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对策

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对策
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对策

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对策研究

摘要:作为国有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对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运营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成功的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运营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资本运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作的一些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投资结构;风险管理Abstract :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It is the natural product of state-owned economy system reformation. Capital operation is one of successful operating modes of 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apital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in the capital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ways for optimizing and perfecting the capital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capital oper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Key words:state-owned shareholding company; capital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human recourse management; investment 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控股公司中的特殊形式,它是指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经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特别批准和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所有权,主要以控股方式从事资本经营活动,经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在逐步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性过渡,国有投资体制亦产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承担着国家政策性投资和使资金保值增值的双重作用,而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成功的经营模式就是资本运营。目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由于历史遗留等因素的影响在资本运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投资项目基础产业较多,社会效益良好,但经济效益不突出;投资项目繁多,产业分散,导致产业之间关联性差,产业整合难度大,资本运营空间受到限制;现有的经营体制机制不灵活限制了资本运营空间。

本文根据资本运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作的一些建议和对策:(1)建立行业产业投融资发展平台,并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2)优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3)确定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4)强化资本运营风险管理。为我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提供借鉴。

一、建立行业产业投融资发展平台,并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1、建立行业产业投融资平台

针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产业分散,产业整合难度大的问题,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社会资本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立行业产业投融资平台是建立上述投融资体

系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类平台的建立,能够以资本为纽带,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兼并、重组、参股等多种运作方式,推动各类行业资源和资本的有效集聚和整合;通过对重点发展企业集团、资源开发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项目进行引导性、示范性的投资与运营,有利于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高行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利于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拓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空间。

2.适时建立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经营管理服务的集合投资制度。由政府出资吸引社会资金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作为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行业产业领域的一种投资模式创新,它能将政府资金、境内外社会资本有机整合,在产业实体投资和金融资本之间建立直接的对接通道。

二、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

1.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组织保障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组织结构要跟随控股公司以资本经营为核心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的设计或调整要以资本运营为前提和基础,并为资本运营服务。根据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要求,在组织结构的完善方面,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设立从事资本运作整体战略规划和研究的职能部门

该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对公司重要资源配置、投资结构优化和股权结构调整等资本运营方面的重大活动进行全面分析、掌控和筹划,为公司决策层提供准确翔实的分析报告和可行性方案,以实现公司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和资本运作收益最大化;组织协调公司系统开展资本运营业务,在开展重大资本经营活动时,应切实担负起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工作关系和分配任务的重任;研究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析地区产业政策和公司的资产结构,寻求投资合作和资本转让伙伴;研究公司最佳融资渠道,重点加强对投资项目退出渠道和机制的探索和试验,为公司阶段性持股的经营理念服务。

(2)设立信息管理系统部门

资本运营工作是一个对信息化要求很高的业务领域,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信息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各个领域、各个产业乃至重点企业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处理,为资本运营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保障。同时要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公司内部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之成为资本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手段。资本运营工作也是对知识化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公司信息平台建立后,公司员工通过公司信息网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经验交流和学习,促进公司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公司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支撑和辅助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工作。

2.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人力资源保障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遵循阶段性持股的资本运营理念,按照股权投入—股权培育—股权退出的运作程序,在动态调整股权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过程中,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实现股权价值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上述经营理念、程序和目标的关键在于系统的资本运营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经营的实质就是“知识经营”。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经营价值增值的源泉,也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核心竞争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科学的人才聘用和引进、培训、选拔、考核制度

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计划和激励性的职位晋升机制,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应根据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性质和公司人力资源实际状况,确定重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类型。在现阶段,鉴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以股权作为主要经营对象,以股权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作为公司主业,因此通晓资本运营和现代公司管理知识,并具备丰富运作经验和创新观念的复合型人才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最为亟需的。

(2)实行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机制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从业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这就需要克服传统用人观念,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坚持量才录用的原则,根据新的职能任务的要求,大胆使用具有资本运作专业背景的新人,给真正适应公司需要的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

(3)注重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根据公司发展的现状,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的同时,应坚持“眼睛向内”,根据现阶段公司内部人员的素质和结构,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

①全面启动人员培训战略。根据学习型组织的思想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内部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和培训,明确每位员工培训的目标、任务、原则和内容,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员工自学和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证券、法律、信托、贸易、管理等资本运营领域的知识培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

②实施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重点培养。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在资本运营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他们对资本市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备力量。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须采取积极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①打破收入分配中的“大锅饭”,实行向优秀员工和骨干员工倾斜的薪酬机制。结合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自身实际,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的岗位工资制度,根据不同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贡献大小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同时将员工薪酬与经营成果相挂钩,适应以经营绩效为主要依据的合理薪酬制度。

②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投资管理和资本运营是一个高度知识化的行业,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实施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政策,强化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这不但可以激励内部员工,挖掘潜能,施展才干,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体现待遇留人1,而且可以有效的吸引聚集外部人才。

三、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基础。一个良性互补的投资结构是实现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前提,是公司阶段性持股经营理念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股权培育和股权增值的切实保障。没有一个良性互补的投资结构,阶段性持股的资本经营理念就无法得到贯彻,股权培育和股权增值也就无从谈起。

确立投资领域是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应该主要投资于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和大型工业项目,适度投资于金融证券和高新技术领域,有选择地从事其他投资主体没有能力或不愿进入的领域,发挥国有资本的投资导向作用2。

按照确定的投资领域,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应坚持“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方针,加快存量资产的重组,优化投资结构。将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投资的项目按照投资领域和经营状况分类:A类,不符合投资领域,经营状况差。B类,不符合投资领域,经营状况较好。C类,符合投资领域,经营状况较差。D类,符合投资领域,经营状况良好。

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A类项目,按照破产法促其破产或及早转让,争取最大限度回收部分资金。对于B类项目,维持项目经营规模,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或等待时机寻找转让受益的最大化。对于C类项目,一是市场前景良好,因负债比例过大导致财务危机,可采取债务重组等方式,争取债权转股权,减轻项目公司负担;二是因为经营管理混乱,则应着重强化治理结构,调整经营管理力量或重组项目公司经理班子;三是因为项目所处的属于微利或亏损领域,但社会效益良好,争取政府减免税收。对于D类项目,一是处于成长期的项目,市场前景良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加大对该项目的投入;二是处于成熟期的项目,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时机部分转让。

积极引进其他投资方,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通过资本运作在项目公司内1朱卫东.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经营者薪酬策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3,pp:30-33

2董小君.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行业选择战略[J].国有资产管理,2003.12,pp:41-43

引入其他投资各方,形成合理的股东结构,推进项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大型项目投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单一投资主体的项目公司应逐步转化为拥有多个不同的投资者,各个投资方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且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减少投资风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四.强化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具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力,但是还缺乏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项目投资中存在较大风险。主要表现在:前期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市场调研和信息数据收集不完整。投资论证不充分,程序不规范,方法不科学,造成投资决策失当;项目融资方式不科学,融资渠道单一;依法经营意识淡薄,不能积极规避法律风险。这就需要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机制,自觉的控制运营风险。

1.加强项目的前期风险控制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应该加强项目投资决策的规范化管理,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应当加强项目投资工作的前期分析论证,积极收集和调查市场信息,组织有关人员科学分析论证,认真规范投资决策的程序。并与权威专业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外脑,进一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深度,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2.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防范融资风险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尤其是确立一个投资项目后,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公司仅凭自身力量难以迅速集中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会增加财务费用,增大负债风险。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现实和公司实际状况,有必要制定比较完善的筹资办法和策略,以拓宽融资渠道。

(1)争取一部分优良项目公开上市

规范项目公司的管理,进行股份有限公司改造,争取达到公司上市各项要求,并通过公开上市或在股市增配新股募集社会资金。进行公开上市,不仅将融资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降低了融资风险,提供了一个持续融资的平台,而且也顺应了公司阶段性持股的资本运营理念,为公司日后的计划性退出提供了最为便利的退出渠道。

(2)发行公司债券

发行公司债券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融资方式的较好选择。公司债券的发行成本低,相对银行贷款利率低,节约了财务费用。同时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可以调整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长短期借款比例,降低短期借款到期风险,使长短期借款比例与长短期投资比例相对应。

(3)促进银企合作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可以积极与多家商业银行开展合作,签订银企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促使商业银行关注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商业银行与公司的利益,将融资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有效规避利率风险。

3.积极规避法律风险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经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与资本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是纷繁复杂,资本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法律风险几乎贯穿于资本运营活动的全过程,在投资论证、投资运营和产权转让阶段都伴随着种种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因此,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依法经营,充分依靠律师机构,重视各个环节的法律咨询意见,切实规避法律风险。

针对资本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员工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通过各种方式,向公司新员工传授法律实务和知识,使新员工尽快成长为具备相应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积极与专职律师事务所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充分利用职业律师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司资本运营战略的正确实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除上述加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的措施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以资本运营为主业的经营理念。从整个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升公司全体员工认识水平,将资本运营的经营理念逐步渗透到公司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中,并经过有意识的引导和强化,最终形成一种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和共有价值观,公司一切经营运作活动围绕资本运营展开,并为资本运营服务。控股公司应以资本运营为主线,围绕资本运营这一核心制定公司总体战略目标、长期发展规划和投资经营计划。控股公司下属职能部门及其子公司也应在控股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的部门或子公司发展计划。只有各种措施并举、有重点有层次的展开才能进一步强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

参考文献

[1]姚迪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如何发挥其独特作用与优势,《企业经济》,2005年9月,p136

[2]任玉华,乔金燕,王飙,国有投资公司的内涵及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改革笔谈》,p45

[3]赵炳贤,资本运营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p3

[4]李风云,资本经营,中田发展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p7

[5]陈东升,资本运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p3-4

[6]郭元嘴,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p19-20

[7]缪合林,资本营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p8

[9]杜胜利,基于价值的管理——经济增加值(EVA),中华财会网,2005年

1月30日

[10]朱孔生,国有资本运营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p39

[11]董连胜,加入WTO对国有投资公司的影响及对策,《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2.5,p28-30

[13]朱卫东,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经营者薪酬策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3,p30-33

[14]董小君.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行业选择战略,《国有资产管理》,2003.12,pp:41-43

[15]王华星,杨来上,新时期国有投资公司战略定位思考,《决策探索》,2004.4,p23-24

[16]李旭茂,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08

[17]向晓梅,国有资产产权代理制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01.

[18]肖瑜,刘兴云,王维虎,资本经营战略,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07

[19]贺强,杜惠芬,李磊宁,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20]张涛,文新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21]国务院发布九项意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经济日报,2004.02.02

[22]王国刚,资本市场亟待建立多层次体系,经济日报,2004.01.15

[23]王保平,国有资产监管的力量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4]张德霖,产权: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25]魏杰,资本经营论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6]周天勇,现代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国有资产经营情况年报告提纲-上海国资委

国有资产经营情况年度报告格式及提纲 本报告依据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审计报告编制。 一、 公司基本情况 1、 报告年度公司基本运行情况。 2、 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包括主要财务成果、资产经营成果归纳。 3、 概述公司年度规划目标、预算目标和原主管委办下达工作目标的完成实绩。 二、 国有资产经营情况 (一)国有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情况表 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 客观因素影响增值额 国有资产增值额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注:以上为合并报表口径 2、分析国有资产增值或减值原因和各项主、客观因素 (1) 客观因素主要从国家投入、权益核实、 管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国有资产增减原因。 其中 国家投入主要从财政投入、无偿戈U 入划出、税收返还、债转股、补充流动资本等方面分析;权 益核实主要从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经国家或市国资委批准核销等方面分析等;管理因素主要 从核算口径变化、统计范围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2) 主观因素主要从经营积累、 盘活存量等方面分析国有资产增减原因。 盘活存量主要从 资本(股票溢价)、资产评估等方面分析。 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原因分析表 单位:万元 主要经济指标 __________ 增减净额 其中: 增加额 减少额 年度国有资产增(减)值额 其中:国家投入 权益核实 管理范围变动 存量盘活 经营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国有资本运作情况 1、 年度重大投资情况及原因分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 2、 资产重组情况及重组原因分析。 包括通过兼并、产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的资产 重组情况。 3、 其他资本运作情况及原因分析, 包括通过国有资产的存量盘活、国有资产退出、上市等 方式进行的资本运作情况。 (三) 国有资产质量情况 1、不实、不良资产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2、对外投资质量情况,以及资不抵债企业情况分析。 2、当年提高国有资产质量措施和途径。 三、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87 号)和《关于国有公司向 监事主要经济指标 报告年度 报告年度 预算数 完成数 单位:万元 完成率 上年数

2018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提纲(最新整理)

附件3 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析报告 提纲 注:正式分析报告内容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本参考格式中的内容。各地、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握报告重点,认真起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析报告。

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提纲 (行政事业单位参考格式) 为贯彻落实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要求,现对我单位本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说明本单位性质、财务隶属关系、资产管理部门(岗位)设置情况、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单位人员情况、预算收支情况等基本情况。 二、资产情况分析 (一)分析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情况。其中,资产构成情况应包含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占资产总额比例情况,固定资产占比中应包含房屋、专用设备、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占固定资产总额比例等主要指标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折线图和表格)。对资产总量中的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和受托代理资产情况应单独进行反映。 (二)分析本单位主要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管理情况。其中,资产配置情况应包含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无形资产增长率、人均占有办公室使用面积、人均占有大型设备数量、有土地证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等主要指标分析;资产

使用情况应包含出租出借、对外投资资产分别占资产总额比以及资产有偿使用效益等主要指标分析;资产处置情况应包含本期处置资产价值占资产总额比等主要指标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折线图和表格)。同时,应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情况,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三)分析本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处置、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或其他非经营性取得的收益情况。其中,对外投资收益情况应说明本单位对外投资涉及的单位户数、股权比例等情况;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应说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占用费收入情况;其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应简要说明主要收入情况。 (四)分析本单位资产总体绩效情况。包括单位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资产存量盘活和共享共用情况、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等。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一)主要举措。全面反映本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亮点,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有关要求情况,改革和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征收情况,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情况,提高资产运行绩效和信息化建设等方

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调查表填报要求 一、填报范围 本套统计调查表适用于省级财政部门和省、地(市)、县所属一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一级企业)填报。 二、报表封面 1.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 2.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报表的工作人员。 3.本企业代码:指各级质检部门核发的企业(单位)法人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代码。尚未领取统一代码的企业(单位),应主动与当地质检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 4财政部门代码: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选择填列。省、地(市)、县直属企业在填报时应选择所在的省、地(市)、县代码。例如,省属企业应选择“610000”,西安市市属企业,所在地为西安市莲湖区,财政部门代码应选择西安市“610100”,不能选择西安市莲湖区“610104”。 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结合企业主要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按“小类”划分填列。 6.报表类型码:地方一级企业填报默认选择“0”单户表。 三、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一级企业表) 本表由各一级企业填报 1.户数:由一级企业统计所属企业户数情况,按照行业、年份等口径分别填列。 2.实收资本(股本):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其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实收资本净额”按“实收资本”扣除“已归还投

资”后的金额填列。 (1)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2)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 (3)国有法人资本: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单位)或国有独资公司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4)集体法人资本: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集体企业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5)民营法人资本: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营企业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6)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7)外商资本:指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3.全年平均职工人数:反映企业本年12个月职工人数的算术平均值。 4.离退休职工:反映企业年末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人数。 5.全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反映企业本年度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包括临时工和聘用人员工资。 6.营业总收入小计:包括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已赚保费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四部分内容。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7.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粮食企业以及有国家特准储备物资的企业,应以主营业务收入扣减“抵减销售收入的应交款”和“转出差价收入(转出差价支出以“-”号计算)”后的余额填列。 8.投资净收益: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应根据“投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一: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二: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四: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文献综述 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国有企业资产分析指标

国有企业资产分析指标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 公式中: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其计算公式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另一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数值取自《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做保证。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区别

国有国有控股国有法人控股 shares owned by the state; shares owned directly by the state; shares owned indirectly by the state via state "legal persons shares " 迫切需要知道这三者什么意思,什么区别? 2010-4-26 00:15 最佳答案 国有是国家直接控制,不对私人开放股权。 国用控股是国家占部分股权,私人占部分(外国人和港澳台部分除外)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设立国有控股公司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作者认为这种控制力主要是通过国有控股公司来实现的。 一、关于设立国有控股公司的宗旨和一般规定 一宗旨 国家设立国有控股公司是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推进政企分开,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通过向国有控股公司授权经营,确保出资人到位,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可以通过制订有关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法规,规范其组织和行为。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职能 1.国有控股公司是特殊企业法人,之所以特殊主要表现在:必须依照法律和法规制定公司章程并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经营范围也要依法批准和登记;允许其投资额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享有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的权利,对其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权利;依法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收益有一定的支配权;一般不得宣告破产;可以设立国有独资公司。 2.职能。国有控股公司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社会公益事业需要组织资产运作,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控股公司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不得承担行政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 三国家与国有控股公司的基本关系 国有控股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依法自主经营,国家对控股公司实施监督和管理,国家对其批准设立的国有控股公司以其授权的国有资产额(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全部或部分拥有其他公司包括未改制企业的股份,对其他公司实行控股或参股。享有对其出资企业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国家对控股公司的国有资产拥有最终调度权。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模式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模式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模式 目前划分资本运营模式的方式多种多样,莫衷一是,根据研究和关注重点不同,划分的角度各有不同。我们认为划分资本运营模式 应坚持三个原则:一应该以实现某一战略意图为直接目的;二应该对 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具有特定贡献;三应该通过一种或几种具体运营手 段或工具来实施。由于受市场开放程度、企业发展阶段、政府政策 环境等影响,国内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模式无论在多样性上还是在 实践深度上与国际市场中的大企业集团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本文 将当前国内企业集团开展资本运营的主要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型:内 涵式资本运营和外延式资本运营。 (一)内涵式资本运营模式 内涵式资本运营主要功能是优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改善资本使用形式,提高资源利用功效,巩固提升现有支柱业务的发展方式。主要资本运营手段有:实业投资、上市融资、内部业务重组等。 1、实业投资。所谓实业投资是指企业集团投资于工、商、农等 传统产业,是所有投资途径中地位最重要的一种。一种情况是在现 有业务处在上升期,市场前景较好,行业进入壁垒低的时期,企业 集团为把握机遇,需要通过持续性大规模投资,扩大现有支柱性业 务的总生产能力和经济规模,获取更多的超额经济回报。另一种情 况是出于长远战略考虑,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集团会对有 接替意义的战略业务领域进行投资。具体投资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在同一下属企业投资新建项目以提高经济规模,在不同地域新建 投资项目的同时新建企业以提高集团对新项目的控制力与支持度等。 2、上市融资。融资是以获取大规模资金支持为主要任务,通过 调整资本结构,为企业近期发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是一种工具性 的资本运营手段。采取大规模融资的企业集团一般是在业务发展势

面对新时期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发展的对策研究

面对新时期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0-01-07T13:41:39.62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2期下供稿作者:张丽莎 [导读]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资本运营主体,以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将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资本运营实践给我国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企业对于如何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通过资本运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长远而稳定的发展,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 关键词:资本运营;生产经营;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 作者简介:张丽莎(1974-),女,河南灵宝人,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资本运营主体,以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将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看成是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等多种形式,如收购、兼并、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参股、控股、分立、出售,以及联合、租赁等进行有效运作和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资本运营可分为扩张型和收缩型两种类型。扩张型资本运营是一种资本扩张型的经营战略。兼并和收购作为当前资本运营最普遍的运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其在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增强资本扩张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收缩型资本运营也是企业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主要包括剥离、分立等。剥离与分立并非总是公司经营失败的标志,它还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企业的剥离是指企业将不适于公司长期战略、没有发展潜力、难以形成效益或影响公司整体业务发展的子公司、部门或产品生产线等不良资产、闲置资产或非生产性资产与主要业务分割开来的行为。分立是指一个企业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经济行为。公司通过剥离、分立等方式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掌握的经营资本规模绝对或相对缩小,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资本增值最大化或资本损失最小化的目的。另外,剥离与并购还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并购企业可在并购完成之后剥离掉企业不需要的被收购企业的部分资产或业务,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甩掉经营亏损业务的包袱。 资本运营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对企业来说,认清当前形式,正确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资本运营活动,努力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正确处理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密不可分,都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经营永远是第一步的。生产经营是资本运营的基础,应该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进行资本运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虽然在时空上可以暂时脱离生产经营而单独运作,但其最终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资本运营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进一步挖掘和增强其核心能力的途径。但资本运营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只能为创造价值的生产经营创造新的空间和条件。那种脱离生产经营的纯资本操作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会把当前的资本运营引入歧途,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的关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生产经营是基础,资本运营要为发展生产经营服务。 二、正确认识资本运营与组建企业集团和进行资产扩张的关系 在我国,许多企业错误地将筹资、扩大规模、实行多元化经营视为资本运营的目的,扭曲了对资本运营目的的认识,从而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尽管一定的规模可以取得一定的效益,但企业资本运营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把资本运营定位于企业数量的多少,片面追求企业资本的规模扩展,忽视资本运营的质量,必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只有注重内部产业的关联,并购的资产才能为企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无论是拥有过多的负债,还是积压了大量的资金都不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因为负债过多,说明企业经营风险较大,而资金大量积压,则说明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的资本运营,或者收缩、或者扩张,从而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发觉自身经营的某一领域已经不能为企业贡献利润了,那么就应当果断地进行割舍,实现资本收缩,而如果某一领域能够给企业带来贡献,那么也可以考虑进入该市场,实现资本扩张。总之,资本运营的战略必须符合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在必要的时刻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随。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管理制度,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强化各级社会保险机构的服务职能。在体制建设问题上,我国应深化体制改革,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体制,促进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 首先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高度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立足点。若连企业的合法权益都无法保证,企业资本运营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是加快立法步伐,尽早形成有关法律体系。最后,要依法保护企业并购各方的权利。 四、注重培养资本运营人才 当今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科技人才和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我国要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育高效率的工作团队等手段进行资本运营。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缺少高素质人才。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资本运营的具体业务上,如风险评价、资本结构分析、未来盈利分析等方面缺乏判断力,导致投资决策失误,资本运营决策不当,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对外开放的形势。在我国除了资金少、福利制度不健全等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科学、严格的培训计划,缺少人文关怀,同时缺乏有效的薪酬奖励机制。所以中小企业要想打翻身仗,就必须首先采取多种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 五、规范中介组织 我国政府应该适时地取消相关的政策限制,鼓励相关的创新。政府应该鼓励投资银行、开发银行等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企业并购提供必要的金融工具,减少企业并购的障碍,提高并购的成功率。资本运营中介机构是企业资本运营的专业化服务提供者,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资本运营时,不但要依靠自身的积累能力、运营能力,同时还要借助于各种中介机构。我国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培育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 1.明确政府职能。市场中介组织要发挥承上启下的经济职能,必须理清 与政府的关系,对于那些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的中介组织,应该坚决与之分离和脱钩,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中介性组织。此外,应该研究和借鉴国外市场中介组织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内在

国有控股责任公司章程

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经营宗旨、经营范围 第三章注册资本、股东及其出资第四章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章股东会 第一节股东会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股东会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第三节股东会决议及会议记录 第六章董事会 第一节董事 第二节董事会 第七章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第八章监事会 第九章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章劳动人事制度 第十一章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十二章解散和清算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司及其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为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条公司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第四条公司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 第五条公司住所:。 第六条本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股东可以依据本章程起诉公司;公司可以依据本章程起诉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可以依据本章程起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第七条公司的一切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行政规章的规定,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维护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公司为永久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公司的经营期限为?? ____年)。 第九条_______(董事长/总经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章程所称“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等。 第十条?? 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第十一条?? 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公司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务工作人员纳入公司管理人员编制,党务工作及活动经费纳入公司年度预算。 第二章? 经营宗旨、经营范围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宗旨: 第十三条公司的经营范围: 第三章?? 注册资本、股东及其出资

企业资本运营功能与模式(定稿)概述

关于资本运营功能与模式的思考 课题组成员: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国资委 辽宁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

一、资本与资本运营 (一)什么是“资本” (二)什么是“资本运营” (三)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 二、企业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一)资本运营提升企业发展速度 (二)资本运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三)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 (四)资本运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运营的平台——资本市场 (一)我国资本市场概况 (二)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建议 四、关于资本运营的一些建议 (一)要认识到资本运营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 (二)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资本运营谋划 (三)资本运营不仅要注重经济价值还要注重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要认清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五)资本运营目标不应局限于利润、资本增值,而应立足于企业价值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国有资本不仅具有一般资本的特性,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功能与目标。如何有效运营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课题组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要求与国有资本的逐利性是国有资本运营的“动力源”,资本的存量调整和增量投资是国有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因此,课题从资本运营的理论出发,运用国际国内及省内一些企业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明确了资本运营的主要载体——资本市场,并从新的视角探讨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功能与模式,而且,对企业价值的真谛本人还有一些新的想法和理念,供大家讨论。 一、资本与资本运营 (一)什么是“资本” “资本”、“资金”、“资产”这三个概念之间非常的接近,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理解为一定的资源和价值;区别在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资产”侧重于强调某种资源或价值的“权属”、“产权”、“归谁所有和支配”这样的意思,如我们经常说某人拥有多少“资产”,而不说某人拥有多少“资本”,在强调拥有和控制某种资源时我们用“资产”这个概念。 “资本”侧重于强调资源和价值的来源——资源是怎么来的,是谁投入的,同时,“资本”也强调“本金”、“原始投资”意思,所以“资本”可以理解为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价值。 “资金”侧重于强调资源和价值的存在形态,如我们经常说“货币资金”、“实物资金”、“资金周转”等。 (二)什么是“资本运营” 我们很容易为资本运营下个定义:资本运营就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资本增

企业的投融资与资本运营

第一部分:课程大纲 《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营》 讲师:吴瑕 课程时间:1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课程对象: 1、中小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经理、财务总监、项目负责人; 2、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等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员; 3、财务顾问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相关人员; 4、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信贷人员、银行的分(支)行行长等与中小企业信 贷相关的人士。 课程收益: 1、全面了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2、深入学习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和国家政策; 3、熟练掌握融资运作技巧; 4、融会贯通融资八大渠道三十种方法; 5、正确制定融资策略; 6、防范融资运作风险。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375838107.html,/

?课程大纲: 第一篇理念篇 一、如何看待融资难? 二、融资是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三、您的企业是如何积累资本的? 四、中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五、企业如何正确融资? 六、如何把握融资策略? 案例一:红顶商人—胡雪岩 案例二:新中国首富—陈天桥 案例三:乳业明星—牛根生 第二篇渠道篇 渠道一:债权融资 (一)国内银行贷款 1.国内银行贷款特点 2.企业贷款条件 3.国内银行贷款期限 4.浙商银行推出小企业贷款“套餐” 5.案例:金得利集团以无形资产担保贷款

(二)国外银行贷款 1.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 2.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期限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种类 4.国外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 (三)发行债券融资 1.企业债券融资的种类与特点 2.企业发行债券的必备条件 3.企业发行债券的运作程序 4.企业发行债券策划与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5.案例:阳光集团债券融资 (四)金融租赁融资 1.金融租赁融资的特点 2.金融租赁融资的优点 3.金融租赁融资的程序 4.案例:多赢的租赁融资 5.首批试点5家银行系统金融租赁公司介绍(五)民间借贷融资 1.民间借贷融资的特点 2.民间借贷模式创新—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3.个人委托银行贷款的特点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分析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国企资本运营现状、问题 原因及对策 系别:会计学系 专业 ( 方向):会计学 年级、班: 2011级会计学(四)班 学生姓名:魏才平 指导教师:袁有赋 2015 年 5 月 20 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国企资本运营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摘 要 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其运 营方式特别是资本运营方式必须改革。但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全民所有制的表现形式, 它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 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使用者,其运营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国 有资本的效率。因此, 根据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一些可行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方式及相关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其运营效益。 [关键词]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体系结构支撑环境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egree in China's economy,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product of the planned economy, its operating mode especially capital operation mode must be reformed. Bu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a manifestation of China's system of ownership of the whole people. It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improve the level of China'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eing the users of state-owned capital,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capital. Therefore,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 capital operation

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 “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指导意见 为了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切实将“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中央政策的严肃性和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研究起草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供处理处罚或办理移送时执行,并供各省(区、市)参照执行。本《指导意见》所称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包括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由国务院部门或机构管理的、各全国性人民团体管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监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金融企业。 一、“小金库”的概念和认定 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以下简称《意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中纪发[2010]28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的规定,本次治理所说“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与以往“小金库”概念相比,这次治理工作“小金库”的界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二是“小金

库”不仅仅局限在资金,强调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资产;三是就认定而言不强调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这是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唯一标准。所谓单位账簿是指《会计法》规定的本单位会计账簿。 《会计法》第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等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法》及其有关规章制度对会计核算单位设置会计账簿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不允许不设置会计账簿。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据《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第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各会计核算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不允许相互替代。 第三,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符合规定的会计账簿之外私设会计账簿或账外账。 第四,必须保证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真实、完整。会计账簿记录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该经济业务是合法的并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_姚江红

价值工程 经济战略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Shyh -Hw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375838107.html,ing fuzzy AHP to develop intellectual capital evaluation model for assessing their performance contribution in a university?[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7):4941-4947. [2]D.Y.Chang.Applications of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5:649-655. [3]Zadeh.L.A.Zadeh.Fuzzy sets,Information Control [J].1965,8:338-353.[4]Kaufmann and Gupta,A.Kaufmann and M.M.Gupta.Introduction to fuzzy arithmet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1991. [5]Edvinsson and Sullivan.L.Edvinsson and P.Sullivan.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6,14(4):356-364. [6]Saaty.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priority setting,resources allocation [J].McGraw-Hill,London,1980. [7]丁刚,李珲.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及防范机制研究[J].企业活力,2007,(10). [8]陈丽红.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管理策略[J].中国人才,2007,(09). [9]杨巧.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6,(06). [10]李耘涛.商科高校教师智力资本价值评价实施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 学报,2011, (01).0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 场竞争机制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大、资信等级低,在其创业与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中,资金短缺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基本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企业要想取得资本运营的成功,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资本运营战略与选择合适的资本运营模式是关键。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所说:“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而发展起来的。” 1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基本类型目前,我国有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财务管理失败,其中不少甚至还处于亏损之中。原因大致表现在:周转资金缺少、债务负担过重,缺乏市场、经营管理不善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的财务失败,当管理人员意识到企业面临财务危机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都应采取各种补救措施挽救企业。企业可以采取破产重组、企业兼并、融资租赁和上市的方式使企业走出财务困境,扭亏为盈,以应对财务管理的失败。 1.1破产重组从根本意义上分析,破产并不是企业陷入发展困境面临的唯一的选择,破产前资产重组是企业走出财务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也是企业对现有经营制度的一种优化组合。法律意义上的破产,又称破产重组,是指将破产企业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优化配置。支持优势企业对破产企业实行收购,允许有实力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资购买破产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当债务人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时,由全体债权人共同分担损失的一种法律程序。破产使企业获得在法律保护下最后一次资产重组的机会。如果企业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达成既定调整目标,企业即被宣布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构建新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重组整顿至关重要。可供破产企业选择的方法有将现有负债 逐步转为收益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等。通过调整资本结构,进一步 降低固定的利息费用,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放大企业的安全边际。 1.2企业兼并目前,我国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 业以及乡镇企业。 它们希望迅速壮大,因而迫切需要资金,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实现规模经济。不同发展状态的企业扩大规模的方式有所不同。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权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全部产权,剥夺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企业兼并的核心问题是要确定产权价格,这是转移被兼并企业产权的法律依据。同时,企业兼并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对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优秀企业的内在动力,促使它去兼并;而劣势企业认为被兼并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愿意被强势的企业所兼并。 企业兼并的形式颇多,包括:一是入股式。被兼并方将其净资产以股金的形式投入兼并方,兼并方不承担其原有债务。这种方式适用于被兼并企业的债权债务比较简单的情况;二是承担债务式。被兼并方的产品知名度较高,但债务负担过重,兼并方以承担该企业 债务为条件接收所有资产,实现兼并目标;三是重新组合式。 两个企业的资产合并,一方控股,另一方为子公司。一般而言,较大规模的厂、公司,可以将相近业务重组,形成集团化经营。另外,对于资金雄厚的企业而言,可以购买被兼并的企业,同时承担被兼并者的债权 债务,实现企业兼并[1] 。 1.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通常是一种长期租赁,能够解决企业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故有时也称为资本租赁。承租企业租赁主要目的是为了融通资金。融资租赁的特点有:第一,一般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金引进用户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用户使用;第二,租期较长。融资租赁的租期一般为租赁财产寿命的一半以上;第三,租赁合同比较稳定。在融资租赁期限内,承租人必须连续支付租金,非经双方同意,中途不得退租。这样既能保证承租人长期使用资产,又能保证出租人在基本租期内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利润;第四,租赁期满后,可选择以下办法处理租赁资产:将设备作价转让给承租人;由出租人收回;延长租期续租;第五,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一般不提供设备维修和保养方面的服务。 —————————————————————— —作者简介:姚江红(1979-),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教师,讲师,研究 方向为财务与会计。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 Analysis of the Types and Mode Selection of Capital Oper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姚江红Yao Jianghong (西安翻译学院,西安710105) (Xi'an Fanyi University , Xi'an 710105,China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的基本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企业要想取得资本运营的成功,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建立科学的资本运营战略与选择合适的资本运营模式是关键。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in-dept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basic types of capital op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roposes that if the enterprise wants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capital opera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apital operation strategy and choose appropriate capital operation mode is the key. 关键词:资本运营;类型;模式Key words:capital operation ;type ;mod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1-0080-02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