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精神心得体会 大寨心得体会 精品
大寨心得体会

大寨心得体会大寨心得体会大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新中国最后一个解放的县城。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和军事斗争的伟大胜利,大寨是每一个劳动人民的骄傲和鼓舞。
我有幸参观了大寨,亲身感受到了大寨精神的影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
大寨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在大寨,我见到了一批乡干部,他们忠诚于党的事业,勤勤恳恳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全身心投入到村民自治工作中去。
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我深受他们的影响,明白了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意义。
大寨的发展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
中共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一套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即群众路线。
在大寨,我看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景象。
大寨的成功之处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联系,在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保持正确的平衡。
这种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使大寨的发展始终紧密联系着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大寨的发展离不开发扬优良传统。
大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但是党和人民在困难中取得了胜利。
大寨的成功离不开长征精神、老山精神、抗洪精神等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在大寨,我感受到了前辈的奋斗和牺牲的精神,他们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换来了今天的辉煌。
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明白自己应该怀揣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寨的发展离不开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大寨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保持着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大寨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推陈出新,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融入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在大寨,我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明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寨之行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参观大寨心得体会

参观大寨心得体会参观大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大寨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方,我们参观了陈云同志的故居和大寨会议纪念馆,深受启发。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
下面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寨所散发出的中国革命精神让我非常震撼。
大寨是中国农村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的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实践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成功典范。
在大寨,我看到了陈云同志在农村工作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智慧,他的思想和方案成为了中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典范。
这种革命精神体现在他奋斗的过程中,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也为全国乃至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其次,我对大寨会议纪念馆的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陈云同志的工作和思想。
在馆内,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和照片,展现了陈云同志作为一名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丰功伟绩。
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农业合作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也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深刻阐述了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法。
这些思想和成果不仅影响着当时,也对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外,大寨的农村风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寨的农民在陈云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的大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看到了干净整洁的村庄、美丽的田野和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让我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这种农村发展的良好风貌,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参观大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陈云同志在农村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和践行的。
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当时的形势不同,但以人民为中心、务实奋斗的精神与思想仍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通过参观大寨,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和革命者的崇高品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传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寨精神观后感

大寨精神观后感《大寨精神》观后感《大寨精神》是由中国导演印周于1979年执导的一部纪录片,以大寨村为背景,展现了在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大寨村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脱贫致富的精神实质和过程。
这部纪录片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精神,深入挖掘了人民群众中素质的提高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观看《大寨精神》这部纪录片,我被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打动。
这部片子通过纪实的方式展现了大寨村如何在党的引领下进行脱贫致富的过程。
大寨村的贫困状况曾经十分严重,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开展了种植水稻、养殖牛羊等经济活动,实现了由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这背后的关键不仅仅是技术力量的提高,更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充分发挥。
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大寨精神》对我而言,首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容易偏离。
而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节,激励着我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大寨村的众多村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集体主义精神的伟大和正确,让我深深地感到,只有真正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的利益而奉献,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其次,观看《大寨精神》给了我对历史的思考。
中国在20世纪中叶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大寨村的成功经验证明了集体主义的力量和作用。
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注重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裕和稳定。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正确的领导,引起了我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大寨精神》给了我对人生的启示。
片中的村民们用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2020年整理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doc

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亲历却没有机会亲身前往、实地参观学习过,或许很多原因让人们对大寨、大寨的事迹有所耳闻却终究因为距离感多少会有些陌生,但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大家却是耳熟能详,辈辈相传。
当年的大寨正是山西一个典型的缩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七沟八梁一面坡”。
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大寨人靠着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开山打料筑石,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将陡坡变成梯田,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
在苦寻农业发展的困难年代,山西省委发现了大寨这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并做出了全省学大寨的决定。
当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大寨的经验,毛主席肯定了大寨,提出了“农业学大寨”。
1963年,大寨遭受了特大洪灾,洪水冲塌了窑洞,冲毁了田地,损失惨重。
自然灾害虽然毁损了大寨人亲手建起的一切,但没有冲垮大寨人的意志。
大寨人没有要国家一分救济,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灾害,再次夺得丰收。
大寨的事迹启迪了山西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寨精神的开拓人陈永贵,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讲到大寨,并第一次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寨的号召。
自此,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在全国农村开始推广学习,一度闻名十几年。
当年的大寨村,恶劣的地形导致农业发展困难,要饭卖孩子的特别多。
但在大自然面前,不服输的老一辈大寨人,在村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治沟平地、改良土壤、修渠储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50条好汉、铁肩妮子,大寨人民齐上阵,一切都白手起家,一镢一锨地拓荒创业,“日战大寨天、夜战新农村”,勒紧裤腰带地干。
大干苦干换来了农业的丰产丰收,亩产达到七八百斤,创造了大寨奇迹。
然而,改革开放让计划经济的大寨无所适从,曾经的“样板”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大寨重新站在了做出选择的关键档口。
1991年,重回大寨的郭凤莲从陈永贵手中接过了大寨这面大旗,成为大寨党总支书记,全面主持村里工作。
参观大寨个人感悟

参观大寨个人感悟
参观大寨个人感悟
前言:大寨是指中国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国营大寨农场,是毛泽东思
想在农村中的生动实践,曾被誉为“全国农村的红旗带”。
一、跨越时空的历史感
来到大寨,仿佛时光倒流了半个世纪。
走进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走
上梁家河大桥,远眺红色交口,心中便涌动起一股强烈的历史感。
在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大寨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建
立起一片新天地的。
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大寨精神是指党的革命精神在农村的体现。
在大寨农场,我感觉到了
一股特有的革命气息。
像梁家河大桥、铜像群等地方都体现了大寨精
神的特点,那就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份精神得以传承与
弘扬,对于当前的我们,也是意义深远的。
三、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如今的大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在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农业
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转型。
我们可以看到,在红色交口县城,现代化
的商业和办公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乡村振兴典范,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很
多启示。
结语:大寨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份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助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发展。
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亲历却没有机会亲身前往、实地参观学习过,或许很多原因让人们对大寨、大寨的事迹有所耳闻却终究因为距离感多少会有些陌生,但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大家却是耳熟能详,辈辈相传。
当年的大寨正是山西一个典型的缩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七沟八梁一面坡”。
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大寨人靠着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开山打料筑石,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将陡坡变成梯田,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
在苦寻农业发展的困难年代,山西省委发现了大寨这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并做出了全省学大寨的决定。
当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大寨的经验,毛主席肯定了大寨,提出了“农业学大寨”。
1963年,大寨遭受了特大洪灾,洪水冲塌了窑洞,冲毁了田地,损失惨重。
自然灾害虽然毁损了大寨人亲手建起的一切,但没有冲垮大寨人的意志。
大寨人没有要国家一分救济,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灾害,再次夺得丰收。
大寨的事迹启迪了山西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寨精神的开拓人陈永贵,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讲到大寨,并第一次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寨的号召。
自此,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在全国农村开始推广学习,一度闻名十几年。
当年的大寨村,恶劣的地形导致农业发展困难,要饭卖孩子的特别多。
但在大自然面前,不服输的老一辈大寨人,在村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治沟平地、改良土壤、修渠储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50条好汉、铁肩妮子,大寨人民齐上阵,一切都白手起家,一镢一锨地拓荒创业,“日战大寨天、夜战新农村”,勒紧裤腰带地干。
大干苦干换来了农业的丰产丰收,亩产达到七八百斤,创造了大寨奇迹。
然而,改革开放让计划经济的大寨无所适从,曾经的“样板”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大寨精神心得体会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亲历却没有机会亲身前往、实地参观学习过,或许很多原因让人们对大寨、大寨的事迹有所耳闻却终究因为距离感多少会有些陌生,但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大家却是耳熟能详,辈辈相传。
当年的大寨正是山西一个典型的缩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七沟八梁一面坡”。
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大寨人靠着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开山打料筑石,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将陡坡变成梯田,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
在苦寻农业发展的困难年代,山西省委发现了大寨这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并做出了全省学大寨的决定。
当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大寨的经验,毛主席肯定了大寨,提出了“农业学大寨”。
1963年,大寨遭受了特大洪灾,洪水冲塌了窑洞,冲毁了田地,损失惨重。
自然灾害虽然毁损了大寨人亲手建起的一切,但没有冲垮大寨人的意志。
大寨人没有要国家一分救济,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灾害,再次夺得丰收。
大寨的事迹启迪了山西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寨精神的开拓人陈永贵,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讲到大寨,并第一次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寨的号召。
自此,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在全国农村开始推广学习,一度闻名十几年。
当年的大寨村,恶劣的地形导致农业发展困难,要饭卖孩子的特别多。
但在大自然面前,不服输的老一辈大寨人,在村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治沟平地、改良土壤、修渠储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50条好汉、铁肩妮子,大寨人民齐上阵,一切都白手起家,一镢一锨地拓荒创业,“日战大寨天、夜战新农村”,勒紧裤腰带地干。
大干苦干换来了农业的丰产丰收,亩产达到七八百斤,创造了大寨奇迹。
然而,改革开放让计划经济的大寨无所适从,曾经的“样板”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大寨重新站在了做出选择的关键档口。
1991年,重回大寨的郭凤莲从陈永贵手中接过了大寨这面大旗,成为大寨党总支书记,全面主持村里工作。
2024年参观大寨心得体会

2024年参观大寨心得体会大寨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座有着重要意义的村庄。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有幸在2024年参观了大寨,并且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以下是我在大寨参观的感受和体会,总计____字。
大寨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地点,作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的产物,它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典范。
我来到大寨,首先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
大寨周围环山而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我随着导游参观了大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重要景点,深入了解了大寨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首先来到的是大寨的广场,这是一个人民群众的集会场所。
当年的红旗广场上不仅升起了红旗,也升起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和向往。
广场上的红色墙壁上,刻满了中国革命的精神,那份坚定、勇敢和自信令人动容。
站在广场上,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仿佛可以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激情澎湃的歌声。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大寨的革命历史陈列馆。
这里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通过展品,我了解到了大寨人民在困难的环境下是如何艰苦奋斗,改革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是如何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
特别是大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觉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理想,毫不动摇地追求真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的正确性。
参观完历史陈列馆,我们来到了当年大寨人民的住宅区。
这里的住宅环境简陋,但却充满了勤劳和朴实的气息。
大寨的人民住在这些简单的房屋里,却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奇迹。
这里的人民曾经是贫穷的,但他们通过发展农业、一心一意为集体利益而奋斗,最终使大寨成为了一个富裕的地方。
站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力量和伟大。
参观大寨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点是当年的村办饭店。
这里是大寨人民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象征。
在当年,村办饭店不仅为村民提供食宿,还为外来游客提供美食和住宿。
这里的工作人员们努力工作,为大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寨精神心得体会大寨心得体会
这里,有主动让贤的老英雄贾进才,有三战狼窝掌的劳模陈永贵,有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有的农业学大寨标语,有周总理的三次到访,有郭沫若的亲笔题词,有名人陈列馆;这里,有大寨核桃露,有大寨酒,有大寨黄金饼,有大寨羊毛衫……这里,就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怀着对大寨的无限敬仰,带着对大寨精神的好奇和疑问,在*年*月*日至*日,我参加了由**组织的学习十八大报告、传承与时俱进大寨精神培训班.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培训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文艺演出的形式,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提升了能力,坚定了信念,找到了差距,结识了友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大寨的发展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创业史,激励我们艰苦创业.建国初期,面对大寨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寨人曾在仅有58名男劳力的情况下,在48天内就修筑了24道堤坝;曾用了十年的时间,使粮食增产近3倍;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反而每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尤其是我们登上的虎头山,那里是记载大寨人精神的灵魂家园,过去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但现在是一座漂亮的小山,导游说过去这里只是一片荒山,没有利用价值,.
可倔强的大寨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凿石铺路,改造了这里,他们用自己的奋发努力和昂扬斗志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现在,我们的国家富裕了,条件变好了,但是与大寨人的艰苦创业相比,我们丧失了一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发展中遇到问题了,不是尽力解决,而是绕道走和打退堂鼓;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不是自立自强,而是怨天尤人;做事的时候,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事实上,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寨精神告诉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将以大寨精神为动力,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积极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共同致富.大寨的发展是一首顾全大局、致力民生、共同富裕的发展歌,提醒我们执政为民.
从改造农田,到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大寨人屡创奇迹.遭遇特大暴雨的严重
灾情,大寨人不仅不要救济,仅用一年时间便医治了灾害;困难时期,大寨人仍然人均交粮2000斤.
大寨人民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作为大寨当家人的郭凤莲也回馈给了大寨人应有的保障.
在1993年,大寨还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村里的老人就可以领到一个月30多元的养老金,现在村里的老人每年可以领到2000元至3000元的养老金.1998年,大寨开始修新房,个人出少数的钱,剩下的都是集体补,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大寨的奋斗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一心一意为民谋利,才会使我们的事业走的稳当,走的长远.在任何条件下,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于:大寨心得体会)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村民发展,走合作经济和共同致富的道路,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结果惠及到农民.
大寨的发展是一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不言败的改革路,鼓励我们开拓创新.50年前的大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但是如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大寨不会成就今天的辉煌.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在郭凤莲书记的带领下开拓进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成功实现了三个华丽转身,从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从集体经济走向了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和股份有限公司三种经济方式的结合,从传统农业走向了现代农业,甚至发展起以旅游业为代表的
第三产业.
改革创新也是基层工作的活力源泉,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缺少开拓创新精神的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我们应立足村情,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观念促进新跨越.
培训班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我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重新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带着这次培训沉甸甸的收获,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重新认识肩负的重任.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一心为民做事,她就会赢得很多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我脑海中一直有一种美好的希望,希望在我们大学生村官中更多地涌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