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2. 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狮子的凶猛、老虎的威武、长颈鹿的高大、斑马的条纹等。

3.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观察能力。

难点:学会如何保护动物,培养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2. 教学卡片: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动物园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3. 了解动物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惯等,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

4. 学习保护动物:讲解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到的动物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掌握。

2. 听取幼儿的表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和行为表现。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动物园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2. 开展动物主题的故事会,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活和保护意义。

3. 举办动物保护主题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动物园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动物。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动物的分类知识,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3. 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4. 生态环境的保护5. 团队协作与分享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教学难点: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动物分类及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4.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天然动物园或模拟天然动物园的环境。

2. 教学材料:动物图片、视频资料、观察记录表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天然动物园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动物分类及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3. 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或模拟天然动物园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5.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在观察动物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与传统动物园的区别。

2. 掌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技巧,如观察、记录、保护动物等。

3.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3. 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4. 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5.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动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促进学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然动物园图片、视频等。

2.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动物特征。

3. 环保宣传材料: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然动物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

2. 介绍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如气候、植被、动物种类等。

3. 阐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学习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10分钟)1. 讲解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

2. 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保护动物的方法与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宣传保护动物的理念。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提出宣传方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习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知识;(3)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天然动物园,观察和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2)学会用画图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动物;(3)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动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2)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概述:介绍天然动物园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动物分类与生态环境: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动物特点。

3. 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观察和描述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4. 动物适应性与多样性: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探讨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5. 保护意识与关爱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问题,树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类动物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观察记录。

2. 视频资料:选取天然动物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 观察工具:提供画图板、笔记本等工具,方便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介绍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知识。

3. 参观与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记录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成报告或画作,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动物特点,思考动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和关爱动物的观念。

六、教学活动1. 动物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扮演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向其他同学展示。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能够掌握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游天然动物园》主要讲述了一次游天然动物园的经历,描述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天然、动物园、游览、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短语:自由自在、欢快地奔跑、高高地挂起、慢慢地爬行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方法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哪些,为什么喜欢。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4.3 口语表达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分组讨论的积极性。

5.2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语言流畅性和准确性。

5.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内容完整性、语言表达准确性和创意性。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准备准备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文本材料。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信息。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讲述了一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经历,描述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和自然景观。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包括:动物园、天然、动物、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包括: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行为、生活习性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动物园的印象和经历。

引入课文《游天然动物园》,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信息。

3.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学生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词汇练习,巩固记忆。

3.4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场景,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

第四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游览天然动物园的作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描述其外貌特征、动作行为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中的优点不足。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园的构造和分类。

2.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天然动物园的平面图和介绍。

2.动物园导游的讲解材料。

3.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篇:介绍动物和动物园的概念,导入游天然动物园的主题。

2.概念讲解:用图片和多媒体工具展示不同的动物和它们过去的栖息地。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动物分类:根据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引导学生做分类。

4.动物园导游讲解:请动物园导游为学生讲解动物园的各个区域和各种动物的特点。

学生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情况。

5.参观动物展区:学生跟随导游参观动物展区,观看不同动物的表演和展览。

学生需要用摄影机或手机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以便后续的展示和讨论。

6.展示和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后,展示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互动的方式,讨论所观看到的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7.动物园游记:学生根据展览和讨论结果,撰写动物园游记。

游记内容包括:参观的动物、该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学生对动物园的评价等。

8.总结:通过游天然动物园的活动,总结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是保护自然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动物园游记;2.学生对动物特征和习性的观察记录;3.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表达和理解;4.学生的参观和讨论表现。

五、教学延伸:1.将学生的动物园游记汇编成册,作为班级的参观记录。

2.在学校或社区内组织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环保意识。

3.开展有关动物的科普知识竞赛或展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观察和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生态环境与动物的适应3.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天然动物园的视频。

3. 宣传海报材料:彩纸、彩笔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天然动物园的视频,让学生对各种动物有直观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观察:学生观察动物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6. 总结:展示学生制作的海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他们对于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3. 检查学生制作的海报,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保护动物信息的传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物保护的专业知识。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举办动物保护知识竞赛或摄影比赛,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

八、教学资源:1. 动物保护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动物园的官方网站或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

3. 环保组织的宣传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观察记录,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路,感受文中动物的可爱,享受“我们”与动物接触
的愉悦。

4、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动物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课文,知道米库米天然动物园里生活着许多可爱又有趣的动物,同学们也一定想知道这些动物在这里是怎样生活的,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出示自读提示:
(1)朗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动物的?
(2)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

2、学生自读自学。

3、生生交流。

4、班级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读书时面带笑容,讨论也很激烈,看来已被课文中的描述所吸引,请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动物,读读相关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长颈鹿(出示图片)。

“它们高仰着……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对这句话是怎样体会的?)
A、“细长的脖子”写出了形体美,“亭亭玉立”、“一动不动”写出了姿态美。

B、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写出了长劲鹿迷人的姿态。

C、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出了长颈鹿的幽雅恬静的美。

欣赏图片,你能读出对长颈鹿的喜欢之情吗?
喜欢的同学齐读这句话。

师:与长颈鹿的恬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马猴的活泼顽皮,有同学喜欢基马猴吗?(出示图片)
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更有趣的是……周旋了好一转子。

”(体会)
A、“蹦来跳去,跳到……背上”,“挤眉型眼,奔前跑后”写出基马猴的活泼、调皮。

B、这句话通过动态描写写出了基马猴的特点。

C、谁能读这句话,读出基马猴调皮可爱的特点。

师:是呀,这一静一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动物和动物之间相处得多么和谐,多么友好。

女生读描写长颈鹿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基马猴的句子,看能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

3、你还喜欢什么动物呢?出示河马图片。

读句子:“在长满水草的池塘边,……这大概就是它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庞然大物、有恃无恐)
谁能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它有恃无恐的原因。

喜欢河马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有些同学急不可耐地想告诉我喜欢大象。

谁来说一说呢?出示图片。

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了什么?
A、我知道大象力大无比,能掀翻一辆汽车。

B、碰到大象必须让路,不然它会发脾气。

C、大象很悠闲,从“慢腾腾地踱步”可以看出来。

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吗?
5、狮子是林中之王,作者笔下的狮子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狮子的句子。

(出示图片)
“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十几只狮子……打滚,玩闹”。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A、它们之间相处得融洽、和谐。

B、它们生活得多幸福呀!
板书:幸福、融洽
6、指名读描写狮子的句子。

四、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1、课文除了写这些动物外,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友好,你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2、学生交流:
(1)“当我们从它们中间穿过时,……周旋了好一阵子。


(2)“我们只好等着,让象群先过去……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


(3)“一棵树下……便合上眼皮躺下了。


师:人与动物之所以能相处和谐,是因为我们尊重它们,保护它们,让它们有一个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谐创造美好,这篇游记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五、学写导游词:
既然是一篇游记,我们要学着写一写导游词,以介绍长颈鹿和基马猴为例来写一段导游词,我们合作完成,好不好?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1、长颈鹿: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荫下亭亭玉立,一动也不动,远远望去,仿佛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那是几只基马猴,快看这边,一只老
母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评:从你的介绍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的长颈鹿和一只只调皮可爱的猴子,我多想亲自去看看呀。

肯定有同学还想介绍其它动物,课后再写一段导游词吧!
六、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文中花了大量笔墨来写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而另一些动物,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课文里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野牛)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记流水帐,详略得当,重点才能突出。


七、拓展:
我们今天一起读了《游天然动物园》,跟随作者游览了米库米,也许我们今生不可能踏上那片土地,但书赋予了我们了解它的机会,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海明威的《走出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片神奇的土地。

八、课外作业:
1、以《游》为题,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2、继续写导游词。

板书设计:
16、游天然动物园
游览前
长劲鹿优雅娴静
基马猴调皮好动
河马庞大笨重详
游览时
大象力大无穷写
狮子和睦相处
犀牛、野牛……略写
游览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