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教案》第五章非语言沟通
第5章_非语言沟通技巧

形体语言的主要功能
• • • • 态度信息 心理信息 情绪信息 相关信息
形体暗示的解析
• 喜欢与不喜欢 • 自信与不自信 • 有权与无权
喜欢
• • • • • • • • • • 不期而遇时有向前的倾向 身体和头直接面对对方 开放的形体姿态 肯定性的点头 活泼的动作 减少个人距离 适当的放松 接触 保持目光接触 微笑
• 5. 伸出食指和中指( middle finger )做 V 字 状。“ V ”是英文 victory 和法文 victore (胜利)的
第一个字母,故在英国、法国、捷克等国此手势含有 “胜利”之意。但在塞尔维亚语中这一手势代表“英 雄气概”,在荷兰语中则代表“自由”。
• 6. 食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中国表示“ 9 ”;在日本
不喜欢
• • • • • • • • 短时间的目光接触 白眼 不高兴的面部表情 相对较少的动作 身体僵硬 神情冷漠,漠不关心 封闭的形体姿态 身体紧张
自信
• • • • • • 放松的形体语言 身体前倾 手势坚定但不夸张 保持目光接触但不盯着看 声音清晰明亮 适度触摸
不自信
• • • • • • • 紧张的形体语言 不合时宜的微笑 驼着背 用手捂着嘴 木头姿势 不断地清着嗓子 游离的目光
脸部表情
• 表露情感 • 区分你我 • 欺骗的脸
真笑?假笑?
The Meaning of Facial expressions
手势与姿势
• 说说以下手势或姿势所隐含的意思.
• • • • •
• • • • •
双臂展开 双手插裤袋 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双手合十 招手
捋发 十指相处 指点某人或物 握拳 搓手
3、时间
• 通常是握紧后打过招呼即松开,一般时间 3到5秒为最佳。 • 但如亲密朋友意外相遇,敬慕已久而初次 见面,至爱亲朋依依惜别,衷心感谢难以 表达等场合,握手时间就长一点,甚至紧 握不放,话语不休。 • 在公共场合,如列队迎接外宾,握手的时 间一般较短。
小朋友沟通技巧教案

小朋友沟通技巧教案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提高小朋友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有效倾听、表达需求、尊重他人、非语言沟通。
教学难点:发展适应不同情境的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实物道具、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使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小朋友谈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情境,如与朋友玩耍、和家人交流等;2. 引出讨论,询问小朋友是否在沟通中遇到过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二、有效倾听(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倾听的重要性,阐述主动倾听的技巧,如眼神接触、不打断对方等;2. 引导小朋友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说话者,另一人扮演倾听者,通过实际情境演示有效倾听;3. 教师与小朋友一起总结有效倾听的要点。
三、表达需求(15分钟)1. 教师介绍表达需求的重要性,引导小朋友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准确有效地表达;2. 鼓励小朋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练习表达需求的方式;3. 教师提供实际情境或案例,引导小朋友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需求。
四、尊重他人(15分钟)1.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小朋友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2. 小组活动:教师让小朋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在沟通中尊重他人的情境,鼓励小朋友积极思考和交流;3. 教师与小朋友共同总结尊重他人的原则和技巧。
五、非语言沟通(15分钟)1. 教师介绍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重要性,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等;2.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示例,引导小朋友观察和分析不同的非语言沟通信号;3. 小组活动:教师让小朋友分组创作小剧场,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信息。
六、情境实践(15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实践活动,让小朋友结合所学技巧进行实际演练;2. 情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情景,如与同学合作、向老师请假等;3. 教师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提供指导和反馈。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小朋友一起回顾学习内容,检查学习效果;2. 鼓励小朋友互相分享他们在课堂中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做简要总结,强调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非语言沟通技巧

4. 非语言信息加强所说的内容。
(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 非语言沟通是由文化所决定的; 2. 非语言信息可能与语言信息矛盾; 3. 非语言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 4. 非语言沟通表明情感和态度。
(四)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的区别
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相互加强,但 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语言沟通 在词语发出时开始,它利用声音一个渠 道传递信息,它能对词语进行控制,是 结构化的,并且是被正式教授的。非语 言沟通是连续的,通过声音、视觉、嗅 觉、触觉等多种渠道传递信息,绝大数 是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在很大程度上 是无结构的,并且是通过模仿学到的。
(一)什么是非语言沟通
大多数非语言沟通就像上例中的脚步、
温暖自信的笑容、眼睛里的光芒和动作姿
势,是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人们甚至没
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传递一些非语言信息。
从另一方面说,戒指、强有力的握手以及
拨帽穗的动作实际上都是有意的,为传递
信息而特别设计的。
(二)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1. 非语言暗示补充语言信息; 2. 非语言信息调整语言沟通; 3. 非语言信息代替语言信息;
一、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什么是非语言沟通
Hale Waihona Puke (二)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四)非语言沟通和语言 沟通的区别
(一)什么是非语言沟通
凯丽掩饰不了她的激动,这种激动在她 的脚步,在她温暖自信的笑容中,在她眼睛的 光芒里,在她的一举一动中。她从交往了两年 的男朋友那里新得到的戒指是她的欣喜的部分 原因。前天,一个有名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 公司——斯达集团的首席与她有力的握手,使 她完全确信自己积极寻找的工作属于自己了, 这可能也是对她起激励作用的部分原因。然而, 最好的解释可能是她的学位帽上的穗子被从这 边拨到了那边,这向世界宣布她已经从学生变 成了毕业生。
《沟通技巧》教案

《沟通技巧》全套教案第一章:沟通概述1.1 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1.2 沟通的过程与要素1.3 有效沟通的标准与原则1.4 沟通的类型与方法第二章:非语言沟通2.1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与作用2.2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与特点2.3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与运用2.4 非语言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倾听技巧3.1 倾听的重要性与作用3.2 倾听的类型与方法3.3 提高倾听效果的技巧与策略3.4 倾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表达技巧4.1 表达的含义与作用4.2 表达的类型与方法4.3 提高表达效果的技巧与策略4.4 表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冲突沟通技巧5.1 冲突的定义与类型5.2 冲突沟通的含义与作用5.3 处理冲突的技巧与策略5.4 冲突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情绪管理6.1 情绪与沟通的关系6.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6.3 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6.4 情绪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团队沟通7.1 团队沟通的含义与特点7.2 团队沟通的技巧与策略7.3 提高团队沟通效果的方法与途径7.4 团队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跨文化沟通8.1 跨文化沟通的含义与重要性8.2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与困难8.3 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与策略8.4 跨文化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九章:网络沟通9.1 网络沟通的含义与特点9.2 网络沟通的技巧与策略9.3 网络沟通的优势与局限性9.4 网络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提升10.1 沟通技巧培养的含义与重要性10.2 沟通技巧培养的方法与途径10.3 沟通技巧提升的策略与建议10.4 沟通技巧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说明: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它包括信息的编码、传递、接收和解码。
有效沟通的标准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清晰性和一致性。
原则包括积极倾听、尊重对方、真诚表达等。
《非语言沟通》PPT课件

.
5
凯丽掩饰不了她的激动,这种激动在她的脚 步,在她温暖自信的笑容中,在她眼睛的光芒 里,在她的一举一动中。她从交往了两年的男 朋友那里新得到的戒指是她的欣喜的部分原因。 前天,一个有名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公司— —斯达集团的首席与她有力的握手,使她完全 确信自己积极寻找的工作属于自己了,这可能 也是对她起激励作用的部分原因。然而,最好 的解释可能是她的学位帽上的穗子被从这边拨 到了那边,这向世界宣布她已经从学生变成了 毕业生。
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势和手势传递
的,38%通过音调。
.
3
3V 信息分布
• 视觉(Visual) • 声音(Vocal) • 语言(Verbal)
55%视觉
7%语言
38%声音
.
4
学习目标
•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定义 • 明确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 认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若一个女子站在两个男子重剑, 但她的脚尖向着右侧男子,说明 她对右侧男子更感兴趣。
.
20
你知道下列姿势的含义吗?
• 点头: • 摇头: • 低头: • 仰头:
.
21
(二)姿势暗示的解析
• 点头:理解、认同;和人相遇时表示“打招 呼”;
• 摇头:不同意、拒绝;对思考中问题的否决;
• 低头:谦恭、臣服、认错、顺从、害羞
.
12
• -------“天花板高度决定思维方式” (P189)
.
13
第4节 常见肢体语言的解析
• 手势暗示的解析 • 姿势暗示的解析 • 眼神暗示的解析
.
14
你知道下列手势的含义吗?
• 将双手插在上衣或裤子口袋里,伸出两个 拇指
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肢体语言与他人交流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非语言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口头语言,我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等也能传递丰富的信息。
一、姿态和身体动作1.姿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态,展现自信和开放的态度。
避免低头垂肩或者交叉双臂等紧闭的姿势,这会给人一种不友好或缺乏自信的印象。
2.手势:使用适当的手势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解释事物。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夸张或无意义的手势,以免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二、面部表情1.眼神交流: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适度的眼神接触,显示出对对方的兴趣和尊重。
然而,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凝视,以免让对方感到不自在。
2.微笑:微笑是一种友好的表达方式,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适当的时候向对方微笑,传递出亲和力和善意。
三、身体姿势1.姿势的方向:面向对方,向他们传达出你的兴趣和专注。
如果你的身体朝向其他方向,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关心或者无聊的印象。
2.身体动作:适当的身体动作可以增加交流的活力和吸引力。
例如,轻微的头部点动、手部的自然运动,都能够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四、触碰和互动1.握手:握手是社交中常见的示好和问候方式。
在握手时,要保持适度的力度,既不能过于松弛,也不能过于用力,以免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2.轻拍或拥抱:在亲密的关系中,适当的轻拍或拥抱可以传达出关心和温暖的情感。
但要注意遵循文化和个人边界的尺度,避免给对方带来不适。
五、声音和语调1.音量和节奏: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和语速,使得对方能够清晰地听到你的话语。
过大的音量可能会让人感到威胁,而过小的声音则可能导致沟通不畅。
2.语调和语气:使用适当的语调和语气,能够更好地传达出你的情感和态度。
避免过于生硬或冷漠的语调,保持友善和尊重的口吻。
六、观察和倾听1.观察他人的非语言信号:除了自己的肢体语言,也要注意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信号。
例如,他们的姿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和情感。
2.倾听并回应: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并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
(完整版)沟通技巧教案

(完整版)沟通技巧教案沟通技巧教案一、引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员将能够:1. 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清晰、正确使用非语言沟通等;3. 学会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沟通技巧;4. 提高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沟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时间:30分钟)- 分享实际案例,说明沟通对于解决问题、促进合作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引导学员思考并讨论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沟通问题。
3.2 基本的沟通技巧(时间:60分钟)3.2.1 倾听技巧- 解释倾听的重要性及其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分享倾听的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员之间进行小组练,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3.2.2 表达清晰技巧- 引导学员认识到清晰表达的重要性;- 分享表达清晰的技巧,包括简洁明了、用具体事例和清晰的语言等;- 学员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练,模拟实际沟通场景,互相评价和改进。
3.2.3 非语言沟通技巧- 解释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和影响;- 分享非语言沟通的要点,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 学员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和分析不同的非语言沟通行为。
3.3 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沟通技巧(时间:60分钟)- 引导学员认识到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分享冲突处理和问题解决的常用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意见、寻求共识等;- 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实践并改进沟通技巧。
3.4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沟通技巧(时间:30分钟)- 引导学员理解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对于团队成功的重要性;- 提供团队建设和协调的沟通技巧,如有效的沟通流程、分享信息和接纳反馈等;- 小组合作练,学员模拟团队协作场景,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沟通技巧》全套教案

《沟通技巧》全套教案教案概述:课程名称:沟通技巧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适用对象:中学生教学时间:5个课时(每个课时50分钟)教学大纲:第一课时:沟通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学习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有效沟通的四个基本要素:听、说、写、读-实践: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有效沟通的理解第二课时:非语言沟通-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非语言沟通的要素:身体语言、眼神交流、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景让学生感受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第三课时:积极倾听和发问技巧-学习积极倾听的原则和技巧-探讨有效的发问技巧和问题解答方法-实践: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倾听和提问的技巧第四课时:有效表达和书面沟通-学习有效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写作沟通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实践: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书写能力第五课时:解决沟通障碍-分析常见的沟通障碍和解决方法-探讨跨文化沟通的挑战和技巧-实践:通过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解决沟通障碍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和指导: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每个课时应设计适当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
4.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评估方法和标准:1.每个课时结束后,进行课堂小结和学生的答疑,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每个课时结束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角色扮演的发言等来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1.电子课本和课件,供学生参考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编号:5
课时安排: 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概述
第二节、副语言
第三节、身体语言
第四节、环境语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并学会运用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和空间语言沟通。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疑点):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概述
1、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沟通,顾名思义,指利用语言以外的其他沟通元素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沟通主体的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以及环境语言沟通等。
2、非语言沟通的分类
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环境语言沟通。
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独立性与伴随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非语言沟通能够脱离语言沟通,以独立的沟通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伴随性,是指非语言沟通往往伴随着语言沟通配合使用、相辅相成。
(2)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是指非语言沟通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积累的产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许多身体语言、姿势语言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所识别、接受,并被理解为基本一致的含义。
特殊性是指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由此产生不同的非语言沟通符号和含义。
(3)多样性与唯一性;
多样性是指在沟通主体、沟通对象、信息通道和沟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同一非语言信号会具有多种含义。
唯一性是指非语言信号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环境下,所表示的意思是明确的、唯一的。
4、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替代语言:由于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受到时间、空间、深度及某些特殊环境等方面的功能限制,需要非语言符号进行替代。
辅助沟通:人们用语言来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往往有词不达意或词难尽意的情形,因此需要同时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进行帮助。
表达情感:非语言沟通还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感情和思想活动。
表露真相:非语言沟通大多是人们的非自觉行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往往都在交际主体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
5、副语言
人类用语言进行交际,除了发出表示一定意义的字词以外,还有一些伴随而出的语音,如个人的音域、音速以及特殊的语音停顿,有时还伴有随笑声、叹息声以及因惊恐而发出的叫喊声。
这些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的特俗语音现象叫做副语言,它的常用形式有重音、语调、语顿、语速以及笑声等。
(1)重音
汉语重音是在表达时有意将某些词语加重音量的语音现象。
(2)语调
语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曲折变化,分为四种类型:平调、曲调、升调、降调。
(3)语顿
语顿即语言停顿,是话语的间断顿歇。
(4)语速
语速就是语流的速度,即单位时间里说多少个字词。
语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3种。
(5)笑声
即笑出的声音,是伴随有声语言而发出的表情声音,属于功能性的语音现象,通过功能发声来传递信息。
它不同于微笑,微笑是无声的笑,是属于体态语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
第三节、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分为形象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
1、形象语言
发型、化妆、服装、饰品
2、肢体语言(略)
身体的姿势与动作称为肢体语言,是非语言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的身体姿势、身体动作等,而身体动作中常见的有手势、头部动作、肩膀动作、脚势和身体接触。
3、面部表情语言
目光语、嘴语、眉语、微笑语。
第四节、环境语言
1、时间环境
2、空间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德华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人们的交往时间划分为4种区域。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3、讲求界域礼貌
(1)保持距离;
(2)变换体位;
(3)尊重他人的领域权;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以建立起的课程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形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概述
1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2、非语言沟通的分类
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4、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副语言
1、重音
2、语调
3、语顿
4、语速
5、笑声
第三节、身体语言
1、形象语言
2、肢体语言
3、面部表情语言
第四节、环境语言
1、时间环境
2、空间距离
3、讲求界域礼貌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你在人际交往中是否注意到了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2、搜集身边某些人不正确的非语言表达,以情景展示的方式进行讨论分析。
3、尝试做出不同的肢体语言,让你的同伴猜猜其传达的含义,并讨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肢体
语言不同的表意功能。
4、你在日常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空间语言?
5、分组讨论在人们社交场合是如何讲究对座位座次安排的。
参考书目:
1.王建华主编.沟通技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2.(美)卡耐基(Carnejie,D.)著;林凯编译.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
3.4
3.(美)迪尔奥(Deiro,J.A.)著;潘琳译.师生沟通的技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4、史锋.人际沟通与礼仪[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教师姓名:陈勇职称: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