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7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平分生命教学设计语文S版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上册)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品读有关语句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
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2 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
3 根据课题推想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过程:一揭题。
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宗的《平分生命》,(板书)感受其浓浓的亲情。
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二初读。
1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2 学生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3 根据交流出示: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师:这是孩子无心的承诺吗?(不,这是--)出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师:你知道什么是诺言,你能帮它换个词语吗?(承诺、誓言)自己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听着大家深情的朗读,我心中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可由学生提出)为什么这诺言是最无私最纯真的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处。
三精读。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
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深思熟虑……神情。
△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呢?把你的忧郁,把你的思考说出来,好吗?(谁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更何况他只是一个10岁的男孩,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句话。
男孩安静地不发出…………………………微笑。
△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平分生命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平分生命》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材分析《平分生命》一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血浆太昂贵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已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学情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三年级小学生问题意识很强,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此外,学生还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彰显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关注与关怀,给学生充分地鼓励和引导。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本文要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难点: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教学过程(一)、板书题目,齐读题目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生回答。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怎么也可以平分呢?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1、齐读。
男孩抽血时是怎样的表现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生反馈)2、适时出示句子“抽血时……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
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生齐读、指导读)3.师: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座大部分人都有过打针,抽血的经历吧,还记得当时你的表现吗?4、投影显示小孩抽血图片,出示问题:你害怕吗?你不疼吗?你在想什么呢?你为什么还微笑呢?(四人小组合作时,要互相帮助,按1—4号顺序说。
)5、小结:从男孩的这些内心想法中你感觉到他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呢?(对妹妹的关爱)。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找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及他们所表现的情绪和态度。
2.能够学习和掌握新词汇的发音和写法,并能够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3.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珍惜生命、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的情节,找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及他们所表现的情绪和态度。
2.学习和掌握新词汇的发音和写法,并能够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教学难点1.通过故事感受到珍惜生命、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在一次爬山活动中有一个人出现了意外,其他人该如何处理。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故事《平分生命》的海报,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的特点。
学习新词汇(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认写《平分生命》中出现的新词汇:挎、挽着、紧急、昏迷。
阅读与理解(30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呈现问题:“发生意外后,居然那么多人不救,只有唐红珍的举动是正确的吗?”2.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人物的特点和表现的情绪和态度。
3.让学生对文章中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及个人思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快乐学习(10分钟)教师利用快乐学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新词汇、学习口述故事中的情节,并进行互动式口语练习。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让学生向他人介绍所学到的新知识及思想观念,并发表学习感受和收获。
课后作业1.大声朗读故事中,自己认为最感人的一段文字。
2.组成“珍惜生命,关注他人”小组,研究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乐于助人的人。
参考资源1.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平分生命》2.《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8课《平分生命》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8课《平分生命》教案教学内容: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8课平分生命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贝为了亲人的幸福,献出爱心的美好品质,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教学难点:由贝贝输血前后的表现理解贝贝的心理活动。
教具:课件。
一、看图激趣,设疑自探1、出示文中第一幅画: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图上情景师:男孩名叫贝贝,女孩是他的妹妹,他们的父母早就去世了,非常不幸,兄妹两相依为命。
那么在他们身上有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呢?好,这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讲关于这兄妹两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平分生命》。
板书课题。
齐读。
课文向我们叙述怎样一个感人故事呢?2、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会组词,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这是我们早自习预习的内容。
(1)初读课文谈谈你的收获(生回答)板书贝贝输血给妹妹(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课件:会写字,一名读其他跟读出示词语,生读词并扩词会认字(看书) 一生读字组词齐读课件平翘舌字3、设疑、梳理,形成自探问题。
针对课题提出什么问题,或者针对初读内容提问。
生提问题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中的问题,那就带着你的问题去学习课文。
梳理问题。
课件出示(1)为什么要平分生命?怎么平分生命?(2)医生怎么回答贝贝的问话的,贝贝的反应如何?给出自探提示二、解疑合探1、汇报为什么平分生命,即贝贝为什么给妹妹输血。
2、汇报怎么平分生命,即贝贝输血前后表现怎样。
学生回答板书三、质疑再探同学们,你们看了贝贝输血前后的表现没有问题吗?可以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提问。
生提问。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1、抽血时,贝贝在想什么?他为什么向妹妹微笑?抽血后,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在想什么?(小组讨论)指导朗读抽血时和抽血后的语段2 、医生听了贝贝的问话,为什么被震撼了?课件出示被震撼的原因的语段用“仍然”和“付出”造句。
S版三年级语上册教案18 平分生命

18平分生命1.学会本文生字;掌握“相依为命、支付、费用”等词语。
2.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3.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生回答。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怎么可以平分呢?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感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地方随手画出来。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课件,说明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纠正读音。
重点指导“血”的发音,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3)齐读生字新词。
3.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指导理解。
三、生字书写1.教师示范:“贵”的中间一横较长;“钱”的右上有点;“圈”的里边是“卷”,只有两横。
2.学生观察生字占格的情况。
3.书写生字。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男孩贝贝在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时,在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仍给妹妹输血的故事。
) 2.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关心妹妹)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二、自主学习,初步感悟1.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好好反复读一读。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男孩:犹豫?点头?微笑?颤抖?转圈?3.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学习。
三、精读课文,情感升华1.输血前(1)医生问男孩有没有勇气抽血,他由犹豫到点头,这中间在想什么?(2)指导朗读。
想象体会男孩“犹豫”是因为认为抽血就是抽掉自己的生命;“点头”是因为小男孩已有了为亲人献出生命的决心。
2.输血时(1)默读。
男孩抽血时是怎样的表现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生反馈)(2)出示句子:【抽血时……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
语文S版三年级上《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亲情、友情和生命的珍贵。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亲情的伟大,懂得珍惜生命。
3.2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友情和生命的珍贵。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平分生命”、“珍贵”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3.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5.体会亲情、友情和生命的珍贵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亲情、友情和生命珍贵的表现。
6.拓展活动6.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6.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亲情、友情和生命珍贵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课后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3.以“亲情、友情和生命珍贵”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友情和生命的珍贵。
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改进空间,如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_5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一、揭题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孩子,所以一开始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
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段话。
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说(2个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出示:确认……)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段……所有的人震惊了,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四、读写结合,情动辞发。
(“平分生命”)分享生命。
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请把你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二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设计之二:感受主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主题;2.培养学生的情感性思维能力;3.加深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理解;4.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2.培养学生的情感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主题;2.如何让学生情感上的感受与阅读技能相统一。
【教学准备】1.《平分生命》课文;2.课件、PPT等教具;3.小组活动用具。
【教学过程】Step1:导入课前教师制作好“时间让我们变得更好”,“你有没有想过…”等一些图片或议论短句,让学生看到后进行猜想,表示出对人生、时间、生命等的看法。
Step2:阅读课文教师先给学生呈现一种“人生平衡”图示:把一个圆的2/3部分放进一个正方形里,并告诉学生:课文就是讲这张图的。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主题,教师用画面的方式呈现了课文中的各种场景,并边看边让学生品味情感色彩。
随后,教师请学生集中注意力,读完课文。
Step3:阅读理解1.学生个别阅读,提问提高阅读理解效果。
2.让学生逐段看图,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词词组。
在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问答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与学生共读,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感性段落,边放音乐边齐声低吟吟。
Step4:以感性思维来探讨主题1.教师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生命的各种场景,比如桥、树、风吹过的长草、蝴蝶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
2.教师可分成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小组之间进行总结并表述出生命的真谛,然后再与学生们进行分享。
3.教师可让学生写一篇与生命相关的随笔、诗句等,表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想法,然后与大家分享。
Step5:展示作品学生可以将自己写的随笔或者诗句进行阅读或朗诵分享,或抽选优秀的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人生平衡:把一个圆的2/3部分放进一个正方形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怎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
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2.复习词语。
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
挽起降临犹豫一瞬间郑重其事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