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合与自修复混凝土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及其应用

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及其应用

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及其应用一、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愈合技术逐渐应用于混凝土中,使得混凝土能够自我修复,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自愈合技术的原理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自愈合剂,使得混凝土在受到损伤后,自动释放出自愈合剂,填补裂缝,从而达到自我修复的效果。

自愈合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性自愈合剂,如纤维、微胶囊等,通过物理的方式填补裂缝;另一类是化学性自愈合剂,如水玻璃、丙烯酸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填补裂缝。

三、自愈合技术的应用1. 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自愈合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建筑结构中,如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

这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损伤,自愈合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也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等问题,自愈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自愈合技术可以应用于水坝、水渠等水利工程中,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 道路和机场建设中的应用道路和机场建设中的混凝土结构也容易受到损伤,自愈合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路面的开裂和坑洼,提高道路和机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其他领域的应用自愈合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核电站、航天器等。

在这些领域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自愈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自愈合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1. 优点自愈合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同时,自愈合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可持续性。

2. 局限性自愈合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自愈合技术的应用需要增加混凝土的成本,这会增加工程的总成本。

其次,自愈合技术只能修复较小的裂缝,对于较大的损伤无法起到修复的作用。

五、结论自愈合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混凝土中使用自愈合材料的方法

混凝土中使用自愈合材料的方法

混凝土中使用自愈合材料的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和损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愈合材料被引入到混凝土中,以达到修复混凝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使用自愈合材料的方法。

二、自愈合材料的种类1. 微生物自愈合材料微生物自愈合材料是指添加了活性细菌的混凝土。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细菌会在裂缝处繁殖并分泌钙化物质,填充裂缝,修复混凝土。

微生物自愈合材料的优点是能够长期修复混凝土,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修复。

2. 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能够在混凝土中自动流动并填充裂缝。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快速修复混凝土,但不能长期修复。

3. 微胶囊自愈合材料微胶囊自愈合材料是由微小的胶囊组成,这些胶囊内部装有修复液体。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胶囊会破裂释放出修复液体,填充裂缝,修复混凝土。

微胶囊自愈合材料的优点是能够快速修复混凝土,并且能够长期修复。

三、自愈合材料的应用1. 微生物自愈合材料的应用微生物自愈合材料需要在混凝土浇筑时添加活性细菌。

这些细菌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繁殖,以达到修复混凝土的目的。

在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细菌会在裂缝处繁殖并分泌钙化物质,填充裂缝,修复混凝土。

微生物自愈合材料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细菌的添加量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2)细菌添加后需要在混凝土中生长繁殖,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3)混凝土中不能添加过多的细菌,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的应用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应用到混凝土中:(1)通过混凝土表面涂布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2)将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合均匀。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纳米粒子的添加量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2)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3)纳米粒子自愈合材料的添加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混凝土自修复原理

混凝土自修复原理

混凝土自修复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泥、沙子、石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它的强度高、耐久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然而,由于混凝土存在开裂、疲劳等问题,导致其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自修复技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混凝土自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混凝土自身材料的性质,在混凝土开裂时自主修复,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愈合和自生长。

自愈合是指混凝土在受到裂缝损伤后,通过自身材料性质的改变,使得裂缝自行闭合。

这主要涉及到混凝土中的一些特殊材料和化学反应。

其中最常用的是微胶囊和自愈合剂。

微胶囊是一种微小的胶囊,内部充满了特殊的固体、液体或气体。

当混凝土受到裂缝损伤时,微胶囊会破裂释放出内部的物质填充裂缝,从而实现自愈合。

自愈合剂则是通过添加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使得混凝土在受到损伤时能够自行产生固化反应,填充裂缝。

自生长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损伤后,通过生物或物理化学反应,在裂缝处自行生成新的材料,从而恢复混凝土的完整性。

这主要包括微生物自修复和碳纤维自生长。

微生物自修复是指利用混凝土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的沉积和胞外聚合物的生成,填充裂缝,从而实现自修复。

这种方法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特殊的微生物。

碳纤维自生长是指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当混凝土受到损伤时,碳纤维会在裂缝处自动聚集,从而生成新的材料填充裂缝。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自修复,但是碳纤维的添加量需要适当控制,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总的来说,混凝土自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修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自修复方法和材料,以达到最佳的修补效果。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与质量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裂缝和损伤,这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损伤问题,自愈合混凝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自愈合混凝土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混凝土中的自愈合2.1 自愈合混凝土的定义自愈合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特定的材料,以产生自愈合效果的一种新型混凝土。

自愈合混凝土具有自动修复裂缝和损伤的能力,可以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

2.2 自愈合混凝土的原理自愈合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混凝土中添加的特定材料来实现自动修复裂缝和损伤。

其中,最常用的自愈合材料包括微生物、纤维和胶凝材料。

2.2.1 微生物微生物是自愈合混凝土中最常用的自愈合材料之一。

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代谢产生胶凝物质来填充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损伤。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产生胶原蛋白等物质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2 纤维纤维是一种常用的自愈合材料,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来防止裂缝和损伤的扩展。

纤维可以分为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两种,其中无机纤维的耐久性更好,适用于长期使用的混凝土结构。

2.2.3 胶凝材料胶凝材料是自愈合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形成胶体来填充裂缝和损伤。

常用的胶凝材料包括聚合物、水凝胶和纳米材料等。

2.3 自愈合混凝土的机制自愈合混凝土的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

2.3.1 物理机制物理机制是指通过自愈合材料的物理效应来实现混凝土的自愈合。

例如,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生胶凝物质来填充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损伤,纤维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来防止裂缝和损伤的扩展。

2.3.2 化学机制化学机制是指通过自愈合材料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混凝土的自愈合。

例如,水凝胶可以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反应产生胶体,从而填充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损伤。

三、自愈合混凝土的应用自愈合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加固。

混凝土的自愈合原理

混凝土的自愈合原理

混凝土的自愈合原理混凝土的自愈合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材料。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往往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变化、水分蒸发、机械损伤等,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和破坏。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混凝土自愈合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自愈合原理。

一、混凝土的自愈合简介混凝土的自愈合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受损后,通过一定的机制和过程,使破损部分的混凝土自行修复并恢复原有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自愈合、化学自愈合和物理自愈合等。

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不同,自愈合混凝土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混凝土的微生物自愈合原理混凝土的微生物自愈合是指通过注入活性菌或菌群,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混凝土中生成新的钙化物质,填补混凝土结构中的微小裂缝,达到自愈合的目的。

目前,最常用的微生物自愈合菌株包括葡萄球菌、骨杆菌、乳酸杆菌、硝化细菌等。

这些菌株在混凝土中生长,利用混凝土中的有机物质和空气中的碳源,通过代谢反应产生氨、碳酸钙等物质,进而促进混凝土中的钙化作用。

微生物自愈合的优点是能够在混凝土结构的细小裂缝中进行修复,修复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湿度、pH值等因素,同时也需要防止微生物污染和生长的不稳定性。

三、混凝土的化学自愈合原理混凝土的化学自愈合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利用物理化学反应的方式,形成新的钙化物质填补混凝土结构中的微小裂缝,达到自愈合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自愈合材料主要包括微胶囊、聚合物、氢氧化物等。

其中,微胶囊是一种微小的包裹体系,里面包含有化学反应的物质,当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时,微胶囊破裂,释放出化学物质,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的钙化物质。

化学自愈合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填补细小的裂缝,并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自修复混凝土(两篇)

自修复混凝土(两篇)

引言概述:自修复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具有能够自动修复裂缝和损伤的能力。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自愈合剂或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可以在受到外力或环境影响后自行修复,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将从材料原理、自愈合剂类型、微生物应用、性能评价以及应用前景五个方面对自修复混凝土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材料原理(1)自修复混凝土的基本原理自修复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能够自动修复裂缝的材料或微生物。

当混凝土出现初期裂缝时,自愈合剂会填充到裂缝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愈合剂与混凝土中的溶液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凝胶物质,从而修复裂缝。

(2)自愈合剂的种类与原理常见的自愈合剂包括微胶囊、聚合物、纳米颗粒等。

微胶囊自愈合剂是将修复剂封装在微胶囊中,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微胶囊破裂释放出修复剂,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凝胶物质,填充裂缝。

聚合物自愈合剂则是通过聚合物固化填充裂缝,纳米颗粒自愈合剂则是通过纳米颗粒填充裂缝,并形成新的凝胶物质。

二、自愈合剂的类型(1)微胶囊自愈合剂微胶囊自愈合剂是将修复剂封装在微胶囊中,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微胶囊破裂释放出修复剂,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凝胶物质,填充裂缝。

微胶囊自愈合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混凝土中长期存储。

(2)聚合物自愈合剂聚合物自愈合剂是通过聚合物固化填充裂缝。

聚合物自愈合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附性,可以有效修复细小的裂缝,并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纳米颗粒自愈合剂纳米颗粒自愈合剂是通过纳米颗粒填充裂缝,并形成新的凝胶物质。

纳米颗粒自愈合剂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填充性,能够填充细小的裂缝,并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三、微生物应用(1)微生物修复裂缝的基本原理微生物修复裂缝的原理是通过添加具有自愈合能力的微生物到混凝土中。

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微生物会利用混凝土中的溶液和氧气生长繁殖,形成新的细菌矿化产物,从而填充裂缝。

混凝土的自愈合(Self-healing )

混凝土的自愈合(Self-healing )

混凝土的自愈合(Self-healing )行为及其机理混凝土以其良好的耐久性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混凝土本身脆性大,且受物理收缩、内外温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局部损伤和裂缝,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必然会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

混凝土作为良好的建筑材料,其开裂虽然不是可逆过程,但混凝土对裂缝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愈合的能力。

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可以在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条件下使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愈合, 从而恢复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实践经验表明, 混凝土自身有对损伤自然愈合的特性, 即开裂后的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或在水中养护, 裂缝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愈合。

Abrams( 1925年) 是第一个发现混凝土具有自愈合现象的学者, 他注意到经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后的开裂试件在户外放置8 年后居然愈合了, 且其抗压强度为28 天强度的两倍多。

后来国外也有资料记载龄期为三年的混凝土开裂愈合后, 强度百分之百恢复。

混凝土自愈合特性:混凝土自愈合特性以裂缝处有白色碳酸钙结晶为特征, 其包含复杂的物理及化学过程,主要机理包括:( 1) 混凝土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 如C3S、C3A 等) 与渗透水作用并在裂缝处生成水泥水化产物;( 2) 混凝土硬化体中微溶于水的水化产物Ca(OH) 2 与渗透水及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在裂缝周围结晶; ( 3) 水渗透导致混凝土内部Ca(OH) 2 浓度降低, 致使与Ca(OH) 2 相平衡的水泥水化产物分解, 集附在裂缝周围; ( 4)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等沉落到渗透水中产生的裂缝愈合。

可见, 混凝土裂缝的愈合无论经历哪种方式都必须以足够水分的存在为前提, 因此潮湿条件或在水中养护是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先决条件。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微观机理(1)混凝土裂缝自愈合,裂缝处的主要生成物为水化硅酸钙(C-S-H)、Ca(OH)2和CaCO3 晶体。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原理及应用一、混凝土自愈合原理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龟裂、破损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强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愈合混凝土应运而生。

自愈合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自愈合剂,当混凝土出现细小裂缝时,自愈合剂能够自动流入裂缝中,并在接触空气或水分的作用下自然固化,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自愈合。

自愈合混凝土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两种物理现象:毛细作用和化学反应。

毛细作用是指在微小孔隙或细小管道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向孔隙或管道内部聚拢。

自愈合混凝土中的自愈合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固体粒子。

当混凝土出现细小裂缝时,自愈合剂中的高分子物质会被毛细作用吸入裂缝中,填充裂缝,并在接触空气或水分的作用下自然固化。

化学反应是指自愈合剂中的化学物质能够与混凝土中的水发生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胶凝剂,从而在混凝土中形成胶凝物质,填充裂缝。

二、自愈合混凝土的应用自愈合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延长使用寿命:自愈合混凝土能够自动修复混凝土中的细小裂缝,防止水分、氧气等物质侵入混凝土内部,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2. 提高安全性能:自愈合混凝土能够自动修复混凝土中的细小裂缝,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数量和大小,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3. 减少维护成本:自愈合混凝土能够自动修复混凝土中的细小裂缝,减少维护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4. 提高环保性能:自愈合混凝土能够自动修复混凝土中的细小裂缝,减少混凝土结构的破损和需要更换的情况,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5. 扩大应用领域:自愈合混凝土能够自动修复混凝土中的细小裂缝,扩大了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领域,如在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场所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三、自愈合混凝土的制备自愈合混凝土的制备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自愈合剂。

自愈合剂通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聚合物、单体、粘合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
、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 等优点。但是目前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 酸盐水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 发生:碱骨料反应产生膨胀应力使混凝 土自身胀裂、水化热过高结构混凝土产 生内应力造成裂缝以及在使用期间超高 载荷下产生裂缝等病害。
水泥混凝土常见病害实例图
(b)单组分修复剂混凝 土横切面图
(c)双组分修复剂混凝 土横切面
表2 修复前后裂缝的开展[8]
纤维管破裂 释放修复剂
双组分环氧树脂修复实例图[8]
纤维管自修复技术要求:
(1)修复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性能匹配, 特别是力学性能
的匹配。
(2)修复纤维和混凝土材料的温度膨胀系 数应接近。
(3)修复纤维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能在 混凝土中长期保
存,且强度不变,也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等特性。
3.4微胶囊自愈合
微胶囊自愈合是将修复剂封装到微胶囊中 ,在拌合时均匀地分散到混凝土中,当混 凝土发生裂纹时,微胶囊破裂释放出修复 剂,当修复剂遇到催化剂,发生聚合反应 进而胶结裂纹面。[10]
微胶囊外观SEM图[12]
聚合物材料胶囊法自愈合原理[11]
THANKS
黏合剂、氯丁橡胶胶黏剂、聚丙烯酸 酯、甲基丙烯
酸甲酯(MMA)、聚氨酯(PU)、双 环戊二烯
(DCPD)、桐油等。 (2)无机类修复剂:主要包括硅酸钠溶液 、水分、氢氧
5的修复 和有效地延缓潜在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的 方法,该系统将免去人工的监测和外部修 补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省建筑结构运行费 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也将延长。自 愈合混凝土作为一种智能混凝土材料,是 混凝土材料结构-智能一体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重大土木基础设施的及时修复等 诸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对确保建筑物的
自修复和自愈合混凝土 Self-healing and Self-repairing
Concrete
1.自愈合混凝土的研究背景
2.自愈合混凝土的概述
3.自愈合混凝土的分类
3.1自然自愈合 3.2微生物自愈合 3.3纤维增强自愈合 3.4微胶囊自修复
4.自愈合混凝土常用材料
1.自愈合(自修复)混凝土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发布《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J];交通企业管理,2015.(323) [2]孙道胜,陈远远,王爱国,孙鹏,肖力.自愈合和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A:综述篇 .2014,28(6);135 [3]姚武,钟文慧.混凝土损伤自愈合的机理[J].材料研究学报,2006,20(1);24 [4]钱春香,罗 勉,潘庆峰,李瑞阳.自修复混凝土中微生物矿化方解石的形成机理[J].硅酸盐学报 ,2013,41(5),621-626 [5]JONKERS H M.Becteria-based self-healing concret[J].Heron,2011,56(1/2):1-20 [6]WIKTOR V,JONKERS H M,Quantification of crack-healing in novel bacteria-based self-healing concret[J].CemConer Compos,2011,339(7):763-770 [7]RINCON P.KEY test for rehealable concret [OB/L]. /news/scienceenvironment-20121303 [8]匡亚川,欧进萍.内置纤维胶液管钢筋混凝土梁裂缝自愈合行为试验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5.38(4),53-59, [9]THAO T D P.Quasi-brittle Self-Healing Materials;Numerical 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D].Singapo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11. [10]吕忠,陈惠苏.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主愈合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4,42(2):156-168 [11]WHITE S R,SOTTOS N R,GEUBELLE P H,etal.Autonomic healing of polymer composite[J], Nature,2001,409(6822):794-797 [12]万健,韩超.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及性能评价[J].新型建筑材料.2014.11(10):40-44
微生物自愈合
微生物自愈合混凝土修复实例
微生物自修复技术要求: (1)微生物必须是耐碱细菌。 (2)微生物分解营养物质必须是在有氧条 件下(需氧型
细菌)。 (3)微生物除代谢CaCO3外无其他代谢产 物或者其余代谢
产物对混凝土本身性能无影响。 (4)微生物营养物质不影响水泥水化及混 凝土其它性能。
3.3纤维胶液管自愈合 内置纤维胶液管裂缝自愈合混凝土,是根据 人体伤口由"破裂—流血—凝结—愈合"的过 程,在混凝土中沿受拉方向分层布置一些注 有高分子修复胶粘剂的纤维管,作为愈合管 道,使胶粘剂在混凝土中长期保持性能稳定 [8]。
图为内置纤维胶液管自愈合混凝土[8] 玻璃纤维管载体[9]
(a)试件装置示意图
• 截至2014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达到
446.39万公里,较2013年末增加10.77万 公里,养护经费支出469.2亿元,增长了 20.31%[1]。 表1:2013-2014年中国收费公路支出构成(单位:亿元)[1]
2.仿生自愈合(自修复)混凝土概述
• 自愈合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组织结构受
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修复胶 粘剂和混凝土材料相复合的方法,对材 料损伤破坏具有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 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新型复合 材料。
自愈合混凝土性能评价指标
2.动弹性模量的恢复率:
RP

P1 P0 1 P0
Rp——自修复试件的动弹性模量恢复率, %
P0——基准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P1——掺加修复微胶囊混凝土试件的相对 动弹性模量,%
4.自愈合混凝土常用材料
(1)聚合物修复剂:主要包括环氧树脂、 氰基丙烯酸盐
多孔的黏土颗粒来封装活性微生物细菌 和其生长所需原料,在搅拌初期加入混 凝土中,裂纹出现时,在适宜的环境条 件下,载体破裂,活性微生物在水泥基 材料环境下进行新陈代谢产生方解石( CaCO3)沉淀,达到愈合裂纹的目的。
细菌矿化机理[4]
水泥基材料活性微生物细菌自主愈合体[5-7]
图为微生物矿化产物SEM图[4]
微胶囊切面SEM图[12]
三分点弯曲预加载示意[12]
不同压力预载处理的混凝土试 件的抗折强度[12]
自愈合混凝土性能评价指标 1.抗折强度修复率:
Rf

ff1 ff ff0 ff
Rf——掺加修复微胶囊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恢 复率,% ff——经预压的基准混凝土试件48 h后抗折 强度,MPa ff0——未预压的基准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
3.自愈合混凝土分类
• 根据修复原理,自愈合混凝土可分为:
自然自愈合 微生物自愈合 纤维胶液管自愈合 微胶囊自愈合[2]
3.1自然自愈合
• 自然自愈合是指混凝土损伤部位中未水
化或水化不充分的胶凝材料加速水化或 进一步反应生成新的反应产物弥 合裂缝的过程[3]。
3.2微生物自愈合
• 微生物自愈合指:用硅胶、聚氨酯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