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成语题汇总

合集下载

成语试题及答案

成语试题及答案

成语试题及答案1. 请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答案:这个成语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情况?答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3. 成语“杯弓蛇影”的意思是?答案:这个成语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5.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自欺欺人,明明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知道。

6. 成语“守株待兔”的出处是哪里?答案: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

7.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8. 成语“狐假虎威”的本意是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

9.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懂得变通,不能死板地照搬经验。

10. 成语“拔苗助长”的意思是?答案:这个成语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1.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见识短浅,眼界狭小的人。

12. 成语“狗尾续貂”的寓意是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比喻事物的后一部分比不上前一部分。

13. 成语“破釜沉舟”的出处是哪里?答案: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4.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福祸相依,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15. 成语“指鹿为马”的意思是?答案:这个成语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6. “黔驴技穷”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哪里?答案: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

17. 成语“滥竽充数”的本意是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18.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答案: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集锦试题及解析

成语集锦试题及解析

成语集锦试题及解析(一)1. 免费与管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______ 。

把管理等同于收费,甚至把收费当成管理的目标,免费了就______ 地“不收费不担责”,疏于管理,甚至无人过问。

这不仅有违公共管理的价值追求,而且难以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取长补短顺理成章B.相得益彰堂而皇之C.求同存异理直气壮D.合二为一冠冕堂皇【解析】第一空,免费与管理是两件事,不冲突。

反而表达转折+语气的加重、递进。

不冲突就是说可以共存,共存即求同存异,但如果用反而做递进,求同存异程度较低,递进的话要共存并更好,对应B。

【选B】【拓展】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没提长短,少用这个词语)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

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求同存异: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2.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的有趣关系。

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A. 相辅相成提升B. 水乳交融闻名C. 如影随形升华D. 同舟共济流传【解析】抓住关键句: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谁也离不开谁。

对应A:相辅相成。

【选A】【拓展】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形容融合在一起,文段没有这个意思。

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虽然也有离不开的意思,但是少了互相促进的意思)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2014·四川卷)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2016·全国卷II)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2016·全国卷III)((2018·全国卷II)B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2015·广东卷)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2011·北京卷)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2016·全国卷II)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2011·北京卷)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017·山东卷)(2021·新高考卷II)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2022·全国乙卷)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016·全国卷III)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深。

(2020·全国卷III)敝帚自珍:把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2014·全国大纲卷)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2010·安徽卷)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13·浙江卷)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2013·福建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014北京卷)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2014·江苏卷)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2014·江苏卷)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014·山东卷)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成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成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成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成语“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是指什么?A. 画眼睛B. 点上眼睛C. 突出重点D. 使龙活起来答案:C解析: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晋书·顾恺之传》,原意是顾恺之画龙时最后才画上眼睛,使龙显得生动。

后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鲜明突出。

2.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A. 酒杯里的蛇影B. 疑神疑鬼C. 酒后乱性D. 杯中酒如蛇形答案:B解析:成语“杯弓蛇影”出自《后汉书·华佗传》,原指华佗误将酒杯中的弓影看作蛇,后比喻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3.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A. 偷铃铛时捂住耳朵B. 自欺欺人C. 偷铃铛D. 掩耳盗铃答案:B解析:成语“掩耳盗铃”出自《战国策·齐策》,原意是一个人偷铃铛时,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二、填空题1. 成语“________”形容人非常小心谨慎,连走路都怕踩死蚂蚁。

答案:小心翼翼解析:成语“小心翼翼”形容做事非常谨慎,生怕出错。

2. 成语“________”用来比喻做事不彻底,留下后患。

答案:斩草不除根解析:成语“斩草不除根”原指割草时不除根,草还会再长出来,比喻做事不彻底,留下后患。

三、判断题1. 成语“对牛弹琴”形容对不懂音乐的人弹琴,白费力气。

答案:正确解析:成语“对牛弹琴”出自《庄子·外物》,原指对牛弹琴,牛不懂音乐,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力气。

2. 成语“破釜沉舟”表示放弃一切,决心一拼到底。

答案:正确解析: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指项羽在渡过淮河时,破釜沉舟,表示决心一拼到底,不留后路。

四、简答题1. 请解释成语“一箭双雕”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

答案:成语“一箭双雕”原指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同时完成两件事情。

例句:他通过这次谈判,不仅解决了双方的矛盾,还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真是一箭双雕。

历年高考出现的成语(1992-2015)

历年高考出现的成语(1992-2015)

历年高考出现的成语(1992-2015)历年成语高考试题汇编(1992-2011)1.【1992年】巧夺天工耳濡目染灯红酒绿凤毛麟角2. 【1995年】无所不为半斤八两首当其冲想入非非3. 【1996年】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4. 【1997年】莘莘学子趋之若鹜万人空巷不孚众望5、【1998年】望其项背处心积虑火中取栗拭目以待6.【1999年】殚精竭虑美轮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7. 【2000年】淋漓尽致汗牛充栋左右逢源头头是道8.【2000年春】五花八门颇有微言蠢蠢欲动首当其冲9.【2001年】颐指气使安步当车车水马龙蓬荜生辉10、【2001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不遗余力斑驳陆离11、【2002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12.【2002年春】鸿篇巨制振聋发聩差强人意趋之若骛【2003年】13.【全国卷】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秩序井然14.【2003年春】涣然冰释返璞归真蔚为大观无可厚非【2004年】15.【广西、陕西、内蒙卷】火中取栗海市蜃楼雪上加霜马首是瞻16、【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九牛一毛纷至沓来匪夷所思事倍功半17.【青海卷】捕风捉影相濡以沫不屑一顾欲壑难填18.【江苏卷】在劫难逃稍纵即逝弄巧成拙玲珑剔透19.【湖北卷】差强人意鳞次栉比桀骜不驯相濡以沫20.【重庆卷】回马枪三下五除二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陈芝麻烂谷子21.【北京卷】从长计议寅吃卯粮一文不名文不加点名噪一时22. 【天津卷】耿耿于怀每况愈下不可或缺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23.【辽宁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墙倒众人推春意阑珊七手八脚头角峥嵘24. 【湖南卷】无出其右不以为意世外桃源不厌其详。

25.【广东卷】短小精悍慷慨解囊弹冠相庆磨洋工26.【福建卷】不谋而合豆蔻年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纸醉金迷。

27.【北京卷】卧薪尝胆春意盎然炙手可热百密一疏28.【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忍无可忍相得益彰顺藤摸瓜差强人意29.【浙江卷】勉为其难别无长物山不转水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005年】30.【北京卷】咄咄逼人偃旗息鼓惨淡经营鲜为人知31.【广东卷】莘莘学子抛砖引玉毕其功于一役难以释怀狗尾续貂32、【湖北卷琳琅满目养虎遗患便宜从事诚惶诚恐。

成语(近五年汇总-全国卷)

成语(近五年汇总-全国卷)

成语1.(2013年新课标全国1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气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2.(2013年新课标全国2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3.(2013年新课标大纲卷,广西)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4.(2014新课标全国1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是()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家孙膑B. 春秋时期楚国的画师C. 战国时期楚国的宴会D. 秦朝时期的工匠答案:C2. 成语“破釜沉舟”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韩信答案:A3. 成语“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A. 越王勾践B. 吴王夫差C. 秦始皇D. 汉武帝答案:A4.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以下哪个历史事件?A. 秦朝赵高的权谋B. 汉朝王莽的篡位C. 唐朝安禄山的叛乱D. 宋朝岳飞的冤案答案:A5. 成语“纸上谈兵”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赵括B. 孙武C. 曹操D. 诸葛亮答案:A6. 成语“刻舟求剑”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愚蠢的行为B. 勇敢的行为C. 机智的行为D. 谨慎的行为答案:A7.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哪种心理状态?A. 疑神疑鬼B. 心旷神怡C. 心如止水D. 心不在焉答案:A8.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B. 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C. 秦朝时期的军事策略D. 汉朝时期的外交手段答案:A9. 成语“掩耳盗铃”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自欺欺人B. 诚实守信C. 勇敢无畏D. 机智过人答案:A10. 成语“对牛弹琴”比喻的是什么?A. 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B. 对牛进行音乐教育C. 对牛进行艺术欣赏D. 对牛进行智力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________”形容做事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答案:好高骛远2. 成语“________”比喻做事不彻底,留下后患。

答案:养虎遗患3. 成语“________”指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抱薪救火4. 成语“________”比喻说话做事有分寸,恰到好处。

答案:恰如其分5. 成语“________”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地方故意停顿,使人产生疑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历年高考已考成语真题(附:真题例句)

历年高考已考成语真题(附:真题例句)

历年高考已考成语真题(附:真题例句)A【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01全国]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望文生义)【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08江苏.×]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B【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

”(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

)[05辽宁.×]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不合语境)【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05全国Ⅰ.×]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不合语境)【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

(老秤一市斤是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含贬义)[95全国.×]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褒贬不当)【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役:一次行动。

在一次行动中完成本该分成几步做的事。

形容急于求成。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教师始终是教育改革成效的主导性因素,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师心自用....,才可能迎来教育的春天。

B、中国女排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终于在本届奥运会上力挫群雄,取得骄人战绩。

C、自古以来,人们所创造的文艺就不是单调的,而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

因此我们对这些作品起码应抱有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D、只有小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面给领导提意见。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清廉贤明的官吏离任,老百姓挽留不住,就攀住车前辕木,卧在车道上拦阻。

如今用这种方式挽留好官的,恐怕(绝无仅有)了B、对于中国人来说,(当务之急)是发展自己,尽快改变落后的面貌。

C、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独树一帜)。

D、他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既想在政治上(无所不为),又对政界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所以一次次推辞不就。

3.下列各句中,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面对记者的采访, 来自映秀镇的李云枚娓娓而谈, 讲述了她看到的一幕幕人间惨剧, 有时哽咽不成声.B "爱心照亮回家路"募捐活动一开始就募集到爱心人士的捐款近3万元, 与过去的细大不捐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C 有人认为圆明园兽首"拍而不买"的行为是非理性爱国行为, 会授人以柄, 会在目前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给自己制造麻烦D 位于东莞市可园南路的金源中心堪称东莞市的标志性建筑,35层的大楼器宇轩昂,被当地人称为金融中心。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老李写的那些东西, 虽然不敢说是出类拔萃,但也还算是差强人意B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主管部门必须公布食品检验结果,让劣质食品在劫难逃.C 趁着混乱不法之徒抢劫得手后,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坐地分赃,气焰十分嚣张.D 中央台今年的”感动中国”推出后,热心观众的信件像雪片一样洋洋洒洒而来,令电视台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顺水推舟....,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B. 看着这倒塌的似乎还在颤动的楼房,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救援人员经过一小时的清理,终于从废墟的夹缝中把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救出来。

C. 颇具魅力的网络广告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可网络终归有点“虚”,即使再透明,仅凭几张图片,购物者仍不免有雾里看花....之感。

D. 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西化的命运,唯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B. 一度被寄予厚望的“三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将引进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备,网民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

C. 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如箭在弦....。

D. 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7.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写成“二恶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作“二巫英”。

B.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账。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愝意极了。

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 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

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1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1992年)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1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1993年)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1月4日,武汉商场黄金柜台发生一起震撼人心....的持枪抢劫案。

B.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C.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D.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个有如坐春风....之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D.她并不是真正关心矿上的生产,上次来,就只在选煤的地方,走马观花....看了一遍。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支股票自上市以来一路狂跌,势如破竹....,近期股价虽有所反弹,但严峻的形势仍使股民备受煎熬。

B.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全剧的气氛极不协调。

C.电视剧《闯关东》得到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是演员在表演中发挥了创造性,各行其是....,出色地展示了老一辈山东人闯关东的血泪史。

D.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常委会会议中作有关说明时表示,将减除费用标准确定为每月两千元,既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需要,也统筹兼顾....了财政承受能力。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众多顾客。

B.李白和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

C.由于高科技更多地运用到电影制作上,电影屏幕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

D.小张看中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