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作者:刘美艳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5期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是目前淡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

在传统加州鲈养殖模式中,饵料投喂以冰鲜鱼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劳动量大,而且多造成饵料浪费、水质污染、病害高发等问题。

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从2015年开始引进加州鲈鱼苗进行养殖试验,积极探索加州鲈全程饲料投喂养殖新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编制发布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现将养殖试验中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池塘条件池塘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塘面积1~2亩,水深1.0~1.8米;池底平坦,淤泥10厘米左右。

在进排水口处开挖一条深20~50厘米的沟,面积为鱼池的5%~8%,不渗漏。

池塘配备功率1.5千瓦的增氧机1台。

二、清塘鱼苗下塘前15天,排干池水,平整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

每亩使用150~250千克生石灰,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杀灭病原菌、寄生虫、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三、注水施肥池塘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套住,清塘消毒7天后注水0.8~1.0米深,并每亩泼洒发酵腐熟牛粪200~300千克,培肥水质,增加浮游生物量,池塘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

四、鱼苗投放放养鱼苗规格为2~3厘米(大规格苗种培育是把2~3厘米的鱼苗培育到12~14厘米),每亩6000~8000尾;要求大小整齐,体质健壮,集群,逆水性强,鳞片完整无伤。

鱼苗放养前用3%~5%食盐水溶液浸泡5~10分钟。

五、饵料投喂刚放养的加州鲈鱼苗因环境改变,不会立即摄食,所以鱼苗下塘后停食1天,第二天开始用鱼浆少量投喂。

按池塘面积设置1~2个饵料台,每次投喂前用塑料瓶敲击池边发出声音,吸引鱼苗前来摄食,让其形成条件反射,经过几天驯化,当鱼苗全部在饵料台抢食鱼浆时,即可在鱼浆内添加饲料粉料,并逐天增加添加量,一般第七天左右粉料可添加至饵料投喂量的60%~70%,这时改粉料为适口膨化饲料,同样逐步增加添加量,再经7~10天即可全部改为适口膨化饲料。

db33 t 471.2-2019 无公害加州鲈鱼 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b33 t 471.2-2019 无公害加州鲈鱼 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b33 t 471.2-2019 无公害加州鲈鱼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加州鲈鱼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优质淡水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迅速、肉质优良、育苗简便的特点,是浙江省名特优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制订本标准。

DB33/471-2004《无公害加州鲈鱼》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商品鱼质量要求本部分为DB33/471-20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湖州市菱湖陈邑加州鲈鱼生产合作社、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起草人:沈乃峰、周志金、叶占方、顾宽余。

无公害加州鲈鱼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加州鲈鱼池塘养殖技术的环境条件、养殖模式、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捕捞。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加州鲈鱼池塘养殖生产。

山塘、水库的无公害加州鲈养殖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池塘条件3.1 环境条件与设施池塘面积每只1334m2—6667m2,平均水深1m—2m,塘埂宽度1.5m—2.5m,塘底平坦少淤泥,塘埂坚实不漏水,排灌方便,池塘的底质符合GB/T18407.4要求。

根据需要配备增氧机。

3.2 水质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NY5051的要求。

加州鲈 养殖技术 规程

加州鲈 养殖技术 规程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程标题:加州鲈养殖技术规程详解一、引言加州鲈,学名尼罗河鲈,是一种源自非洲的淡水鱼类,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被广泛引入全球各地进行养殖。

以下将详细介绍加州鲈的养殖技术规程,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系统的养殖指导。

二、养殖环境准备1. 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

池塘面积一般在0.5-2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5-2米。

2. 池塘清理与消毒:在放养前,需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首先,清除池底的淤泥和杂物,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后需晾晒一周左右。

三、鱼苗选购与放养1. 鱼苗选购:选择体态健壮、无病无伤、活动力强的鱼苗。

一般选择体长在3-5厘米的鱼苗进行养殖。

2. 鱼苗放养: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管理水平来确定,一般每亩水面放养2000-3000尾鱼苗。

放养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四、饲料投喂1. 饲料选择: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鱼虾、蚯蚓、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

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加州鲈配合饲料。

2. 投喂方法:每日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鱼群能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准。

投喂时应均匀撒在水面,避免饲料沉底造成浪费。

五、水质管理1.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2. 水质调节:通过换水、增氧、施肥等方式调节水质。

一般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1/4-1/3。

同时,要保持池塘充足的溶解氧,必要时使用增氧机。

六、疾病防控1. 疾病预防: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同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2. 疾病治疗:一旦发现鱼群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常见的加州鲈疾病有皮肤病、肠炎、寄生虫病等,可采用药物治疗或生物防治方法。

七、收获与销售1. 收获时间:加州鲈的养殖周期一般为8-10个月,当鱼体重达到500-800克时即可进行收获。

加州鲈全程饲料养殖技术

加州鲈全程饲料养殖技术

编辑/刘本福172273877@q q.c o m现代种养加州鲈全程饲料养殖技术一、苗种培育1.池塘及水质消毒。

池塘面积宜控制在3亩以内,便于起捕及分养。

鱼苗放养前20天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可每亩撒生石灰50公斤。

消毒后10天每亩施基肥100公斤,以培肥水质,然后逐步灌水至水深1米,确保放养时有充足的浮游生物供鱼苗摄食。

2.苗种放养。

一般每亩放规格1厘米以下的鱼苗10万尾。

整个天然饵料摄食期为20~25天。

若浮游生物量少、饵料不足时,鱼苗会沿塘边游走。

此时需从其他肥水塘中捞取浮游生物来补充投喂,也可以购买冰冻红虫来投喂。

3.饲料驯化。

当鱼苗长至约3厘米长时,就可以准备驯化其吃饲料了。

首先,用围网将池塘中的鱼苗圈至一角,使鱼苗相对集中,利于驯化。

此期要控制池水中的红虫数量不要过多,否则鱼苗会去摄食红虫而不愿吃饲料,严重影响饲料驯化效果。

驯化初期,可用浙江欣欣天恩鲈鱼开口料(0#细破碎料)驯化。

喂料前建议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的芽孢杆菌、维生素C及EM菌,以促进鲈鱼苗消化道有益菌群的培养,加快鲈鱼消化系统对饲料的适应。

在开口料中洒入少量水将其拌湿,至手捏成团有潮湿感、手松开时饲料即松散为宜。

投喂时,饲料要抛撒开,抛入水中时饲料会缓慢下沉,此时需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

一般在驯化初期,鱼苗对饲料抢食不凶,所以每次抛撒饲料要少,以减少浪费。

饲料驯化要有耐心,每次投喂要持续40~60分钟。

饲料投喂完后,要捞起鱼苗观察鱼苗腹部鼓胀程度。

一般驯化初期,饲料投喂后,大部分鱼苗还未吃饱,此时还需补饲红DOI:10.19433/ki.1006-9119.2019.06.0162019/6现 代 种 养虫,最终使鱼苗腹部都呈略微鼓胀,才算完成本次投喂。

4.投饲管理。

驯饲投喂建议每日4次,投饲时间分别为6时、9时、13时、16时,每次投喂持续约2小时。

每次投喂前,用喂料的盆、桶等物敲打发出声响,使鱼苗形成喂食的条件反射,有利于驯化喂食及以后的投饲。

加洲鲈池塘养殖技术

加洲鲈池塘养殖技术

加洲鲈池塘养殖技术一、养殖条件我们清水湖水产养殖基地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树合村,这里是锣圩河及清水湖地下水交汇的地方,水质清新,无污染,远离工厂、村庄,常年水温保持在18~28℃,通水通电通水泥路,现有9张塘,面积106亩。

进排水方便,常年长流水,每张塘都备有增氧机。

二、苗种培育(一)清塘消毒清塘后排干池水,清除底部淤泥,充分暴晒池底,放养前一个月注水8~10cm,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消毒,一周后再注水80cm培养水质。

苗种放养前要先试水,确认无毒后可准备放苗。

(二)苗种培育我们从广东购进加洲鲈水花,每1万尾价格在350~600元,随季度不同会有波动。

每亩投放水花20万尾,培育苗种的池塘我们选择3~5亩/张。

放养时要先把苗袋放在池塘水中,几分钟后测量鱼袋和池塘水温度,温差2~3℃时,打开鱼苗袋,放少许池塘水,转转摆动后,又注水少许池塘水,反复几次后再放入塘中。

(三)饲养管理水花放入池塘后主要以摄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主,我们会在第二天慢慢补充一些粉状的人工配合饲料。

鱼苗阶段主要做到少吃多餐,每天可以投喂2~3次。

摄食时间不超过30min。

坚持巡塘,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

进排水口要用40目以上的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侵。

巡塘时发现有敌害要及时处理。

同时有残饵或杂物要及时清理。

(四)水质管理养殖水质要求清新、无异味。

控制水的透明度在30~35cm,pH 值在7.5~8.5之间,保证充足的溶氧,一般摄食结束后,要开增氧机增氧1小时以上。

摄食2小时后要进行换水排污。

(五)分级饲养水花一般养20~30天后开始分级,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

分级要停食一天,同时要注意带水分级,动作轻缓,避免鱼体受伤。

我们基地在加洲鲈鱼苗培育至9~10cm后,会有一部分出售到云南、重庆、四川及广西其他市县区。

按2021年春季加洲鲈鱼苗市场价格,9cm左右价格在0.6元/尾,10cm左右价格在0.8元/尾。

三、成鱼养殖(一)池塘的消毒成鱼池的消毒按照苗种池的消毒方法进行。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征求意见稿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征求意见稿

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510100/ T XXX—XXXX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池塘条件 (1)4 鱼苗培育 (1)5 鱼种培育 (2)6 饲养管理 (2)7 病害防治 (3)8 捕捞运输 (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洪、李良玉、杨壮志、杨马、魏文燕、陈霞、张小丽、陈健、刘家星。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的池塘条件、苗种池准备、鱼苗培育、鱼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培育加州鲈苗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36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3 池塘条件3.1 池塘环境条件池塘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361的规定,池塘面积每口1300m2~3300m2(2亩~5亩),要求保水力强,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cm,排灌方便,应有微流水和充氧设备,排水口用网布包裹防逃。

3.2 水源水质水源充沛,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3 清整消毒在加州鲈鱼苗下塘前15d~20d,按SC/T 1008的规定用生石灰或茶粕清塘消毒。

【国家标准】DB37T 429-2010 无公害食品 鲈鱼养殖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DB37T 429-2010 无公害食品 鲈鱼养殖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

即在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

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

ICSB51备案号:无公害食品鲈鱼养殖技术规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DB3737DB37/T429—2010前言本标准是对DB37/T429-2004《无公害食品鲈鱼养殖技术规范》的修订。

加州鲈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共5篇)

加州鲈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共5篇)

加州鲈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共5篇)第一篇:加州鲈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洲。

通过引种逐步扩散,现已遍布美国、加拿大以及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

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初引进。

通过试养证明,该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很受市场欢迎。

一般每公斤售价都在40元以上,养殖经济效益较高。

加州鲈鱼能在我国各种水域以多种养殖方式,单养、混养都能获得高产高效,因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调整淡水养殖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的一个重要养殖对象。

现将加州鲈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模式和苗种放养量池塘养殖加州鲈鱼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方式。

混养既可以利用成鱼池、亲鱼池进行,也可以利用鱼种池进行。

通常选用亩产300-400公斤的中低产成鱼或鱼种池进行,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饵料鱼为主,每亩可放规格为3-5厘米的加州鲈鱼夏花20-50尾。

如采用人工投喂饵料鱼的,则每亩放养加州鲈鱼夏花80-100尾。

经过5-6个月的饲养,年底出池规格可达每尾200-300克,亩产加州鲈鱼5-15公斤。

池塘单产加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

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

每亩放养1000-2000尾,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年底出池平均规格在250克以上,亩池塘单产加1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

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

每亩放养1000-2000尾,经过5产可达150-300公斤。

二、饵料及投喂方法养好加州鲈鱼,关键是要有足够的适口的饵料鱼。

目前解决的途径主要有:1、利用鱼种池培育鲢鳙鱼苗。

2、利用成鱼塘,在塘中用网栏出部分塘体养殖小鱼。

3、购买野杂鱼。

4、购买专用配合饵料。

加州鲈鱼属凶猛鱼类,以活鱼为食。

活鱼的投喂量若以尾数计,可以放养量的2-3倍喂之。

若以重量计,一般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10%-12%。

每天喂两次,即上午9-10时一次,下午3-4时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背景
加州鲈又名美洲大口鲈、加州鲈鱼、大口黑鲈,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棘臀鱼科、黑鲈属。

该鱼自然分布范围在北纬25°~50°,西经70°~125°,原产美国加尼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属温水性鱼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

制约我市加州鲈养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苗种供应量不足,从外地引进苗种价格偏高,成活率低(苗种长途运输损伤大),现在市面供应的苗种依然是按照传统苗种培育方法,这种培育方法易恶化水质导致苗种染病,严重影响苗种质量和成活率。

生产者在生产方式上随意性大,各凭经验,难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特点,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目前执行的标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起草的《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培育技术》(DB 44/T146―2003),我市未制定相关标准,近几年,加州鲈苗种培育技术已有改进,为此制订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的地方行业技术操作规范,促进该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显得尤为重要。

2.任务来源:成都市科技局。

3.任务性质:《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苗种》标准制定。

4.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5.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
唐洪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工程师主持本标准起草
李良玉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主持并参与本标准起草杨壮志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资料收集及起草
杨马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工程师资料收集
二、主要工作过程
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根据本标准适应范围,确定技术指标、具体参数,广泛、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并进行确认和验证;确定标准结构,全面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按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完成编写并充分讨论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标准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分别呈送省内7位专家征求意见,这些专家既有科研单位的学者,也有水产业务部门的高工,还有生产单位的老总。

收回了反馈意见7份,标准编制组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后,进行了综合,并反复讨论采纳了其中许多好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2)本标准参考国家和加州鲈养殖技术的标准和技术资料,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本标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标准主要参数和检验规则等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下列编制依据和资料,确保其内容符合国内现有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相协
调。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3.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加州鲈养殖的池塘条件、苗种池准备、鱼苗培育、鱼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等。

(2)主要特点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收集和参考了省内、外加州鲈养殖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资料,征求了省内有关科研院所、专家、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四、采用国际标准
本标准无国际标准采用。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一致,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渔业法》。

六、重大分歧意见及处理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反复征求各类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建议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标准颁布后,应组织贯彻实施。

1.加强宣传贯推。

在我省开展本标准的宣传贯推工作。

2.按标准进行生产,进一步规范我市加州鲈的养殖过程。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