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灵敏度及其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常用质量控制指标参数学习

临床医学检验常用质量控制指标参数学习

临床医学检验常用质量控制指标参数学习灵敏度vs检出限1.灵敏度:又称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 sensitivity)。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Applied Chemistry,IUPAC)将方法的灵敏度定义为被测组分浓度或含量改变1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分析信号的变化[1]。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灵敏度就是分析校准曲线的斜率。

曲线斜率越大,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这点很好理解,假设在称量范围内我们用电子秤和天平同时称量100克淀粉,如果在被测物里再增加0.1克淀粉,天平可以很容易称量出来精确差异,而电子称却不发生变化。

我们就说天平比电子秤灵敏度高。

除此之外,在分析实践中还有针对某一类方法灵敏度的特定表达方式,如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则用摩尔吸光系数表示。

摩尔吸光系数越大,在一定条件下校准曲线的斜率也越大,表示灵敏度越高。

2.检出限:IUPAC将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定义为给定分析程序具有适当的确定检出分析物的最小浓度或量[1]。

若LoD处的分析信号为Xd,则Xd=xB+k·sB。

其中k为可靠性系数,IUPAC建议取k=3,xB和sB分别为有限次测量的空白均值和空白标准差。

若用校准曲线斜率(m)表示灵敏度,用浓度(Cd)表示检出限,根据校准曲线可知:Xd=xB+m·Cd。

又因Xd=xB+k·sB,故Cd=(Xd-xB)/m=k·sB/m。

由此可见,当k确定后,若空白的标准差一定,m与Cd 呈反比。

因此,人们习惯于把具有较低LoD的分析方法说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注意:这是一种推论,而不是等价说明)。

恰巧是这个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让我们产生一点混淆:低LoD一定伴随高灵敏度甚至有些人认为“低LoD=高灵敏度”。

然而,LoD不仅与灵敏度有关,还与空白信号的标准差有关,空白信号波动范围大,样品中含有较低的分析物浓度时产生的分析信号不易与空白区别,致使检出限增高。

光学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优化方法

光学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优化方法

光学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优化方法光学仪器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为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然而,光学仪器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光学仪器性能评价的一些常用方法,并介绍一些优化方法,以提高光学仪器的性能。

一、光学仪器性能评价的常用方法1. 分辨率评价:分辨率是光学仪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仪器能够分辨出的最小物体或特征的大小。

常用的分辨率评价方法包括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可通过测量仪器对细小物体的清晰度来评价,而时间分辨率则涉及到仪器对快速运动物体的观测能力。

2. 灵敏度评价:光学仪器的灵敏度是指仪器对光信号的响应能力。

灵敏度评价方法包括信噪比评价、最小可测光强和动态范围评价等。

信噪比是指仪器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

最小可测光强是指仪器能够测量到的最小光强,而动态范围则是指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和最小光强之间的比值。

3. 精度评价:精度是指仪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精度评价方法包括重复性评价和准确度评价。

重复性评价是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体或特征来评价仪器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而准确度评价则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价仪器的测量准确度。

二、光学仪器性能优化的方法1. 光学系统设计优化:光学仪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学系统的设计。

通过优化光学系统的参数,如镜片的曲率、透镜的厚度和折射率等,可以改善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和精度等性能指标。

2. 光学元件表面处理优化:光学元件的表面处理对仪器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采用特殊的涂层材料或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和散射,提高仪器的透过率和分辨率。

3. 信号处理算法优化:光学仪器接收到的光信号需要经过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如去噪、滤波和图像增强等,可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结果分散程度的度量。

精密度表示了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是评价分析方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精密度的度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人员、同一仪器设备、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通过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

2.中间精密度:是指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实验室、不同操作人员、不同仪器设备进行测定,通过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

3.回复性:是指对同一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重复进行测定,通过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

4.复现精密度:是指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人员、同一仪器设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通过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来评价精密度。

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有标准偏差、方差、相对标准偏差等。

需要注意的是,精密度只是分析方法可靠性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准确度、灵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灵敏度及其评估方法

分析灵敏度及其评估方法
❖ 空白样品批内重复测定12次,其他样品日间 重复测定12次。
计算检测低限 :
上述方法的缺点
EP-17A
(Protocols for Determination of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tation;Approved Guideline )
计算均值、标准差,2倍或3倍标准差即为检测低限。
xB 2sB xB xB 2sB 即: xB xB 2sB
2.生物检测限
❖ 某样品单次检测可能具有的最小响应量刚大 于空白检测低限响应量,该样品内含有的分 析浓度为生物检测限。
❖ 通常制备几份检测限样品,浓度界于预期检 测限浓度附近,至少检测10次,计算均值、标 准差。
➢ 核酸检测报告的阴性、阳性报告也要求,能检出的 最小拷贝的核酸量可相当于多少病毒。
三、如何评价分析灵敏度
1.检测低限
❖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下式计算样品中某分析物的含量:
❖ 样品单次检测可以达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应的分析物量。 ❖ 通常分析生理盐水、蒸馏水或“ 0 ” 浓度校准品至少10次;
一、现状
二、检测限
❖ 检测系统或方法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为检测限 或称分析灵敏度;
❖ 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的检测限是实验室的重要任务 之一;
➢ cTn升高是诊断急性心梗的重要依据,在国外发表 的“心脏标志物应用指南”中明确要求实验室必须 确定其检测低限和在低浓度时的变异情况
➢ PSA是监测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重要信息,长期以来, 临床要求明确报告PSA有意义的最小量。
❖ 度量时,以检测低限加2倍或3倍检测限样品 标准差的方式,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 报告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分析灵敏度和功能灵敏度

分析灵敏度和功能灵敏度
99.7%可能性: LLD= X空白+3s空白
第17页,共62页。
定性的检出(低)限
检测低限定义为样品单次检测 可以达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 应的分析物量。
检测系统或方法对小于或等于
检测低限的分析物量只能报告“无
分析物检出”。
第18页,共62页。
定性的检出(低)限
注意:直接读出浓度单位的检测系
统对低于零的检测将报告零,其 分布不是正态的,因此计算的均 值和标准差不能如实表达检测低 限的真实情况。
第21页,共62页。
定量可报告(低)限
介绍两种方式: 检测生物限
和功能灵敏度。
第22页,共62页。
定量可报告(低)限
对多个近于检测限浓度的样品(肯 定不是空白样品)作重复检测,扣除 了空白响应量后的样品检测响应量以 均值和标准差归纳。
第23页,共62页。
定量可报告(低)限
按正态分布规律,单次检测样品具有
第43页,共62页。
使用功能灵敏度的好处
• 以功能灵敏度为最小的定量检出限很 保险,确保TSH结果的报告不会是假 的。
• 天间CV为20%大致上是诊断实验要求
的最大不精密度。
第44页,共62页。
TSH的功能灵敏度
• 功能灵敏度的定义:确定检测方法在定 量上的最低检出限。
• TSH的功能灵敏度为:按照推荐方案 确定的天间CV为20%相应的TSH浓 度。
第29页,共62页。
定量可报告(低)限
生物检测低限(BLD)的具体 度量方式为:
95%的可能性:
BLD = LLD +2s检测限样品
99.7%的可能性: BLD = LLD +3s检测限样品
第30页,共62页。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和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是为了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首先,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是指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对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以确定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和盈利能力。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简单直观,能够清晰地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灵敏度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灵敏度分析是指通过对项目关键因素进行变动,评估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进行灵敏度分析时,需要确定项目的关键因素,如投资规模、市场需求、成本变动等,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动,以评估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灵敏度分析方法能够帮助评价人员了解项目在不同情况下的经济效益表现,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效益-成本比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效益-成本比分析是指通过比较项目的总收益和总成本,计算出项目的效益-成本比,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在进行效益-成本比分析时,需要对项目的总收益和总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然后计算出效益-成本比,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效益-成本比分析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是评估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评价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2.表达式: 3.意义:
S

dx dc

S dx dm
1)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 S →b;
2)标准曲线的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也越 高;
3)许多方法的 S 随实验条件而变化,故一般 不用 S 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
2-3 精密度(precision)
1.定义: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 多次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r n 1
n
[ (xi x )2 ( yi y)2 ]1/2
1
1
3. r 的取值范围:
4.意义: r 的数值大小反映了x 与 y 两个变量 之间的密切程度。
1)当 r 1时,y与x之间完全线性相关, 各点处于一条直线上;
2)当 r 0时,y与x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3)当0 r 1时,y与x间有一定线性关系,r 越接近于1,
i 1
b 1.091102
a A bc 0.439 1.091102 4.00 103 0.0026
∴ 回归方程为
A 0.0026 1.091102 c
(2) 平均值法 在最佳的直线上,偏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将 n 组实验数据分别代入y = a + bx中,可 得 n 个方程。
0.114 a 1.00 103b
0.434 a 4.00 103b
0.212 a 2.00 103b
+)0.335 a 3.00103b
0.661 3a 6.00103b
0.670 a 6.00 103b
+)0.868 a 8.00103b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 = a + bx a:截距 b:回归系数(回归直线的斜率)

灵敏度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灵敏度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灵敏度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些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心。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灵敏度分析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它可以帮助评估人员确定环境中的敏感区域和敏感因素,从而确定环境监测和保护的方向和重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灵敏度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一、灵敏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灵敏度分析是以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和参数为切入点,通过对参变量的逐一调整,评估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或参数是否会随之而变化,从而确定哪些参数对评估结果影响最大,也就是确定评估对象的主要敏感因素。

具体来说,灵敏度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参数和指标首先需要明确评估对象,并确定其参变量,即影响评估对象的各项因素,例如温度、湿度、降水量、土质、植被等。

2.确定参数值和变化幅度在确定参数和指标后,需要确定每个参数在评估对象中的实际值,并根据评估要求确定变化幅度。

3.进行敏感度分析按照评估要求分别调整参变量的值,并记录各项指标或参数的变化,以确定各参变量对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估结果的影响大小。

二、灵敏度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估对象通常是某项工程建设或其他环境项目,如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估等。

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确定环境敏感区域及敏感因素,从而通过对这些敏感因素进行针对性保护,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效果。

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估为例,假设该区域土壤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评估人员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哪些因素对重金属的含量影响较大,并加以调整,以减少重金属含量。

同时,评估人员还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哪些土地形态和植被类型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除了对环境影响评估的敏感度分析,该分析方法还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工艺分析以及制造工艺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评估人员可以通过对环境参数的调整,评估机器的总体性能和关键部件的灵敏度,以确定机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功能灵敏度
以天间重复CV为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
的平均浓度 需用多个检测限浓度来确定在低浓度处的精 密度表现,从中选择具有或最接近CV20%的 对应浓度为可定量报告的最低浓度。 对一批内含低分析物浓度的人混合血清进行 至少10批天间检测,求均值、标准差和CV。
四、分析灵敏度应用示例

三、如何评价分析灵敏度
1.检测低限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下式计算样品中某分析物的含量:

样品单次检测可以达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应的分析物量。

通常分析生理盐水、蒸馏水或“ 0 ” 浓度校准品至少10次; 计算均值、标准差,2倍或3倍标准差即为检测低限。
x 2s x x 2s
B B B BB即:源自x x 2sB B
B
2.生物检测限
某样品单次检测可能具有的最小响应量刚大
于空白检测低限响应量,该样品内含有的分 析浓度为生物检测限。 通常制备几份检测限样品,浓度界于预期检 测限浓度附近,至少检测10次,计算均值、标 准差。 度量时,以检测低限加2倍或3倍检测限样品 标准差的方式,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 报告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酶免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用无甲状腺
球蛋白的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将纯化的甲状 腺蛋白加入该血清,并用空白血清作系列稀 释,组成0、0.25、0.50、1.0、2.0、4.0、 8.0ug/L的甲状腺球蛋白系列样品。 空白样品批内重复测定12次,其他样品日间 重复测定12次。
计算检测低限

上述方法的缺点
EP-17A
(Protocols for Determination of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tation;Approved Guideline ) 《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确定方案—批准指南》
分析灵敏度及其评估方法
叶桂样
一、现状
二、检测限 检测系统或方法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为检测限 或称分析灵敏度; 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的检测限是实验室的重要任务 之一; cTn升高是诊断急性心梗的重要依据,在国外发表 的“心脏标志物应用指南”中明确要求实验室必须 确定其检测低限和在低浓度时的变异情况 PSA是监测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重要信息,长期以来, 临床要求明确报告PSA有意义的最小量。 核酸检测报告的阴性、阳性报告也要求,能检出的 最小拷贝的核酸量可相当于多少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