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1000字作文

合集下载

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

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

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4篇读书给我们人生添加光彩,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围城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篇1《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不少更事者怅然若失。

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

而那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情的大手掌控着。

本就无材的方鸿渐也只能屈服于这只手,逆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得踏入爱情陷阱,事业低谷。

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出些他试图征服命运的思想外,其余的,只是方鸿渐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

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除了方鸿渐,追了苏文纨二十年的赵新楣总也踏不进她的那一座围城,之后却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运;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传统思想这座围城;两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围城”。

总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大多也仅仅是为了一点私立或者是一个面子。

围城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

围城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

围城的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围城的读书心得1000字【篇1】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读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描写二战时期的人们黑暗的嘴脸,但是我觉得读之后给我震撼更大的是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爱情”。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有很多关于男女间纯洁的爱情的传说,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呀,罗密欧与朱丽叶呀,甚至近代的小说例如《家》《春》《秋》中的主人公那些为了爱情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这让人们总是对纯洁的如同雪花般的爱情有着完美的印象。

我也一直觉得,男女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是永恒的,是不带有任何尘世间气息的,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般让无数人幻想。

但是《围城》完全颠覆了这一切。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中最完美的人物就是唐晓芙,她应该是爱着叶鸿渐,叶鸿渐也爱着他,可是造化弄人,两个人的内心都过于脆弱,两人间的关系仿佛脆弱的神经,虽然二人都极力维系着,却被苏文纨以摧枯拉朽般的态势破坏。

而苏文纨更是可怜,她真心的爱着叶鸿渐,殊不知叶鸿渐只是在失去了鲍小姐之后将她当成了心灵上的寄托而已,管她是苏文纨还是苏文绔,只要是个女的就成,不在乎是谁。

可笑苏文纨还把叶鸿渐当成武器,赶跑了赵莘楣,也许也是咎由自取吧。

还是赵莘楣看得开,“苏文纨不喜欢自己说明她眼界太低,这样的女人配不上我。

”但是这里我不得不质疑,赵莘楣对苏文纨是爱么?仅仅因为对方看上了别人,就不去爱她了,这还算爱么?此书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看到作者内心那一丝丝完美爱情的影子,越到后面越是功利,越是腐败,越是难以理喻。

苏文纨嫁给一个大胖子,很明显不是因为爱。

汪先生和汪小姐,年龄差了20岁,从汪小姐对汪先生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厌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汪小姐很有可能只是爱她先生的钱和地位,而不是她先生本身。

叶鸿渐和孙柔嘉,简直就像一场闹剧,两人之间只是略微的好感,甚至可以说只不过不互相厌恶而已,在流言蜚语下,在众人不怀好意的调侃下,竟然成了,真是笑话呀。

或许真的像书中说的“两个人结婚不一定要相爱,只不过是互相看着不讨厌就行了”。

围城读后感1000字(精选12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精选12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精选12篇)围城1000字篇1《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杨绛女士说“(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

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

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看来,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而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也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

虽然小说中描写的背景是在1937至1939年,离我们现代生活较远,但通过作者的文笔,我们也看到了那个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

作者用辛辣的笔法使读者忍俊不禁,笑完便会思考,思考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小书情节的影子,思考我们是否也有思想肮脏的一面……整部小说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主人公方鸿渐。

他是一个优柔寡断、禁不起诱惑、无能的人,但同时,他又是小说中除唐晓芙外唯一的好人了。

因为比起其他人,方鸿渐身上还有“知识分子最基本的操守”,但也正是这“最基本的操守”使得方鸿渐在三闾大学遭到排挤。

小说的最后是:“当,当,当,当,当,当”的6声钟声,这饱含深意的结尾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无法参透,但我想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吧!围城读后感1000字篇2这是一本睿智的书,因为他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

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生处境实质上的尴尬与窘迫,人对此的浑然不知、洋洋自得,或者者虽有所知却也无奈,偶尔也被它深深刺痛,作家于此有深刻的洞察,调即触到痛处又有某中宽容理解,如果读进去的话这太容易了,在哈哈大笑或含笑、讪笑之时,你会叹为观止,会惊异于作家何以竟能做到这一步。

《围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围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篇1)看完本书,思绪还是挺多的,只能边写边理了。

首先看完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恋爱和婚姻真是不同的。

恋爱的时候我们大多只能看见彼此的优点;恋爱的时候我们对彼此都有激情;恋爱的时候我们也特别敏感和任性,往往眼里融不进一粒沙子,不允许有任何的污点,不懂的包容,果断决绝,所以又容易错过。

(例如方渐鸿和唐晓芙那段,两人开始互相写信收藏,男主一封信要反复读,但最后唐晓芙听信苏小姐的话误解方鸿渐,方鸿渐又误认为唐小姐对他死心而不做辩解,从此缘尽。

)结了婚,不仅能够看见彼此的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很可能会在柴米油盐的琐事里被放大;结了婚,很多浪漫都可能会被现实抹掉只剩下平凡;结了婚,很多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却总有人掺杂进来;结了婚,彼此都给了对方出气等伤害对方的权利,彼此那时都只能受气、消气、和解,忍无可忍也就散了。

(方鸿渐和孙小姐婚后那段看了很揪心也感觉到很真实,两人与对方的亲人亲戚都难合得来,两人也为彼此在家人亲戚面前遮掩过,但双方都不知道彼此的努力,两人还常为此吵架,一吵架就会捡对方最痛的伤疤撒盐。

其实他们也有互相体谅的一面,但终是吵架的时候多,他们吵架的原因不外乎彼此的人际交往(与亲戚朋友的交际应酬)、工作、陪伴需求以及没控制好外来情绪把情绪带回家,他们缺乏的是沟通和包容。

)结婚还是要慎重,毕竟是一辈子的事,谁希望离婚再婚?以前人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基础,但也有幸福美满的。

现在我们有了爱情自由,还是希望找个有感情基础的人结婚,结了婚的人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和包容,再加点仪式感或浪漫。

男主的婚姻就是被动的,然后彼此又缺乏沟通和包容,所以……接下来就是几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啦。

方鸿渐作为主人公,是我见过难得的没有主角光环的一个。

对他的评价,他的好兄弟评价的最到位,说他不讨人厌,就是没有什么能力。

不务学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是他没能力的根源;虽然能力不行,也很懦弱和没有主见,但没有什么城府,比较真诚,人也就没那么坏,不讨人厌了。

看《围城》有感1000字精选7篇

看《围城》有感1000字精选7篇

看《围城》有感1000字精选7篇很多撰写文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可以看看范文来激活脑袋的活力。

范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范文的一些低级错误如何去避免?下面由编辑给大家来分享看《围城》有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看《围城》有感(篇1)前段时间,我看了钱钟书的《围城》,在这我谈一下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围城》的确是一本好书,每次读完它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书也的确能让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片闲暇的时光,让自己缓解一下疲劳,使人在心灵上得到释放。

书的确是一本好书,只是第一次读说不出是哪里好,没结婚的人看《围城》也许只是为了了解围城里的世界,结了婚的人看围城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种解脱,心灵上的慰籍,但我看围城却是没有目的的。

看过一遍时,觉得围城里面和围城外面一样的精彩,那时属于学上时代的混沌与浪漫,那些追求爱情的执着与疯狂,那些工作中的心计与假装,那些婚姻的平淡与琐碎……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围城》变的丰富。

方鸿渐鲜明的形象,骨子里透着封建文人的腐朽气味,脸上却挂着西式新派的风范,他活着没打算,在随波逐流中沉浮。

后来再看《围城》发现方鸿渐并非初见那般,方鸿渐有着南方人的腼腆,又出生于不亚于中产阶级的家庭,受良好的教育,虽然文凭是买回来的,他不是笨,只是懒不愿学个正经的本本回来罢了。

书中买假的文凭的事件足够说明他的聪明,可惜聪明不在点子上。

他不懂得世故,不懂得圆滑与融通,更可怕的是他很单纯。

单纯这词用来形容女子,女孩子便可用纯洁或者安琪儿来说事,要是说男人单纯,只能用无用来形容。

他的好友,赵辛楣不也说他没用吗?但有一点,方鸿渐是一点点心计都没有的。

以《围城》作书名,作者要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生活、学习、工作等等更像围城,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钻进去,过了不久发现另外一边的风景更美,于是又进了另外一个笼子,可最终我们也没能逃脱活在笼子里的命运。

围城1000字心得感悟(通用7篇).doc

围城1000字心得感悟(通用7篇).doc

围城1000字心得感悟(通用7篇)围城1000字心得感悟篇1《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

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

“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

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这就是点题之笔。

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

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但钱钟书并不是要简单地演绎这个比喻,他还要下一转语,不时地消除“围城”的象征。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经说,如果让方鸿渐与理想中的爱人唐晓芙结婚,然后两人再积爱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围城”的字面原义;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批评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误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钱钟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她曾经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化的围城,但她只有在成为发国难财的官倒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用枪逼着她也不愿意出来的。

《围城》读后感1000字(10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10篇)

《围城》读后感1000字(10篇)围城读后感篇一小时候,父亲就把我往文学这条路上带,没事就在我耳边念诗,我第一首会背的诗就是《水调歌头》,也因此,苏轼是我最爱的诗人!记得,他曾经逼我背《弟子规》,而我当时还小,顽皮,把书的封面撕成了两半,他气得狠狠地打了我,那时我哭得很凶,但他并没有解气,命我把封面粘好,后来一个星期左右脸色都没有缓和。

我知道,我伤了他的心。

而我爱上钱钟书,则是《围城》这本书。

我手里有一本父亲给我的《围城》,书页已经泛黄,甚至封面有些掉色,但书角却一点也没折。

他给我时就是这样。

他爱书,一同爱我一样!我不善于概括这本书,引用导读上面的话来说“这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

”说到围城,它包含了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父亲一直说的话,也与导读上的差不多“围在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父亲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很小,并给有读出什么,反而很糊涂。

我没有恋过爱,更没有结婚;没有毕业,更没有就职。

书上说的种种,我并没有真实的体会,只有模糊的印象,但这并不影响我判断,因为这围城,一如父亲给我的爱。

父亲对我,不算严厉,但经常绷着一张脸,或许每一个父亲都是这样。

有时,他也会和妈吗一起逗我开心,虽然很少成功。

他不准我瞎跑,但同意我去旅游;他不准我买薯片、饼干,但会让妈妈为我烧最好吃的菜;他不看重我的分数,但会督促我的学习;他不会给我零钱,但我需要的东西一样也没少过。

或许,很奇怪,在父亲这般的保护下,产生了逆反心理,会叛逆,虽然仅仅止于心理。

我不止一次的希望独立,希望能脱离家庭的保护,飞向属于自己蔚蓝的天空。

尽管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

父亲因为信仰佛教,长达一两个月的在外地的寺庙里。

起先,我高兴过,以为自由了,却发现自己离不开父亲,更离不开这个家,不是因为经济,而是因为,自己在这个家有太多的情,太多的爱!父亲再出去的期间,给妈妈打了一通电话,后来这通电话转到了我的手里,在电话的这一头,听到了电话那头的父亲的话,我哭了,不是我爱哭,是真的忍不住。

读围城心得1000字(12篇范文精选)

读围城心得1000字(12篇范文精选)

读围城心得1000字(12篇范文精选)读围城心得1000字篇1“生”“死”“爱”是文学的经典母题,其中“爱”的主题更是散发诱人的芬芳,让无数人想一探究竟。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关于“爱情”的永恒诺言,不惜用世界最华美最精致的语言去颂扬男女之间那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隐秘情感,但他们好像都事先约定一样,写下的文字如笔下的情感一样,朦胧、隐晦,让人看得见,抓不住。

这时钱钟书写下的《围城》就算得上是“爱情小说”上的异类了,因为《围城》里的男女情感实在太坦白,太明朗,让读者感觉钱先生是想要打开天窗说爱情啊。

《围城》我只简单地把它当一本“爱情小说”。

既然是“爱情小说”就会有男主角和女主角。

可惜纵观全本,只确定方鸿渐是绝对的男主角,女主角随男主角的生活的改变也发生改变,倒不是说方鸿渐有多么花心善变而是,而是生活实在是太有意思,变化万千,不是谁想长相厮守就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

船上相识的鲍小姐,对方鸿渐倾心的苏纨文,可爱爽朗的唐晓芙,富有心计也是方鸿渐最后的选择孙柔嘉,这些在最美年华里的女孩子和方鸿渐或正式或暧昧的情感都被作者用最直接明白的语言展示在众人面前。

本该蒙着纱的情感被直接摊在世人眼前就没有那么美妙的感觉了,读者在心底默默责怪作者不该把男女爱情写的一针见血,一边又忍不住暗暗学习。

比如里面关于男女借书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论断。

男女借书是恋爱的开始,男人肯给女人买化妆品、衣服、首饰都不是用心之举,借书就不一样了。

一借一还就有了来往,借此可以大谈特谈,十分有利于感情的促进。

这就有点像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了,白娘子在西湖上借了一把伞给同船躲雨的许公子,这就有了后面纠缠痴恋的一生。

看起来钱钟书真的很懂男女情感套路,都可以具体到做一件事来开始一段感情了。

再比如孙柔嘉可能很早就爱慕方渐鸿却因为女子的矜持没有直接告知,但从她步步为营成为方鸿渐的妻子来看,这真是个有心计的女子。

孙柔嘉利用舆论,让旁人都以为方鸿渐和她有着“非一般”的关系,接着用陆子潇的追求逼出方鸿渐的嫉妒心更是如愿以偿成为了爱慕之人的妻子,尽管这段婚姻最后没有给予双方幸福而是成为束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围城》有感1000字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逃出去。

”早在读小说之前,这名言已然有所耳闻。

当时听了一笑而过,如今却再也没有了那种轻松释然的笑容,反而平添了些许惆怅,也许这就是成长。

我不喜欢方鸿渐。

虚荣得有些懦弱,迷茫得无所适从。

我可以想到更多这样的形容,难道不是吗?留学直至回国,假文凭事件在他的内心掀起轩然大波,羞愧不堪更是不必细说;与苏、唐两位小姐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将他掷入谷底;三闾大学不愉快的所谓教学经历令人啼笑皆非;由流言蜚语和自欺欺人促成的与孙柔嘉的婚姻又以失败告终。

命运多变却又琐碎得似乎不足挂齿。

然而合上书,我却忍不住同情他,关切他,甚至于在他的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

方鸿渐的生活注定困囿在围城里,不论是感情,婚姻还是整个时代赋予他的精神根基。

民国二十六年,他回国。

抗日战争翘足而至。

这一代的部分所谓的青年是麻木的,他们苦困在自己的围城里,无法逃脱。

在不断的绝望中又生起希望,仿佛夜里的昏睡。

“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品。

”方鸿渐是“困死”的一代。

可是,围城又岂止困住了这一代,它困住的将是几个时

人生围城究竟是什么呢?“围城是理想的升腾和破灭的永恒循环。

”有人这样认为。

于我而言围城是我们近乎固执的追求。

难道不是吗?婚姻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龙子里面的鸟想飞出来。

”何止是婚姻,任何事物都能成为句子的主语。

小说里,方鸿渐对高学历带来的荣誉和对唐晓芙的追求等等,不论无奈与否,结果都是身心俱疲。

我们中的许多人放不开这诸多向往:名利、钱财、成功。

其实又何须如此累呢?王安石极力主张变法,推行新政,最后却是怨声载道,不及晚年回归自然的畅快。

过分地看重追求的结果有时真如深陷围城逃不开放不掉,失去广阔的天地。

“不管鸟笼也罢,围城也罢,一切超脱之人是不怕被围困的。

”无意间,小说里慎明的妙语道出了真谛。

或许我们毕竟免不了这围城的阻隔,但凭着一份淡泊,有何惧困而不前呢?宠辱不惊的人生是不会缺少自由的。

庄子宁愿江边垂钓也不愿去为君操劳身心,却于这山水间造就了《庄子》;陶渊明悠然自得,也不愿争权夺利,留给后世不朽的诗篇;苏轼泛舟赤壁,友人一曲呜呜然,他却能有天地宇宙无穷间换回一份淡泊之意,慷慨而颂《赤壁赋》。

并不是他们无所追求,他们也并非凡俗之人。

只是他们在于追求之中懂得松弛心境,非如柳柳州身处幽潭,心怀苦楚,困顿难以排遣。

人常常为心所役,生活在无尽的追求中。

或许,你固然收获了成功,蓦然回首,失去了最该守住的淡然。

围城,如同人生难以名状,但却触手可及,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我们要寻回的是自己的本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