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试题(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一、填空题1、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目的是。
2、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古大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A通商贸易 B宗教朝圣 C帝王巡游 D科学考察2、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因素是方便旅游和克服对远程旅行的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A经济 B技术 C社会 D价值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A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C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社会闲暇的增多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唯独旅游业一花独秀、经久不衰、至今发展方兴未艾,这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具有()A增长的持久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游客的大众性 D地区的广泛性5、(),近代旅游业开始成为世界一项经济产业。
A19世纪上半页 B19世纪下半页 C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6、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定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
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有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D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展开三、多项选择题1、人类的旅游和旅行活动首先在()等国家中兴起A埃及 B巴比伦 C古希腊 D中国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B最早的旅行者目的在于宗教朝圣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D古代旅行和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在1841年3、下列关于托马斯·库克的说法正确的有()A他是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 B1851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旅游C他是法国人 D1827年,他组织了第一次环球旅行四、判断正误并改错1、由马克·波罗执笔的《马克·波罗游记》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指人们基于和平目而移动至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短暂居留的活动。
2、旅行休闲:旅行是指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休闲指时间上的闲暇状态。
3、入境旅游:是指非本国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到访某一特定地区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访问活动。
4、出境旅游: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了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区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5、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
6、国内旅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而在该国或该地区境内针对某些地方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及滞留活动。
7、旅游活动和旅行活动,休闲活动,户外游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粗略地说,旅行活动的范围比旅游活动更宽泛,旅游活动必然是旅行活动,但旅行活动不一定是旅游活动。
如果不考虑移民、战争等特殊性质的人类流动,旅行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基本一致,如果指的是狭义层次的旅游,则旅行活动的范围显然比旅游活动要宽泛得多。
旅游和旅行活动都不仅指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或滞留本身,也包括人们在移动和逗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由于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愉悦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因此,休闲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有一定的重叠。
而狭义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内,属于休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休闲活动中除了狭义旅游,还包括本地游憩活动。
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给出界线;户外游憩与旅游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游憩包括日常游憩、看演出、去餐馆等以及一日游,而旅游活动多半是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距离可能是中远程的,同样地,也很难划分出两者之间的界线。
8、简单谈谈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影响:(1)对目的地区来讲,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2)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涉及众多部门;(3)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优化旅游接待地的产业结构;(4)通过旅游活动提供接待等相关服务,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利的影响:旅游者大量的涌入会引起本地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普通物价和资源供给的上升或紧张。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
旅游宣传D.旅游业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B.普及性C.群众性D.社会性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B.政治游说C.学术考察D.士人漫游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 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B.公费旅游C.大众旅游D.奖励旅游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7.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A.1.1% B.1.5%C.1.9%D.2.1%8.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B.近自我中心型C.多中心型D.近多中心型9.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10.“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闲暇都是重要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向、知识、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
这段话出自( )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宣言》B.《消遣宪章》C.《马尼拉宣言》D.《世界旅游组织章程》11.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B.多样性因素C.变化性因素D.季节性因素12.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 A.生命周期B.发展周期C.历史周期D.循环周期13.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 A.定量性B.定向性C.自然性D.变化性1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B.旅游区C.旅游区域O.旅游路线15.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A.直接性B.规范性C.应变性D.艺术性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19.旅游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促使旅游者向特定的旅游供给流动,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供给。
旅游概论第一、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一、单项选择题1.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A.1841年 B。
1845年C.1855年 D。
1872年2.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成立于()A.1841年B.1845年C.1865年D.1872年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A。
《易经》 B.《诗经》C。
《左传》 D。
《悲哉行》4.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了解和接触的需要促发产生的一种()A.休闲活动 B。
度假活动C.观光活动 D。
经济活动5。
最普通、最常见的旅游类型是( )A。
观光型 B。
度假型C。
商务型 D。
宗教型6.属于特种旅游活动的是(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
奖励旅游 D.生态旅游7。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更本的差别在于()A。
消费程度 B。
逗留时间C.跨越国界 D。
便利程度8。
旅游活动要素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
食 B。
住 C。
行D。
游 E。
购 F。
娱9.在伦敦接待的旅游者中,93%的人都前往特拉法格广场游览,83%的人都前去白金汉宫观看皇家卫兵换岗,这说明旅游具有( )A.普及性 B。
持续性C.地理集中性 D。
大众性10.旅游活动最根本的两个特征是()。
A 社会性和文化性B 异地性和暂时性C 多样性和娱乐性D 经济性和政治性二、填空题1.( )是古代旅行活动中最普遍、发展最早的类型之一。
不但参与人数多,涉足区域广,而且贯穿于整个古代时期。
2。
我国汉代时起开辟的( ),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3.公元851年出版的( )是阿拉伯人最早记载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4.巴图特在外旅行长达38年之久,约于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
5。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卢梭等的影响下,掀起了( )的热潮。
6.把自己14年的旅行见闻写成《佛国记》的()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驱.7.被誉为日本“律宗太祖"和中国“过海大师”的唐代高僧是()。
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第二章

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第二章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库(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话是()说的。
A、苏拉曼B、马可波罗C、穆罕默德D、哥伦布2、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因素是方便旅游和客服对远程旅行的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A 经济 B、技术 C、社会 D、价值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B、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C、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D、社会闲暇的增多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欺负兴衰的变化过程,唯独旅游业一花独秀、经久不衰,至今发展方兴未艾,这说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具有()。
A、增长的持续性B、发展的不平衡性C、游客的大众性D、地区的广泛性5、(),近代旅游业开始成为世界一项经济产业。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6、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
A、苏拉曼B、马可波罗C、穆罕默德D、哥伦布7、()的旅游活动揭开了中华民族旅游的历史。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唐太宗8、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年。
A、1923B、1925C、1924D、19279、国家旅游局的成立时间是()。
A、1983年8月22日B、1982年8月23日C、1982年8月22日D、1983年8月23日10、学术考察旅行的最早、最杰出代表是西汉时代的伟大史学家、文学家()。
A、司马光B、司马迁C、陶渊明D、谢灵运11、下列构成对近代旅游的刺激因素中,刺激人们外出旅游的“推”、“拉”因素是()A、技术因素B、社会因素C、经济因素D、价值因素12、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创办于()A、1845年B、1851年C、1864年D、1880年13、被誉为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是()A、麦哲伦B、托马斯·库克C、徐霞客D、达尔文14、东晋末年,主动辞官而退隐田园,并写出《桃花源记》的是()A、谢灵运B、张籍C、陶渊明D、杜甫15、亲自考察南海诸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国,并著《岛夷志略》一书的元朝著名航海家是()A、汪大渊B、郑和C、鉴真D、徐霞客16、千古流传的旅游名著《岳阳楼记》的作者是()A、范仲淹B、苏轼C、陆游D、范成大17、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是在()A、1964年B、1974年C、1982年D、1985年18、我国的国内旅游首次纳入国家旅游统计范畴是在()A、1994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19、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订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
旅游专业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专业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什么?A. 经济活动B. 文化交流C. 休闲活动D. 社交活动答案:B2. 旅游目的地是指什么?A. 旅游者出发地B. 旅游者目的地C. 旅游者途经地D. 旅游者住宿地答案:B3. 旅游服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A. 信息、交通、住宿B. 导游、住宿、餐饮C. 安全、舒适、便捷D. 导游、交通、餐饮答案:D4.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什么?A. 旅游路线B. 旅游服务C. 旅游体验D. 旅游宣传答案:C5.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是什么?A. 旅游者的收入水平B. 旅游者的消费偏好C. 旅游者的年龄和性别D. 旅游者的职业和教育背景答案:B6.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旅游收入B. 保护旅游环境C.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D.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答案:C7. 旅游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旅游产品开发B. 旅游市场营销C. 旅游服务质量控制D. 旅游法规制定答案:C8.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社会公平C. 环境友好D. 文化传承答案:C9. 旅游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预防危机发生B. 快速响应危机C. 恢复旅游秩序D. 赔偿损失答案:B10. 旅游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旅游效率B. 降低旅游成本C. 增强旅游体验D. 扩大旅游市场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旅游是一种涉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综合性活动。
答案:经济、文化、社会2.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合理性、可持续性、协调性3. 旅游市场营销的四个P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________。
答案:促销(Promotion)4. 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试题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二章
试题有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之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B 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功
C信息通讯业的发达 D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球,其所体现的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是()
A 游客的大众性
B 地区的广泛性
C 影响的双重性
D 运作的综合性
3、旅游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产生负面影响,这体现了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
A 游客的大众性
B 地区的广泛性
C 影响的双重性
D 运作的综合性
4、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这体现了旅游业的()
A 游客的大众性
B 地区的广泛性
C 影响的双重性
D 运作的综合性
5、旅游业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能带来某些消极后果,体现了现代旅游业特点中()
A 游客的大众性
B 地区的广泛性
C 影响的双重性
D 运作的综合性
6、世界旅游市场中欧美地区占绝对优势,其他地区份额较少,说明现代旅游与旅游业具有()
A地区的广泛性 B 影响的双重性
C 增长的持续性
D 发展的不平衡性
7、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国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为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
A 客观要求
B 物质条件 C宣传效益 D 组织工作效率
8、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度发达为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
A 客观要求
B 物质条件
C 宣传手段
D 沟通渠道
9、现代旅游是指()
A 1841年以前的旅游
B 1841年至二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旅游
D 2000年以后的旅游
10、旅游业的发展经久不衰,方兴未艾,这体现了旅游与旅游业特点中()
A 游客的大众性
B 地区的广泛性
C 影响的双重性
D 运作的综合性
二、简答题
1、现代旅游的发展突飞猛进,旅游业已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
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2、二战之后的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3、二战之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BCDC 6—10DABCC
二、简答题
1、答:(1)游客的大众性(2)地区的广泛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6)运作的综合性
2、答:世界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科学进步,现代技术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引起的。
具体表现在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②社会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
答:战后世界旅游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两大决定因素:一个是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另一个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前者是先决保证条件,后者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