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本次市场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合肥的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我们此行拜访了合肥市国土局、规划局、土地交易中心、房管局、统计局、包河区政府、合肥市房地产协会等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同时还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知名楼盘,对合肥市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做了初步了解。

一、合肥市基本概况

一)城市地理位置及环境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南接巢湖,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位。合肥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1992年,被授予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1999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合肥同时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大专院校,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目前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多平方公里。

二)行政划分及人口

经过区划调整,合肥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目前全市总人口45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8万人,市区人口155.87万人。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状况

一)近年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地区生产总值依然较小

2003年,在遭遇非典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合肥市国民经济仍呈现出速度高、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最高的4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13.3%。其中,从2000年至2003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04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在12.5%以上。

根据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济指标统计,2003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30个省会城市及深圳、厦门、青岛、大连、宁波)中排名第28位,生产总值增长率排

名第24位,位次比较靠后。横向比较看,合肥的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发展速度不快。

合肥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0200120022003

二)人均GDP 及居民可支配持续增长,但平均水平较低 2003年,合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等快速增长。横向比较看,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其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第30位,位次都很靠后。从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看,城镇居民为42.6%,农村居民为50.7%,表明合肥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离小康生活(恩格尔系数在0.3左右)还有一定的距离。

表一: 2003年合肥市部分经济指标

三、合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

一)规范房地产市场,严控房地产过热的政策陆续出台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房地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对土地市场、房产市场、物业管理、房屋拆迁、房地产金融等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希望能防患于未然,保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合肥市相继实施了这些法律法规,同时还修改并完善了《合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规定》、《合肥闲置国有土地处置办法》等相关法规,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合肥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建设,保证了合肥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和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遏制经济适用房投机行为

为保护低收入家庭,我市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建设力度,同时为遏制经济适用房投机行为,合肥市房管局将要针对已购经济适用房上市行为颁发新通知。通知将从两方面遏制经济适用房的投机行为,一是规定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在五年之内不准按市场价出售,二是规定了按市场价出售的经济适用房要补交10%的综合地价款。经济适用房开发和上市的规范,有利于商品房的开发。

三)积极鼓励进行旧城区改造

为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进程,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合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取得通过招标或挂牌的方式进行,用于异地安置的土地通过划拨方式供应,同时还有减免报建费、免收散装水泥发展基金,一次性契税参照经济适用房政策,减收房屋维修基金,大市政配套由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等政策方面的优惠。

四)政府积极推进住宅的产业化和智能化

合肥市编制了《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大纲》等文件,积极推进合肥市住宅产业化和智能化,这将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房地产业的开发水平。

总的说来,合肥政府正在积极的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力求打造一个透明和规范房地产业政策环境,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家相关部委加大了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合肥的土地出让控制比较严格,以低成本取得大规模土地在近几年不大可能。同时,根据合肥土地储备中心戴主任的介绍,流转土地不能改变用途,也不能改变土地性质,不可以进行商品房开发。

四、合肥市城市发展规划

为保证合肥市在2010年达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合肥市政府发布了《合肥市千亿规划纲要》,力争到2010年把该市建区面积扩大到28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00万。合肥市

正在实施“科教兴市”、“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四大战略,着力建设全省城郊型农业示范基地、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和国内最重要的旅游、文化和教育基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迈进。

《纲要》指出,合肥必须有创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凸现园林城市特色和科教基地内涵。在保持原有“扇叶型”城市结构特色的同时向外扩展,建设“新扇叶”,逐步发展成为滨湖城市。城市建设的主要思想为:抓好政务文化新区、中央商务区和现代物流中心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市域城镇布局,形成以合肥主城区为中心,店埠、上派、双墩、义城为次中心,中心建制镇为基础,具有放射状、开放型地域结构形态的城镇体系。

在交通方面,到2010年前建成北外环高速路,建好宁西铁路合肥段,建设完善合肥水路交通,扩大运输能力。研究实施机场搬迁。

对于政务区和中央商务区,保证在2010年建成政务文化

新区、中央商务区,并完善其功能,使之成为全市政治、文化、金融、经贸、商务中心。

对于物流新区工程。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重点区域建设完善现代物流区。到2010年,在新站区建成1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在城区建设4个城域范围内的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系统。

对于巢湖综合开发工程。应抓住国务院批准巢湖综合治理规划的机遇,加大环湖道路、湖岸崩塌治理、堤防加固等基础设施投入。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搞好生态环境治理和旅游开发,逐步使环巢湖成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旅游度假区。

目前,合肥政务区全面启动,区内四横(休宁路、东流路、祁门路、习友路)三纵(圣泉路、怀宁路、潜山路)的交通体系已基本竣工,一系列市政工程开工建设,房地产更是抢先一步,上海绿地、奥园等率先开工,加快了政务区的成熟与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房地产发展的空间。

五、合肥房产市场分析

一)房产市场发展过程

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合肥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理性、平稳的发展态势。直到2003年,上海绿地、浙江绿城市等地产巨头相继进入合肥,合肥的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居住面积上看,合肥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16.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7平方米,比上年分别扩大4.6%和3.6%。从人均GDP看,目前合肥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惯例,表明其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启动期,后期发展潜力较大。

二)合肥房地产市场近期的变化趋势

1.近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从下图看出,合肥近四年来的房地产施工面积增幅较大,平均增幅达30.82%,特别是2003年较2002年增加47.4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竣工面积总体上也呈增长趋势。商品房空置面积为62.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达32.45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增加7.72%和8.78%,跟1999年的32.47万平方米

相比有较大的增长,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合肥房地产市场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近四年,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达26.15%,房地产投资的增副达63.88%,特别是在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加51.25%和124.14%。

而房地产投资

合肥近几年住宅施工、竣工面积(万M 2)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00

2003

近年合肥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亿元)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02001

20022003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7%提升到2003年的35%;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三)目前房产市场的发展状况

1.2003年合肥市房地产相关数据

表四:2003年合肥市商品房开发相关数据

2003年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投资迅速增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大幅增加,商品房销售价格从1998年的不足1500元/平方米,达到2003年的2300元/平方米,近几年平均增长达15%。以上数据都表明,合肥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2.市场以本地消费为主

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合肥市的商品房消费投机成分不大,主要仍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其中很大部分合肥本地人都已经有了一套住房,但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原因,倾向于二次置业,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增加,也新增了消费需求。

3、房地产开发热点区域

2003年合肥楼市全年在售建筑面积约700多万平方米。其中,蜀山区占了五成,其他依次是瑶海区、庐阳区和包河区。可以看出,合肥市商品房供应区域分布不均,新开发的商品住宅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北、西、南边,尤其以西南区域为主,东部为老厂区,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等较差,商品房开发量、楼

盘规模都相对较小。

从楼盘的环间分布来看,目前在售楼盘主要分布在一二环之间,在2003年的144个在售楼盘中,近六成是分布在一、二环之间的,另外,一环之内的楼盘数量占17%,二环之外的占32%,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一环和二环之间成为住宅项目开发的热点区域。

总的看来,目前以马鞍山路为轴线的城市东南上风口板块,以黄山路为轴线的高校学府区板块,蜀山风景区板块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和新站开发区为热点区域。

4、物业类型以多层、小高层为主

目前合肥的住宅市场以多层为主,占开发总量的55%,(小)高层的供应占42%,(小)高层住宅的市场分额呈快速加大的趋势。

合肥的别墅市场供给明显不足,占住宅开发总量的3%,仅有和庄、碧湖云溪、元一高尔夫等少数几个以别墅为主的楼盘,整体供给量不大,楼盘品质不高。表明缓合肥的别墅发展水平不高平。在2003年合肥市场上在售的项目中,有14%的楼盘都

有别墅产品供应市场。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合肥新增别墅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供应量较之去年翻了几倍,表明别墅市场预期较好。

5、大社区逐渐成为主流

2003年合肥市在售住宅项目的平均规模为9.5万平方米,与2002年相比有所增长。其中蜀山区的楼盘平均规模最大,在13万平方米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域,包河区的楼盘规模居中,而瑶海区和庐阳区楼盘平均规模偏小。

同时,楼盘规模平均值的上升主要来源于个别大盘的加入,总体来看,大部分楼盘的规模较小,在售楼盘中有1/3是3万平方米以下的小盘,4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盘不足10家,只占了总量的5%,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楼盘占了总量的13%,占比上升3个百分点。和2002年仅有10%的楼盘总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情况相比,大盘数量的占比有明显的增长,

从区域看区可见,4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盘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蜀山区,占了蜀山区楼盘总数量的1/10。其中,目前规模最

大的是上海绿地集团开发的位于政务新区的国际花都,总开发量达70万平方米。

6、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合肥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上海、浙江等地的房地产知名企业越来越多的进入合肥房地产市场,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地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开发理念,提高了合肥房地产的开发水平。新建住宅小区正在从小规模向大社区转变。一些规模大、配套齐全、新技术、新材料含量高的社区也在增加。总体来说,房地产品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7、三房、两房为主流户型

目前,合肥市场主要以三房和两房户型为主。两房面积集中在90-110平方米之间,三房面积集中在120-150平方米之间。从户型创新来看,在合肥市场,创新的户型并不多。

10.物业管理

合肥的消费者基本认可物业管理收费,目前的收费标准大致为:别墅1.5元/平方米以上,高层1-1.5元/平方米,多层0.7-1元/平方米,

四)目前及预期的房产市场供求分析

目前,合肥房地产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商品房开发量、销售量迅速增加,销售价格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整体呈价增量升的态势,后继发展看好。

从供给上看,目前合肥的商品房供给从总量上看比较充足,但是别墅等高档住宅供给明显不足。同时从产品品质看,规模大、配套齐、园林好的楼盘供给还是不足,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加上国家已经开支加强对土地供应的管理,从长远看,供给将理性增加,同时在结构和产品品质上都会有所调整。

从需求上看,随着国民经济的继续向好,以及政府采取的一些刺激消费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的实施、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会进一步放大。由此可以遇见,合肥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更加向好。

六、合肥土地市场的情况

一)土地市场的交易方式

目前,合肥的土地市场比较规范、透明,对于国有的经营

性土地,一直采用公开的交易方式(拍卖、招标、挂牌等),而对于二级市场的土地,不一定要采用公开的交易方式。

二)土地市场的价格水平

目前合肥的土地价格较低,根据2003年国有土地成交的情况看,成交土地的价格从10多万元/亩到300多万元/亩不等。整体上看,国有土地的平均成交价格为73.36万元/亩。

三)2003年一级土地市场的交易情况

2003年,合肥市级国有土地出让56宗,总成交面积1889.25亩,总成交价款138595.7636万元。从成交地块面积上看,绝大部分成交地块面积较小。在供给的土地中,超过50亩的地块为8宗,总面积达1277.72534亩,占总成交面积的67.63%。

另外,2003年合肥土地出让单价最高的地块为337万元/亩,土地成交面积最大的地块为243.63亩,土地总价最高为28971万元。

表二:2003年合肥主要成交土地情况

四)2004年土地供应计划

2004年,合肥拟推出经营性地块6476.77亩。其中,合肥市区本级拟推出地块13宗,共1966亩;政务文化新区拟推出地块20宗,共1200亩;高新区拟推出地块两宗,共323亩;经济区拟推出地块6宗,共453.77亩;新站区拟推出6宗,共734亩;另外肥东、肥西和长丰等郊县拟推出约1800亩的土地。

表三:2004年合肥将推出的部分地块

七、合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

目前已经有上海绿地、浙江绿城、深圳建设控股等外来企业进入合肥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合肥的房地产开发水平,但大部分本土开发商的开发水平还是较低。从整体来看,房地产业的开发水平明显落后于深圳、上海等较发达城市。

一)当地开发商情况

截止到2003年,合肥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45家,其中03年新成立1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但是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不是特别充裕,大部分实力较差。

目前合肥主要的房地产企业有元一房地产、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集团、海恒发展、邮电物业、上海绿地合肥置业、安徽绿城、合肥香怡等。

二)主要中介公司情况

目前合肥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主要以本土机构为主,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和深圳等沿海城市差距较大,但是深圳世联等外地专业地产巨头的触角正慢慢的伸向了合肥。

三)房地产专业杂志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提纲

调查报告 题目对近年来房地产的形势分析 姓名张雷 所在系部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2级营销5班 学号 2012230517 指导教师张毅 日期 2015 年 5月 6 日

市场调研报告提纲 前言 调研时间、调研范围、调研方法、调研结论 目录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 1、国家经济状况及房地产大势现状 (1)经济状况分析: 近3-5年经济增长,去年同比数据。 (2)房地产大势分析: 近期房地产发展情况、投放量、消化量、控制量等。 2、国家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主观分析,分解成若干条 3、分析及应对 (1)通过经济层面分析,提出市场投放观点等 (2)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提出对项目的应对政 二、纵观市场及区域(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1、涪陵城区概况及经济状况

城乡划分、下辖乡镇、人口基数、经济总量、房地产资金投放情况等2、涪陵区整体规划及发展方向 整体规划及城市发展方向,主城区、新城区等符合划分。 3、涪陵区土地市场投放情况 政府客观数据,并形成润弘;快速启动项目,快进快出,迅速回金。 4、涪陵区最近6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解读 通过调研了解,对半年内市场变化的判断 主要体现为:(1)新楼盘的推出量 (2)有无新产品(特色产品、创新户型等)的出现 (3)价格有无明显拉上 (4)开盘项目的分析与判断 (5)消费需求导向如何 (6)区域政策执行及应对情况,对区域市场影响如何 三、涪陵区房地产市场解码 1、个案调研 含个案调研印象,优劣势分析

2、在售项目总结及细分 a、市场总体特征 b、板块划分及格局状况 c、建设规模分析 d、建筑风格分析 e、户型分析 f、价格竞争分析 g、消费群体分析 h、购买力分析 i、营销和推广的认识 3、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a、住宅 市场定位上,产品规划及定位上,户型定位上,景观设计上,样板区设计上 b、商业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日益稀缺,地价攀新高,以商业为主的综合体或商业项目将陆续出现······主要目的是提上土地价值,增加项目开发利润。

合肥市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

量价平稳供需平衡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健康的运行态势 发布时间:2009-02-10来源: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 一、2008年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008年,面对宏观调控新举措和新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顺应、积极应对,全市房地产业依然保持总体健康的运行态势,开发投资高速增长,开发结构进一步优化,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量继续发展。 (一)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高位运行 200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总额为563.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439.55亿元,办公楼投资27.66亿元,商业房投资48.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8%、48.1%、44.7%和68.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总额占全省的41.68%,位居第一。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仅低于武汉,位居第二。 (二)商品房新开工规模扩大 2008年我市商品房新开面积为1828.7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443.58万平方米,办公楼98.78万平方米,商业房119.2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3.22%、12.3%、15.72%和16.6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占全省的25.31%,位居第一。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 2008年度我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为1203.3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953.2万平方米,办公楼81.6万平方米,商业房96.5万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商品房结转可售面积为995.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630.8万平方米,办公楼94.4万平方米,商业房154.9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供应量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仅低于郑州,位居第二。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平稳增长 2008年度我市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为921.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863.01万平方米(82191套),办公楼20.84万平方米,商业房33.22万平方米。市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4035.93元/平方米,其中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4060.85元/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3.75%和17.77%。 虽然08年度度的商品房销售量与07年度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仍比06年度增长了48.92%。商品房销售量占全省的33.4%,位居第一,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也位居第一。平均销售价格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仅高于长沙,位居第五,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四)省会城市的集聚效应增强 按身份证号码划分,2008年度销售备案商品住宅购买对象中,按套统计,有33.9%的是合肥市(含市属三县)居民,有58.2%的是本省其他城市居民,外

大米合肥市场调查报告

通过这几天辛苦的拜访和了解,我对合肥市大米的市场情况进行的调查,初步熟悉了合肥市大米市场的一些基本状况,了解了金润等一些竞争品牌的市场情况,通过有关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以期能为白湖米业在以后的市场开拓,品牌的打造,宣传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下面是此次合肥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方法:市场实地走访。 二:调查区域:合肥市所以区域。 三:调查日期:7月6——7月10 四:调查对象:各区域超市、集市、粮油行、社区便利店的经销商和消费 第一部分: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一:大米市场总体情况: 目前合肥市场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大米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尚未形成垄断性著名品牌与企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而且生态农业产品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高价值、高利润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特征将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形成与公司的后继发展提供强劲的产品、市场与利润空间的保障。 ↓市场空间广阔 二:大米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 目前合肥大米经营主要以特约经销商、批发、零售方式和厂家直销.批发.零售两种方式。他们都分别在周谷堆设立直销处或设立总代理,然后在四面八方设立代理商。在调查时发现,大米的销售主要分布在各区域的超市、社区便利店、粮油行等场所。其中,大部分粮油行在消费者购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候,对其周围有送货上门的服务。 三:合肥市场的大米品牌及其销售情况分析: 如下图:

经调查显示:占领合肥大米市场的主要品牌有金润,白湖,金健,东北大米,北大荒大米,隆迪,肥西米等其它大米品牌,从上面的图表发现金润,东北大米,北大荒米成为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基本占领了合肥的大半市场,首先东北大米和北大荒米以口味占领一部分市场,他们基本是做老客户,而且他们的定位明确,如肥西米和一些其它的米,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他们属于本土大米,占领合肥的小粮店,在走访时还发现,金润、隆迪.白湖大米销售的地区很大部分都有上述几种品牌的大米存在,但在市场上还没有一个绝对领导的品牌,各类品牌各有纷争,所占比率相差无几。 另外,通过比较发现,金润在市中心、城郊所占比率较大,销售数量较多,而且在有些超市和便利店成了金润的专卖,例如:互惠超市, 1:金润米的优势: 1)他是本土品牌,他的加工厂就在合肥,所以少了运输费, 2)他的营销策略全,他不仅在超市铺货,而且在一些企业也供货,例如:有的公司在节假日时 发金润的米,这样长久下去消费者会行成一种习惯,自然的会考虑到金润米,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要做到培养消费者的习惯. 3)品种多,它在高.中.低档都有不同的品种. 从上面可以看出:金润米业不仅在超市,便利店铺货,而且他大量开发其他的渠道.例如开发一些企业,从而提高它的品牌知名度和销量. 金润米的劣势: 1)没有自己的生产地,都是拿别人的米来加工然后导入市场.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东莞市房地产发展状况 在东莞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业继续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立项数量、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实际投入资金、实际销售面积等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个房地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当前房地产还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房变得更加理性,因此研究购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司进行了“东莞市住房消费状况研究”的市场调研活动,我们从东莞市常平镇的总体住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民众对住房需求特点以及置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我司常平项目下阶段销售的市场依据。 二、宏观规划对常平房地产的影响 1、高水平的城市化目标,常平房地产业成为仅次于制造、物流为主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东莞市政府关于常平(20XX~2020)经济发展战略预测: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0%、75%和80%左右。 2、常平的城市定位及重心南移的决策,使镇区南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常平房地产市场的热

点。 根据常平镇新的城市规划城市性质为“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客流、物流中心、东莞市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商贸重镇”。规划常平镇20XX年、20XX年和2020年的城镇总人口分别为万人、52万人、60万人左右;20XX 年、20XX年和2020年基础设施配套人口分别按31万人、36万人和45万人计算。规划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1平方公里、36平方公里和54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主要向南,并适当向东发展,采取生活内聚、产业外延的拓展方式。 3、生态住宅将成为开发商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投资亮点。 常平镇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将其中2020年常平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心、五点”。规划常平城市景观体系为“一点十廊,五轴十六节点,三区七门户”,以“新城、碧水、绿脉”作为城市总体形象特征,将常平建设成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阳光中,绿、水、城共生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房地产市场分析 1、常平各个区域分析: 1) 常平中元街及中心地段

安徽合肥市房地产分析报告

安徽合肥市房地产分析 报告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目录 一、合肥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1、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2、合肥市房价一路走高 3、商品房总体上供小于求 4、合肥各区域房价现状 5、规模化开发主导市场 6、卖方市场渐变买方市场 7、五大因素推动房价上涨 8、加大二手房监管力度确保房价稳定增长 二、合肥潜力购房消费者特征分析 1、购房需求更旺,购房群体更年轻。

2、不同年龄消费者购房意向分布 3、家庭年收入4万-6万元群体是市场需求主体 4、不同收入消费者购房意向分布 5、中高学历群体成为购房主力 三、合肥土地市场发展 四、直面2005合肥房地产市场 1、加强对土地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控供地计划指标,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了房地产经济的区域平衡 3、加强对土地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控供地计划指标,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4、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了房地产经济的区域平衡 5、三位联动,有力推动城市旧城区改造的进程 6、以房地产经济为先导,促进多产业并进 7、规划引导,成片配套,通过市场配置经济杠杆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8、信贷:政策调整引导理智消费 9、未来合肥楼盘的发展趋势 安徽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房改政策逐步到位,尽管近些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但合肥市房地产业发展势头依然迅猛,特别是 2004 年合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整体规模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正逐渐成为二线城市中新的投资热点。 一、合肥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1 、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据统计, 2004 年该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其中住宅投资额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和%;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和%;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和%;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和%;2005年1-2月在城镇以上投资额中房地产完成投资亿元,增长%。

2018最新的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

2018最新的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根据县政府近期调研工作的安排,我局对目前我县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了详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奋力跨越争进位,富民强县快发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下,全县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大,房地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持市场供需总量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的态势下,全县房地产市场呈现快速运行的良好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发项目施工、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为拉动我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截至目前,我县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已有17家,“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3亿元,建设花园、锦华苑、公园、城南、金都、金明寓、栗园、金星等成规模小区8处,开发商品住宅6200套、56万平方米。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为我县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我县房地产业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各类型楼盘销售情况良好。建筑类型方面,已建和待建楼房以砖混结构为主,框架结构楼房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楼盘品质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日益改善。xx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同时,我县房

地产开发楼盘的品质得到了不断提升,购房户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和品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加大了居民对住房消费的吸引力。消费结构方面,主要以10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积楼房为主,90-100平方米的小户型销售情况良好但数量较少,仅占年度开发量的25%左右。 总体看,xx年我县房地产需求增长速度将低于xx年,房地产供求形势进一步改善,房地产价格涨势将趋向相对稳定。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抑制房地产非合理需求的力度加强,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等调控措施的实现以及二级市场的扩大,我县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主要消费需求是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乡镇机关工作者及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成为购房的主力军;同时,个体从业者、私企老板及企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对高档住宅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商品房购买对象以个人购买为主,投资商尚未大量出现。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市场化程度如何(特别是个人购房比例)以及投资性购房的比例。xx年,从购房者购房的动机来看,我县城区购房者中,购房用于自己居住的比例达到93%,以投资为目的占7%,而纯属投机炒作购房的比例尚不到2%,说明我县整个房地产市场并未出现大量投机者,整个销售市场处于自然销售状态。 预计房屋价格在较旺的实际需求的支撑下将继续上涨,涨幅经历了xx年爆发性增长之后,将趋向平稳,全年增长速度预计

合肥市场调查报告

合肥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5年3月24日至25日 二.调查的目的: 了解合肥市商业市场的现状和布局情况,并对各商业区、各行业、各品类、重点业态的合作形式、租金条件、销售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合肥市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开展招商工作提供市场数据和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地点: 合肥市大型百货及商业区域位置,包括: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家居卖场、餐饮、娱乐、步行街、各商业区等; 1、各商业区调查概述: (2)百盛购物中心: 市场概况及分析:档次中偏高,中档为主,引领品牌主要以百丽鞋业、玛丝菲尔、卓雅、依瑶、浪漫一生、欧时力女装及柏朗雅高、威克多、老人头、巴贝、浪比时男装及阿迪、耐克运动(运动区、鞋区所占面积较大)外加配套韩国餐饮、肯

德基、必胜客快餐和配套超市。 购物中心外围

楼梯品牌空间的运用 评价与分析 优势 地处淮河路步行街,与鼓楼百货、银泰中心等商业有效形成商圈互动。 作为外资百货,在管理及品牌引进上有一定优势。 品牌较时尚,受到年轻人欢迎。 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不足之处: 商场营业面积较小,未来可持续发展空间有限。 停车场规划不合理,停车位较少却因不方便停车导致利用率低。 主要以购物功能为主的商场,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餐饮、娱乐一站式需求。

(5)之心城购物中心,国购广场 主要以国购广场为核心,集中了合肥市百货大楼、乐客来国际商业中心(招商中)、ITAT会员店、蜀王火锅、庐州太太美食厨房、爆爆香辣虾、合肥人家等其他业态不做重点介绍。

电梯口指示牌

(7) 金寨路:主要业态:数码城 租金水平:40至200元(其余条件后附表) 合肥市数码一条街:(主要指金寨路与黄山路交汇处周围商圈)目前云集了全市绝大部分的数码、电子产品、电脑配件、文具及办公设备等,同时主要的数码城如:赛博数码广场(黄金广场内)、新瑞琪数码城、新老百汇数码城、颐高数码城(搬迁中)等都集中于此(后附租赁条件表)。 2、百货商场调查概述 (1)古井集团: 瑞景名品中心和瑞景国际购物广场分别位于合肥长江东路和寿春路108号,是古井集团旗下的安徽瑞景商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和精心打造的中高档时尚百货店,该集团立足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力图打造和占领安徽高端市场。旗下瑞景商业管理公司负责下属两个百货商场的运营管理,是目前安徽最高档的商场: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房地产项目市场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摘要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内容 三、调研范围及对象 四、调研方式与方法 五、调研具体实施 六、调查时间进度安排 七、本次调研工作人员分配及工作分工 八、经费预算

一、调研目的 1、了解房地产主开发商的楼盘价格、设施、促销以及开发商的实力。 2、了解房地产价格的走势 3、了解房地产开发的项目成本。 4、了解楼盘所处地区的交通情况 二、调研内容 1、房地产项目的位置、户型、风格、单价、总价、配套、交通等方面的情况 2、房地产开发商情况调查,主要调查项目附近楼盘的房型、价格、推出时间、销售渠道、促销策略及开发商实力等 三、调研范围及对象 天津市的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是被调查对象

四、调研方式与方法 主要以实地调查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完成市场调查设计及对调查人员进行讲解有关调查内容后,就可以展开具体的实地调查,每位小组成员负责调查3-4家房地产商的访问调查。调查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向房地产开发商说明来意并做好访问记录。 五、调研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确定调查问题,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研人员 (2)实施阶段 根据调查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由调查人员广泛地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息。每名调研员负责3-4个房地产开发商的调查,时间控制在1-2天以内。 (3)调查后续工作安排 调查工作完成后,对个小组成员调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做出统计分析报告。 六、调查时间进度安排 (一)调查时间: 1、在房地产开发商售楼期间进行访问调查 (二)调查时间进度安排表

七、调研工作人员分配及工作分工 调查方案设计及修改: 数据收集及统计: 分析数据及调查报告撰写: 八、经费预算 共计:元整(详见活动经费预算表)活动经费预算表: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阅。 一、大丰港房地产发展状况 大丰港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江苏沿海三大深水海港之一。大丰港处于江苏省1040公里海岸线港口空白带的中心位置,距上海港250海里、连云港港120海里、秦皇岛港490海里、距日本长崎港430海里、韩国釜山港420海里,可经上海港、釜山港直达东南亚和欧美各大港口。凸显的区位优势,使大丰港成为江苏沿海中部及周边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佳大跳板。 这里交通运输十分便捷,集疏运条件具备。大丰港与沿海高速、宁靖盐公速、徐淮盐高速、京沪高速、新长铁路、通输运河相连。苏通长江大桥已经建成,从沿海高速公路到上海市区仅需2小时车程;大丰港距盐城机场仅45公里,盐城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云南、温州、南昌、韩国首尔、香港等地航线。疏港四级航道200xx年12月开工建设,经通榆运河可直达长江水系;大丰港至大丰市区双向8车道的通港大道正在建设;在盐城至大丰港的高速公路即将开工;新长铁路大丰港支线已列入国家规划。“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成为江苏新型的海河联运口岸。 大丰港直接覆盖苏北、苏中及淮南的广大区域。年货物可供吞吐

量逾8000万吨。每年直接供应或经过该地区供应的大宗货物中仅煤碳就达3000万吨,木材达300立方米,集装箱生成量50万TEU,各类化学品500万吨。 在大丰港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带动下,全港房地产业继续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立项数量、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实际投入资金、实际销售面积等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个房地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当前房地产还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房变得加理性,因此研究购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司进行了“东莞市住房消费状况研究”的市场调研活动,我们从东莞市常平镇的总体住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民众对住房需求特点以及置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我司常平项目下阶段销售的市场依据。 二、宏观规划对常平房地产的影响 大丰港海港新城是按大丰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建设的一个独立新城,按照“一年拉开主框架,二年初见成效,三年建成2平方公里,五年建成5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港城启动区”的目标,以“规划指导、集中开发、环境先行、政府引导、市场开发”为原则,科学策划、科学开发。启动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海港新城东至城东路(原海堤公路)、南靠疏港路(S332省道)、西接滨湖大道、北临通港路。 港城启动区先期已建成海关、商检、海事、国土办公楼等开关通航必备的行政建筑设施。配套建成了海关桥、港华桥、浔阳路、洋辉中路、港华路等市政道路和桥梁。目前正在实施五星级温泉假日酒店、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3篇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3篇 2018-08-22本文目录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报告一、xx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优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商业氛围,旧城历史景观和独特滨江景观特色是xx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主要特质。 从XX年起至今,xx商品房价格一直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xx已成为武汉高档房产的主要聚集区域,同时,也成为优势地产竟相博弈之地。 总体而言,xx房地产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创新程度,都趋向于中高端。 xx年以后,随着大量外埠资本注资xx,该区域房地产格局呈现出新变化。 一方面,房产的整合概念不断增强,如永清片区的新天地项目,集合住宅、酒店、写楼、商铺等不同商业业态于一体。 房地产开发不再以某类物业为主,而是深化为产业概念,地产对城市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顶级项目拉动了高端消费力量。 长期以来,武汉的房产高端消费都受到了产品的极大制约,项目品质的均等性使xx的房地产业不能满足细分市场的要求。 XX年后,这一局面被打破,xx滨江地产及商业地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XX年,xx房地产进入了历年来最火爆的一年。 目前,xx房地产呈现出住宅、商业并进的格局,物业形态上以高层为主,投资型物业不断涌现。 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之下,房地产项目的消化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价格仍然稳步上升。 二、xx商品住宅发展特征产品特征:xx中心区域住宅以高层住房、高档公寓为主;城郊结合部以多层、小高层、连排别墅为主。 价格特征:xx城区商品住宅总体价格水平在6500元/平方米左右,均价在6500元/平方米以下的物业主要集中于后湖、金银湖,、二七片及古田区域。 供求特征:全市商品房销售项目中,xx区域占据了39.54%,xx 区域楼盘供求基本平衡。 消费者特征:包括公务员、商人、公司职员、企业老总、外来人员等。 产品定位:中高端产品为主,中低档楼盘放量偏少(多集中在后湖、金银湖)。 文化诉求特征:浓厚的商业、娱乐等都市文化特征。 三、XX年(1-6月份)xx商品住宅供给和销售基本分析(1)商品住宅价格与销量分析xx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等优势在过去的时间内,房地产开发量居武汉市前列,同其它区域相比,其价格一直呈现出上升状态,XX年(1—6月

合肥市房地产经纪合同(之二)范本正式版

YOUR LOGO 合肥市房地产经纪合同(之二) 范本正式版 After The Contract Is Signed, There Will Be Legal Reliance And Binding On All Parties.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Cooperation, There Are Laws To Follow And Evidence To Find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合肥市房地产经纪合同(之二)范 本正式版 使用说明:当事人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状态下,使用合同文本签订完毕,就有了法律依靠,对当事人多方皆有约束力。且在履行合作期间,有法可依,有据可寻,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合同编号:_________ 委托人(乙方):_________ 经纪人(丙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乙、丙双方协商一致,就房地产交易经纪事宜订立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委托丙方为座落在:合肥市_________区 _________[路]_________[小区]_________号附近的[住宅][商业用房][_________]提供以下服务:(下列事项供委托人选择) (一)提供订约信息; (二)充当订约介绍人; (三)协助、指导订立[房地产转让][房屋租赁]合同; (四)协助办理房地产交易手续; (五)协助办理其他手续[户口转移][水表过户][煤气过户][_________][_________];

合肥市房地产中介市场调查报告

合肥市包河区房地产中介市场调查报告(经纪机构) 本次调查针对房地产中介人员,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份,涉及17个门店。 一、样本概况 调查样本中,男性占76.47%、女性占25.53%;本地城市户籍占52.94%、外来常住人口占47.06%;197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占5.88%、1980年代出生的占64.71%、1990年代出生的占29.4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8%、高中或中专占23.53%、大专占70.59%;自有住房占40%、市场租赁占60%;2000年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占5.88%、2001-2005年参加工作的占5.88%、200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占 41.18%,其中,201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占47.06%。 二、调查结果 1、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体满意度评价 房地产中介人员对本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88.12分,处于满意程度,其中,80-89分占、90分以上占。(见表1) 在12项房地产中介服务指标中,人员专业性最重要,占82.35;(多项选择,见表2) 3、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问题中,以不正当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最为严重,占58.82%(多项选择,见表3) 房地产中介机构(门店)平均从业人员为12.82人,与去年相比,从业人员增加的中介机构占68.75%,平均增加2.64人;从业人员减少的中介机构占6.25%,平均减少2人;从业人员差不多的中介机构占25%。(见表4) 房地产中介机构平均每月办理房屋转让业务20套,与去年同期相比,41.18%的中介公司每月房屋转让业务增加,平均增加11.29%;5.88%的中介公司每月房屋转让业务减少,平均下降30%;41.18%的中介公司平均每月房屋转让业务差不多。(见表5) 52.94%、20套以上的占11.76%。与去年同期相比,中介公司每月房屋租赁业务上升的占35.29%,平均上升了10.67%;每月房屋租赁业务下降的占11.76%,平均下降3.5%;差不多的占35.29%。(见表6)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调研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等而系统地、客观地识别、收集信息,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模板,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商业氛围,旧城历史景观和独特滨江景观特色是xx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主要特质。从XX年起至今,xx商品房价格一直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xx已成为武汉高档房产的主要聚集区域,同时,也成为优势地产竟相博弈之地。总体而言,xx房地产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创新程度,都趋向于中高端。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

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合肥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本次市场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合肥的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我们此行拜访了合肥市国土局、规划局、土地交易中心、房管局、统计局、包河区政府、合肥市房地产协会等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同时还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知名楼盘,对合肥市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做了初步了解。 一、合肥市基本概况 一)城市地理位置及环境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南接巢湖,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位。合肥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1992年,被授予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1999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合肥同时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大专院校,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目前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多平方公里。

二)行政划分及人口 经过区划调整,合肥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目前全市总人口45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8万人,市区人口155.87万人。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状况 一)近年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地区生产总值依然较小 2003年,在遭遇非典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合肥市国民经济仍呈现出速度高、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最高的4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13.3%。其中,从2000年至2003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04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在12.5%以上。 根据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济指标统计,2003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30个省会城市及深圳、厦门、青岛、大连、宁波)中排名第28位,生产总值增长率排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仍在增长,销竣比显示供需仍不平衡。xx 年南京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额445.97亿元,同比增长27%,xx年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77.2亿元,同比增长41%。07年以来平均销竣比为2.64,07年全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08年前两个月销售面积跟不上竣工面积,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市场"拐点论"的影响。07年南京商品房销售均价平稳增长,08年初售价同比增长10.1%,环比略有下降。xx年,南京市商品房全年销售均价为5303.8元/平方米。 08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5331元,同比07年2月份增长10.1%,相比07年全年销售均价增长0.5%,但是比较07年末的销售均价略有下降。07年12月份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显著放大,08年前两个月成交量较少,相比07年1-2月份同比减少60%多。 08年前4个月南京住宅市场成交量表现比较平稳,较07年同比有所减少。08年3月份累计成交面积约4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7%左右,4月份截至到4月22日累计成交40.2万平方米,有望超过3月份的成交量,但同比07年4月仍有缩减。南京未来两年的住房建设计划将提高响应政策号召,土地供应不会对房地产市场过度限制。未来两年南京的住房建设计划将逐步落实"90/70"政策,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应量,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由于存量土地比较多,08年土地供应相比07年减少135万平方米左右,但是09年将在08年的基础上增加200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因此未来两年南京房地产市场不会受到土地供应的限制。

四,南京各区域主要在售楼盘根据搜房网提供的信息,南京各行政区域主要在售楼盘情况如图表9所示。玄武、白下、鼓楼三大区域的楼盘销售均价位居全市前三位。玄武区的楼盘售价在9000元/平方米~25000元/平方米之间,白下区普遍在90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左右,鼓楼的房价普遍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位置较偏的苏宁千秋情缘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建邺区的楼盘大多集中在河西板块,该板块环境比较好,楼盘质量也比较高,知名地产开发商如中海地产、万科、栖霞建设等都在该板块开发项目,老南京和新南京都喜欢在此安家落户,目前该板块的销售均价都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新楼盘比较多的是江宁区,江宁区是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环境也比较好,售价相对较低,比较适合来南京落户的外地生,目前普通住宅售价大概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各个不同的楼盘价格差异也比较大。由于江宁区房价相对较低,环境较好,并有大量别墅项目,是富人聚集地,同时将受惠于即将开通的地铁2号线,预计江宁区的房价会有较大升值空间。 五,南京未来两年住房建设计划根据南京市住房建设计划,08年南京各类住房上市量将达1120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房上市总量约850万平方米,经适房(含廉租房)约240万平方米,比07年1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供应量增加了近一倍,中低价商品房约30万平方米。08年南京廉租房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6亿,筹建廉租住

合肥酒店调研报告

合肥酒店调研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合肥市宾馆调查报告 时间:2011年8月29号——9月9日 地点:威斯汀大酒店、希尔顿酒店、天鹅湖 大酒店 调研者:xxx 摘要:为了提高大三学年的宾馆设计能力,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在合肥市多家星级宾馆展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实地参观调研活动,着重了解了宾馆设计方面的 基本原理和要求,学习功能组织和流线安排,掌握空间的处理和空间气氛的营 造,从而为以后的宾馆设计工作储备足够的认知。 关键词:基本概况、酒店分析、发展趋势 正文: 合肥市酒店类建筑基本概况 随着合肥市的城市化进程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不断显着增强,旅游业日益发达,加之会展经济带动,合肥市的星级酒店扩张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星级酒店的大量兴起,也拉动了物业品质、提升了物业价值,带动着周边地产升值。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酒店作为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物,它向顾客提供着一定时间的住宿,同时提供饮食、娱乐、健身、会议、购物等服务,还承担着城市的部分社会功能。截止我们调研开始,合肥市挂牌的五星级酒店已达到了10家之多,还有一大批星级酒店正在整修和建设中。在这里我为大家选取了合肥市内相对有特色的酒店类建筑——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和天鹅湖大酒店。 合肥市内十家五星级酒店 1、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

区位分析: 地处芜湖路与马鞍山路的交叉路口,位于合肥市一环内紧邻环城河,毗邻高端商业中心万达广场,属于万达SHOPPING MAIL的建筑群之一;坐落于合肥市区投资力度最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的中心区域,为这个第三代城市综合体提供着全方位的入住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紧邻的马鞍山路高架快捷的到达合肥的主要商务和旅游区域。这里距离合肥汽车站公里,乘坐出租车约5分钟;距离合肥火车站6公里,乘坐出租车约15-20分钟;距离合肥骆岗机场公里,乘坐出租车约30分钟。 万达城市综合体中的区位图城市中的区位图 形体外观分析: 威斯汀酒店由紧邻芜湖路的25层主体建筑与后方的服务功能房组成,建筑主体外立面大量运用的玻璃材质,远处看去犹如一块玻璃体块矗立在高架旁,客房内的透明材质的落地窗也赋予了建筑以简单明快的风格,表现出一股现代时尚的风范。 酒店效果图门前喷泉 入口处分析: 由于酒店紧邻芜湖路主干道,入口区域没有足够大空间去设置较大缓冲广场,但门前一个小型喷泉,保证了足够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在喷泉的后方提供了临时停车位。 缺陷: 周边环境暂时阶段不是很好,紧邻它的是正在施工中的万达公馆,对酒店的影响还是不小,另外威斯汀酒店的背面就是南淝河的支段,而由于治理没有

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总结报告范文(1)

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总结报告范文(1) 关注民生,让百姓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政协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XX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较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 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得到完善。 XX年至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万㎡,完

成销售面积万㎡,空置面积万㎡,空置率为%,其中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万㎡,销售万㎡。 XX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XX年涨至2300元/㎡,XX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XX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XX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XX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XX 年--XX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万㎡,其中XX年完成22万㎡;XX年完成万㎡,同比下降%;XX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万㎡,总投资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XX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

江津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江津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江津房地产市场环境概况 1.人口概况 2011年统计显示全区户籍人口150.4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6万人,农业人口9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857人,出生率为14.5‰;死亡人口10672人,死亡率为7.1‰;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99.75:100,人口自然增长率0.74‰。 人口年龄结构:18岁以下的人口为265019人,占17.6%;18-35 岁的人口为271685人,占18.1%;35-60岁的人口为677237271685,占45.0%;60岁以上的人口为271685人,占19.3%。 人口受教育结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0.93万人,在校1.9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0.84万人,在校2.32万人,毕业0.84万人;普通中学招生2.16 万人,在校6.54 万人,毕业2.25万人;小学招生1.26万人,在校7.43 万人,毕业1.3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7万人。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0.77万人,升入中职0.8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普通初中入学率99.9 %。 2.经济发展概况 2011年全年实现江津区生产总值3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0.9亿元,增长23.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5.8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7.7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76.5%、18.5%,其中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9.1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7.7:44.2:38.1调整为14.4:60.1:25.5。 从经济增长匹配的相关因素看,一些产业的增长,呈现出近年少有的现象。全年进出口总额853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0.9%。其中,出口56604万美元,增长452.0%;进口28795万美元,增长248.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576.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6%,同比增长37.6%。 3.居民生活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千亿工业强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战略,提速建设?五个江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经济增长处于历史最快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0元,比上年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8694元,比上年增长22.9%。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1%,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万人。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7万人,同比下降19.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津经济正向良好方向发展,居民的购买力正在逐年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在不断增加的同时,非消费性支出也日益成为居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城市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