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全解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

电厂化学水处理电厂是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离不开大量的水资源。
在电厂中,水被用于供应锅炉、冷却塔和污水处理等多个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会对电厂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化学水处理成为电厂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化学水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品来改善水的质量,使其符合电厂运行的要求。
常见的化学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软化处理、除氧处理、除碱处理和阻垢处理等。
下面将对这些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软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水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硬度。
水中的硬度主要由钙和镁离子组成,其含量过高会导致锅炉水垢和设备腐蚀等问题。
软化处理通常通过添加磷酸盐、聚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来实现。
这些化学药品能与钙镁离子结合,使其变成不易形成水垢的容易溶解的物质。
除氧处理是指去除水中的氧气,以防止氧腐蚀的发生。
氧腐蚀是指氧气与金属结构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设备腐蚀的过程。
为了避免氧气对设备的破坏,通常会在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
这些药剂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有效地降低氧气的浓度。
除碱处理是指去除水中的碱度,以防止设备锅炉管道等部件产生水垢。
碱度主要由碳酸盐、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离子等组成,过高的碱度会导致设备结垢、结焦等问题。
除碱处理通常通过添加酸类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来实现。
这些化合物能与碱度物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减少水垢的生成。
阻垢处理是指通过在水中添加化学剂来阻止水垢的生成。
水中存在的硬度物质、铁、锰等杂质容易形成水垢,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阻垢处理通常通过添加阻垢剂来实现。
阻垢剂能与硬度物质、铁、锰等杂质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减少水垢的形成。
总之,化学水处理是电厂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能改善水质,防止设备腐蚀和结垢等问题的发生,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的化学药品和处理方法被开发出来,使水处理工作更加高效、环保。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电厂作为能源的中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站的运行离不开水资源,而水的处理对于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应运而生的技术。
本文将针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处理技术在电厂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水处理技术在电厂中的重要性电厂的主要能源来自燃煤、天然气和核能等,并且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杂质和微生物。
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电厂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以安全排放的清洁水。
电厂设备中的锅炉、冷凝器、循环水系统等设备使用的水也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些不合格的水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水垢和结垢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水处理技术在电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证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1. 脱盐处理技术电厂使用的水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盐分,如果这些含盐水直接用于锅炉等设备,会导致设备结垢,降低设备的热传导效率,增加设备的能耗。
电厂需要将含盐水进行脱盐处理,使其达到锅炉等设备的要求标准。
脱盐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有害物质,保证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电厂设备的使用要求。
2. 氧化还原处理技术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对于金属设备的腐蚀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水处理中常常需要对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调整,以保护设备的金属表面不受腐蚀。
氧化还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调节溶液中的氧溶解度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保护设备的金属表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清洁技术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垢、结垢和沉淀物,这些积垢会降低设备的传热效率和通水能力,导致设备的能耗增加。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电厂的水处理技术是保证电厂生产稳定运转的重要技术之一。
其中,化学水处理技术是电厂水处理的主要手段。
下面从化学水处理的概念、目的、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具体应用分析。
一、化学水处理的概念化学水处理,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化学试剂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在电厂水处理中,采用的化学试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铁、硫酸铜、磷酸铵、聚合物等,它们的作用形式包括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
1.净化水质:水中的钙镁离子、非金属离子、铁锰离子、硅酸盐等对水的质量或用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化学水处理的目的就是针对水中的不同杂质,选择不同的化学试剂以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2.防止结垢: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部分的碳酸氢盐,导致水质变差,水垢沉积于冷却设备和锅炉壁上,降低设备的效率,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因此,在水蒸气发生器和加热设备的水处理中,常常加入化学试剂调整水质条件,以防止水垢现象的发生。
3.防止腐蚀:水中含有溶解有害金属离子,如铜、铅等金属离子,以及溶解天然气、氧气等插入物质,很容易引起设备的腐蚀。
此时,加入适量的化学物质来控制电极电势可有效地控制设备的腐蚀。
4.预防微生物生长: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菌、异养性氧化菌等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生物膜初始形成,加速设备堵塞和麻烦。
加入特定杀菌剂和生物膜抑制剂等化学试剂,能有效地预防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水处理设备在电厂的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软化器、反渗透器、离合器、膜过滤器、混合床等设备进行处理。
此时,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需要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配合使用。
例如,在反渗透器过程中,因膜上的污垢和内部的细菌主要表现为膜堵塞和破损,因此,需要采用生物膜抑制剂和杀菌剂等化学试剂来控制膜的生长和细菌的繁殖。
2.锅炉水处理锅炉水处理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锅炉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容易引起水内化学反应的剧烈变化,使水质容易变化,对锅炉设备的长期运行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与技术工艺

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与技术工艺电厂化学水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对电厂的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一种技术。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主要特点如下:1. 方法多样:电厂化学水处理采用多种化学方法进行水处理,包括氧化、还原、沉淀、配位等方法。
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目标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2. 高效性:电厂化学水处理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使水质达到电厂要求的标准。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化学处理剂,可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3. 自动化:电厂化学水处理一般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监测、控制和调节水质。
通过自动监测仪器和设备,可以及时获取水质数据,实现水质在线监测和自动调节水处理剂的投加量。
4. 稳定性:电厂化学水处理能够保持水质的稳定性,不受外界环境和工艺变化的影响。
通过稳定的工艺条件和适当的操作控制,可以有效维持水质的稳定性。
5. 经济性: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化学处理剂的投入量相对较小,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使用也能够提高发电效率,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的损坏和维修成本。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技术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净化前处理:包括过滤、沉淀、调节pH值等处理。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可溶性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效果。
2. 处理剂投加: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剂进行投加。
常用的处理剂包括螯合剂、沉淀剂、杀菌剂等,通过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3. 水质调节:根据电厂的需求,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调节。
常用的调节措施包括调节pH值、控制硬度和电导率等。
这些调节措施能够使水质满足电厂的要求,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残留处理: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残留处理,以防止残留物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常用的残留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中和等。
电厂化学水处理具有方法多样、高效性、自动化、稳定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处理方法和剂量,可以实现对水质的高效处理和净化。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探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探析摘要:电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化学水处理系统是有直接联系的,因为电厂中的热力设备会受到自然水中某些物质的作用后产生有害成分,从而使设备腐蚀,导致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自然水必须经过相应的工序处理后才能被电厂利用,这一套处理工序即是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
本文对其处理技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探析一、电厂化学水处理1、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按照功能一般分为:预处理部分、一级除盐部分、精除盐部分。
处理工艺上从传统的离子交换、混凝、澄清过滤向膜分离技术发展。
因离子交换法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有酸碱废液排放,同时自动化程度低,已逐渐被膜法所代替。
上世纪70年代反渗透的开创应用和近几年EDI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水处理工艺越来越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潮流。
锅炉补给水水处理工艺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小的颗粒悬浮物、胶体、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活性氯。
预处理的一般工艺是对水进行混凝澄清、过滤,出水浊度降到1~ZNTU以下。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加氯杀菌;当余氯含量高时,决定是否需用还原剂或吸附脱氯。
2、锅炉给水处理锅炉给水目前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较成熟,但它比较适用于新建的机组,待水质稳定后可转为中性处理和联合处理。
加氧处理改变了传统的除氧器、除氧剂处理,创造氧化还原气氛,在低温状态下即可生成保护膜,抑制腐蚀。
此法还可以降低给水系统的腐蚀产量,减少药品用量、延长化学清洗间隔、降低运行成本。
氧化性水化学运行方式在欧洲的应用较为普及,国内基本处于研试阶段。
必须强调的是,氧化性水化学运行方式仅适用于高纯度的给水,并应注意系统材质与之的相容性。
3、锅炉炉水处理炉内磷酸盐处理技术已有70 余年的历史,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65%的汽包锅炉使用过炉水磷酸盐处理。
由于以前的锅炉参数较低,水处理工艺落后,炉水中常常出现大量的钙镁离子,为防止锅炉结垢,不得不向锅炉中加入大量的磷酸盐以去除炉水中的硬度,这样,炉水的pH 值就非常高,碱性腐蚀问题显得特别的突出。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电厂出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水质、保护设备和环境的目的。
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电厂供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设备造成堵塞和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絮凝剂和分散剂,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或过滤,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用于调节水质的pH值。
电厂供水中的酸碱度波动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和结垢的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可以调节水质的pH值,使其处于合适的范围,从而减少设备腐蚀和结垢的风险。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用于防止水中的腐蚀和结垢。
电厂供水中常常含有一定的溶解性盐类和金属离子,当水中的溶解物浓度过高时,容易引起设备的腐蚀和结垢。
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缓蚀剂和阻垢剂,抑制金属离子的腐蚀作用和防止结垢的形成,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预防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电厂供水中常常含有一些细菌、藻类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对设备造成污染和损坏。
通过添加杀菌剂和防藻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持设备和水质的清洁与安全。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意义。
它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调节水质的pH值、防止水中的腐蚀和结垢、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预防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净化电厂出水,保护设备和环境。
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与技术工艺

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与技术工艺电厂化学水处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电厂水系统中的水质进行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工艺要求,保护设备不受腐蚀和结垢的影响,保持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电厂水处理的特点和技术工艺是电厂正常运行和设备寿命的重要保障,以下将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和技术工艺进行分析。
一、特点1. 复杂性:电厂水系统由多个不同用途的水回路组成,每个回路的水质要求都不同,从出厂的工艺水到冷却水、锅炉水、循环水等,每种水质都需要经过特定的水处理工艺来保证其质量。
2. 高要求:电厂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寿命、运行效率和电厂的经济效益。
对于电厂来说,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3. 微量控制:电厂水处理需要对水质进行微量控制,包括调整PH值、防腐剂和缓蚀剂的投加、去除各种离子、微生物和颗粒物等。
4. 实时监控:由于电厂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处理工艺。
5. 环保性:电厂水处理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要保护设备不受污染物的侵蚀。
二、技术工艺1.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最基本的水处理工艺之一,通过加入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并沉降下去。
2. 过滤:水在混凝沉淀后还会有一些细小的颗粒悬浮物和微生物残留,因此需要进行过滤处理,常用的过滤材料包括砾石、煤粉等。
3. 防腐剂和缓蚀剂投加:防腐剂和缓蚀剂的投加是为了保护设备不受腐蚀和结垢的影响,常用的有多糖类物质以及有机磷和聚醚等。
4. 离子交换:电厂水处理中离子交换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工艺,通过特定的树脂或膜将水中不需要的离子去除,并根据需要吸附需要的离子。
5.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目前电厂水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包括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微粒和溶解性离子。
6. 臭氧处理:臭氧处理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杀死细菌,臭氧可溶液会被通入水体,直接氧化有机物和破坏细菌的DNA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1. 引言1.1 介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背景意义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电厂水进行处理,以保证电厂设备运行稳定、提高能效、延长设备寿命的技术手段。
在现代电厂运行中,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厂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寿命。
采用科学的化学水处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其运行稳定性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质是影响电厂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辅助下,可以保证水质稳定,降低设备损坏风险,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行。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电厂设备的能效。
通过科学的水处理方法,可以减少水垢、腐蚀等问题,提高设备传热效率,降低能耗,从而提高电厂的能效。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有助于环境保护。
在电厂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而通过化学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再排放的废水则可以达到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维护电厂设备稳定运行、提高能效、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通过科学的水处理技术,可以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1.2 阐述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其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等过程。
物理吸附是指通过吸附剂将水中的杂质吸附到表面上,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等,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化学反应是指利用化学药剂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消毒剂、絮凝剂、pH调节剂等,它们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凝聚悬浮物、调节水质pH值,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电厂中的某些热力设备可能受到水中一些物质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害的成分,使设备发生腐蚀的现象,因此电厂安全运行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具有直接的关系。
水中杂质对设备的破坏决定了电厂中的水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被使用,该处理就是电厂中的化学水处理系统。
1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现状
1.1 电厂获得纯净除盐水主要采用的三种方式:
(1)采用传统澄清、过滤+离子交换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絮凝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床→除二氧化碳风机→中间水箱→阴离子交换床→阴阳离子交换床→树脂捕捉器→机组用水。
(2)采用反渗透+混床制水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絮凝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滤器→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中间水箱→混床装置→树脂捕捉器→除盐水箱。
(3)采用预处理、反渗透+EDI 制水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絮凝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水箱→EDI装置→微孔过滤器→除盐水箱。
以上3种水处理方式是目前电厂获得纯净除盐水的主要工艺,其他的水质净化流程大都是在以上3种制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组合而搭成的制水工艺流程。
1.2三种制水方式的优缺点:
(1)第一种采用澄清、过滤+离子交换的优点在初期投资少,设备占用地方相对较少,其缺点是离子交换器失效需要酸、碱进行再生来恢复其交换容量,需大量耗费酸碱。
再生所产生的废液需要中和排放,后期成本较高,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2)第二种采用反渗透+混床,这种制水工艺是化学制取超纯除盐水相对经济的方法,只需对混床进行再生,而且经过反渗透半除盐处理的水质较好,缓解了混床的失效频度。
减少了再生需要的酸、碱用量,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
其缺点是在投资初期反渗透膜费用较大,但总的比较相对划算,多数电厂目前考虑接受这种制水工艺。
(3)第三种采用预处理、反渗透+EDI的制水方式也称全膜法制水。
这种制水方法不需要用酸、碱进行再生就可以制取纯净除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是目前电厂最经济、最环保的化学制水工艺,但其缺点是设备初期投资相对前面两种制水方式过于昂贵。
2 电厂化学水处理措施
2.1 补给水的处理措施
电厂在生产锅炉的补给水处理中,关系到生产安全与效率。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厂关于环保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过去传统的离子交换、澄清过滤或混凝等比较落后的技术已经逐渐被摒弃,现如今新的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过滤设备,不仅除去了胶体,微生物以及一些颗粒的悬浮物等,在过滤中也具有较强的吸附、截污能力,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膜分离技术被采用,当前反参透占主导地位,反渗透技术能除去水中90%以上离子,如水中有机物、硅有较好的去除率。
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锅炉补给水的处理中节约了大量的由于离子交换或澄清过滤等落后技术在运营时产生废水排放的费用,同时过去操作复杂和排放困难的许多问题也得到了改进。
新的膜分离技术不仅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当水中的氯含量比较高时,可以采用活性碳过滤或者使用水质还原剂来进行处理。
而混床在除盐处理的作用仍占有重要的位置,混床除盐技术相对成熟、可靠,混床的功能具有其他除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目前将超滤、反渗透装置和电渗析除盐技术有效的搭配,形成高效的除盐工艺,不需要酸、碱再生剂,只通过对水电离出来的H+和OH-即可完成再生的作用,从而完成电渗析的再生、除盐。
这种制水工艺将是电厂化学制水的发展方向。
2.2 给水的处理措施
对电厂锅炉的给水处理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在锅炉给水的处理上我国都采用除氧剂和除氧器的方式来进行,主要采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进行处理,而当水质稳定以后才可以利用中性和联合处理的方式。
采用联氨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它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水的温度太低时,去除氧气的速度很慢,而且如果分解的温度太高时又具有很强的毒性。
如果不小心污染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则会对燃气电厂中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失。
因此,当前国内一些电厂开始使用给水加氧的方式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其方法是创造氧化还原气氛,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形成保护膜,从而起到防止腐蚀的发生。
这种方法避免使用有毒害性药品联氨,同时给水pH只需控制在8.7~8.9之间,节省了用氨量,使锅炉酸洗周期延长,机组的运行成本有效降低了,采用此种运行方法需要使用高纯净的给水。
2.3 锅炉炉水的处理措施
锅炉炉水的处理技术长期以来都使用炉内磷酸盐处理技术,以前的锅炉参数较低是该技术能够得到长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炉水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钙、镁离子,在一定的工况下,锅炉内就非常容易结垢,将磷酸盐投入锅炉内,使水中的硬度和磷酸盐形成磷酸盐水垢经锅炉定排或连排除掉,利用磷酸盐处理技术不仅起到了较好的除垢效果,同时防腐效果也非常明显。
但随着锅炉参数不断地提高,磷酸盐的“隐藏”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起酸性腐蚀。
而且高参数机组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已全部采用二级除盐,凝结水系统设有精处理装置。
炉水中基本没有硬度成分,磷酸盐处理的主要作用也从除硬度转为调整pH值防腐。
因此,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低磷酸盐处理与平衡磷酸盐处理。
低磷酸盐处理的下限控制在0.3~0.5 mg/L,上限一般不超过2~3 mg/L。
平衡磷酸盐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使炉水磷酸盐的含量减少到只够与硬度
成分反应所需的最低浓度,同时允许炉水中有小于1 mg/L 的游离NaOH,以保证炉水的pH值在9.0~9.6的范围内。
2.4 凝结水处理措施
目前直流锅炉、绝大部分300 MW及以上的高参数机组均配备有凝结水处理装置,主要配备除铁器+混床、前置过滤器+混床、凝结水再生系统。
凝结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净化凝结水由于机组运行和启、停过程的金属腐蚀物及凝汽器泄露带入水中盐分,保证机组水汽品质,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延长热力系统酸洗间隔,满足部分电厂有加氧的水质要求。
2.5 循环水处理措施
循环水是电厂耗水大项,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率是减少循环水耗损的技术途径。
早期循环水处理的浓缩倍率不大于2.5,现在采用循环水加入有机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缓蚀剂手段,根据循环水水质用综合处理工艺可大幅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
这是加强循环水处理技术的重点,我国在循环水浓缩倍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提高循环水的重复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和水体的二次污染。
2.6 废水处理措施
电厂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机组事故或启动时排放的锅炉酸洗废水以及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酸碱废液。
这些废液分别被输送至废水贮存池,经压缩空气搅拌均匀、加酸或碱调节废液pH值、加混凝剂混合、反应后进入斜板澄清器澄清,出水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中和池,再加入酸、碱调节pH值后,最终达标回用或排放。
3 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单元的集中化
对于电厂化学水处理的传统工艺流程以往采取的是模拟盘控制的模式。
随着技术进步,当下有很多的电厂以方便维护管理为目的,把许多子系统聚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圈套的系统,接PLC设备协调操作,使化学水处理的整个控制流程都分布比较集中,管理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快捷的维护系统。
可以根据PLC装置对所有子系统具有收集数据信息的功能和在现代化数据传输的各种技术,来控制所有的子系统,进而实现了分开式的操作和自动化的监测及管控。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厂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合理地应用化学水处理系统,有效地保证水的质量,才能使电厂的水处理效率提高,保证实现电厂的经济效益。
化学水处理是提高电厂发电效率的关键,对保证热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避免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出现水垢或者积盐现象的重要工艺手段。
分析和研究电厂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处理的效率,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