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考试备考:类比推理之对应关系

合集下载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判断推理类比推理题型分类及真题示例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判断推理类比推理题型分类及真题示例

类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对词语内在关系的分析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可分为集合概念类、逻辑关系类、同时附带考察一些常识知识。

考查形式为先给出一组有某种相关的词,然后在选项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近似的词。

按照题型的不同,类比推理题可分为如下类型:两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 (A、B为两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三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C (A、B、C为三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四词形:其基本形式为:()对于A相当于()对于B(A、B是没有关系的两个词语)按照类比推理考查内容不同,大体可分为如下类型:1.因果关系: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

3.对立关系:即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

4.属种与种属关系:我们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属种关系是指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对于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例如:“动物”与“脊椎动物”,“劳动者”与“农民”。

种属关系是指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例如:“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在这一对关系中,由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不一定都是哺乳动物,这样,“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5.质同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上完全相同的关系。

6.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与特定或相关人有关的物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里的“物”包括:作品、学说、典故、身份、行为、环境、事件等。

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

8.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在事物之间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被作用的事物就称为作用对象。

9.描述关系:指一个词是对另外一个词的形态、颜色、特征、性质等的说明或描述。

类比推理必会对应关系

类比推理必会对应关系
近三年考频:1 次 重要程度:★ 食物对应题目强调的是一种生物是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当题目中出现两种生物时, 可 以考虑它们是不是食物对应关系。
真题示例 兔∶青草(2017 江苏) 题干逻辑关系:青草是兔子的食物。 正确答案:蚕∶桑叶 答案逻辑关系:桑叶是蚕的食物。
知识积累 1. 狼∶羊,羊是狼的食物。 2. 熊猫∶竹子,竹子是熊猫的食物。 3. 猫头鹰∶田鼠,田鼠是猫头鹰的食物。
真题示例 作茧自缚∶化蛹成蝶(2017 山东) 题干逻辑关系:作茧自缚是指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然后从虫到蛾;化 蛹成蝶是指蝴蝶的孵化过程,即由幼虫吐丝结茧,然后从茧变成蝴蝶的过程。作茧自 缚和化蛹成蝶存在先后顺序,先作茧自缚,再化蛹成蝶。 正确答案: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答案逻辑关系:凤凰浴火是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涅槃重生是指 置之死地而重生。两词存在先后顺序,先凤凰浴火,再涅槃重生。
知识积累 地理对应: 1. 江苏∶南京∶北京,江苏省会是南京,江苏与北京是并列关系,均为省级行政 单位。 2. 广东∶广州∶贵州,广东省会是广州,广东与贵州是并列关系,均为省级行政 单位。
13
发生地对应: 1. 火车∶轨道∶行驶,火车在轨道上行驶。 2. 油轮∶江海∶航行,油轮在江海中航行。
14
专题九 食物对应
知识积累 1. 生产∶销售,先生产再销售。 2. 起草∶修改,先起草后修改。 3. 取证∶诉讼∶审批,先取证,再诉讼,最后审批。 4. 招标∶投标∶开标,先招标,再投标,最后开标。
7
(二)在四字成语中,也会出现动作先后顺序。因此,在成语题目中,如果仅通 过 语义关系无法做出来,那么成语中可能会出现动作先后顺序。
知识积累 1. 言论∶自由,言论有自由的属性。 2. 生产∶安全,生产有安全的属性。

类比推理中的对应关系

类比推理中的对应关系

类比推理中的对应关系类比推理中的9种对应关系如下:1. 同义对应:同义对应是指两个相关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男孩和男人,女孩和女人。

2. 相反对应:相反对应是指两种概念之间的反义关系,它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白色和黑色,好和坏。

3. 形式对应:形式对应是指两种概念之间不仅存在主观相似性,同时还存在客观相似性。

它们能够构成一种形式上的对应关系。

例如:大和小,重和轻。

4. 层次对应:层次对应是指概念之间存在多层的分类。

每个层次上的概念都可以形成一种额外的对应关系。

例如:植物和动物、财富和物质、学习和应用。

5. 内容对应:内容对应是一种概念间特殊的对应关系,它是一种由内容构成的关系。

它常常指出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例如:力量和意志,孝顺和恭敬。

6. 动作对应:动作对应是指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动作上的有机关联。

它们不仅存在主观相关性,而且存在客观相关性,可以构成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

例如:持续和停止,走和站立。

7. 状态对应:状态对应是指概念之间从状态上的有机关联。

它们不仅能够形成一种主观上的对应,而且还能够呈现出客观上的特殊关系。

例如:运动和停止,静止和变化。

8. 概念对应:概念对应是指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

概念对应可以帮助我们把概念连接起来,指导我们进行思考。

例如:理想和社会学,科学和社会结构。

9. 数量对应:数量对应是指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等级。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概念之间的量的不同程度,并为思考提供一种量的思考路径。

例如:多和少,大和快,卶和龢。

类比推理中的9种对应关系

类比推理中的9种对应关系

类比推理中的9种对应关系类比推理在我们的公务员考试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模块,题目比重高达四分之一。

其特点是题目较短,用时不长。

但实际解题过程中很多考生都反应,虽然题目短,但是难度并不低,常常会做错。

我们就从类比推理考查中占比较大的对应关系入手,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如何高效应对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指的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具有某种联系。

我们常见的对应关系有8种,接下去我们用例子来分别说一下这些对应关系。

热水器:冷却———功能对应关系面粉:馒头———原材料对应关系教师:教室———地点(场所)对应关系下单:付款———顺承对应关系生病:服药———因果对应关系刻舟:求剑———目的对应关系教师:授课———职业内容对应关系厨师:厨具———工具对应关系Nagaon,我们看看在题目当中,如何应用领域对应关系去化解实际问题。

【例1】伐木:森林a.雕刻;刻刀b.放牧;草原c.汽车;公路d.跑道;赛场【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在“森林”中“伐木”,二者属场所与犯罪行为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刻刀”不是场所,确定;b项:在“草原”上“放牧”,二者属于场所与行为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汽车”就是一个名词,无法说道就是一种犯罪行为,确定;d项:“跑道”是一个名词,不能说是一种行为,排除。

因此,挑选b选项。

【例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a.三十六计∶走为上计b.召之即来∶挥之即去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指稍微有一点差错,就可以导致非常大的错误,因为“失之毫厘”,所以“谬以千里”,二者属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走为上计”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亡走为上策,“走为上计”就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二者属宽容关系中的共同组成关系,确定;b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指手一招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召之即来”与“挥之即去”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就是种什么,交什么,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种瓜得瓜”与“种豆得豆”属同列关系,确定;d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因为“前人栽树”,所以“后人乘凉”,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国考真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解析

【国考真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解析

【国考真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解析[91]白驹过隙:秒表(形容时间快:测量时间工具)A.恩重如山:天平(形容恩情重,天平测不了恩情)B.一线希望:皮尺(形容一点希望,皮尺测不了希望)C.一言九鼎:弹簧秤(形容言语有分量,弹簧秤测不了言语)D.风驰电掣:测速仪(形容速度快,测速仪测量速度)[92]森林:郁郁葱葱(后形容前)A.法庭:庄严肃穆(后形容前)B.校园:勤奋好学(后是形容校园里的学生)C.餐桌:饕餐大餐(饕餐大餐是名词,无法形容)D.公园:嬉戏玩闹(后是形容公园里的人)[93]佩刀:刀鞘(配套关系,后是前的一部分)A.墨:墨盒(配套,但不是组成关系)B.火箭:发射架(配套,但不是组成关系)C.毛笔:笔帽D.旅游鞋:旅行包(配套,但不是组成关系)[94]琴棋书画:经史子集(八个字都是名词,各自并列,前后无关系)A.兵强马壮:闭关自守(前有形容词,后有动词)B.悲欢离合:漂泊流浪(前后都有动词)C.衣帽鞋袜:冰清玉洁(后是形容词)D.鸟兽虫鱼:江河湖海(八个字都是名词,各自并列,前后无关系)[95]教:学:教学(主体不同,老师:学生:两个主体都参与)A.买:卖:买卖(主体不同,购买者:销售者:两个主体都参与)B.好:坏:好坏(主体不明确)C.正:大:正大(主体不明确)D.阴:暗:阴暗(主体不明确)【96】前瞻:预见:回溯(A与B近义词,同和C互为反义;全是中性词)A.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C不是中性词)B.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A与B近义词,同和C互为反义)C.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不和C互为反义)D.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A与B不是近义词)[97]素描:单色:绘画(A:A的属性:A是C的一种)A.色素:食品:添加剂(食品不是属性)B.书签:阅读:工具(阅读不是属性)C.变脸:表演:艺术(变脸不是属性)D.新闻:纪实:文体(A:A的属性:A是C的一种)【98】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元素(C是B的研究对象:B是A的一种)A.人文科学:历史学:历史人物(C是B的研究对象:B是A的一种)B.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光合作用(B是交叉学科,不与A构成种属)C.语言学:汉语言:文学(B是C的研究对象)D.社会学:社会科学:社区(A是B的一种)[99]重力对于O相当于O对于昼夜交替A.物体质量;月圆月缺(物体质量产生重力,昼夜交替不产生月圆月缺)B.潮汐;地球公转(重力导致潮汐,昼夜交替不导致地球公转)C.地球;月球(地球有重力因为吸引力,昼夜交替有月球?不对)D.自由落体;地球自转(重力导致自由落体,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100]历练对于O相当于磨砺对于O(对应关系)A.栉风沐雨;千锤百炼B.波澜不惊;一鸣惊人(都不对应)C.处心积虑;百折不回(前不对应)D.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后不对应)。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常见关系分类(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常见关系分类(全)

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常见类型关系分类(全)类比推理的题干和选项都由词语组成,着重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因此了解词项间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多年考试题目的研究和总结,将类比推理词项间关系归纳为概念间关系、近反义关系、描述关系、条件关系和语法关系及常识问题。

类比推理题题型框架列示概念间关系近反义关系描述关系条件关系语法关系常识问题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全异关系全同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与事物相关与人相关与作品相关与历史相关因果关系顺承关系目的关系必要(充分)条件关系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字词常识文学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自然科学常识其他常识一、概念间关系概念间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和全异关系五种。

(一)全同关系1.同一事物的全称、简称、别称、美称、谦称、敬称等。

如:鄙人:自己、美国:USA。

2.音译名与中文名、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麦克风:话筒、罗曼蒂克:浪漫。

【例】家父:父亲A.老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自己D.鄙人:自己【解析】家父是父亲的谦称,鄙人是自己的谦称。

老媪是老妇人的意思;鼻祖指创始人,与祖宗含义不同;作者指写作的人,而不是自己。

故答案选D。

(二)包含关系1.种与属。

如:苹果:水果、杂志:期刊。

2.整体与部分。

如:阳光:紫外线、书包:背带。

【例】电脑:鼠标A.水壶:茶杯B.手机:短信C.船:锚D.录音机:磁带【解析】鼠标是电脑的一部分;锚是船的一部分。

且鼠标和锚都能起定位作用。

故答案选C。

(三)交叉关系词语所表示的集合之间存在交集,即有些A是B且有些A不是B。

如:体育明星:江苏人、大学生:愤青。

【例】影星:江西人A.蔬菜:种植B.专家:军人C.鼓手:乐队D.社会:自然【解析】题干中的词项是交叉关系:影星可能是江西人,也可能不是江西人。

专家可能是军人,也可能不是军人,故答案选B(四)并列关系1.同属于一类事物。

如:咖啡:绿茶、铅笔:钢笔。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习题及精解(15).doc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习题及精解(15).doc

1.尺子:距离
A.钟表:时间
B.钢铁:硬度
C.子弹:速度
D.天平:砝码
2.高大:矮小
A.黑色:白色
B.男人:女人
C.明亮:昏暗
D.失去:得到
3.杯:碗
A.锯:刀
B.灯:光
C.木:椅
D.火:炉
4.教师:学生
A.裁判:运动员
B.律师:法官
C.医生:护士
D.厨师:饲养员
5.雨水:干旱
A.阳光:潮湿
B.雾霾:寒冷
C.飓风:灾害
D.冰雹:农田
0(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解析】A.功能属性上的对应关系。

尺子用来测量距离,钟表用来显示时间。

因此A项当选。

2.【解析】C.高大与矮小是词义上反义,并且都是形容词词性。

黑色和白色是颜色的两种形态;男人和女人属于矛盾关系;失去和得到属于动词。

只有C项明亮和昏暗与题干逻辑关系、词性都一致。

因此C项当选。

3.【解析】A.杯和碗属于容器中的两种,反对关系。

锯和刀都是工具里面的两种,也属于反对关系,并且他们功能具有相似特点。

因此A项当选。

4.【解析】A.教师对应学生,裁判对应运动员。

其他词都是不同职业,没有此对应关系。

因此A项当选。

5.【解析】A.干旱是由于缺乏雨水,潮湿是由于缺乏阳光。

因此A项当选。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每日一练类比推理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每日一练类比推理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每日一练类比推理
1.鸿雁∶书信
A.江湖∶社会
B.汗青∶史书
C.同窗∶朋友
D.战争∶烽烟
2.杂志∶书刊∶阅读
A.铅笔∶文具∶书写
B.轿车∶火车∶运输
C.绘画∶艺术∶欣赏
D.篮球∶运动∶投掷
3.旅记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爱情
A.古迹历史
B.景物诗歌
C.散文感情
D.旅行传记
4.惜墨如金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安居乐业
A.废话连篇流离火所
B.言简意赅颠沛流离
B.连篇累牍颠沛流离 D.拖泥带水海晏河淸
5.道德∶行为
A.制度∶腐败
B.价值∶价格
C.法律∶权利
D.合同∶公正
答案与解析
1.【解析】B。

本题考查全同关系,鸿雁在古代指书信;汗青在古代指史书,与题干逻辑关系相符。

因此B项当选。

2.【解析】C。

本题考查种属关系,杂志属于书刊的一种,是用来阅读的,绘画是艺术的一种,是用来欣赏的,因此C项当选。

3.【解析】B。

本题考查一一对应关系,旅记记录景物,诗歌记录爱情。

因此B项当选。

4.【解析】C。

本题考察反义词关系。

惜墨如金与连篇累牍是反义词,颠沛流离与安居乐业是反义词。

因此C项当选。

5.【解析】C。

本题考查对应,道德约束行为,法律赋予权利。

因此C项当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公务员考试备考:类比推理之对应关系
湖北分校张静
对应关系是指两个事物通过某个关系联系起来,对应关系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不唯一。

在类比推理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就是考察两个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剪刀:布匹,二者之间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其实是不唯一的,即剪刀的作用对象可以是布匹,也可以是纸张或其他东西。

对于对应是否唯一,大家了解即可,考试中极少围绕它设置障碍,考生真正应该掌握的是对应关系到底包含哪些种类,只有了解常考的对应关系种类,考试中才能又快又准确的做题。

以下是笔者为大家总结的六种常见对应关系。

第一种:事物和功能之间的对应
如(2015湖北):海关:检查:关税
A. 光缆:通讯:网速
B. 过滤:净化:饮用
C. 树林:氧气:健康
D. 沙漠:骆驼:运输
海关的作用是检查,其工作职责和关税有关,具有同种对应关系的是光缆的作用是通讯,与网速有关。

B中净化和饮用没有明显的关联性,C中树林的作用主要是绿化,D明显不对,因此答案选A。

第二种:成语或词语与其意义之间的对应
如(2015湖北):谎言:欺骗
A. 谣言:抱怨
B. 谗言:无知
C. 佯言:委婉
D. 诤言:劝诫
谎言代表着欺骗,诤言代表劝诫,因此选择D答案。

C中的佯言代表说假话,跟委婉没有关系。

第三种:常识对应
如(2015湖北)三顾茅庐:刘备
A. 负荆请罪:蔺相如
B. 请君入瓮:周兴
C. 雪中送炭:宋太宗
D. 程门立雪:程颐
本题考查的是典故和主人公之间的对应关系,文学功底深厚的人很容易做出此题,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杨时在程颐门前冒雪求学,ABD的主人公均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选C。

第四种:事物与其属性或者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2015广州市考):玻璃:透明
A. 花卉:颜色
B. 钻石:坚硬
C. 天空:阴沉
D. 绿叶:生机
玻璃是透明的,透明是玻璃的代表属性,花卉并不一定是有颜色的,天空也不一定是阴沉的,绿叶代表生机勃勃,但不能说绿叶是生机的,钻石是坚硬的,坚硬是钻石的代表属性,因此答案选B。

第五种:同一范畴或领域相关联事物之间对应
如(2015广州市考):牙刷:牙膏
A. 车厢:司机
B. 斧头:树木
C. 钢笔:纸张
D. 火焰:温度
牙膏和牙刷是洗漱是对应使用的物品,具有此种对应关系的只有C选项,钢笔和纸张是书写时对应使用的物品。

第六种:成品与其原材料之间的对应
如(2015河北省考):烧:泥:陶瓷
A. 砸:玉:手镯
B. 水:鱼:鸬鹚
C. 淬:铁:剑
D. 土:树:树化石
泥土经过煅烧即可得到陶瓷这一工艺品,明显三者之间是加工方法、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此种关系的只有C选项,铁经过淬炼形成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