每辆车收入门费5美元,黄石国家公园收入门费10美元,比一些大城市在市区停车半天的收费还便宜,而且可以连续5~7天有效。

全美国家公园游人多达217亿,但一年的入门费总计为7000万美元,每人每年平均才花0125美元的门票。

这个消费标准,充分体现了国家公园事业的社会公益性。

目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人事管理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竞争机制。

而且专业管理人员十分缺乏,人员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很落后。

除风景名胜区的高层领导人员进行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基层只重视酒店服务生和导游人员的培训,而其它管理方面的人才培训更本谈不上。

我国目前的风景名胜区日常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门票、餐饮、住宿、土地转让、开发项目以及少量的政府拨款。

一要吃饭,二要发展,这也是造成风景名胜区管理混乱和开发利用失控的部分原因。

政府一方面应该下大力气,从财政上给予长远的、稳定的、一定数量的正常运转经费,另一方面要让风景名胜区领导端正风景名胜区管理思想,提高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意义的认识。

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经济体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经济基础的不同,其次才是国民素质、国民思想和国民对风景资源保护的观念和认识不同。

7比较中国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设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美国国家公园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公园系统,实行国家、地区和公园的三级垂直管理体系,其最高行政机构为内务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于1916年,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监督、政策制订等,下设7个地区局,分别为首都地区、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山区地区、阿拉斯加地区,这些地区局直接管理所属区域的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不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

以“管家”自居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内的资源保护、参观游览、教育科研等项目的开展及特许经营管理。

地区局下面再设16个公园组支持系统。

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国家公园管理局设局长一名,副局长一名。

下设对外事务部和国际事务部。

对外事务部下设立法与国会事务处、公众与旅游事务处。

另外有5名局长助理分管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