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专升本高数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 备考 知识点 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 备考 知识点 复习

(4)如果 limx→x0f(x)=a,且 a>0(或 a<0),则必存在点 x0 的某一个邻域(x0 -δ,x0+δ),在该邻域内,有 f(x)>0(或 f(x)<0).
(5)如果在点 x0 的某一去心邻域(x0-δ,x0)∪(x0,x0+δ)内有 f(x)≥0(或 f(x) ≤0),且 limx→x0f(x)=a,则必有 a≥0(或 a≤0).
limn→∞Cxn=C·limn→∞xn=CA (C 为常数).
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的作用在于把求复杂数列的极限的运算化为简
单数列的极限值的代数运算,从而简化计算. 常用的数列极限有
limn→∞c=c limn→∞1nk=0 (k>0,常数),
(c 为常数),
limn→∞qn=0 (|q|<1),
limn→∞(1+1n)n=e.
二、函数的极限
1.函数极限的定义
(1)x→∞时函数极限的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 X=X(ε)>0, 使当|x|>X 时, 不等式|f(x) -A|<ε恒成立,则称常数 A 为 x→∞时函数 f(x)的极限,记为 limx→∞f(x)=A 或 f(x)→A(当 x→∞时).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 X=X(ε)>0,使当 x>X(或 x<-X)时, 不等式|f(x)-A|<ε恒成立,则称常数 A 为 x→+∞(或为 x→-∞)时函数 f(x) 的极限,记为 limx→+∞f(x)=A (或 limx→-∞f(x)=A). 定理 1 函数极限 limx→∞f(x)存在且等于 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极限 limx →+∞f(x)和 limx→-∞f(x)都存在且都等于 A,即有 limx→∞f(x)=A limx→+∞

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资料

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资料

2.无穷小量的比较 .
设和是同一过程中的无穷小 量,
即lim 0,lim 0
(1)如果lim
0,则称是比高阶的无穷小量.
(2)如果lim
C
0,则称 是与同阶的无穷小量 .
(3)如果lim
C
1,则称是与等价无穷小量,记作 等价于.
(4)如果lim
, 则称是比低阶的无穷小量 .
一、极限
(x) (x)
( x )
为未定型极限,并分别 简记为“0”或“”.
0
洛必达法则是求未定型 极限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它类型未定式:0.; - 也可以变形
为“0”或“”来求解
0
五、导数应用
(二)曲线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若函数y f (x)在点x0处可导,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f ' (x0 )
表示过曲线上点M (x0,f (x0 ))的切线斜率,所以,过曲线上点
lim f (x) (0 或lim f(x) 0)
x x0
x
在微积分中,常用希腊字母,,来表示无穷小量.
2.无穷大量概念
如果当自变量x x(0 或x )时,函数f (x)的绝对值可以 变得充分大(即无限得增大),则称在该变化过程中,f (x)为
无穷大量.记作 lim f (x) x x0
d ( cu ) cdu ( c 为常数); d (u v ) du dv
d (uv ) vdu
udv ; d ( u ) v
vdu udv v2
(v 0)
五、导数应用
(一)洛必达求导
如果当x a(或x )时,函数f (x)与F (x)
都趋于零或都趋于无穷
大,则称
lim

专升本资料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

专升本资料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

2020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完整版>精研学习䋞>免费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2013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真题及详解2012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真题及详解2011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真题及详解2010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真题及详解200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极限与连续
第2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3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4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5章概率论初步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模拟试题(一)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模拟试题(二)。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重点及解析(精简版)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重点及解析(精简版)

解: ∂z = 2x sin 2 y , ∂z = 2x2 cos 2 y
∂x
∂y
三、全微分
1、全微分公式:函数 z = f (x, y) 在点 (x, y) 处全微分公式为: dz = ∂z dx + ∂z dy ∂x ∂y
2、全微分求法:(1)、先求出两个一阶偏导数 ∂z 和 ∂z . (2)、然后代入上述公式即可. ∂x ∂y
一、多元函数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所构成的函数,称为多.元.函.数.。其自 变量的变化范围称为定.义.域.,通常记作 D 。 例如:二元函数通常记作: z = f (x, y) , (x, y) ∈ D
二、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1、偏导数的表示方法: (1)设二元函数 z = f (x, y) ,则函数 z 在区域 D 内对 x 和对 y 的偏导数记为:
或 dy
x= x0
dx
x = x0
(2)函数 f (x) 在区间(a,b)内的导数记作:
f '(x ) , y' 或 dy dx
二、求导公式(必须熟记) (1) (c)' = 0 (C 为常数) (3) (ex )' = ex (5) (sin x)' = cos x
(2) (xα )' = α xα −1 (4) (ln x)' = 1
x2
− 2x + x2 −1
1
.
……… 0未定式,提取公因式 0
解:原式=
lim
x→1
(
x
( x −1)2 −1)( x +1)
=
lim
x→1
( (
x x
−1) +1)
=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2024)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2024)

引言概述: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成考专升本考试来说,高等数学也是必考科目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二))这一题型展开,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正文内容:一、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3.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4.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5.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常用极限二、函数与极限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3.极限的概念和性质4.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5.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常用极限三、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概念和性质2.导数的计算方法:基本导函数法、导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导数3.高阶导数和隐函数求导4.微分的概念和性质5.微分的应用:近似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和曲线的凹凸性四、一元函数的积分与定积分应用1.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基本积分法和换元积分法3.分部积分法和有理函数的积分4.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5.定积分的应用:几何应用、物理应用和概率应用五、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多元函数积分1.多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偏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全微分的概念和性质4.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判定条件5.多元函数的重积分及其应用总结:通过对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二))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阐述,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的积分与定积分应用以及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多元函数积分等五个大点。

每个大点下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小点,涵盖了相关知识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考生能够对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成绩,顺利通过考试。

最新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方法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方法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方法复习提纲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复习方法1、考生要在成人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深刻理解《复习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及相关的考核要求,在知识内容上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在考核要求方面,弄清要求的深度和广度。

要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要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建立知识网络,对考试大纲所列知识点,力求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2、注意以《大纲》为依据,弄清《高等数学》(一)和《高等数学》(二)在知识内容及相关考核要求上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共有知识内容方面,同一章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或同一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

如在一元函数微分学中,《高等数学》(一)要求掌握求反函数的导数、掌握求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但上述知识点对《高等数学》(二)并不做要求;又如在一元函数积分学中,《高等数学》(一)要求掌握三角换元求不定积分,其中包括正弦变换、正切变换和正割变换,而《高等数学》(二)对正割变换不做考核要求。

其二是在不同的知识内容方面,《高等数学》(一)考核内容中有二重积分,而《高等数学》(二)对二重积分并不做考核要求;再有《高等数学》(一)有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高数(二)均不做要求。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高等数学(一)比《高等数学》(二)多出来的这部分知识点,在考题中大约能占到30%的比例。

共计45分左右。

所以理科、工科类考生应按照《大纲》的要求全面认真复习3、考生要加强对高等数学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努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要在学习方法上追求学习效益。

加强练习,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性质能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和辨析,对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要进行适度、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加强理解和记忆,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承的,理解中加深记忆,记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死记硬背是暂时的,只有理解愈深,才能记忆愈牢。

成考总复习专科起点升本科 高等数学(二)考点精解与真题总结

成考总复习专科起点升本科 高等数学(二)考点精解与真题总结

全国各类成人高考总复习教材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二)考点精解与真题解析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经管类高数二第一章极限和连续一、常见的考试知识点1.极限(1)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以及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2)极限的性质、极限的四则运算.(3)无穷小量的概念、性质及无穷小量阶的比较.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及其应用.(4)两个重要极限及其应用.2.连续(1)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间断的概念及连续的判定.(2)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试卷内容比例本章内容约占试卷总分的15%,共计22分左右.二、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极限求函数(或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2)(3)(4)(5)方法求解.(6)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注意两个重要极限的结构式分别为:其中方块“口”内可以为x,也可以为x的函数,只要满足上述结构形式,公式都正确.特别要记住下列常用的公式:其中的a,b,d为常数.(7)利用无穷小量的性质.主要是“无穷小量与有界变量之积为无穷小量”以及“无穷大量的倒数为无穷小量”.(8)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常能简化运算,但是等价无穷小量代换能在乘除法中使用,限于知识面的原因不要在加减法中使用.常用的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有:当x→0时,(9)求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极限时,一定要分别求左极限与右极限,然后再判定极限是否存在.(二)连续1.判定ƒ (x)在点x。

处连续性的方法先考察ƒ(x)是否为初等函数,x0点是否为ƒ(x)的定义区间内的点.如果给定函数为分段函数,且x0又是分段点,则需利用连续性定义来判定,特别是在分段点两侧函数表达式不同的时候,应该用左连续、右连续判定.2.判定ƒ(x)间断点的方法连续性的三个要素之一得不到满足的点,即为函数的间断点,因此判定函数间断点的步骤通常是:(1)(2)断点.(3)三、常见的考试题型与评析(一)无穷小量的概念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8次,考到的概率为40%.1.典型试颢(1)A.高阶的无穷小量B.等价的无穷小量C.非等价的同阶无穷小量D.低阶的无穷小量(2)(0408)(3)(1012)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I)选B.无穷小量阶的比较就是先求两个无穷小量之比的极限,再根据定义来确定选项.解法1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解法2利用重要极限Ⅱ.(2)填1.利用等价无穷小量的定义.(3)填1.利用等价无穷小量的定义.(二)型不定式的极限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20次,属于必考题.1.典型试题(1)(0521)(2)(0621)(3)(0721)(4)(0821)(5)(0921)(6)(1021)(7)(1221)(8)(1321)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型不定式极限的求法是每年专升本试题中必考的内容之一,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求型不定式极限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以及洛必达法则求解.对于极限式中有根式的,首先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较简捷.常用的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有:当x→0时,(1) 或(2) 或(3) 或或(4)或(5)(6)(7)(8)【评析】(1)(2)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此方法常用于一些可直接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的函数,如题(3).由于知识面的原因,希望考生不要在加减运算中使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只能在乘除运算中(3)(4)捷的方法.求极限的最佳方法是等价无穷小量代换与洛必达法则的混合使用.例如:(三)“”型不定式的极限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5次,考到的概率为25%.1.典型试题(1)(0116)(2)(0308)(3)(0701)A.0B.1/2C.1D.2(4)(0801)A.1/4B.0C.2/3D.1(5)(1011)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型不定式极限的计算,常用的办法是约去分子与分母中最高阶无穷因子或直接用洛必达法则求解.(1)(2)填了1/3.或(3)选B.(4)选C.或(5)填0.或【评析】型不定式极限的计算,主要是约去分子与分母中最高阶的无穷因子或直接用洛必达法则求解.在用洛必达法则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分子与分母是否满足洛必达法则定理中的条件.本大题的题(1)与题(3)就不满足洛必达法则定理中的条件,因为分子与分母都是离散变量的函数,既不连续,也不可导.(四)重要极限I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11次,考到的概率为55%.1.典型试题(1)(0403)A.1/3B.1C.2D.3(2)(0501)A.0B.1/5C.1D.5(3)(0612)(4)(0712)(5)(0812)(6)(1021)(7)(1112)(8)(1212)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1)所以α=3.也可这样求解:(2)选D.或(3)填3.或(4)填1/2.或(5)填2.(6)与题(4)相同.(7)填1.(8)填2/3.【评析】重要极限I是特殊的型不定式极限,所以前面介绍的求型不定式极限的方法均适用.上述各题均可用洛必达法则求解.如果极限式中含有三角函数或反三角函数,应优先考虑用重要极限I求解.(五)重要极限Ⅱ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13次,考到的概率为65%.1.典型试题(1)(0118)(2)(0521)(3)(0601)A.1B.EC.2eD.e2(4)(0912)(5)(1121)(6)(1315)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1)(2)(3)选D.(4)(5)(6)【评析】(六)连续性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12次,考到的概率为60%.1.典型试题(1)(9801)A.一1B.1C.2D.3(2)(0007)(3)(0209)(4)(0613)(5)(0811)(6)(0913)(7)(1013)(8)(1111)(9)(1213)(10)(1312)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1)(2)填2.所以k=2.(3)填1.方法同题(2),可得α=1.(4)填2.方法同题(2),可得α=2.(5)填1.因为ƒ(0)=(2x+1)|x=0=1.(6)填8.因为则(7)填1.因为则由ƒ (0-0)= ƒ (0+0),得α=1.(8)填0.(9)填1.(10)填1.【评析】判定函数ƒ (x)在一点X0处连续,需依次检查连续性的三个要素.如果X0为ƒ (x)的分段点,且在X0两侧ƒ (x)的表达式不同,需分别计算X0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以及在X0处的函数值,从而确定在点X0处的连续性.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经管类高数二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常见的考试知识点1.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值.(2)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3)导数的四则运算及复合函数的求导.(4)隐函数的求导及对数求导法.(5)高阶导数的求法.(6)微分法则.2.洛必达法则及导数的应用(1)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类不定式的极限.(2)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的极值、最值.(4)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及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铅直渐近线.(5)证明不等式.3.试卷内容比例本章内容约占试卷总分的30%,共计45分左右.二、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可导与可微的关系可微必定可导,反之也对,且如果求微分dx可以先求出yˊ,再代入上式即可.4.求导数的常见方法(1)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与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利用复合函数链式法则,为了不遗漏每一个复合层次,可以由外到里一次求得一个层次的导数.(3)对隐函数求导时,只需将所给式子两端出现的y当作中间变量,两端分别关于x求导,整理并解出yˊ.(4)对数求导法,主要解决幂指函数求导与连乘除、乘幂形式的函数的求导问题.(二)导数的应用1.利用导数判定函数ƒ (x)单调性的通常步骤(1)求出ƒ(x)的定义域.(2)求出ƒˊ(x),令ƒˊ(x)=0,求出(x)的所有驻点,并求出ƒ(x)不可导的点.(3)判定上述两相邻点间ƒ '(x)的符号,其中ƒ (x)>0时名的取值范围即为ƒ (x)单调递增的范围; ƒˊ(x)<0时x的取值范围即为ƒ (x)单调递减的范围.2.利用导数判定函数f(x)极值的通常步骤(1)求出ƒ(x)的定义域.(2)求出ƒˊ(x),令ƒˊ(x)=0,求出八ƒ(x)的所有驻点,并求出定义域内ƒ(x)不可导的点.(3)若f(x)在上述点的某邻域内可导,可以利用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判定上述点是否为极值点.(4)若在ƒ(x)的驻点处ƒ(x)二阶可导,且二阶导数易求,则可以利用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判定驻点是否为极值点.3.利用导数求连续函数ƒ(x)在区间[a,b]上的最大、最小值的通常步骤(1)求出ƒ(x)在(a,b)内所有的驻点(即ƒˊ(x)=0的点)及不可导的点:x1,…,x k4.利用导数判定曲线y=ƒ (x)的凹凸性与拐点的通常步骤(1)求出ƒ (x)在(a,b)内二阶导数为0的点及二阶导数不存在的点.(2)判定ƒ″(x)在上述点的两侧是否异号.若在x0两侧ƒ″(x)异号,则点x0,ƒ (x0))为曲线的拐点.在ƒ″(x)<0的x取值范围内,曲线y=ƒ (x)为凸的;在ƒ″(x)>0的x取值范围内,曲线y=ƒ (x)为凹的.三、常见的考试题型与评析(一)利用导数的定义求极限或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值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8次,考到的概率为40%.1.典型试题(1)(0222)(2)(0303)( ).A.0B.1C.2D.4(3)(0702)A.一2B.0C.2D.4(4)(0802)A.0B.1C.3D.6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函数y=ƒ (x)在点X0处导数的定义,其结构式为x0处的导数.如果不符合上式结构,则应通过变形或化简后变成上式结构才成立.(1)(2)选D.(3)选D.方法同(1).(4)选C.方法同(1).(二)利用四则运算法则求函数的导数(微分)或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值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20次,属于必考题.1.典型试题(1)(0210)(2)(0310)(3)(0419)(4)(0522)(5)(0622)(6)(0705)A.B.C.D.(7)(0822)(8)(0903)A.0B.1C.eD.2e(9)(1022)(10)(1122)(11)(1203)A.-1B.-1/2C.0D.1(12)(1302)A.B.C.1/3D.2.解题方法与评析【解析】这些题都可以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来计算.(1)(2)填1.(3)(4)(5)(6)选C.(7)(8)选C.因为(9)因为所以(10)(11)选A.(12)选A.【评析】这些试题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的基本运算,因此希望考生一定要牢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对其他求微分的试题,考生可自行练习.(三)复合函数的求导本部分内容1994—2013年共考了18次,考到的概率为90%。

成人高考成考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高等数学(二)(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7分,共84分)1、设函数(f(x)=2x−3x),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A. 1B. 2C. 3D. 02、设函数(f(x)=e x sinx),则该函数的导数(f′(x))为:A.(e x(sinx+cosx))B.(e x(sinx−cosx))C.(e x cosx)D.(e x sinx)3、设函数f(x)=x3-6x2+9x,若函数在x=1处取得极值,则该极值是:A. 4B. 0C. -4D. 84、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实数集的有()A、f(x) = √(x^2 - 1)B、g(x) = 1/xC、h(x) = |x| + 1D、k(x) = √(-x)5、设函数(f(x)=x3−3x+2),则(f(x))的极值点为:A.(x=−1)和(x=1)B.(x=−1)和(x=2)C.(x=0)和(x=1)D.(x=0)和(x=2)6、设函数(f(x)=3x2−4x+1),则该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是:A. 向上B. 向下C. 水平D. 垂直),其定义域为((−∞,0)∪(0,+∞)),则函数(f(x))在(x=0)处7、设函数(f(x)=1x的极限值为:A. -∞B. +∞C. 0D. 不存在8、若函数(f(x)=x3−3x2+4x+1)在点(x=1)处可导,且其导数的反函数为(g(x)),则(g′(1))等于:B. -1C. 0D. 29、若函数(f(x)=11+x2)的定义域为(D f),则(D f)为:A.((−∞,+∞))B.((−∞,−1)∪(−1,+∞))C.((−∞,−1]∪[−1,+∞))D.((−1,1]∪[1,+∞))10、设函数f(x)=1xlnx,则f(x)的导数f′(x)为:A.−1x2lnx+1x2B.1x2lnx−1x2C.1x lnx−1x2D.−1x lnx+1x211、设函数(f(x)=11+x2),则(f′(0))的值为:A.(−1)B.(0)C.(12)D.(11+02)12、设函数f(x)=x 3−3xx2−1,则f′(1)的值为:A. 1C. 0D. 无定义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设函数f(x) = x² - 3x + 2,若f(x)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的极值点为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专升本高数二复习资料(部分)
一、极限计算方法 1、代入法
2、消除分子分母0因子
3、等价量的替换
4、洛必达法则
二、两个重要极限
三、常见的导数公式
(1) 0)(='C ,C 是常数 (2)
1)(-='αααx x
(3) a a a x x ln )(=', 当e a =时,
x x
e e =')
( (4) a x x a ln 1
)(log =', 当e a =
(5)
x x cos )(sin =' (6) x x sin )(cos -='
(7) x x x 2
2sec cos 1)(tan ==
' (8) x x
x 22
csc sin 1)(cot -=-=' (9) x x x tan )(sec )(sec =' (10) x x x cot )(csc )(csc -=' (11) =')(arcsin x 2
11x
- (12) 2
11)(arccos x
x --
='
(13)
(14) 21
(arccot )1x x '=-
+
四、导数应用
切线方程为:))((000x x x f y y -'=- 法线方程为)()
(1
000x x x f y y -'-=-
五、积分公式
(1) 0dx C =⎰
(2)
()为常数k C
kx kdx +=⎰
特别地:dx x C =+⎰
(3) ()11
1
-≠μ++μ=
+μμ
⎰C x dx x
(4)
C x dx x +=⎰||ln 1
(有时绝对值符号也可忽略不写)
...590457182818284.2)11(lim 1sin lim 0==+=∞
→→e x
x x x x x
(5) C a
a dx a x
x
+=⎰ln (6)
C e
dx e x
x +=⎰
(7) C x xdx +=⎰sin cos (8) C x xdx +-=⎰cos sin
(9)
⎰⎰+==C x xdx x dx tan sec cos 2
2 (10) ⎰⎰+-==C x xdx x dx
cot csc sin 22
(11) C x x dx +=+⎰arctan 12(或C x arc x
dx
+-=+⎰cot 12) (12) C x x
dx +=-⎰
arcsin 12
(或C x x
dx +-=-⎰
arccos 12

(13) C x xdx +-=⎰|cos |ln tan , (14)
C x xdx +=⎰|sin |ln cot ,
六、多元隐函数导数公式
二元方程(,)0F x y =所确定的隐函数:
x y F dy
dx F '=-'
三元方程F (x , y , z ) = 0所确定的二元隐函数:x z F z
x F ∂∂'=-',y z F z y F ∂∂'=-'
七、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
⎪⎪⎪
⎨⎧=-<-⎩⎨⎧><>-===== 不确定时值时, 无极为极小值为极大值时,则: ,令:设,00),(,0),(,00),(,),(,),(0),(),(22
000020000000000B AC B AC y x A y x A B AC C y x f B y x f A y x f y x f y x f yy xy xx y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