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1CRH2CRH5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说明

合集下载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引言CRH2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一种高速动车组列车。

转向架作为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列车的牵引和转向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

结构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由转向架安装在车体底架上,并通过轮对连接到车轮。

每个转向架由两个车轴承、两个腰板、一个液压缸和一个转向架横梁组成。

其中,车轴承承载列车重量和转向力,腰板连接车轴承和转向架横梁,液压缸控制转向架的转向运动。

工作原理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牵引:当列车需要加速或减速时,转向架通过车轮对向车体施加力,使之前进或减速。

这些力通过车轴承传递到转向架横梁,并最终传递到车体底架。

2.转向:当列车需要转向时,液压缸控制转向架的转向运动。

液压缸中的油液在受到控制信号后,通过压力作用使转向架的一个侧面升高,从而使列车转向。

转向架同时还通过车轮对向车体施加力,帮助列车顺利转向。

3.防滑:转向架还具有防滑功能。

当车轮因为湿滑等原因出现打滑时,转向架会通过降低施加到车轮上的力来减小滑动,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

这一功能通常通过减小液压缸中的压力来实现。

维护为了确保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定期清洗转向架上的杂物和污垢,保持其表面清洁。

2.润滑:对转向架的关键部位进行润滑,保持其工作的顺畅。

3.检查:定期检查转向架的各个部位是否存在损坏或磨损,及时更换或修理。

4.调整:如果转向架的转向运动不灵活或有过大的偏差,需要进行调整和校正。

##总结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是一种关键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列车牵引和转向的重要功能。

本文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希望能为读者对这一主题提供了一定的了解。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为准。

CRH1CRH2CRH5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说明

CRH1CRH2CRH5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说明

CRH1CRH2CRH5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说明CRH1、CRH2和CRH5是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型号,其转向架结构相似但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在下面的解释中,将涵盖这三种型号的转向架结构原理。

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说明:一、整体结构概述:动车组转向架主要由轮对、车轴、转向架架体、阻尼器和弹簧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给列车提供支撑和转向功能。

转向架需要承受列车的重量,并通过转向架架体的转向机构实现转向控制。

二、轮对与车轴的作用:轮对是动车组转向架的关键部分,是其与铁轨间的主要接触面。

通过与轨道的摩擦力,轮对能够传递列车的牵引和制动力,并提供侧向牵引力来实现转向。

车轴是轮对的支撑轴承,通过车轴将轮对固定在转向架上。

车轴可以承受列车的垂直载荷,同时使得轮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能够相对转向架旋转。

三、转向架架体的结构与材料:转向架架体是转向架的主要部分,构成了转向架的骨架。

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因为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列车的重量和转向力。

转向架架体包括上架体、下架体和链座等组成部分。

上架体是连接转向架与车体的关键部件,负责承受列车的垂直载荷和侧向牵引力。

下架体是与上架体相连接的主要支撑结构,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能够减震、缓冲和抗侧翻。

链座是连接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链条连接点,通过链条传递列车的纵向牵引力和制动力。

四、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转向架的转向机构是实现列车转向控制的关键部分。

其主要由转向架架体上的玩异步机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王异步机构是转向机构的主体部分,通过将传感器感知到的转向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实现转向架的转向控制。

传感器可以感知列车行驶时的偏差角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执行器。

执行器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通过推拉杆等机构实现转向架的转向。

控制系统负责计算和控制列车的转向角度和速度。

基于列车行驶的实时数据,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和速度,使列车保持在预定的轨道上行驶,同时对列车进行稳定控制。

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概述

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概述

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概述一、CRHl型动车组转向架功用转向架是列车车辆的承载体,安装动轮、牵引电机、机械制动器以及支撑车体的悬挂系统。

二、CRHl型动车组转向架种类1.CRHl型动车组每辆车都装有两个转向架,因车型不同转向架类型也不同,有两种类型的转向架。

(1)动力车安装两个动力转向架,四个牵引电机驱动轴,每根轴上装有两个轮制动盘(见图10-1)。

(2)拖车安装两个非动力转向架,四根非驱动轴,每根轴上装有三个轴制动盘(见图10-2)。

三、CRH1型动车组动力车转向架设备组成动力车转向架由一系弹簧悬挂、二系弹簧悬挂、轴箱减振器、制动盘、轨道清洁器、电磁轨道制动、防滚动杆、轮对、齿轮箱、离合器、牵引电机、牵引杆、防摇摆减振器等组成。

四、CRH1型动车组拖车转向架设备组成1.拖车和动车转向架都有相同的一系和二系悬挂系统,转向架构架相似,但拖车转向架上没有装于端梁和横梁的电机。

2.各转向架之间的停放制动能力和装于转向架上的其他设备也有不同。

五、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1)轴距:2700mm;(2)车轮直径:915mm;(3)轴承直径:130mm;(4)轴颈的中问间距:2070mm;(5)空气弹簧的中间间距:1860mm;(6)制动动车:安装在车轮踏面的制动盘;(7)拖车:安装在车轴上的制动盘;(8)重量:动车8.2t,拖车6.3t;(9)正常速度:200km/h;(10)最大速度:220km/h;(11)最大试验速度:250km/h。

六、CRHl型动车组转向架设备功用1.转向架构架是装于转向架上设备的基础结构。

2.轮对是列车和轨道的连接体,所有转向架的轮子都相同。

3.一系悬挂在每个构架端部包含两个嵌套的卷簧,坐于轴箱上,它们支撑着由构架端部传递的载荷。

一个径向臂抑制轴箱的移动。

一个垂向减振器安装于构架端部和径向臂之间的轴箱外侧(见图10-3)。

4.二系悬挂是空气悬挂,用于支撑车体的重量,并为乘客提供很高的乘坐质量。

CRH2转向架结构原理介绍

CRH2转向架结构原理介绍
制动盘:制动盘经过厂家的散热设计,有效降低制动盘热应力,减少热裂纹 的产生(有已有的经验保证);增长了制动盘的寿命。粉末冶金闸片和制动盘在 制动磨耗时制动盘的磨耗速率很低。制动盘通过特制螺栓、螺栓套、定位销固联 在轮辐上。
减速齿轮箱:齿轮箱通过单级齿轮传动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差,从而 将电动机的高转速转化为轮对的低转速。其内部结构由箱体、主动齿轮轴、从动 大齿轮(装配于车轴轴肩)、脂润滑进口轴承、轴承定位结构、密封结构、磁栓、 碳刷接地装置、安装吊杆等组成。结构简单、轻量化(铝合金箱体),清洁散热 设计(磁栓清洁磨耗时清洁出的铁末、进口润滑油润滑啮合的齿轮)。
具体的:带减速齿轮箱传动装置的轮对用于EMU车辆动车转向架上,其结构 由:车轴、车轮、制动盘、减速齿轮箱、半联轴节(用于和牵引电机的对接)等 组成。本结构在转向架走行部子系统中的作用是将电机提供的驱动动力经联轴 节、齿轮箱传递给轮对,实现转向架的前行。其中各个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主要
3
功能是: 车轴:车轴是轻量化空心车轴,有效降低了转向架的簧下质量,改善了轮轨
CRH2转向架结构组成原理
转向架零部件结构组成按图纸可分为100-700类,主要包括: 转向架组成国:
空气弹簧
轴盘制动盘
速度传感器
构架
排障器 轮对

轮盘
轴盘
垂向减振器
高度控制阀 踏面清扫器
纵向减振器
轴温传感器 踏面清扫器
1
转向架渲染图:
(1) (2)
2
①100类构架组成,H型焊接构架由上下底板、侧立板和筋板焊接成的侧架、 纵梁。管材
8
①增加了提高舒适性的抗侧滚扭力杆。 ②相应的改变构架的制动吊座的布置,取消增压缸座。 ③使用非线性空气弹簧。 ④全车使用半主动横减振器。 ⑤轴箱弹簧上支撑面变更。 ⑥一系悬挂刚度阻尼参数优化。 ⑦轴箱轴承采用欧系轮对,轴承外径变大。 ⑧中心牵引销减重,间隙增加。 ⑨沿用踏面清扫的降压设计。 ⑩齿轮箱换厂家为东洋、戚墅堰研究所,润滑油型号为JRK65,齿轮箱传动比

CRH5动车组转向架简介

CRH5动车组转向架简介

四、 CRH5转向架轴箱及定位装置
双层弹性节点
弹性节点 横向弹性垫
弹性节点(内部)
下拉杆组成
上拉杆组成
拉杆中的橡胶节点刚度决定了轴箱悬挂的定位刚度。若定 位刚度太大,将会影响转向架的曲线通过能力,且轮轨横向力、 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磨耗指数也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若定 位刚度过小,将会影响转向架临界速度。
五、 CRH5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空气弹簧系统由两个空气弹簧、两个高度阀、压差阀和两
个附加空气室通过管路连接而成,是转向架构架与上枕梁之间 的悬挂装置,空气弹簧系统能使车辆获得良好的垂向和横向性 能,确保车辆保持高度不变; 空气弹簧由胶囊与橡胶堆组成,胶囊与橡胶堆串联工作, 在正常工况下(充气状态),橡胶堆有助于胶囊适应转向架的 转动,如果胶囊失效,橡胶堆将独立工作,此时上盖下表面与
空心轴,车轴可以通过孔探针进行无损检测;
动力车轴由轴箱轴承座、轮座、两个制动盘座、齿轮轴 承座和轴身组成,总长2180mm;非动力车轴由轴箱轴承座、 轮座、三个制动盘座和轴身组成,总长2180mm,如图所示。
动力车轴
非动力车轴
四、 CRH5转向架轴箱及定位装置
轴箱上设有上下拉杆座和垂向减振器座,安装有轴温传感 器,部分轴端安装有速度传感器。

③ ⑥

① ② ④ ⑧
1-二系垂向减振器座;2-抗蛇行减振器座;3-抗侧滚扭杆座;4-二系横向减振器座; 5-中心销;6-横向止挡板;7-与车体连接支座;8-钢丝绳
六、机械传动装置
万向轴
齿轮箱
动力转向架力的传递
1、垂向力(重力)
车体
下定位拉杆
上枕梁
轴箱
橡胶空气弹簧
车轴 轮对

CRH2转向架结构原理介绍

CRH2转向架结构原理介绍
拉杆座连接实现主纵向力的传递(主要是由下到上,拉拽),牵引拉 杆同时具有一定的垂向和横向力的小弹性约束作用。 ② 车体和空气弹簧上盖板间的摩擦力实现一定的纵向和横向力传递(主 要是由上到下,反馈)。 ③ 轴箱转臂节点传递大部分的构架和轮对间的纵向力。 ④ 构架上吊装的齿轮箱,联轴节和电机牵引传动系统的输出扭转力矩与 轮对纵向蠕滑力(矩)等效,可以认为也传递了一定的纵向力。 空气制动方面: 空气压缩机和储风缸提供压缩空气,通过管路供给制动装置,压缩空气进入 橡胶盖式气缸,利用供排气实现气缸内类似活塞的 T 型机构推进或复原。复原 时,弹簧提供复原力。T 型结构内杆端部与一侧的连接偏心转轴的杠杆用转动副 相连,T 型结构推进,杠杆长杆端动作,带动偏心转轴转动。转轴圆心在气缸体 上,偏心圆心在夹钳臂上,偏心转轴顺时针转动,夹钳臂内移,制动作用。另一 侧的转轴连接在气缸体上,活塞内推杠杆机构,闸调气、器同时动作,使转臂加 紧制动盘。自动闸调器可以实现夹钳尾部间距的自动调整,其原理是:当 T 型 结构推进,在中途碰到闸调器杠杆,将闸调器杠杆向内推,绕偏轴心旋转,在杠 杆作用下将外侧推杆向后推出,外侧推杆端部接触闸调器旋转套的受力点,使旋 转套(顺时针)转动?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套筒同向转动;套筒内螺纹与丝杠端
10
部的外螺纹螺纹副配合,使丝杠横移,丝杠外套筒 A 随之横移。但内螺纹旋转
套 B 横向上固定,不移动。转动时,A 和 B 横向相对间隙增大,实现调隙。T
型推杆复原时,闸调器也复原。当制动夹钳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有必要进行手
动调整闸调器。
踏面清扫供气压力为 200kpa。在运行中滑行,制动,空转等情况下可以实现
2.379。 ⑪制动方面沿用紧凑型气动制动单元,取消增压缸,采用铸钢制动盘,浮动式制

CRH2转向架介绍概要

CRH2转向架介绍概要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主要参数
拖车转向架(SKTB-200)结构简图
拖车转向架和动车转向架
• 包含的主要部件:轮对和轴箱丶一系弹簧悬挂丶 转向架构架丶二系弹簧悬挂(空簧)丶牵引杆丶 抗蛇行减震器丶停车制动装置丶空气制动弹簧( 拖车转向架上为2X3个轴盘制动盘,动车转向架 上为2X2个轮盘制动盘)。
CRH2转向架介绍概要
转向架是保证列车安
全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件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 提高,对转向架性能的 要求也不断提高。同传 统转向架相比,保持高 速运行稳定性丶充分利 用轮轨之间的黏着和减 轻轮轨相互作用力是新 式转向架的重中之重。
转向架结构概要
•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主要由构架丶轮对轴向装 置丶牵引装置丶基础制动装置丶二系悬挂装置丶 牵引电机和驱动装置等组成。
• 动车转向架上还安装有牵引电机丶齿轮箱丶联轴 节等设备。
动车转向架(SKMB-200)结构简图
二系弹簧悬挂(空气弹簧)
二系弹簧悬挂(空气弹簧)
• 二系弹簧悬挂主要包括空气弹簧装置,横向弹性 止挡,抗蛇行减振器和高度调整装置等
• 空气弹簧装置主要由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 ,高度控制阀,差压阀,节流阀及滤尘器等组成 。
• 转向架为两轴无摇枕丶“H”型构架转向架,一系 悬挂为钢弹簧转臂定位,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 ,单连杆牵引方式,磨耗形车轮踏面。此外,由 于CRH2转向架重心较低,省去了抗侧滚支撑。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主要特点
• 采用了轻量化设计 • 焊接构架 • 二系空气弹簧 • 转臂式轴箱定位 • 盘形制动 • 单拉牵引杆 • 电机采用架悬方式
• 停车制动装置也称手制动器,俗称“手刹”。 • 主要作用:首先是在车辆停止运行后为避免自行

CRH系列转向架简介PPT课件

CRH系列转向架简介PPT课件
CRH系列转向架简介
一、CRH2动车组转向架
(一)结构概要
CRH2动力转向架总图
1
横向液压减振器
构架
驱动装置
牵引电动机
盘形制动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驱动轮对 第一系悬挂
高度调整阀 第二系悬挂 轴箱 抗蛇行减振器 2
CRH2非动力转向架总图
3
CRH2 转向架 主要技 术参数 表
4
(二)转向架主要部件组成及性能
(一)CRH5动车组转向架分类
CRH5转向架包括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 向架两种。
动力转向架采用1根动力轴和1根非动力轴 形式,动力轴上装有两个制动盘和一组齿轮箱, 非动力轴上装有三个制动盘,动力转向架构架 比非动力转向架构架在横梁上多了一个齿轮箱 拉杆座。
16
CRH5动力转向架
17
CRH5非动力转向架
6
第二章 动车组转向架作用原理
1.H形焊接构架;
2.由侧梁、横梁、纵向辅助梁、空气弹簧支撑梁、定位臂 和其它焊接附件等组成;
3.侧梁为箱形断面,横梁采用无缝钢管型材;
4.横梁的内腔与空气弹簧支撑梁的内腔共同组成空气弹簧的 附加空气室;
5. 两横梁之间设纵向连接梁,主要用于吊挂增压缸和设置 横向减振器安装座及横向缓冲挡安装座;
20
3.第一系悬挂装置
❖第一系悬挂系统由两组螺 旋钢弹簧、一系垂向减振器 和定位装置组成。
❖采用双拉杆轴箱定位结构
❖上下拉杆的刚度、钢弹 簧的刚度和垂向减振器的 参数根据动力学计算进行 了优化选择,减少和缓冲 由于线路的不平顺引起的 对构架的激扰。
21
4.第二系悬挂装置
❖第二系悬挂装置主要由空气弹簧组成、上枕梁、牵引装置、抗侧滚 扭杆等部件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蛇形 减振器



1-上支座 2-抗蛇行减振器 3-下支座
5.二系横向减振器
该型减振器用于控制车体相对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运动。
二系横向 减振器

② ③
6.二系垂向减振器
该型减振器用于抑制、衰减车体相对于转向架 之间的垂向运动,即点头和浮沉运动。
7.过渡枕梁
由钢板焊接成箱型结构,主要承受和传递车体 与转向架的力,同时作为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气动系统的两个
普通螺母的吊座,均采用了销型螺母。
三、轮对组成
轮对包括动力轮对和非动力轮对两种; 区别:
动力轮对采用动车车轴,车轴安装齿轮箱和制 动盘;非动力轮对采用非动力车轴,车轴安装制动盘
动力、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均由轮对、轴箱及 轴承组成。车轴均为空心车轴。采用压装方式装配车轮和制
动盘。
车轮断面图
直径 890mm
最小曲线半径(m)(V<40 km/h) 线路曲线半径(m)(200 km/h)
30 250 200 1435 17 2,700 890 (810) 13531
XP55 100 (单车调行) 145 (连挂) 160 2200
技术参数
制动盘尺寸/材料(mm/钢) 每个动力轴/非动力轴的制动盘数 量 车辆平稳性指标 弹簧型式 轴承型式 轴箱轮对定位方式 弹性定位节点刚度(MN/m)/每轴箱 转向架制动型式 转向架外形尺寸(长×宽×高)(mm)
(2)求结果
•添约束:在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 •加载荷:在载荷左右点处施加载荷 •查错误:载荷列表后进行检查。 •求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
(3)后处理
A、列结果:列约束反力 B、绘图形:绘制变形图、应力图和外边界路径
图 C、显动画:显示变形动画和应力动画 D、下结论:将杆身处的结果与材料力学计算结
二 构架
1.构架主体
H形箱型结构,由两侧梁和两横梁组焊而成。
2.侧梁组成
由六块钢板焊成封闭箱体(侧梁焊有结构如图)。
3.横梁组成
分前端横梁和后端横梁两种,均采用无缝钢管 型材,横梁与横测梁连接座圆筒焊接(横梁上焊有结构如
图)。
4.构架吊座
牵引拉杆座、扭杆座和齿轮箱采用加装补强板 后整体焊接结构;轴箱定位座为模锻成型结构;在无法使用
高度阀
① ②

①.高度阀座
②.高度阀 ④
③.右杆端部
④. 杆

⑤.左杆端部 ⑥
⑥.下座组成
3.差压阀
差压阀作用:保证转
向架两侧空气弹簧的
内压差不超过规定值



①.差压阀座 ②.差压阀 ③.上枕梁
如图所示,差压阀②通过差压阀 座①与上枕梁③相连
差压阀
4.抗蛇行减振器
该型减振器用于抑制高速车辆的蛇形运动

轮辋宽度 135mm
轮毂宽度 180mm
轮毂装配直径 192mm
四、轴箱组成
12
3
4,5
6
7
1-后部挡圈; 2-O型圈; 3-轴箱体;
4,5-螺栓、螺母、垫片; 6-压盖;
7-螺栓、垫片
轴箱体结构
轴箱上安装有轴温传感器,部分轴端安装有速度传感器。
(a) 前端
(b)后端
五 一系悬挂轴箱定位装置
一系悬挂系统由两组螺旋钢弹簧、一系垂向减 振器和定位装置组成。
万向 轴
1.齿轮箱基本结构
齿轮箱三维结构
大齿轮及其在动轴上的位置
同心度 测量点
2.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的作用是当齿轮箱或电机发生故障 时,产生过大扭距对万向轴起保护作用,当扭距大于
17.5kN•m时安全装置卸载。
安全装置结构
八、基础制动装置
采用轴盘制动。如图
九、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包括轮缘润滑装置、扫石器、横向不 稳定检测系统、撒砂装置、速度传感器等。
二系悬挂由上枕梁、空气弹簧系统、抗侧滚扭杆、减震器、 防过充装置、横档、牵引装置等组成
3 传动装置由齿轮箱、万向轴、安全装置和体悬式电机组成,转
向架与车体间采用“Z”字形双牵引装置,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4
基础制动采用轴盘制动
1.动力转向架
CRH5装了三种 动力转向架 (AX30499,AX109 567,AX30500)
制动轴盘
动力转向架构 架比非动力转 向架构架在横 梁上多了一个 齿轮箱拉杆座
3.技术参数
设计使用寿命(年) 最高试验速度(km/h) 运行速度(km/h) 轨距(mm) 最大轴重(t) 轴距(mm) 新(旧)车轮尺寸(mm) 轮对内侧距(mm)
车轮踏面 最小曲线半径(m) (速度v<5 km/h)
Pd= KdyPst
将209转向架吊杆的相关参数代 入以上各式可的垂向静载荷为 34.8kN,垂向动载荷为10.5kN。 则垂 向总载荷为45.3kN。
(二)应力计算
1.前处理: 定类型,画模型,设属性,分网格。 2.求 解: 添约束,加载荷,查错误,求结果。 3.后处理: 列结果,绘图形,显动画,下结论。
CRH1/ CRH2/ CRH5 转向架 结构原理说明
2017.05.01 兰州交通大学
一 CRH5动车组
CRH5采取“五动三拖”的编组构成,所用转 向架包括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两种形式。
MC2车辆1
M2S车辆2
TP车辆3
M2车辆4
AX30499
AX109567 AX30500
AX30500 AX30513
刚结构焊接构架
一系悬挂及轮对 轴箱定位装置
二系悬挂及牵 引装置
组成 部分
轴温报警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停放储能制 动装置
抗侧滚扭杆
上枕梁
非动力转向架
动力转向架与非动力转向架的主要区别
动力转向架有1根 动力轴和1根非动 力轴,而非动力 转向架有2根非动
力轴
动力轴上装有两 个制动轴盘和一 组齿轮箱,非动 力轴上装有三个
61
(6)CRH5轴箱弹簧
CR H5 车 轮
(8)CRH5车轴
非动力车轴由轴箱轴承座、轮座、三个制动盘座和轴身组成,总长2180mm,
表5-6 新轴轮座、制动盘座直径尺寸及其公差
安装方法
直径( mm)
车轮
192
侧制动盘 194
中心制动盘 196
公差(mm)
最小
最大
+0.240
+0.265
+0.254
+0.285
+0.254
+0.285
(9)S形辐板车轮
(1)前处理
A.定类型209型吊杆,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结构和载荷具有对 称性,且符合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 B.画模型:利用吊杆结构的对称性,取其1/4创建实体模型。 C.设属性:用Solid45单元或带厚度的Plane42平面应力单元进行 离散。零件材料为45号钢 D.分网格:以智能划分的第6级用自由划分等方式进行离散,共 3567个节点,4321个单元。
(1)CRH1拖车轮对
(2)CRH1动车轮对
(3)CRH2轴箱弹簧
(4)CRH2车轴
CRH2转 向架车轴 按照JIS E 4501(铁 道车辆- 车轴强度 设计)进 行设计, 按JIS E 4502标准 进行生产 。为提高 车轴的疲 劳安全性 ,采用高 频淬火热 处理和滚 压工艺。
60
图2-1 CRH2型客车车轴
砂管加热装置-SHR
扫石器装置
仅列车端部转向架上设置,每列车装2套扫石器。
一、问题描述
二、CAD设计
三、CAE设计
(一)受力分析 (二)应力计算 (三)强度评价
(一)受力分析
1、垂向静载荷(“自下上而上”法) Pst=10(nPR-PT)(kN) Pst1=10(nPR-PT+PT1)/m 2、垂向动载荷
的悬挂装置,空气弹簧系统确保车辆保持高度不变。
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组成
① 胶囊 ③.上盖组成
② 橡胶堆组成 ④摩擦板组成
空气弹簧在转向架上的位置
1
2
3
1-车体 2-空气弹簧 3-构架
2.高度阀
作用:维持车体在不同静载荷下都与轨面保持 一定高度;当车体倾斜程度超过无感区后,转向架左右两侧
高度控制阀分别产生进排气作用,减少车辆倾斜
转向架重量(kg) 空气弹簧横向跨距(mm)
640 2/3
乘客 W<2.5,司机室<3.5 一系螺旋钢弹簧 二系空气弹簧 SKF—TBU φ130xφ230x160圆锥滚子轴承组 拉杆定位 纵向:13.734 横向:4.990 轴盘制动 3740×2853×1050(动力) 3740×2834×1050(非动力) 8060(动力) 7660(非动力) 2000
1.一系弹簧
1-内圈弹簧;2-外圈弹簧;3-调整垫;4-调整垫;5-定位板;6-弹性 垫
一系悬挂装置采用拉杆式轴箱定位。箱体与构架 间的连接通过在不同高度、端部有弹性节点的纵向拉 杆组实现(双拉杆轴箱定位结构)。
横向弹性垫 弹性节点(内部)
下拉杆
双层弹性节点 弹性节点
上拉杆
2.减振器
为减小 来自钢轨的振动,在 轴箱体和构架间还加 装了一系垂向减振器。 整个使用期间,减振 器阻尼特性的偏差不
果进行比较确定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三)强度评价
1.确定危险点: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所吊杆最大应力为180.403MPa ,发生在吊杆头部与吊销的接触部位。
2.校核强度:应力小于TB/T1335-1996规定的吊杆材料(45钢)的许用 应力242MPa,吊杆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确定改进措施: 1)增大吊杆头部接触面处的厚度。 2)可适当增大过度区圆角半径。 3)适当的减小吊杆中部的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