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7篇

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7篇

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7篇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篇1。

一、选书。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书籍的选择非常重要。

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针对孩子阅读能力不强、理解力差的特点,我给她选择了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历史小故事等方面的书,像《中华五千年》、《一千零一夜》、西游记等等。

这些书通俗易懂,孩子也喜欢看。

今年上五年级了,给她选择一些历史名著和一些有哲理的书,如《三国演义》、《名人传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让孩子明理,陶冶情操。

二、读书。

让孩子读书,首先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都可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电视演《西游记》,我就买来小说《西游记》让孩子阅读。

这一段时间电视演《贞观长歌》,就找来一些关于唐朝历史方面的书籍让孩子阅读。

外出旅游回来后,就找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让孩子阅读,其次在孩子读书过程中,家长应加以指导、引导,让孩子会看书,善于读书,吸取书中的精华,明白其中的'哲理。

如读《西游记》,开头阶段悟空出世,学艺及大闹天宫,要让孩子明白真功夫是靠悟空四处拜师、刻苦学习、拼命练习得来的。

但有了本领后也不要沾沾自喜,还要不断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后来取经路上历尽磨难,让孩子知道作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坚持到底,顽强奋斗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象一些历史小故事,成语典故等都充满哲理,家长要加以引导,使书本真正作到孩子的良师益友。

第三要在时间上保证,每天晚上让孩子写完作业后读30分钟的书,并长期坚持,使读书变成孩子的自觉行动。

三、读书过程中,家长身教重于言教。

有道是“一两身教胜过一吨言教。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不光在读书活动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影响着孩子,自己就深有体会,自己有时候随手丢垃圾,女儿看见了总要去捡起并说:“爸爸不好随便丢垃圾。

”让我这个作爸爸的汗颜。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论文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论文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论文概要: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较多,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指导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有所感知到有所感悟。

教会学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大多数是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或老师课后的推荐,乖巧的、感兴趣的学生会及时阅读;部分学生可能看了几页就感到无聊,有的囫囵吞枣式翻阅,甚至没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原因是班级缺乏同读一本书,读整本书的阅读氛围,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学生收获不大。

大部分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但鲜少留有痕迹。

如果教师每天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都做记录卡或采蜜卡的话,会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生看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后,很少主动与同伴聊起书里面的内容,因为朋友间,阅读的不一定是同一本书;即使是同一本书,十分钟的课余时间,也不一定能交流得很尽兴,下一个课间,也不可能聊同一话题了,因此,同伴阅读效果甚微。

一、指导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作为“广州智慧阅读”的试点学校,学生的阅读活动应借助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利用互联网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

1.推荐阅读书目,同读整本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依据小学生必读推荐书目及广州智慧阅读平台每月推荐的阅读书目,每个月或每学期初、寒暑假,均为学生提供班级同读一本书的书目及选读书目。

阅读书目的推荐,应由浅至深;阅读书目的推荐,不能只局限于同一类书籍,应跨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如,科普类、童话类、外语类、文学类、艺术创意类等,让学生在书海中广泛地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以上截图是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小学四年级的书单及分类。

群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方便学生阅读后开展班级阅读分享、阅读沙龙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分享,敢于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力。

班级同读一本书,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地阅读。

特级教师蒋军晶的十二个写作技巧

特级教师蒋军晶的十二个写作技巧

特级教师蒋军晶的十二个写作技巧你可能被“语文老师揭秘十大写作技巧“之类文章刷过屏,微信圈里以此为内容且点击量100000+的帖子比比皆是。

不过,你看到的都不是原装正版。

那些被转疯了的写作技巧其实是去年3月16日蒋军晶老师在快微课主办的”快报名师公开课“上首度发布的,公开课后,记者根据课堂内容整理撰写了一篇报道,原标题为《作文困难户看过来,名师蒋军晶亮出十大独门绝技》刊登在3月20日都市快报D16版,但并未发布网络版。

蒋军晶:浙江省特级教师,天长小学副校长,语文名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得主。

出版专著《打磨课堂》《从课堂走向课程》《和孩子聊书吧》《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等。

说到孩子的写作,很多家长有一肚子的苦水:“爹妈都挺能写,孩子硬是没‘遗传’自己的优点!”“孩子看了很多书啊,可作文就是写不好!”“孩子就是不愿意写啊,每次写周记一边写一边数字数!”“孩子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下笔千言’,可每次考试作文总扣分!”怎么办呢?多读多写肯定没有错,但是没有方法的多读多写未必有效果。

蒋老师说:“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孩子,你仅仅告诉他们要多用好词好句、突出中心、详略得当……往往收效甚微,许多孩子练了好几年,作文还是写不好。

”这句话瞬间戳中许多家长的泪点,有木有?说的就是我家娃啊!肿么办?肿么办?蒋老师出大招了!决定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有下面几个因素1.阅读:写作风格的形成来源于阅读2.生活:为什么总是觉得没事可写3.天赋:否认人之间的差异,就是否认教育4.技巧:写作是有方法的5.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中最容易教好的就是”技巧“可是以前教的技巧是理论,要么过于死板、要么不实用,教了很多年,收效并不大。

一个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写作并不神秘;第二阶段:写作需要技巧;第三阶段:写作强调个性;第四阶段:写作就是生活。

一些喜欢写作的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18篇)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8篇)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篇1如今生活的节凑不断加快,我们也能日趋感到生活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孩子静不下来”这句话在我们的耳边不时响起。

随之家长、老师的抱怨也是不断: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有些老师这样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在书中蒋老师将“聊书过程” 大致分成四个环节:导读、阅读、讨论、延伸,不过聊前要有一个暖身活动。

暖身活动其实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书中蒋老师就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做了详细地阐述:“营造环境”(建一个书架、捐两本,看百本)、“影响友伴---群体动力学的启示”、“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他说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给孩子阅读时间”、“无所不用其极”。

导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很想阅读你所推荐的书。

而蒋老师又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如何选对书,一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书。

三四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写现实英雄,友情,冒险,同情心的书。

五六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知识类、科幻类、侦探推理类,抒情文学及描写人类命运的书籍。

阅读就是师生在同一时间内共同读完一本书。

蒋老师在这里给我们谈了谈共读的三种方式:大声朗读、持续默读和自由阅读同时与我们分享了他设计的三份读书单,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讨论就是和孩子聊一聊这本书。

要与学生聊书,教师首先得熟悉所要聊之书,因此,教师的阅读至关重要。

一次成功的教学意义上的“讨论”一般经历三个环节:探索、聚焦和总结。

蒋老师给我们出示了:《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讨论片段,让我们有例可循。

同时提醒大家“讨论”的几个要点。

延伸就是让阅读成为有趣的体验。

延伸活动看是随意,实则精心。

自然延伸是由作品中走进大自然或进行试验验证书中所述的自然现象;肢体延伸用动作表演作品、用橡皮泥表现作品形象等;文学延伸是进行续写、仿写等;生活延伸如《爱的教育》让学生找找生活中自己感受的爱;艺术延伸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让孩子们画一画动物们的嗯嗯,制作成自创书。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我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意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引导他们知道怎样读书,是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责任。

一直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暑假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让我有了不少收获,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

收获之一:怎样使学生“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常常有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孩子总要我催着才会去看书。

”……在我看来,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许多孩子看书是因为父母的督促、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假性的“爱阅读”,而不是自发自主的对阅读的热爱。

怎样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领。

在蒋军晶老师总结的几种方法中,“建一个书架”和“组织读书群体”我认为是最为重要、最为行之有效的。

在家里,我为自己三岁大的女儿专门准备了一个书架,摆放她的绘本、画册。

现在,她会自己整理书架,会在逛商场里要求我给她买书,会独自捧一本书安静地翻半个小时。

我想,她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

而在教室里给学生准备一个书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还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借阅制度。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行为上往往会有一种“跟风”的意识,体现在阅读上也是如此。

我们会发现,班级的某个交际圈里在某段时间中都在看同一本书,如果在此时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会比学生的个体阅读效果更好。

因为学生在共同的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讨论、交流,而不读这本书的孩子就会有危机感——和同学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我们学生每学期的推荐阅读书目,其实也是群体阅读的一种方式。

收获之二:找到“味道好”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的选书的方法,五个“一点”:生僻词汇少一点;书薄一点;大道理少说一点;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人物形象鲜明一点。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直就是我所希望的,可事与愿违,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也远不及玩具和电视的吸引力大。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感谢有这次读书沙龙的活动,我以阅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有不小的收获。

并用思考所得的方法结合孩子的情况在实践中运用,积累了一些心得。

个人对阅读教育的认识,也步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关于阅读的界定。

我常常“在自觉不自觉中,局限于一些界限之内。

”其实,在学习中,可以阅读的东西无穷无尽,阅读无处不在。

不光是图书、杂志、报纸、文件、出版物,其他如广告、路标、海报、店家的特卖信息等等,只要能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都会深入研读。

这么看来,学生并非不阅读,看他们整天捧着图书角力的书如痴如醉的样子,怎能说他不爱阅读呢?第二,阅读的时机。

对于人生,阅读就像是那扇门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你打开得早,有打开得早所能见到的美妙。

打开得晚,也有打开得晚的风光。

打开得早,如果能从学生时代就打开,不但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并且能及早因为阅读而使你的人生迸发出火花,因着这一点火花,再给你的人生就此带来不同德光亮与异彩。

然而,如果很晚才打开,也有很晚打开得好处与享受。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识见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与阅历一样的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为孩子没有阅读令我们满意的文学作品而深怀不满,也不必在意其他孩子因为阅读了更深更难的书,而对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说一些诸如:看看人家,都在读***书了,而你还在读这些无聊的漫画之类的话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文字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的体验和了解,决定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想让孩子有更深入的阅读,不妨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多了解生活,开阔视野,从生活中明白许多道理,有了这些体验,再去阅读,感受会大有不同。

第三,阅读环境的影响。

以前,我并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喜欢阅读的人应该在任何地方都会阅读,阅读无处不在。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笔记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笔记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笔记和孩子聊书,这事儿可真有趣!想想看,书本里那些奇妙的故事,简直能把小朋友的脑袋瓜子都装得满满的。

比如说,看到一只小猫咪冒险去寻找失踪的玩具,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像星星一样。

你问他们:“小猫咪怎么找呀?”小家伙们肯定会开始比划,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情节,真是有趣极了!这时候,咱们就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问问他们会怎么做,是选择翻遍整个房间,还是干脆坐下来,耐心等待?这时候,聊书不就是在开小小的探险会嘛。

孩子们的想象力可比宇宙还要广阔,给他们一本书,简直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宝藏盒。

再看看那些五颜六色的插图,咱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这幅画传达了什么情感。

孩子们一开口,便是“哇塞,太酷了!”或者“这只动物好搞笑!”那种激动的样子,看着都让人忍不住想笑。

跟孩子讨论书里的角色,简直是乐趣无穷!比如,有一位勇敢的小女孩,她怎么克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

你就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回答往往会让你瞠目结舌,可能会说:“我会召唤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打败坏蛋!”这简直就是在进行一次团队建设训练,真是神奇又好玩。

聊书的过程中,别忘了加入一些轻松的元素。

比如说,可以用一些俏皮的表情和动作,模仿书中的角色,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想象一下,如果书里有一只笨笨的小狗,你可以模仿它的样子,摇着头、摇着尾巴,甚至还可以配上“汪汪”的声音,瞬间就能让整个房间充满欢声笑语。

这样一来,书里的故事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活生生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书的力量就像神奇的魔法,能把孩子的心灵世界打开。

每次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听他们兴奋地讨论,真让人感到无比欣慰。

书里那些冒险与探索,让他们的心灵不断成长。

你会发现,孩子们在书中学习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世界的理解,对人性的认知。

每一次交流都是心灵的碰撞,能让我们彼此更加贴近。

聊着聊着,时间也悄悄溜走。

孩子们可能会问:“妈妈,书里还有哪些故事?”这个时候,你可以像故事里的老狐狸一样,给他们留点悬念,告诉他们下一次可以一起探索更多的故事,或许还有一些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

心得体会-《和孩子聊书吧》读后心得

心得体会-《和孩子聊书吧》读后心得

心得体会-《和孩子聊书吧》读后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是一本关于儿童阅读的书籍,内容主要是讲述了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以下
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的阅
读环境,也是最重要的阅读伙伴。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给孩
子提供一个开放的阅读氛围。

其次,书中提到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

作者认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
阅读需求和兴趣,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书籍。

同时,也要引
导孩子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培养他们的广泛阅读兴趣。

另外,这本书也强调了阅读引导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家长不仅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还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可以加深孩子
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最后,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阅读活动和技巧。

比如,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建立
家庭阅读记录、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等等。

这些活动和技巧可以丰富孩子的阅
读经验,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总的来说,读完《和孩子聊书吧》给我留下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深刻认识到阅读对
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我也会尽力去
践行书中提到的建议,与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我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意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引导他们知道怎样读书,是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责任。

一直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暑假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让我有了不少收获,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

收获之一:怎样使学生“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常常有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孩子总要我催着才会去看书。

”……在我看来,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许多孩子看书是因为父母的督促、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假性的“爱阅读”,而不是自发自主的对阅读的热爱。

怎样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领。

在蒋军晶老师总结的几种方法中,“建一个书架”和“组织读书群体”我认为是最为重要、最为行之有效的。

在家里,我为自己三岁大的女儿专门准备了一个书架,摆放她的绘本、画册。

现在,她会自己整理书架,会在逛商场里要求我给她买书,会独自捧一本书安静地翻半个小时。

我想,她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

而在教室里给学生准备一个书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还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借阅制度。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行为上往往会有一种“跟风”的意识,体现在阅读上也是如此。

我们会发现,班级的某个交际圈里在某段时间中都在看同一本书,如果在此时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会比学生的个体阅读效果更好。

因为学生在共同的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讨论、交流,而不读这本书的孩子就会有危机感——和同学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我们学生每学期的推荐阅读书目,其实也是群体阅读的一种方式。

收获之二:找到“味道好”的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的选书的方法,五个“一点”:生僻词汇少一点;书薄一点;大道理少说一点;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人物形象鲜明一点。

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
力和好奇心的书,三四年级选现实英雄、友情、冒险类的书;五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等书籍
任何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也不例外,而且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喜欢的书的类型也不一样。

蒋老师有一句话——“投其所好,无所不用其极”,给孩子他喜欢的书,他才会坐下来,认真地读。

哪怕是在我们看来,书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太简单了,但只要内容健康向上,画面清晰美观,孩子又喜欢读,就可以让他读了。

我们还要尽量让他们多看不同类别书籍,拓宽孩子的视野,令他们觉得书本内容多姿多彩,才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就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收获之三:怎样和孩子聊书
2013年的寒假,学校组织五年级冬令营,语文学科开设了“经典共读”课程,我带着学生们一起看《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在课堂上一起讨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是一种十分特别的阅读体验。

现在读了蒋老师的这本书,突然发现,原来我早就在和学生聊书了。

我回忆当时自己和学生“聊书”的经历,和蒋老师所介绍的方法相对照,发现要让孩子们聊起来,聊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确实是一门技术活。

聊书话题的提出十分重要,蒋老师详细阐述了四个方面:提“大一点”的问题;提“开放一点”的问题;提“生活一点”的问题;提“表达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营造安全的讨论环境,教学组织松散一些,过度诗意和结构化的教学语言不用,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讨论技巧。

书中蒋老师除了给我们阅读和聊书的策略外,更实用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书不同的聊法,带我们走进了聊书现场,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一位阅读此书的人能一步一个脚印,和孩子们一起“静下来,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

读完此书,我不由深思:平时自己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的困惑,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不少启发,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静下心来,在工作之余捧一本书仔细品味,不断提高自己的方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好好读书吧!
2016、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