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

接节点设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应将其视为一个非常
重要的组成部分。节点设计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
结构承载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节点设计至关重
要,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多、高层房屋钢结
构中,连接节点很多 ( 如国家标准图 01SG5所1编9 制 的诸多节点也只是高层钢结构房屋中一般性的常用节
点 ),今天只能检其最主要的、如与梁柱刚性连接的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 设计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
主要内容
1 讲述多、高层房屋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
点 设 计及 其 相关 的 国家 标 准图 01SG519
的构造详图(上午)。
2 介绍国家标准图03SG519-1与04SG519-2 节
点连接设计的技术条件、图集的内容及其
使用方法(下午)。
5/3/2021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
13
1 第一种设计方法
(即按组合内力来设计的方法)
采用该法的理论根据是,认为在多遇地震作用下,
结构处于弹性阶段,连接设计只要根据组合内力,并
根据梁的应力强度比 R1(即梁的地震组合弯矩设计值
乘以梁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0.75 后,在梁截面中产
生的弯曲应力与梁的钢材强度设计值之比)来进行设
比)只用到了 0.7S 5(0.9S)0.8 。3
5/3/2021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
18
3)如果在梁端仍不采用加强的作法,而是在梁端采
用栓焊连接的另一种常规作法(即梁腹板与柱之间采
用只传递剪力的螺栓连接,梁翼缘与柱之间采用只传
递弯矩的全熔透坡口对接焊)由于焊缝的抗弯承载力
最多只能作到梁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值的 85% ,此 时就必须要改用一个能承受 900.8 0 510k6N m 0的 梁截面,但此时由于梁截面只需用 75k0N m的弯矩 值来设计,梁的承载力更加富裕而不能充分利用,其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16.多层厂房沿柱全高需变换截面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变翼缘厚度,变换位置可在刚架节点附近,图19.5.6-1。
2).变换截面高度,位置在刚架节点处,图19.5.6-2。
17.钢梁与核心筒的连接一般按铰接连接计算与构造,如图19.5.13(a),其
荷载计算见图19.5.13(b)。 楼板与核心筒的连接,当假定全部侧力由楼盖 钢梁传递时,则其连接可如非地震区仅按垂直荷载计算,用焊接于筒壁的 板件承担。
3).柱截面较高或用箱形截面柱时,宜用双片支撑或双节点板构造。
22 .一些常遇问题如下:1 2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续页
22
23
24
框架体系的优点为使用空间较大,便于实现人流,物流等建筑功能, 但节点构造复杂,结构用钢量较多和侧向刚度弱于垂直支撑体系。采用垂 直支撑体系的特点是设计、制作及安装较简便,承载功能明确,且侧向刚 度较大,但支撑的设置易与建筑师的门窗、开间布置有矛盾。当对侧向刚 度要求较严时,可采用框架-垂直支撑混合体系,其垂直支撑的设置可根据 建筑功能的要求进行布置(见图19.2.1-5)。
2)合理的确定柱距柱网,平面模数(即采用同一或乘以系数的尺寸)与 基本区格,使结构成为布置有序、承载可靠的工作体系。并与电(楼)梯 间等有特殊功能的隔间相配合,使建筑物内的结构件、隔墙、楼盖等均可 形成有规则的标准尺寸。 柱网的最优间距要注意到建筑的耗钢量,一般建筑物愈低,其柱网尺 寸宜偏小,当有地下车库时柱距尚应考虑停车位的净空要求。
1). 十字交叉支撑是超静定结构形式,在多层结构中一般交叉两杆均取相 同截面面积,按各承受1/2层间剪力的拉杆、压杆来考虑,因之其杆件截面 由压杆计算确定,在抗震设防建筑中,压杆考虑到重复荷载的作用除稳定 系数。

第四章多高层钢结构

第四章多高层钢结构

结构受力
1)内部设置剪力墙式的内筒,与钢框架竖向构件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2)外筒体采用密排框架柱和各层楼盖处的深梁刚
接,形成一个悬臂筒,以承受侧向荷载;
3)同时设置刚性楼面结构作为框筒的横隔。
剪力滞后(Shear Lag)

在框剪结构中,形成筒体的构面内存在的 剪切变形,即为剪力滞后。 为了避免严重的剪力滞后造成角柱的轴力 过大,通常可采取两个措施: 1)控制框筒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 2)加大框筒梁和柱的线刚度之比

束筒结构

由各筒体之间共用筒壁的一束筒状结 构组成(减缓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 可将各筒体在不同的高度中止 可较灵活地组成平面形式 密柱深梁的钢结构筒体 筒体

钢筋混凝土筒体(常作为内筒出现)
钢结构和有混凝土剪力墙的 钢结构高层建筑的适用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种类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防 6, 7


内筒的边长不宜小于相应外框筒边长的1/3;
框筒柱距一般为1.5~3.0m,且不宜大于层高;
框筒的开洞面积不宜大于其总面积的50%;
内外筒之间的进深一般控制在10~16m之间; 内筒亦为框筒时,其柱距宜与外框筒柱距相同,且 在每层楼盖处都设置钢梁将相应内外柱相连接;
框筒结构布置时的注意事项(续)
低碳钢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 低碳钢
SS50
SS55
284
401
490~608
≥540
19
17
2.0a
2.0a
低碳钢
低合金钢
构件截面 柱
焊接箱型截面 焊接H型截面 450

450
厚度 42 — 19 宽度200 — 250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条文解析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条文解析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条文解析
内容概要
1 2 3 4 5


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
施工阶段设计 材 料
1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条文解析】: 本规范适用于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及空间钢结构、高耸钢结构、构筑物钢 结构、压型金属板等工程施工。
2)水准仪:采用3S级水准仪,其精度应为士3mm/km;
3)经纬仪:一般钢结构工程采用精度为2S级光学经纬仪,对高层钢结构或安装 精度要求较高的钢结构,采用激光经纬仪,其精度在1/200000以内。
GB 50755-2012
3 基本规定
3.0.6 钢结构施工用的专用机具和工具,应满足施工要求,且应在合格检定有 效期内。 【条文解析】:钢结构工程常用的施工机具主要包括:制作加工类、焊接机具类
资质等级标准分为一、二、三级,其各自承包工程范围如下:
等级 承接范围
一级企业
二级企业
不限
单项合同额≤5倍企业注册资金且跨度≤33m、重量≤1200t、单体建筑面积 ≤24000m2的钢结构工程制作与安装; 边长≤80m、重量≤350t、建筑面积≤ 6000m2的网架工程制作与安装。 单项合同额≤5倍企业注册资金且跨度≤24m、重量≤600t、单体建筑面积≤ 6000m2的钢结构工程制作与安装; 边长≤24m、重量≤120t、建筑面积≤ 1200m2的网架工程制作与安装。
单层钢结构工程
多层钢结构工程
高层钢结构工程
单层钢结构工程
高耸钢结构工程
压型金属板工程
GB 50755-2012
1
总则
高耸钢结构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发射塔、通讯塔、导航塔、输电高塔、石油化 工塔、大气监测塔等; 构筑物钢结构主要有烟囱、锅炉悬吊构架、贮仓、运输机通廊、管道支架等, 。 本规范不适用于桥梁钢结构、海洋钻井平台钢结构等特殊钢结构工程,其施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
按主体结构弹性刚度所得钢结构的计算周期,由 于非结构构件及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建议 计算周期考虑非结构构件影响的修正系数ξT取0.9。
对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基本 自振周期可用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Un——结构顶层假想侧移(m)。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初步计算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经验公式估算: n—建筑物层数(不包括地下部分及屋顶小塔楼) 。
Tg=0.4s (Ⅱ类场地,第二组)
T=1.5s(Tg∽5Tg)地震影响系数
T=4s(5Tg∽6s)地震影响系数 T=0~0.1s 地震影响系数 0.45 max∼2 max T=0.1s~Tg地震影响系数2 max
0.015 0.012
0.023∼0.05 0.05
0.027 0.021
0.036∼0.09 0.09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对不计扭转影响的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可仅考虑 平移作用下的地震效应组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j振型i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b)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 :
突出屋面的小塔楼,应按每层一个质点进行地震作用计 算和振型效应组合。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顶部突出物:底部剪力法计算顶部突出物的地震作用, 可按所在的高度作为一个质点,按其实际定量计算所得水平 地震作用放大3倍后,设计该突出部分的结构。
增大影响宜向下考虑1~2层,但不再往下传递。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基本自振周期 T1:
(3)竖向地震作用

第11讲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结构体系类型及其特点1多层

第11讲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结构体系类型及其特点1多层

第11讲多(高)层房屋钢结构——结构体系类型及其特点(一)1、多层房屋钢结构的结构体系类型有哪些?阐述各自的抗侧力单元。

答:多层房屋钢结构常见结构类型有纯框架体系、柱-支撑体系和框-支撑体系。

如果抗侧刚度不满足,还可采用双重抗侧力体系,主要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剪力墙体系以及钢框架-核心筒体系。

纯框架体系的抗侧力单元为平面框架,柱-支撑体系的抗侧力单元为支撑,框-支撑体系的抗侧力单元为无支撑的平面框架和支撑;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剪力墙体系以及钢框架-核心筒体系的抗侧力单元除了钢框架外,还分别由支撑、剪力墙以及核心筒作为抗侧力单元。

2、试述纯框架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答: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刚接的框架结构如同空腹桁架结构,结构一侧的部分柱脚产生轴向拉力,另一侧的部分柱脚则产生轴向压力,这些轴向力将形成力偶,平衡外部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另外,楼层剪力使该层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而柱端弯矩又使框架梁两端产生反对称的梁端弯矩和剪力。

平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使竖向构件(柱)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进而使结构整体产生弯曲变形;另一部分为各层梁、柱在剪力作用下引起的框架整体剪切变形。

因此,框架整体侧移曲线呈剪切型。

3、框架结构有哪些优点?适于多少层的钢结构房屋?答:优点:无承重墙,使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外墙采用非承重构件,可使建筑立面设计灵活多变;轻质墙体的使用还可以大大降低房屋自重,减小地震作用,降低结构和基础造价;构件易于标准化生产,施工速度快,而且结构各部分的刚度比较均匀,自振周期长,对地震作用不敏感。

适用层数:因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适于30层以下的房屋建筑。

在地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

4、试述框架-支撑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特点?答:在框架-支撑体系中,框架属于剪切型构件,支撑近似于弯曲型构件。

当楼板可视为刚性体且结构不发生整体扭转时,在刚性楼盖的协调下,使各榀框架与各个支撑的变形相互协调—致,因此,框架-支撑体系可以简化成用刚性连杆将框架与支撑并联,其侧移属于弯剪型变形。

抗震设计方法

抗震设计方法

目录1.抗震设计方法┄┄┄┄┄┄┄┄┄┄┄┄┄┄┄┄┄┄┄┄┄┄11.1结构抗震计算内容┄┄┄┄┄┄┄┄┄┄┄┄┄┄┄┄┄┄┄┄ 11.2地震的作用、作用效应特点及分析方法┄┄┄┄┄┄┄┄┄┄┄ 11.3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1.3.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1.3.2底部剪力法┄┄┄┄┄┄┄┄┄┄┄┄┄┄┄┄┄┄┄┄21.3.3动力时程分析方法┄┄┄┄┄┄┄┄┄┄┄┄┄┄┄┄┄31.3.4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42.建筑抗震设计┄┄┄┄┄┄┄┄┄┄┄┄┄┄┄┄┄┄┄┄┄┄52.1两阶段设计方法┄┄┄┄┄┄┄┄┄┄┄┄┄┄┄┄┄┄┄┄┄62.2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72.2.1性能化设计要求┄┄┄┄┄┄┄┄┄┄┄┄┄┄┄┄┄┄┄72.2.2性能化设计的计算要求┄┄┄┄┄┄┄┄┄┄┄┄┄┄┄┄8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83.1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主要震害特征┄┄┄┄┄┄┄┄┄┄┄┄┄83.2多高层钢结构选型与布置┄┄┄┄┄┄┄┄┄┄┄┄┄┄┄┄┄83.3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计算及设计┄┄┄┄┄┄┄┄┄┄┄┄┄┄┄93.3.1计算模型┄┄┄┄┄┄┄┄┄┄┄┄┄┄┄┄┄┄┄┄┄┄93.3.2钢梁、钢柱抗震设计的原则┄┄┄┄┄┄┄┄┄┄┄┄┄┄113.3.3 连接抗震设计的原则┄┄┄┄┄┄┄┄┄┄┄┄┄┄┄┄┄ 111.抗震设计方法1.1结构抗震计算内容在抗震设防区建造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中,当结构形式、布置等初步确定后,一般应进行抗震计算,结构抗震计算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及其作用效应(包括弯矩、剪力、轴力和位移)的计算。

(2)将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作用如结构的自重、楼屋面的可变荷载、风荷载等效应进行组合,确定结构构件的最不利内力。

钢结构宽厚比经典总结

钢结构宽厚比经典总结

钢结构宽厚比经典总结钢结构构件的截面通常采用组合构件,涉及到横截面受力性能与板件的宽厚比,高厚比的关系,以及杆件整体受力性能与长细比的关系,在?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21,?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1022-202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21四本标准规程中有不同侧重的要求。

下面具体比照谈一谈。

首先,常见的钢结构建筑物、构筑物,从主要建筑功能、体型、荷载、作用区分有:1轻型钢结构单层厂房〔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和其他形式的轻型钢结构厂房〕2单层钢结构厂房〔单层重屋盖和单层轻屋盖〕3单层钢结构厂房〔多层但总高度小于40m,按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4多层钢结构厂房〔多层轻屋盖但总高度小于40m,按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屋面按门式刚架设计〕5多层钢结构厂房〔多层但总高度大于40m,按多高层钢结构房屋设计〕6多层钢结构房屋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四本标准主要设计原那么如下: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21:标准不涉及体系抗震的一些构件设计,执行板件S4级,即俗称的普通钢结构的构件宽厚比最低设计标准,属于截面边缘纤维弹性设计。

涉及塑性铰开展的塑性调幅设计及抗震性能化设计,是标准截面分类等级的主要使用场合。

但目前性能设计牵涉到构件塑性耗能区承载性能等级的描述笼统,以及性能参考等级的范围跨度较大,准确操作工作量较大,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性能设计的方法不太方便使用。

对于一般规模体量一般重要性的钢结构建筑,按照抗震标准的相关章节,针对前述不同结构体系的具体要求,设计显得依据清晰,工作效率高。

2、?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1:8.1.3钢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8.1.3确定。

2一般情况,构件的抗震等级应与结构相同;当某个部位各构件的承载力均满足2倍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要求时,7~9度的构件抗震等级应允许按降低一度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组合板承受局部荷载作用时,取有效工作宽度bef进 行计算。
有效工作宽度bef的最大值
1. 抗弯计算时
简支板 :bef = bf1+2 lP ( 1 - lP/l ) 连续板 :bef = bf1 + [ 4 lP ( 1 - lP/l ) ] /3
2. 抗剪计算时
bef = bf1+lP ( 1 - lP/l ) , bf1 = bf+2( hc + hd )
必要时也可采用刚性连接 。
主梁与次梁的铰接连接
主次梁连(二) 刚性连接
二、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的设计
保证楼板和钢梁之间可靠地传递水平剪力
(a)不设次梁时的布置方案
(b)通常的布置方案
组合板
压 组合梁楼板

非组合板





一般形式组合梁

压型钢板组合梁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组合
抗剪栓钉的布置
抗剪栓钉
抗剪栓钉的布置
压型钢板与抗剪栓钉的 连接
压型钢板与抗剪栓钉的连接
1.栓钉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vc 0.43f
Ast —— 栓钉钉杆截面面积 Ec —— 混凝土弹性模量 fc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栓钉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γ —— 栓钉材料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
当栓钉材料性能等级为4.6时,
取 f =215N/mm2。 1.67
2.栓钉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折减
➢位于梁负弯矩区的栓钉,周围混凝土对其约束的 程度不如受压区,按上述公式算得的栓钉受剪承载 力设计值应予折减: (a)位于连续梁中间支座上负弯矩段时:
取折减系数0.9 (b)位于悬臂梁负弯矩段时:
➢ 依靠压型钢板上焊接的横向 钢筋传递;
➢ 依靠设置于端部的锚固件传 递(任何情形下都应当设置端 部锚固件) 。
4.组合楼板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组合楼板的设计考虑两个受力阶段: ➢ 1)施工阶段:对作为浇注混凝土底模的压型钢板进 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 2)使用阶段:对于非组合板,压型钢板仅作为模板 使用;验算组合板在永久荷载和使用段的可变荷载作 用下的强度和变形;
➢ 起横隔作用。
楼盖布置方案和设计的影响
➢ 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性能; ➢ 影响到施工进程; ➢ 影响到建筑的经济效益。
楼盖结构的方案选择原则
➢ 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 较小自重 ➢ 便于施工 ➢ 有足够的整体刚度
多、高层建筑的楼盖结构组成
➢ 楼板 ➢ 梁系
固定作用、传递水平剪力作用
用于多、高层建筑的楼板
组合板: 永久荷载 + 使用阶段可变荷载
承载力验算
双向弯曲板或单向弯曲板
变形验算 内容
单向弯曲简支板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抗冲剪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一)组合板的力学模型
板厚为50mm--100mm时
1)正弯矩计算的力学模型:单向弯曲简支板;
2)负弯矩计算的力学模型:单向弯曲固支板。
板厚超过100mm时
➢压型钢板的跨中变形时: 挠度w0大于20mm时,确定混凝土自重应考虑挠曲效 应,在全跨增加混凝土厚度0.7 w0 ,或增设临时支撑。
5.组合楼板施工阶段的设计
永久荷载: 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的自重; 可变荷载: 施工荷载和附加荷载; 附加荷载: 当有过量冲击、混凝土堆放、管线和泵
的荷载时考虑。
l :组合板跨度 lP :荷载作用点到组合板较近支座的距离 bf1:集中荷载在组合板中的分布宽度 bf :荷载宽度 hc :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计算厚度 hd :地板饰面层厚度
4.1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组成 4.2 楼盖的布置方案和设计 4.3 柱和支撑的设计 4.4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
2020/4/5
4.2 楼盖的布置方案和设计
一、楼盖布置原则和方案 二、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的设计
一、楼盖布置原则和方案
楼盖结构的作用
➢ 直接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并将其传递 给竖向构件;
➢ 验算: 采用弹性方法. ➢ 力学模型:如图 ➢ 如果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不满足要求,可加在板下
设置临时支护,以减小板跨加以验算.
施工阶段力学模型的说明
➢ 实质上是压型钢板的计算 ➢ 只考虑荷载沿强边方向传递(单向板) (因强边方向的截面刚度远大于弱边方向)
6.组合楼板使用阶段的设计
非组合板:按常规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应在压型钢板 波槽内设置钢筋,并进行相应计算。
现浇钢筋混凝土 楼板
预制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 楼板
卫生间 开洞较多处
高度不大 且无地震设防的建筑
(较少采用)
工业建筑
➢应与钢梁可靠连接,且在板上浇注刚性面层 ➢预制楼板通过其底面四角的预埋件与钢梁焊接
1)焊脚高度不应小于6mm 2)焊缝长度不应小于80mm ➢板缝的灌缝构造宜一律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必要时可在板缝间 的梁 ➢上设抗剪件(如抗剪栓等)
梁系的构成
梁系
用于矩形平面
用于正方形平面
常见的次梁布置: 等跨等间距次梁 等跨不等间距次梁(中间设走廊或不等跨框架)
梁系布置时考虑的因素
➢ 钢梁的间距要与上覆楼板类型相协调,尽量取楼 板经济跨度以内;(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取2~3m)
➢ 主梁应与竖向抗侧力构件直接相连;(充分发挥 整体空间作用)
1) 0.5<λe<2.0 时:双向弯曲板;
2) λe ≤ 0.5 或 λe ≥ 2.0 时:
单向弯曲板.
参数λe =μlx/ly,
μ =(Ix/Iy)1/4(异向性系数)
Ix、Iy:组合板顺肋方向和垂直肋方向 的截面惯性矩,计算Iy时只考虑压型钢 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计算厚度hc.
组合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取折减系数0.8
混凝土板和梁翼缘间有压型钢板时
(Nvc应折减)
0.6b(hs hp ) / hp2 且 ≤1.0
0.85 n0
b(hs hp2
hp
)
且 ≤1.0
3.压型钢板和与混凝土之间水平剪力的 传递形式
➢ 依靠压型钢板的纵向波槽传 递;
➢ 依靠压型钢板上的压痕、小 洞或冲成的不闭合的孔眼传递;
➢ 竖向构件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有主梁与之相连,以 保证两个方向的长细比不致相差悬殊;
➢ 梁系布置应能使尽量多的楼面重力荷载份额传递 到竖向构件;(如,设置斜向主梁)
➢ 为减小楼盖结构的高度,主次梁通常不采取叠接 方式。
主次梁连接(一)
简支连接
主梁和次梁的连接宜采用简支连接;(其传递荷载为次梁的梁端 剪力,并考虑连接的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可不考虑主梁扭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