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 第一章

合集下载

证据法学

证据法学

四、证据法渊源


法律层面:程序法典,如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 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均设有专章对证据的有 关问题作出规定 法律解释层面:《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 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 的规定》、《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行 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单行司法解释
证人证言


两个典型的证人证言应该认为是完全的和完善的证据,典 型证人是指:两个彼此间无关、具有完全的信用和良好的 品质、两人对案情陈述完全一致,证人所作证明是他亲身 感受的,1853年《奥地利刑事诉讼法》有此规定 一个可靠证人的证言算半个证据,因为单个证人即使可靠 也容易在观察事物时被错觉所蒙蔽 当几个可靠证人证言互相矛盾时,按多数证言判断案情 如果提供不同情况的证人彼此人数相等,按以下规则评定: 男子证言优于女子证言;学者证言优于非学者证言;显要 者的证言优于普通人的证言;僧侣、牧师证言优于世俗人 证言
运用证据认定案件


某些特定案件的认定,如《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312条 规定:强奸案必须具备下列情况才能定罪量刑:1、切实 证明确有暴力行为;2、证人证明被害人曾呼救;3、身上 或被告人身上或二人身上有伤痕等能够证明有过抗拒;4、 立即或在当日报告 总的定案标准:1、一经收集到完善证据,法官必须认定 被告人有罪;2、收集不到完善证据,证据有几分可信但 不足以证明,可刑讯;3、如经过刑讯仍收集不到完善证 据,德法等国规定,法院可作出存疑判决
越南、所罗门群岛的“鳄鱼审判”
评 价

1)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
2)是一种反理性的证明方式;
3)难以客观公正解决纠纷; 4)具有相对进步性

自考证据法学章节重点

自考证据法学章节重点

自考证据法学章节重点第一章:绪论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证据及其证明力、证明力;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以及他们的规律。

第二章:证据制度概述一、三种证据制度的优缺点。

即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和自有心证证据制度。

二、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第三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一、证据的概念二、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第四章:证据的种类一、本章为重点章二、重点把握本章所列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范围及对案件事实证明价值和作用、价值证明力的特点。

第五章:证据的种类一、本章为重点章二、1.证据分类的意义以及对办案实践的作用2.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第六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收集和保全证据的规则和要求第七章:证明概述诉讼证据的构成和特征,以及对刑、民、行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第八章:证明对象三大诉讼证明对象的确定第九章: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概念之不同理解,以及三大诉讼证明责任之异同第十章:证明标准如何把握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第十一章:证据的审查判断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武器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

第十二章:推定和司法认知法律上的推定和司法认知的范围第十三章:证据规则设置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促进证据立法。

第一章绪论一、了解:1、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2、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二、领会:1、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证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对立体现在各自表现的内容不同;它们的统一表现于具有共同的目标-------查明案件的真实。

二者的一致,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现实要求,但在司法实践中常常难以统一,主要是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存在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证据材料内容真实,取证方式违法。

证据法学

证据法学
* 1、法律层面;(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海商法、刑法、三大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仲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 2、法律解释层面;(民诉证据规定、行诉证据规定、死刑证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 3、部门规章层面;(公安部刑案规定)
* 4、国际条约层面;(反腐败公约、公民权和政治权国际公约)
* 3.产生基础: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与纠问式(又称审问式)诉讼形式的产物。
第一节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三)特点
* 1.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最主要特点)
* 2.法律对于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的规定,主要是根据证据的形式,而不是根据证据的具体内容;
* 3.刑讯逼供是取得被告人自白——“证据之王”所普遍采用的合法方式;
* 案例引发的证据法问题主要有:
> 专家证人是什么?笔迹鉴定是否科学
> (证据种类,证明力)
> 是否孝顺;风水遗嘱;地下恋情与案件有什么关系?(情况证据)
> 被提交法庭的证据能否证明案件事实?(证明标准)
> 如果未能证明案件事实,应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败诉的法律责任?(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历史发展
* 1.适用时间:盛行于欧洲16-18世纪的君主专制时代,在德国、奥地利、俄国等国家,直至19世纪后期仍然实行法定证据制度
* 2.代表性法典:
* 153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加洛林纳法典》(最早规定法定证据制度的代表性法典)
* 1853年《奥地利刑事诉讼法》、1857年《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第一节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证据法学 第01章

证据法学  第01章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裁判是诉讼的的理想状态, 是诉讼法和法院努力追求的,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案 件中都能够做得到。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
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在诉讼实务中其 实很难截然分开,正如德国学者所认 为法官的目光在事实和规范之间来回 穿梭是适用法律的普遍特征。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证据法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节 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和程序法
【1—7】万豪公司与大鹏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机床 的合同,合同约定:自合同订立后的30日内,大鹏 公司应当支付给万豪公司300万元的货款,万豪公司 则在3个月内向大鹏公司交付某种型号的自动机床3 台。合同订立后不久,大鹏公司获悉万豪公司经营 状况每况愈下,担心支付货款后对方不能按照合同 交付机床,于是便未按合同规定付款。
问:法院可否以被告在电台做节目时已经承认孩子是 自己与他人所生,就把该事实作为无需证明的事实?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证 据
(一)证据的概念
从诉讼的角度说,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 况的各种事实,这些事实既被当事人用来向法院 证明他们所主张的事实,又被法院用来作为判决 中认定事实的依据。
证据材料与证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法中。 3.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分别规定在实体法
和程序法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我国证据法的渊源 证据法的渊源,是指证据法的表现形式。 我国有关证据和证明的规范首先体现在实体法
的有关规定中,其次是程序法中的规定,在司 法解释中,也有不少同证据相关的内容。 地方性法规则不宜规定证据问题。
【1—1】原告是某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向法院提 起诉讼,称被告(该中学的校长)长期对她进行 性骚扰。原告为证明性骚扰事实的存在,向法院 提供了被告发给她的30多条手机短信,被告否认 原告的指控,为了说明原告对收到的短信并不反 感,也向法院提供了原告回复给他的手机短信。

证据法学 ppt课件

证据法学 ppt课件
证据能力问题与证据排除有着密切的关系。
2.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 力。证据证明力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和法 官的认识活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 实行的是以法官对证据的自由运用与判断为
主,以受法律预置规定约束为辅的证据制度。
(四)诉讼证据的作用
证据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 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具备证 据能力,是作为证据的先决条件,当事人事实 材料只有具备证据能力,法院才能够将它作为 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能力,涉及的是有还是无的问题。
1.证据是公诉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利器 2.证据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 3.证据是法院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4.证据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手段 5.证据是使裁判具有公信力的基础
二、证据法
(一)证据法的概念和内容 证据法,是指规定诉讼中的证据和证明活动的法律。 (二)证据法的立法模式 1.单独制定证据法。 2.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规定在相应的诉讼
由于经营发生亏损,无法按合同履行退款和支 付利润的约定,并要求A公司承担300万元亏损 中的150万元的损失。针对B公司的答辩,A公司 提出,双方当初约定,经营中若发生亏损,由B 公司承担,双方的合同也是这样约定的。
问:在本案中,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
法律?
一、事实认定在诉讼中的作用
就大多数诉讼案件而言,当事人发生争执的主 要是事实问题,相对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而言, 决定如何适用法律一般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证据法学第一章至第五章

证据法学第一章至第五章

(3)关于运用证据认定某些特定案件
如《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第312条规定:审理强奸案必须具备下列情况才能定罪量刑:切实证明 确有强暴行为;证人证明被害人曾呼喊救助;从她身上或被告人身上,或者在两个人身上显露血迹 、青斑或衣服被撕破,能够证明有过抗拒;立即或在当日报告。
(4)关于运用证据的总的定案标准
刑事案件中,一经收集到完善的证据,法官必须认定被告人罪行属实;收集到不完善的证据,这些 证据虽有几分可信但不足以证实被告人有罪,则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犯罪嫌疑而对他进行刑讯。(疑 罪从无?疑罪从有?各自的出发点和作用)
4.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历史评价: 优点:
(1)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规范性,体现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个人的专橫武断; (2)案件的审理中法官只能按法律的规定来确定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和大小,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可

美国学者对关联性规则的解释:“证据可以被采纳的首要条件是具有关联性,即以假定证据的真实性 为前提,当一个理智健全的调查者能够认为,提出该证据比不提出该证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争议 事实被确认并对事实运用有关实体法的可能性更大或更小的情况下,这个证据便具有关联性。(关 联性原则是否要求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价值?)
证据法学第一章至第五章
学习证据法的理由
其一,司法的要求。 其二,证据法学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所决定的。 其三,证据法学研究近年来在法学界相当活跃,证据法立法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一章 学习侧重点
第一,证据法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本章重点,掌握) 第二,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理解) 第三,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领会) 第四,证据法学的体系 (了解)
绪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证据法
概念:证据法是指规定如何收集和运用证据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相关事实的法律规范。

(证据法)第一章:导论

(证据法)第一章:导论
《普通法审判中的 英美证据法专论》一书中,将英美证据法阐 述为一个由原则和规则组成的 体系,非常详 尽而有深度地探讨了主要证据规则的历史和 理论基础,并着力梳理 互相冲突着的司法判 例,使之形成由原则和规则组成的一致性成 果。

与赛耶一脉相承的是,威格摩尔明确将那些 属于实体法或程序法方面的内容排除在外, 继续 为捍卫证据法的独立性作出贡献。在威 格摩尔所处的时代,证据法已经正式成为 法学院一门独立的课程,并开始与传统的实 体法、程序法并驾齐驱。


2、差异 但是,上述三门证据法学科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研究 对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尤其是刑事证据法学,有着更 为严格的证据规则要 求和体系,更加强调保障公正的程序功能,需要遵 从不同的 证据原则,执行更高的证明标准,而且在 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的分配和证明环节上都有明显 异于其他两门证据法学的特色。

(2)实践的需要 司法实践中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判断证据, 如何 组织证据证明事实,则需要经验性的总 结加以指引,于是这些内容被纳入了证据 法 学的研究中。



(3)学术研究者的不同兴趣 专长于证据学研究的学者比较注重证据的发现真 实的功能, 因此 他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证据 的证明力上。 而专长于证据法学的学者却更关注 证据法保障公正 的程序功能。
三、证据法学与证据学在我国的情况
1、证据学更早出现 在我国法学研究短暂的历史中,也出现了证 据学与证据法学从融合走向分化的局面。广 义的证据学其实古已有之,《洗冤集录》之 类的法医学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成是 杰出的证据学研究成果。

2、证据法学的出现与发展路径 证据法学的发展是在近代法制变革以后。 从1930年出版第一本《证据法》教材开始, 我国学术界不断地 徘徊在“证据学”与“证 据法学”之间。 先是民国时期“证据法学”千篇一律,然后 是20世纪80年代“证据学”出尽风头,之后 是90年代“平分秋色”。

证据法课件PPT课件

证据法课件PPT课件

• 二、证据的特征 • (一)广义证据的特征: • 1.它既包括刑诉证据,又包括民诉和行政诉讼证
据。其法律渊源包括刑诉法、民诉法、行政诉讼 法及与诉讼证据相关的司法解释。 • 2.有的进入了诉讼程序,有的则没有进入。 • 3.有的依法收集,有的非法收集。 • 4.有经过查证属实的和未经过查证属实的。 • 5.有的指证据事实本身,有的指证据材料本身。
• 2.实事求是原则:司法人员及其他诉讼参与者要从实际 出发,根据确实证据,准确地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要求 司法人员等既不能凭想当然、主观臆断,也不能先入为主、 偏听偏信。
• 3、证据为本原则:司法证明活动必须以证据为本源和基 石。此原则不能简单理解为重视证据。坚持证据为本原则 要求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的证据出发 认定案件事实,要求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转变办案观念。 通过司法认知或推定认定案件事实的做法,属于证据为本 原则的必要补充。
• 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述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概念
• 证据的种类是根据证据的特点和形态划分出来的门类。
• 我国的证据种类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三部诉讼法对诉讼的证据种类 进行了规定,也可称为 法定的证据种类。此概念的涵义:
• ①法律的规定性和法律的强制性,即只有法律确立的证据形式,才有 证据能力;
• 概率论: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之事件之发生可能性大 小的比率。概率论可用于评判单一物证的证明力。(指纹60亿人,61 位位数长的世纪)概率论可用于评判一组证据的证明力。概率论可用 于评判全案证据的证明力。概率论可用于评判一方当事人是否有过失 的问题。
• 价值论
– 司法证明是一种价值权衡的活动 – 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 法是善与正义的艺术(不自证其罪) – 司法公平与经济效益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辩诉交易) – 司法正义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观念 –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 案件真相与解决纠纷 – 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学期
证据法学第一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证据法学不研究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

A、规律
B、方法
C、规则
D、结果
2、诉讼证据法学应当是证据法学的()。

A、全部
B、次要部分
C、辅助部分
D、核心部分
3、()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A、起诉
B、受理
C、审判
D、证据
4、下列不属于英美证据规则的是()。

A、传闻证据规则
B、意见证据规则
C、任意自白规则
D、主动取证规则
5、传统证据理论认为()。

A、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B、证据是有真有假的
C、证据不具有关联性
D、证据产生于案件的发生过程中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在证据的收集上司法人员不可以()。

A、刑讯逼供
B、欺骗
C、引诱
D、严格依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据法学具有交叉性
B、证据法学具有实用性
C、证据法学具有主导性
D、证据法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知识
3、下列法律法规中包含有较多的证据规则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4、证据法学不以()首要的研究对象。

A、诉讼实践
B、古代的证据制度
C、证据规则
D、外国的证据制度
5、下列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A、书证
B、物证
C、被害人陈述
D、被告人供述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证据法则是证据法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正确错误 2、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都属于认识的“个别实现”。

正确错误 3、诉讼活动不完全等同于诉讼证明活动。

正确错误 4、诉讼中的认识活动应当体现程序正义的理念。

正确错误 5、现代诉讼的目的是要正确解决事实争议和法律争议。

正确错误一、
1.D
2.D
3.D
4.D
5.A
二、
1.ABC
2.ABD
3.ABCD
4.ABD
5.CD
三、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